APP下载

武平县家庭农场发展调查报告

2014-04-18赖秀玉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武平县农场主农场

赖秀玉

(福建省武平县农业局经管站 364300)



武平县家庭农场发展调查报告

赖秀玉

(福建省武平县农业局经管站 364300)

从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入手,分析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家庭农场;发展;建议

为全面了解家庭农场发展情况,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家庭农场调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要求,2013年4~11月,武平县农业局经管站对武平全县17个乡镇的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1 武平县家庭农场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1.1基本情况

根据《通知》精神,截至2013年底,武平县共有符合本次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170个。按行业分,从事种植业的有142个,占83.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28个,占16.5%。按经营规模分,经营耕地(水面)面积在0.67~3.33 hm2的78个,占45.9%;3.34~6.67hm2的65个,占38.2%;6.67hm2以上的27个,占15.9%。按经营收入分,全年经营总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17个,占10%;10~50万元的117个,占68.8%;50万元以上的36个,占21.2%,其中100万元以上的10个,占5.9%。按年龄结构分,家庭农场经营者年龄在20~30岁的有2人,占1.18%;31~40岁的16人,占9.41%;40岁以上的152人,占89.41%。家庭农场劳动力总数722人,平均每个农场家庭劳动力有4.2人。当年扶持家庭农场财政资金总额为12.73万元,其中市级3万元、县级9.73万元。

1.2主要特点

1.2.1经营收入明显提高 组建家庭农场后,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经营的农户,根据调查统计,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6357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下的17个,仅占10%;10~50万元的117个,占68.8%;50万元以上的36个,占21.2%。户均总收入达到37.39万元,人均总收入为8.8万元。而从武平县的农村经营管理情况年报看,2013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为9383元。

1.2.2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单位 这些农场不论基本构成、生产管理,还是经营模式、收益分配,都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家庭农场劳动力总数722人,其中家庭成员550人,常年雇工172人,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4.2人,多数农场以农场主夫妇经营为主,规模较大的农场有季节性雇工,常年雇工的不多。

1.2.3效益明显提高 一是家庭农场应用了先进的农业科技、良种良法、农机作业,示范推广了农业高新技术,节约了生产成本。二是家庭农场按农业标准化进行生产作业,使用放心农资,产品质量较高。三是农场主通过租赁农民的土地,使闲置的土地发挥了最大效益。

2 困难和问题

2.1认定标准不明确

目前,家庭农场缺乏统一的认定主体和认定标准,家庭农场大多处于自发状态,发展后劲不足。而确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是对其进行登记、管理、培育和扶持的基础。

2.2土地流转不规范

2013年武平县家庭农场的经营耕地面积为762.81 hm2,而土地流转面积为651.37hm2,仅占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的8.03%。经营面积在0.67~3.33 hm2的78个家庭农场是当前武平县家庭农场发展的主体,占45.9%。发展家庭农场必须集中土地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当前武平县土地流转不够集中、规范,极大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2.3农场主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目前家庭农场主总体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保守,捕捉信息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管理较为粗放,离真正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调查中了解到,农场主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2.3 %,高中文化的占25.2%,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62.5%。

2.4融资困难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自然风险高、回收期长,使不少银行不愿给农民提供贷款,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在调查中了解到,家庭农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

3 建议和对策

3.1加强理论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农场主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营销策略、先进农业企业管理理念,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更好地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发展,确保家庭农场稳步、健康发展。

3.2制订扶持政策,促进农场发展

一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合同、价格管理,健全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农民放心流转。二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农业、工商部门对符合设立、登记条件的家庭农场开辟“绿色通道”,营造方便、快捷、高效的行政审批环境。三要尽快出台家庭农场准入条件及登记办法,引导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发展。四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家庭农场的实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先对家庭农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财政对农业保险、信贷等项目补贴、贴息等扶持力度,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根现代农业。

3.3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农业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提高家庭农场经营水平。在农广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中,将家庭农场主作为培训重点,制定家庭农场主中长期培训计划,并借助“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服务,逐步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家庭农场经营者。

3.4增强示范效应,促进农场提质增效

积极探索适合武平县家庭农场发展的经营模式,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评定,对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家庭农场予以表彰,培育一批示范农场,通过典型示范效应,推动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

3.5适度规模经营,力促增产增效

家庭农场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讲究一个“度”字,家庭农场主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经营能力和经济发展规律适度规模经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刘碧云)

InvestigationreportonthedevelopmentoffamilyfarmsinWupingCounty

LAI Xiu-yu

(EconomyManagementStationofAgricultureBureau,WupingCounty,FujianProvince364300)

After analyzing on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main features of family farm,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family farms of Wuping County were analyzed;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 were put forward.

Family farm;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2014-03-23

赖秀玉,女,1970年生,农经师。

猜你喜欢

武平县农场主农场
农场假期
ALL IS WELL
农场
Farmer Rescue营救农场主
福建省武平县顺发纸业首台卫生纸机成功开机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揭秘:90后农场主做农业失败的5大启示
一号农场
武平县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
我的青春不迷茫——访90后女农场主谌海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