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苗木培育技术
2014-04-18黄志敏
黄志敏
(福建省建瓯市东游林业站 353100)
锥栗苗木培育技术
黄志敏
(福建省建瓯市东游林业站 353100)
从苗圃地选择、嫁接苗培育、嫁接苗管理和出圃等技术环节总结了锥栗苗木的培育技术。
锥栗;苗木;培育技术
锥栗是一年种百年收的经济果树,要建立丰产锥栗园,必须培育优质苗木。锥栗苗木能否迅速健壮生长,早结果,优质高产,延长盛果期年龄,这与苗木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培育良种壮苗是实现果树生产标准化和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现将锥栗苗木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1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选择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在育苗前应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块建立苗圃地。不宜选择已多年培育过锥栗苗木的地块作苗圃地,因为在同一地块连年培育同种苗木,会使土壤结构变差、病虫增多,其根系有害分泌物也会在土壤中积累,从而影响苗木生长。苗圃地要和锥栗园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感染病虫害。
1.1地势与土壤
锥栗喜光,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比较平坦(坡度在5°以上)、通气良好的地块作苗圃地。丘陵缓坡地具有光照充足、排水方便和通气良好等优点,可作苗圃地;低洼谷地易积水,会影响苗木根系生长,且冬季常积聚冷空气,霜冻害较严重,不宜作苗圃地。
土层厚度、土壤质地与肥力对苗木的生长有影响,选择土层较为深厚、肥力较高、保肥保水能力较强、通气状况良好的砂壤土或粘壤土地块作苗圃地,可使苗木根系生长发达,苗木生长旺盛,侧根和细根数量较多,出圃率高。
1.2水源与交通
锥栗苗木根系较浅,抗(耐)旱力弱,苗期要求有适量的水分供应,苗木才能正常生长,因此苗圃地选择要考虑水源和灌溉条件,宜选择水源丰富、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苗圃地。为便于在苗木管理中运输肥料,也便于苗木的出圃、起运与发送,苗圃地应靠近交通方便的主干道。
2 嫁接苗培育
锥栗属异花授粉植物,花粉直感作用明显,表现多种多样,单株间在产量、品质、成熟期、涩皮剥离难易程度和抗逆性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为发展优良品种,保持母本固有优良性状和使幼树提早丰产,生产上必须采用嫁接法来繁殖苗木。接穗选自优良单株,才能保证实现栽培良种化。用人工栽培进行嫁接苗培育,无论小苗嫁接或大树高接,嫁接成活率均在90%以上。
2.1接穗选择
新鲜剪取的或经过良好贮藏的接穗具有强大生命力,愈伤组织形成量大,是良好的接穗选择,其嫁接成活率高。生长衰弱树、老树、病树不宜作为采穗母树;组织不充实枝、纤弱枝和徒长枝,也不宜供接穗之用。标准化育苗必须以优良品种的青壮年树为采穗母树,或从良种基地采穗圃里采集接穗。
2.2嫁接时间
锥栗嫁接适宜时期为春、秋两季。春季嫁接主要采用穗接,宜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进行,此时树液开始流动,形成层细胞活动,树皮容易剥离,嫁接成活率最高。接穗可以随采随接,鲜采鲜用,但必须在萌芽前采穗,嫁接最好选择晴天,雨天不能嫁接。秋季嫁接主要采用芽接,宜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进行。秋季晴日多,适宜嫁接的时间较长,气温较高且较稳定,可进行芽接。夏季和冬季亦可进行嫁接,夏季嫁接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进行,以芽接为主;冬季嫁接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进行,以嵌芽接为主。
3 嫁接苗管理
苗圃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若管理不善,则嫁接成活率不高,即使已嫁接成活,接芽萌发的新梢亦生长不良,甚至会枯死。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锥栗栽培的成效。
3.1检查成活情况,及时补接
嫁接后要及时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对嫁接未成活的应及早补接,以利提高嫁接成活率和苗木出圃率。
3.2适时剪砧
春夏季节用芽接法嫁接成活的苗木,应及时剪砧(即将接芽以上的砧苗枝干在接芽上方留长0.5~1.0cm截剪),以利接芽迅速生长。秋季用芽接法或腹接法嫁接成活的苗木,当年不得剪砧,可让砧苗继续生长,待翌年春季萌芽前剪砧。
3.3取出萌蘖,解除绑缚物
春季插皮接或切接成活后,春、夏季芽接或腹接成活剪砧后,当年砧木实生苗基部会不时地发生萌蘖,必须及时检查并去除。最好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形成萌蘖枝,与接穗新梢争夺养分。及时除萌可避免养分浪费,保证砧木根系所输送的养分全部供应接穗新梢,促其快速生长,育成健壮苗木。1年中的除萌工作要连续进行多次,直至接穗新梢旺盛生长成苗或苗木出圃定植形成树冠,以萌蘖甚少或不发生为准。
当接穗新梢长度达30cm左右时,将绑缚的塑料薄膜带松绑,再重新较松地绑上,可防止缢伤接穗输导系统,又可增强砧穗接合部的抗风力。位于风口方向的苗圃,必须于每株苗木附近立一支柱(粗1.5~2.0cm的木棍),将幼嫩的接穗新梢用8字形结法绑缚在支柱上。高接换种树支柱下端可固定在砧木枝干上。随着接穗新梢的生长,要连续绑缚3~4道,以确保接穗新梢不受风害折裂。
3.4摘心
1~2年生嫁接苗,当接穗新梢生长超过30cm时,进行1次摘心,以利在圃内形成矮干且具2~3个主枝的壮苗,可取代苗木出圃定植后的定干处理。高接换种树或砧木先定植果园的2~3年生大砧高接树,当接穗新梢生长达30~40cm时,进行第1次摘心,以后每次副梢长达25~30cm时再摘心,经连续多次摘心,可明显增加结果母枝数量,栽植后第2年即可结果。
3.5中耕除草
在砧木实生苗和嫁接苗生长期内,苗圃全年应中耕除草4~5次,耕深约7~10cm。中耕宜选雨后晴天进行,这样既可消灭杂草,又可防止表土板结,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苗木根系生长。
3.6排灌水
每年3~6月份多为雨季,要注意在每次大雨之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夏秋干旱时期,必须及时灌水,防止苗木因缺水而出现叶片凋萎现象,影响砧木苗或嫁接苗生长。
3.7施肥
苗圃第1年为砧木实生苗培育期,全年可追肥4~5次,分别于3月下旬、4月中旬、5月中旬、6月上中旬和7月上中旬进行追肥,以促进砧木苗生长,及早达到芽接对砧干粗度(0.6cm以上)的要求。苗圃第2年为嫁接苗培育期,全年可追肥2~3次,分别于5月中旬、6月上中旬与7月上中旬进行。
3.8病虫害防治
苗木生长期间,容易遭受各种病虫为害,应注意及时防治,特别是食叶害虫如金龟子、刺蛾等。可选用90%敌百虫或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苗圃有时还会出现与锥栗园相同的病害,如栗胴枯病、栗白粉病等,要及时防治。
4 出圃
4.1出圃时期
锥栗苗木应在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出圃,约于12月至翌年2月进行,此时苗木已处于落叶休眠时期,而土温一般高于气温。因此,在此期间进行苗木出圃定植,有利于断根伤口的愈合,定植成活率高。移苗出圃,最好选择在晴天或多云天气进行。
4.2出圃规格
优良苗木的标准应当是品种纯正且苗木品种名称准确,地上部生长健壮,枝条充实,具有一定的高度、粗度,整形带内有足够的饱满芽数,地下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多,断根少,砧穗接合部愈合良好,无严重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特别是无检疫性病虫害[1]。嫁接苗木出圃标准:①苗木高度90cm以上;②苗木粗度为地径1 cm以上;③主根长度20cm以上,侧根6条以上、长20cm以上;④无栗胴枯病。
[1]张厚设.锥栗嫁接苗培育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2(8):26-28.
(责任编辑:林德梓)
CultivationtechniquesforCastaneahenryiseedlings
HUANG Zhi-min
(DongyouForestryStationofJian’ouCity,FujianProvince353100)
The key technical links in the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forCastaneahenryi, including the nursery land selection,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fted seedling, and seedling transplantation out of nursery, et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Castaneahenryi;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2014-02-28
黄志敏,男,1973年生,林业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