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2014-04-18陈春红黄旺生
陈春红,黄旺生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发展途径已成为社会有序发展的突破口。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就必须落实于确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批判资本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过程中,对任何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表述,阐述了发展生态社会的基本思想。
(一)人类是自然的一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的历史程度必然产生人类,人作为自然的直接存在物而存在着,是大自然有机系统中的一员。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是依靠大自然进行的,人类离开自然就失去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人类是自然的一员,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并非外来的入侵者和征服者,人类不该把自然当成征服和简单改造的对象,而应该把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与之和谐共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因此,人类要学会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不破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反之,人类就会受到大自然严厉的反击和惩罚。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
(二)劳动是人和自然的媒介,劳动过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人是通过劳动和人周围的自然发生关系,通过劳动制造工具来占有自然。在其劳动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如此必将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报复。马克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2]人类在改造和占有自然的同时,作为“类存在物”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自然将会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发展,但其前提必须是人类正确认识自然并按其规律办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三)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最根本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考察,认为劳动过度强化会扰乱自然界物质正常循环,影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在剩余价值的驱动下,征服自然。资本家急于追逐剩余价值而忽视了人的健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短视行为造成了对生态的破坏。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阻碍了人-社会-自然的良性循环系统的形成;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已经被消灭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人-社会-自然的良性循环系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批判,指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真正解决。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3]。建立人-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系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重要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作用
我国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成效,但是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还较为严峻。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高瞻远瞩,对我国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决定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是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的灵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以及建设规律,规定了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使生态文明能够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既不能离开它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又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才能正确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认识和把握其客观规律,保证其沿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并发挥对其他文明建设应有的能动反作用,坚持“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指导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统帅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使人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发展,同时也指导着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
(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二者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解决二者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济发展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源泉,为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忽视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势必失去物质前提和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撑和资源保证,进而使得经济得以绿色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同步”,而是会存在着不协调的方面,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指导,才能促使二者不断趋向协调、健康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是转变人民群众生态意识观念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政策上肯定了生态文明对社会建设的重大作用。而落实生态文明的三大措施包括:科技、制度和观念,其中观念是最为根本和最难攻破的环节。目前,我国公民的道德意识较为淡薄,而整个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整体的道德水平。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认为,在自然中,当人类的各种活动严重损害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时,自然界便会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的行为作出反应,也称为“大自然的报复”。因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价值观先行,使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水平。
三、推进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但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确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一)观念先行,教育为本
教育系统是树立主流观念的有力途径,生态价值观的树立可以在教育中实现。(1)实行分层次进行式的教育。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实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使用各年龄段易接受易懂的语言。(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自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才能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稳定的生态价值观。(3)观念的教育要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再由中学到大学的一切学校以及社会组织的教育,都应重视和加强生态教育;另一方面,既要开设生态文化课程,又要通过户外实习、野外考察等融入青山绿水,变所观所感为所学所获,使得生态价值观根植于人心,践行于生活,从而巩固课堂的生态教育。
(二)观念实施,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依赖于规范、长期、稳定的制度环境,依赖于“硬约束”的长效机制。只有实行严密的法规、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3]我国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这些都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见,制度建设是生态价值观在全民中确立的保障,也是实施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
(三)观念传播,媒体规范
随着科技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得新资讯的重要途径,因此,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新风尚的传播离不开媒介。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由于对新鲜事物的追风以及受利益驱使,出现了远离主流思想的部分传播媒体,此类媒体不利于生态价值观的传播,需要加以规范。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应有效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促进二者优势互补,以便于生态价值观和谐有序地在大众中传播。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起着指导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观念先行,将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根植于人们的意识中,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强化生态愿景,引领世风,使得爱护生态、维护生态成为人们自律、自觉的行为,以促进整个生态系统多样有序、和谐美丽地发展,创造出合乎科学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5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6 -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