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肠套叠的诊疗报告
2014-04-18黄志芳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畜牧兽医站354000
黄志芳 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畜牧兽医站 354000
一例犬肠套叠的诊疗报告
黄志芳 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畜牧兽医站 354000
犬肠套叠是犬肠梗阻的一种,是因为肠管发生局限性麻痹,而在其前段的肠管强烈蠕动,造成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笔者2012年5月22日接诊了一例牧羊犬病例。根据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及X光线检查诊断为犬肠套叠。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患犬从5月19日开始精神沉郁、不吃东西,只能饮少量水。每天呕吐2~3次。排少量血便。
2 临床症状
2.1 临床检查 患犬精神沉郁,可视黏膜发绀,体温39.2℃。触摸腹部,表现敏感、呻吟、腹痛,摸到似实香肠样硬实物肠,并能明显感觉到嵌套环口。
2.2 X线检查 在腹腔下部,可见2倍肠管粗的圆筒状亮斑。
3 诊断
根据主人诉说的病史,通过问诊、触诊等临床诊断手段,结合X线检查,诊断为肠套叠。
4 治疗
由于患犬发病好几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肠套叠症状,于是建议对患犬立即实施肠套叠复位手术。
4.1 术前准备 手术前常规环境消毒,准备手术器械与药品,保定,患犬按体重进行全身麻醉,术部剃毛和消毒。
4.1 .1 手术器械 电剪、刀片、创巾、手术刀、手术剪、镊子、大纱布、针、4号缝线、肠线、结系绷带、持针钳、巾钳等消毒后备用。
4.1 .2 手术药品 5%碘酊、75%酒精、846合剂、庆大霉素温生理盐水、温生理盐水、80万u青霉素粉。
4.1 .3 保定 患犬仰卧保定,将两前肢及后肢分别拉直固定在手术台上。
4.1 .4 麻醉 肌肉注射846合剂0.5 mL。
4.1 .5 手术部位处理 将犬保定好后,在患犬腹部用电剪剃毛,涂上肥皂水,再用刀片刮毛,刮干净后,先用5%碘酊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
4.2 手术
1)常规手术台保定完成后,盖上创巾,在腹白线正中靠近肠套叠部纵向切开皮肤5~10 cm,钝性分离皮下结缔组织,充分暴露腹部正中腹肌交接白线。先用镊子轻提起腹肌,然后用手术刀尖轻轻挑破腹肌和腹膜,切开腹膜后见腹腔内有大量血腹水,抽出大约500 mL,再用钝头手术剪向前后扩大腹部创口,直至适合的宽度。用食指和中指探查腹腔,摸到香肠样肠管时将其缓慢拉出腹腔,将肠管拉出腹腔外时,用浸有温生理盐水的大纱布块保护肠管并隔离术部,以免切除肠管时污染术部。
2)将肠管拉出腹腔外时,发现套叠得很严重,小肠后段至结肠甚至直肠套叠在一起,左手握住套叠肠管的鞘部向外挤,右手握住肠管摸到香肠样肠管时慢慢试着向外拉,当肠管拉出腹腔外入端轻轻向外拉,发现套入过紧,很难拉出,于是在套叠部嵌入端最外层肠管浆膜作一个2~3 cm的纵向切口,嵌入口切开后,将套入里面的肠管向外缓缓用力拉时,发现有段肠管已经坏死、破裂,给予切除。
3)首先在距离坏死肠管两侧1 cm作为肠切除线,将切除线两侧健康肠管内的内容物挤向两侧。在距预定切除线两侧4~5 cm处,由助手的两食指与中指45~60°角夹住两侧预定切除线的肠管。在相应的肠系膜做V形预定切除线,并双重结扎该线两侧的肠系膜血管,以防出血,而后将坏死肠管及肠系膜切除。切除肠管后,助手将两断端肠管对应靠拢,术者用肠线先全层连续缝合前后壁,并将对侧肠系膜与后壁连续缝合起始的线尾打结于肠腔内。完成第1层缝合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肠管,更换手套,更换手术巾与器械,第2层采用全层连续内翻缝合前后壁。系膜侧和对肠系膜侧两转折处,检查缝合处有否漏液,如有则补针,检查吻合处符合要求后连续缝合肠系膜。再向吻合后的肠道内注射庆大霉素温生理盐水,用温生理盐水冲净肠管表面,最后将肠管还纳腹腔。并将80万u青霉素粉撒入腹腔,以防止腹腔感染。结节缝合腹内斜肌,肌膜和肌肉缝合在一起,缝合完毕后蘸净血迹,用4号缝线少带皮下组织结节缝合皮肤,整合创缘后,用5%碘酊涂擦,贴上结系绷带。
4.3 术后护理
1)术后静脉输液,缓慢滴注:5%糖盐水、50%葡萄糖液、10%KCl、维生素C,维生素B1、肌苷、ATP、辅酶A混合静脉注射,连用5 d,并喂易消化流质食物,直到恢复健康。肌注维生素K、酚磺乙胺,每天肌肉注射氨苄西林钠0.5 g,连用5 d。
2)术后3 d内禁食,术后3 h后不限制饮水。当患犬出现肠蠕动和排粪后方给予饲喂。并对犬创口包扎透气绷带以防伤口感染,限制患犬做剧烈运动数天,8 d后观察,手术创口愈合良好,给予拆线。
B
1003-4331(2014)01-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