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霍乱的诊断与防治

2014-04-18陈基福福建省明溪县城郊畜牧兽医站3652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出血点革兰氏着色

陈基福 福建省明溪县城郊畜牧兽医站 365200

禽霍乱的诊断与防治

陈基福 福建省明溪县城郊畜牧兽医站 365200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常有剧烈腹泻,病死率极高;慢性病例表现为冠、肉髯水肿、关节炎等。

1 病原

该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长1~1.5 um、宽0.3~0.6 um,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病变组织或体液涂片用瑞氏或美蓝染色后镜检,菌体多呈卵圆形、两端着色深、中央部分着色较浅。

2 流行病学

禽霍乱可侵害所有的家禽及野禽,鸡鸭最易感染,患禽及带菌禽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该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夏末秋初时发病较多、闷热潮湿天气易于发生。

3 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可分为下列三型。

3.1 最急性型 该型常见于流行初期,以产卵的鸡多见,几乎看不到症状患鸡就突然倒地、挣扎、拍翅、抽搐、迅速死亡。

3.2 急性型 该型最为多见,患禽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不愿走动,离群呆立,常有腹泻,粪便呈灰白色、黄白色或绿色,体温升高至43~44℃,食欲下降,喜饮,呼吸困难、口鼻流黏液性分泌物。鸡冠和肉髯青紫色,后期发生衰竭,昏迷而死亡。病程短约半天,长约1~3 d。

3.3 慢性型 主要症状为鼻孔流出少许黏液,鼻窦肿大,食欲不振,经常腹泻,关节肿大,跛行,鸭多表现为寒战、怕水,独蹲一隅,闭目昏睡,口鼻流出黏液,呼吸困难,患鸭经常摇头,故又称“摇头瘟”。

4 解剖病变

患禽皮下、腹腔浆膜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呈棕红色,质脆,表面有灰白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肠道出血、发炎,尤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肠内空腔含有血液,黏膜红肿,有多量出血点或出血斑;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多量出血点;心包内有多量淡黄色液体,心肌和心内膜有出血点,肺充血或出血。

5 实验室检查

取病死禽的肝脏、脾脏、心血等病料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见有多量两极着色的小杆菌。取病料接种在鲜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 h后观察,见有圆形、湿润、表面光滑的露珠样小菌落。挑取小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样见有多量两极着色的小杆菌。

6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突然发病、急性死亡、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极高)、剖检病变特征(各器官有出血性炎症和肝脏有白色针头大小坏死点),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该病。

7 防治措施

1)对病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立即将患禽隔离。

2)对禽舍、周围环境及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3)青霉素、链霉素各5~10万u/羽,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续3 d。

4)在饲料中加入0.05%~0.1%土霉素粉或磺胺类药物。

5)待疫情稳定后,可全群用禽霍乱菌苗进行预防接种。

B

1003-4331(2014)01-0043-01

猜你喜欢

出血点革兰氏着色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蔬菜着色不良 这样预防最好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苹果膨大着色期 管理细致别大意
10位画家为美术片着色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Mutually Beneficial
Thomassen与曲面嵌入图的着色
内毒素检测在上、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