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4-04-18陈海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心功能冠心病

陈海波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运动康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和心功能分级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康复心理治疗用于冠心病患者效果确切。

[关键词] 康复心理治疗;冠心病;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71-03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心理应激反应对于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心理康复、规范药物治疗、外科介入治疗、中医治疗和各种运动康复治疗等治疗方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死亡率[2]。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康复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3]≥Ⅱ级,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为Ⅱ~Ⅲ级,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1~62岁,平均(50.74±5.21)岁;病程1.5~12年,平均(7.84±1.72)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级5例,Ⅳ级6例;心绞痛严重度分级:Ⅱ级13例,Ⅲ级10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2~65岁,平均(50.27±5.36)岁;病程1~13年,平均(7.81±1.74)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6例,Ⅳ级6例;心绞痛严重度分级:Ⅱ级12例,Ⅲ级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运动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2.1 心理康复 冠心病患者多有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教育和营养康复 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生活行为方式,避免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给予低盐和低脂清淡饮食。

1.2.3 药物康复 依据患者病情给予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长期治疗,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1.2.4 运动康复 制订个体化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步行为主,结合慢跑、太极拳以及骑自行车等。在活动强度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心率增加10~20/min为靶心率,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在运动能力达4~6代谢当量时循序渐进,每次30~60 min,每周3次。

1.3 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功能改善情况的差异。心功能改善标准,参考文献[4-5]制订。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2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1级者;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控制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硝酸甘油的用量为(1.2±0.2)片/周,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3±1.8)片/周(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生发展同生物、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关系密切。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及体力活动减少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心理及社会因素在促进冠心病病程的进展中作用巨大[6]。冠心病患者焦虑、恐惧、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引起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等发生,大面积心肌缺血引发传导致命性紊乱时,可导致患者心脏猝死[7]。

运动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已被证实[8]。运动康复锻炼可显著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通过增加肌力,改善运动能力,延缓或者逆转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建立,增加葡萄糖耐量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等[9]。恐惧及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能显著增加心排血量及心脏负荷,加上长期卧床休息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和心肌耗氧量。长期康复心理治疗可降低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概率,改善身体功能,控制危险因素,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10]。同时,长期的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降低血中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外周血管的张力,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减轻、防止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心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观察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的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心理治疗用于冠心病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心理治疗用于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宾,倪隽,沈光宇.综合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症状及运动能力改善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31-233.

[2] 孙阳,张敏杰.超声波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 35(09):730-732.

[3] 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115-119.

[4] 周亚莉.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389-1390.

[5] 周恒,耿亚飞,任小强,等.心康口服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07,29(7):590-591.

[6] 李琪.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全科护理,2010,8(9):2355-2356.

[7] 马跃文,刘畅,朱佳琪,等.心脏康复促进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体能恢复及不良情绪改善[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6):536-540.

[8] 李琪琳,杜金行.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105-106.

[9] 汤鸿鹰,吴玲晓,曹雪.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3):211-213.

[10] 陆晓,郑瑜.冠心病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9):656-659.

[11] 郑瑜,励建安.冠心病运动康复实验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7):668-671.

(收稿日期:2014-01-15 本文编辑:袁 成)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运动康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和心功能分级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康复心理治疗用于冠心病患者效果确切。

[关键词] 康复心理治疗;冠心病;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71-03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心理应激反应对于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心理康复、规范药物治疗、外科介入治疗、中医治疗和各种运动康复治疗等治疗方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死亡率[2]。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康复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3]≥Ⅱ级,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为Ⅱ~Ⅲ级,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1~62岁,平均(50.74±5.21)岁;病程1.5~12年,平均(7.84±1.72)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级5例,Ⅳ级6例;心绞痛严重度分级:Ⅱ级13例,Ⅲ级10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2~65岁,平均(50.27±5.36)岁;病程1~13年,平均(7.81±1.74)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6例,Ⅳ级6例;心绞痛严重度分级:Ⅱ级12例,Ⅲ级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运动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2.1 心理康复 冠心病患者多有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教育和营养康复 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生活行为方式,避免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给予低盐和低脂清淡饮食。

1.2.3 药物康复 依据患者病情给予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长期治疗,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1.2.4 运动康复 制订个体化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步行为主,结合慢跑、太极拳以及骑自行车等。在活动强度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心率增加10~20/min为靶心率,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在运动能力达4~6代谢当量时循序渐进,每次30~60 min,每周3次。

1.3 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功能改善情况的差异。心功能改善标准,参考文献[4-5]制订。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2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1级者;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控制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硝酸甘油的用量为(1.2±0.2)片/周,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3±1.8)片/周(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生发展同生物、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关系密切。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及体力活动减少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心理及社会因素在促进冠心病病程的进展中作用巨大[6]。冠心病患者焦虑、恐惧、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引起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等发生,大面积心肌缺血引发传导致命性紊乱时,可导致患者心脏猝死[7]。

运动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已被证实[8]。运动康复锻炼可显著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通过增加肌力,改善运动能力,延缓或者逆转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建立,增加葡萄糖耐量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等[9]。恐惧及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能显著增加心排血量及心脏负荷,加上长期卧床休息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和心肌耗氧量。长期康复心理治疗可降低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概率,改善身体功能,控制危险因素,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10]。同时,长期的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降低血中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外周血管的张力,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减轻、防止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心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观察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的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心理治疗用于冠心病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心理治疗用于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宾,倪隽,沈光宇.综合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症状及运动能力改善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31-233.

[2] 孙阳,张敏杰.超声波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 35(09):730-732.

[3] 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115-119.

[4] 周亚莉.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389-1390.

[5] 周恒,耿亚飞,任小强,等.心康口服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07,29(7):590-591.

[6] 李琪.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全科护理,2010,8(9):2355-2356.

[7] 马跃文,刘畅,朱佳琪,等.心脏康复促进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体能恢复及不良情绪改善[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6):536-540.

[8] 李琪琳,杜金行.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105-106.

[9] 汤鸿鹰,吴玲晓,曹雪.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3):211-213.

[10] 陆晓,郑瑜.冠心病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9):656-659.

[11] 郑瑜,励建安.冠心病运动康复实验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7):668-671.

(收稿日期:2014-01-15 本文编辑:袁 成)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运动康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和心功能分级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康复心理治疗用于冠心病患者效果确切。

[关键词] 康复心理治疗;冠心病;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71-03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心理应激反应对于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心理康复、规范药物治疗、外科介入治疗、中医治疗和各种运动康复治疗等治疗方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死亡率[2]。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康复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3]≥Ⅱ级,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为Ⅱ~Ⅲ级,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1~62岁,平均(50.74±5.21)岁;病程1.5~12年,平均(7.84±1.72)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级5例,Ⅳ级6例;心绞痛严重度分级:Ⅱ级13例,Ⅲ级10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2~65岁,平均(50.27±5.36)岁;病程1~13年,平均(7.81±1.74)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6例,Ⅳ级6例;心绞痛严重度分级:Ⅱ级12例,Ⅲ级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运动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2.1 心理康复 冠心病患者多有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教育和营养康复 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生活行为方式,避免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给予低盐和低脂清淡饮食。

1.2.3 药物康复 依据患者病情给予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长期治疗,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1.2.4 运动康复 制订个体化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步行为主,结合慢跑、太极拳以及骑自行车等。在活动强度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心率增加10~20/min为靶心率,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在运动能力达4~6代谢当量时循序渐进,每次30~60 min,每周3次。

1.3 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功能改善情况的差异。心功能改善标准,参考文献[4-5]制订。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2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1级者;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控制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硝酸甘油的用量为(1.2±0.2)片/周,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3±1.8)片/周(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生发展同生物、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关系密切。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及体力活动减少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心理及社会因素在促进冠心病病程的进展中作用巨大[6]。冠心病患者焦虑、恐惧、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引起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等发生,大面积心肌缺血引发传导致命性紊乱时,可导致患者心脏猝死[7]。

运动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已被证实[8]。运动康复锻炼可显著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通过增加肌力,改善运动能力,延缓或者逆转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建立,增加葡萄糖耐量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等[9]。恐惧及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能显著增加心排血量及心脏负荷,加上长期卧床休息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和心肌耗氧量。长期康复心理治疗可降低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概率,改善身体功能,控制危险因素,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10]。同时,长期的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降低血中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外周血管的张力,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减轻、防止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心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观察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的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心理治疗用于冠心病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心理治疗用于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宾,倪隽,沈光宇.综合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症状及运动能力改善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31-233.

[2] 孙阳,张敏杰.超声波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 35(09):730-732.

[3] 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115-119.

[4] 周亚莉.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389-1390.

[5] 周恒,耿亚飞,任小强,等.心康口服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07,29(7):590-591.

[6] 李琪.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全科护理,2010,8(9):2355-2356.

[7] 马跃文,刘畅,朱佳琪,等.心脏康复促进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体能恢复及不良情绪改善[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6):536-540.

[8] 李琪琳,杜金行.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105-106.

[9] 汤鸿鹰,吴玲晓,曹雪.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3):211-213.

[10] 陆晓,郑瑜.冠心病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9):656-659.

[11] 郑瑜,励建安.冠心病运动康复实验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7):668-671.

(收稿日期:2014-01-15 本文编辑:袁 成)

猜你喜欢

心功能冠心病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miRNA—1和心肺复苏后心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给心功能分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