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德宏傣族的生态文明

2014-04-17杨云波

关键词:生态文化

摘要:自古以来,德宏傣族一直居住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平坝河谷地带,其生存、发展及文化形成与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意识已经渗透到了傣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而傣族的生态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傣族的生态文化,铸就了傣家人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使傣族能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德宏傣族 生态文化 和谐相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德宏的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生态保护、爱护环境、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善的少数民族。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依赖于自然。他们的这种意识已经内化为本民族的一种共同信仰和个人终身信念并使其能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

1 德宏傣族的基本情况

1.1 人口情况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部,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全州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末,全州总人口为122.94万人(含外来常住人口),五种世居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总人口567688 人,其中傣族354472人,占全州五种世居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2.44%,占全州总人口的28.83%,全州各县市都有分布。

1.2 居住环境 据宋蜀华在《百越》一书中的解释:傣族就是“住在坝子上的人”,以此区别于住在山区的民族。所以,傣族的居住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居住在平原低地或靠近江河湖海水道纵横的地区。德宏傣族村寨最主要的特点是平坝临水而居,环境幽静,寨傍均有大河、小溪或湖沼鱼塘。寨内的房屋坐向排列整齐,住房四周,均围着竹篱笆或木制篱笆,篱笆内种植果树、花木、或薪炭林(多为黑心树)。凡有佛寺的村寨,寺傍均有菩堤树,使整个傣族寨子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成为一片绿色的园林。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凡是傣族居住的地方,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院子里各种鲜花四时不断;佛寺周围林木成荫,草木葱郁。这时你就会深深感到,这里人与自然一直完好地结合在一起。正如傣族谚语:“寨前渔,寨后猎,依山傍水把寨立。”

2 德宏傣族的生态文化

袁国友在《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一书中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既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和认识,也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经验性感知,当然更包括居住在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各民族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时由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主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文化类型和模式。”而学者郭家骥则在《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对生态文化的定义:生态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主要是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笔者认为生态文化就是:各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影响和产物,包括蕴含各民族相互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等。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自己独有的生态文化。德宏傣族的生态文化具有鲜明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征,体现在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

2.1 宗教信仰 德宏是多宗教并存流传之地,境内6个主要民族(傣、景颇、德昂、傈僳、阿昌与汉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既有远古流传至今的自发性原始宗教,又有从内地传来的道教、大乘佛教和伊斯兰教,还有直接从境外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督教及天主教等,其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傣族的原始宗教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生态内涵。

2.1.1 原始宗教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德宏之前,傣族先民居住地区早已存在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根源于万物皆有灵,灵魂不灭的思想观念。傣族的原始宗教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发展过程。

①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最古老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远古时代的傣族先民,由于生产力低下,无法全面、系统地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于是对其生产、生活周围所依赖的自然物就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对那些人们无法驾驭的自然力本能地诱发出一种无以伦比的恐惧感,长期以往便随之产生了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

德宏傣族的自然崇拜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水、草、木、土、石、风、雨、火、雷、电、甚至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现象和动植物。换句话说,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而在众多的自然物中,傣族人最为崇拜的是太阳、土地、森林和水。德宏傣族认为:太阳是万物之父,给万事万物带来温暖与生机;土地生长万物,承载万物,是孕育万物的母体;森林生长树木、养育禽兽与一切生命,是万物生长的摇篮;水滋润大地,哺育万物,是万物的乳汁与生命的源泉。太阳、土地、森林和水,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命所在和生生不息的力量,人应该像崇敬祖先一样地崇敬太阳、大地、森林和水。

因此,傣族不仅崇拜森林,崇拜水,并且还养成了保护森林、爱护水源的传统习惯。所以,傣家人从来不会在成林成片的森林中进行毁林开荒,也绝不会毫无限度地大量采伐树木,而是遵循大自然的四季更替,有季节、有规律、有节制地进行间伐,使森林和自然环境都得到有效保护。endprint

②图腾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有一定的联系,人们认为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某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他非生物转化而来的,他们与这些自然物之间有血缘关系,对本氏族有保护作用,于是对其进行虔诚的崇拜。

德宏傣族的图腾崇拜主要是动物崇拜,有大象、老虎、蛇、牛、龙、老鼠等。在傣家人的心目中,人与动物都有生命、有感情、有生息繁衍的需求和权利。而对动物的崇拜,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的漫长岁月中,为了生存下来曾经吃过各种兽肉,穿过兽皮,得到过动物的许多帮助;二是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是家禽家畜的祖先,正是被驯化的野生动物为傣族的世代繁衍生息和建设美好家园做出了贡献;三是源于神话传说。如孔雀引领被恶魔困在深山中的公主走出密林,巨鼠赐给人类稻种等。图腾崇拜中值得一提的是孔雀,在德宏傣族居住的所有寨子旁边都栽种着高大的榕树和竹类,以形成自然园林招引飞禽,从而养成了养殖、繁殖、保护孔雀的良好习惯,故德宏有“孔雀之乡”的美誉。

所以,傣家人崇拜动物,热爱动物,注重保护动物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世世代代与动物和谐相处,正是德宏傣族地区动植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指对祖先亡灵的尊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对儿孙保佑赐福。德宏傣族地区的祖先崇拜就是对寨神、勐神的崇拜(勐是社区或地区)。寨神、勐神被认为是傣族村寨和整个勐的保护神,专门划有一片林地供奉他们。所以,被称为“寨神勐神”的林地遍布德宏所有傣族居住的坝子。寨神林、勐神林里树大林密、生态环境保护极好,大多是风水林和水源林。这些风水林和水源林地是令傣家人敬畏的禁地,林地内所有树木、花草、野果、野菜、飞禽、走兽都会得到神的守护,成为神物。因此,傣族谁也不敢去侵扰神的安宁,林内的树木无人敢砍伐,野果无人敢摘,野菜无人敢采集,飞鸟无人敢捕捉,就连枯枝落叶在地上也无人敢拾去当柴烧……就这样许多林地都变成了神圣的自然保护区。

傣族群众始终把寨神林和勐神林视为神的家园,寨子周围树木成荫,碧水常流,植被长期得到有效保存,对保护森林和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对调节小气候及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1.2 佛教 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也叫南传上座部佛教),自明初传入德宏傣族地区以来,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和宣扬,如今已成为广大傣族人民群众主要信奉的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成为了德宏傣族的全民性宗教。

在傣族佛教经典中反复强调这样的生态观:“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正是在这种生态观念的引导下,傣族人民认为,人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如德宏傣族把菩提树视为“圣树”、还有被誉为“运载傣族历史文化的神舟”的贝叶树和傣族人民称之为“神树”的大青树,一直以来都受到傣家人的顶礼膜拜。于是,德宏傣族在佛寺院内外、村寨中、竹楼庭院中、寨子周围都栽种这几种树。人们认为栽树是虔诚信佛的善举,能得到佛的庇护,而砍伐这几种树是对佛的不敬,会受到惩罚。

虽然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都是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但这两种宗教潜在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并对保护植物、动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对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都在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2.2 生活习俗与风俗习惯

2.2.1 生活习俗 ①服饰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祟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德宏傣族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傣族服饰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尤其是傣族妇女服饰更具有象征意义。德宏傣族妇女上身服装淡雅,下身大红大花,外面穿的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淡红、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和天蓝等多种色彩。下身穿筒裙,一直长齐脚背,色彩鲜亮美丽,大都用丝绸、缎子、的确良、锦纶等料子缝制。为了适应湿热的气候状况,妇女服饰轻盈明快、四季变化细微,选用布料的主色调与周围的青山绿水、芭蕉成林、花香遍野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傣族强烈的生态意识。

②饮食 德宏傣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江河之畔,坝子平坦,土地肥沃,正是由于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喜食酸、辣、苦(凉)。同时,傣族提倡人对自然资源适度占有,要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所以,在傣族的饮食文化中,形成了食花和昆虫的习俗。采食的野花有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螃海花、鸡蛋花、苦刺花、南瓜花、丝瓜花等;德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据《百夷传》记载,傣族饮食之异者:鳅、鳝、蛇、鼠、蜻蜓、蜉、蛟、蝉、蝗、蚁、硅、土蜂之类以为食。此外,沙虫、竹蛆、蚂蚁蛋也是傣家人的美味佳肴。除此之外,各种野菜也成了雨季傣家的当家菜。常见的有马蹄菜、鱼腥菜、水蕨菜、野芹菜、五加风、野芫荽、香椿、大椿、青苔、水香菜、苦籽、竹笋、野生菌等。正如德宏汉族戏言傣族:“凡是绿的都是菜,凡是动的都是肉”。傣族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自觉呵护着这些山花野菜和昆虫,严格遵循“独花不采,正发芽的野菜不摘”和昆虫不能一次端空的规矩。这种对自然界万事万物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生态文化,保证了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2.2 丧葬习俗 德宏傣族的丧葬习俗具有鲜明的生态文化特点。传统的丧葬分土葬和火葬两种,佛爷、僧侣及在外发生意外而死亡的人进行火葬,正常死亡的人进行土葬。聚居于芒市、盈江一带的傣族属于旱傣,他们讲究“入土为安”,死者当天下葬;瑞丽傣族属于水傣,按照风俗,死者要在家住最后一晚,死后的第二天入葬。埋葬死人的墓地分三块:一是正常死亡的人埋在一块;二是未成年人埋在一块;三是非正常死亡即因暴病、凶杀、溺水等意外而亡的人埋在一块。所有坟墓都是盖上土堆成一小土堆,不立墓碑,几年后这些坟墓就会变成草坪,看不到任何坟墓。每个傣族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块或几块这样的公共墓地,人们把这种墓地称作龙山,把墓地周围的树林,称为龙林,是不允许任何人砍伐的。久而久之,龙林苍劲挺拔,葱茏青翠,变成了一片风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风景更加秀丽。endprint

2.3 文学与艺术

2.3.1 文学 在丰富多彩的傣族文学艺术宝库中,诗歌与故事传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诗歌,是傣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据帕拉纳于公元1615年撰写的《论傣族诗歌的种类》一书记载,在当时傣族叙事长诗就有五百部,所以,傣族被人们称之为“诗歌的民族”。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线秀》、《召树屯与嫡木诺娜》、《阿銮的故事》、《召树屯》以及珍贵的《贝叶经》、《嘿勐沽勐》等傣文典籍,老孺皆知并闻名中外。而叙事长诗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处处流露出傣族的生态文化。刀安仁在《抗英记》中写道:“温和的春风吹绿干崖山川,坝头坝尾披挂着五彩的锦缎…男耕女织共建美好家园。”《相勐》的描述更加迷人:“百鸟用清脆的声音,把茫茫的森林唤醒…无边的坝子翠绿如茵,淙淙的溪水绕着竹楼人家,密密的椰子树顶着蓝天,高高的佛塔挂满彩霞。”

傣族在故事传说中同样表达了傣族对所处环境的深切情感和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热爱及诚挚的眷恋之情。如:《红蚂蚁和蜜蜂》、《乌鸦和铁连鸟》、《牛王》、《百虎》、《花蛇》、《荷花姑娘》、《柚子姑娘》等。而且在这些作品中把动植物拟人化,并把傣家人的思想和精神寄寓动植物身上。

从傣族的文学作品中,折射出傣族的生态意识:一是认为自然界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就像大自然中的食物链,彼此制约、共同发展;二是认为人和动物相互依存,不要乱捕杀野生动物。因此,傣族主张在利用大自然的同时要自觉自发的保护大自然,只有这样,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才会平衡、和谐。

2.3.2 艺术 傣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音乐舞蹈、民间剪纸、绘画雕塑等。傣家人认为人的美只有和大自然的美结合进来才是最美的。所以,傣族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渗透着生态意识,使这些艺术形式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恬静、清幽、柔美的特征。

①音乐 由于傣族自古以来就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并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念。所以,傣族的音乐源于他们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大都是对泉流声、鸟鸣声等的模仿。傣族音乐的主要特点是柔和、甜美、婉转、流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歌曲种类繁多并且各具特色。傣族音乐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感悟及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因此,无论是傣歌还是乐器都流露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热爱的心声。如《竹林深处》、《月光下的凤尾竹》在民间乐器葫芦丝、巴乌和荜的伴奏下,音色清脆而高远、婉转而缠绵,表现出傣乡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德宏瑞丽创作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传唱大江南北。

②舞蹈 德宏被国内外誉为“歌舞之乡”,而傣族是一个以能歌善舞而著称的民族,尤其是舞蹈,蕴藏着神秘而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极尽东方神韵。

傣族舞蹈大都模仿动植物的形象,动作轻盈柔和,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舞蹈动作中人体的头、肩、手、臂、肘、腰、跨、膝等每一个关节弯曲自然,形成婀娜多姿的S型,手、脚、身体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以及柔中带刚的舞蹈韵律使傣族舞蹈既有动态的韵律美,又有静态的造型美。傣族舞蹈的风格给人一种朴实自然,天然去雕饰之感,让人感到傣家人生活的平静安详、朴实自然的生活气息,是傣族朴素的生态美意识的自然流露。

《孔雀舞》、《象脚鼓舞》及大型民间集体舞蹈《嘎秧》是德宏傣族舞蹈中的精品。其中,《孔雀舞》是代表傣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最高水平,杨丽萍的《雀之舞》就是经典之作;象脚鼓音色浑厚、圆润,鼓声传播得非常远。在德宏州的任何一个傣族村寨,人们只要一听到象脚鼓的声音,村中的男女老幼,都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聚集在一起,伴随着象脚鼓的节奏,尽情的跳《象脚鼓舞》。正如傣族所说:“听到象脚鼓响,脚板心就发痒”;《嘎秧》是集体舞蹈,打击乐手站在舞场中央伴奏,众人围圆圈踏节拍而舞。当舞蹈进人高潮时,懂武术的男子会脱去上衣,在舞场中央表演傣拳,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

③绘画、剪纸与织锦 德宏傣族绘画画风单纯粗犷、色彩浓艳、对比强烈,与佛教关系密切,多用于装饰佛寺正殿的天花板、垂檐板壁、佛龛或佛陀的背景。老百姓也用花鸟虫鱼内容的绘画来装饰自己的门窗。1989年瑞丽市被国家文化局命名为“中国农民绘画乡”。

剪纸是傣族群众最喜爱的特有装饰品,多用于做佛事时的奘房装饰和喜庆节日时客厅和大门的装饰,图案多为花卉鸟兽。

傣族的织锦古称“干兰布”,为历代进贡之珍品。傣锦图案丰富,常见的有动物和花卉图案,多以反映生活为主,也带有某种政治的色彩、宗教的意念和涵义。色彩变化上,喜用黑色为底,色彩绚丽,构图严整规范,多用于“赕佛”和挎包、被面、床单、妇女统裙和结婚礼服、顶头帕等生活用品。

总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傣家人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从傣族的生态文化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只有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依赖和保护,人才能在自然中自由徜徉,自然才会在人的呵护下展现出勃勃生机,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靳丽芬,黄清林.傣族及其音乐文化[J].民族音乐,2009(04).

[2]刘燕洲.傣族民族性格与音乐文化的关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5).

[3]李怡,田佳.开发傣文文献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J].云南档案,2005(03).

作者简介:

杨云波(1972-),女,英语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
“生态无意识”;生态批评的至高理想
“生态无意识”;生态批评的至高理想
“生态无意识”;生态批评的至高理想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进步文化的生态转向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化”书画摄影五人展开幕
“生态文化”书画摄影五人展开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