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4-04-17张子龙
张子龙
摘要:环境问题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从而也对环境监测提出了高标准与高要求。但是,作为环境保护基础工作的环境监测项目自身也存在着若干弊端,对此,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出可行的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3601
环境管理问题日益提上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各级地方以及地方团体,甚至专家、学者纷纷调研、讨论这些问题。从目前学术界的呼声来看,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毋庸置疑,环境监测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它让我们有了成形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监测技术,这些是环保工作的硬件保障。然而,从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分析,不管是在质量上、体制上以及管理上都存在着漏洞,追根溯源,寻找对策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1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管理分工问题,尤其基层的监测站的问题。由于城市环境问题属于公共物品,受到政府行政管理,从而一定程度上被束缚和压抑。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环境管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基层监测站承担了大部分的环境监测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目前的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能力非常有限,任务艰巨,工作量大,不能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
其次,是所需人员、物资配备和人员能力的问题。众所周知,环境监测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工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设备老化严重,跟不上时代步伐。许多实验室的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开设实验室所需的认定评审要求;环境监测的应急能力无法得到满足。许多监测站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培训,面对突如其来的污染事故往往素手无策。
再次,是监测质量的问题。监测部门往往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只有在接受实验室认可评审或者是CMA评审才会重视质量问题。他们主观上放松了警惕,只是口头重质量,却对环境监测的数据准确性不够重视。除此之外,在质量管理手段上往往是单一的、滞后的,特别是在遥感监测和自动监测领域,与国外的环境监测站相比,重外表而不重实质。
最后,是实践上采用的监测方法不科学。经过30多年的努力,当前的环境监测方法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与完善。例如,对污染源的监测仍停留在常规污染物因子上面,缺乏对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如此就无法正确反映工厂的实际污染情况。同时,对水环境分析方法存在认识误区。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国际标准或者是行业标准进行监测即可,但是目前的国标以及行标也是丰富多样的。如果没有把水质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化,势必给实验室分析乃至现场采样工作带来负担。
究其原因,我们应当反思的是地方政府行政领导的重视问题,他们误以为经济发展了,许多问题自然都能得到解决,殊不知被动的环境污染检测不能为环境管理提出全面和切实的措施。重视的程度也会影响到投入的监测经费的多少,没有充足的经费保证,许多监测站就不能保证仪器设备的及时维修和更新。当然,相关的国家管理制度也是原因之一,已出台的环保制度存在于实际的管理情况相脱节的现象。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出来。
2针对环境监测中存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2.1加强管理,统筹全局,合理分工
管理无非就是对人、财、物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需要的,它有助于全面地管理所辖资源,保障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例如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应包括在购置资源时充分考虑其利用程度,以免出现资源闲置及浪费。对仪器进行按时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地维护和使用。同理,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于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可以进行一定的嘉奖。
2.2加强重视,加大投入
所需的投入不仅是资金的投入,同时也是精力以及技术的投入。这些投入,第一,必须对购买配套的基层环境监测设备如监测仪器、监测工作地,保障监测机构拥有一定的运行经费,在发生特殊污染事故时能够及时地投入到工作活动中。第二,必须用来培养环境监测人才,建设一支具有专业性强、道德品质高、身体素质好的人才。在培训之后,还需要相关的工作制度以及激励制度辅助,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第三,是监督力度的加大。政府和企业投入的资金用在哪里?是否收到一定的收益?这些问题需要在审计机关的监督评审工作中才能找到答案。同时,也能够及时地回馈环保资金的使用情况。
2.3保证质量,明确责任
环境监测的质量是环境监测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体现。环境监测在实际活动中的复杂程度是非常普遍的,同时具有时空广泛性的问题,出现数据不精确或者是不可靠的问题难免存在。那么,作为环境监测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必须要自主强化质量意识,明确他们所应承担的基本责任。除了意识上,还需要有质量管理制度提供指导和统一。
3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日益密切。环境监测问题与人和人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对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对症下药,采取有益的措施来拯救环境和保护环境,为保障人们生活的健康环境,需要加强管理,增加投入,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祁春满.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东科技,2013,(03):150.
[2]徐玉宏.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3):139.
[3]张震南.试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环境,2013,(22):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