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2014-04-17张艳
张艳
摘 要:文言文是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之一,因此,高中语文中将文言文作为了教学重点之一,并且是从高一延续到高三。所以,实现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还可以提高高考语文的成绩,为学生可以选择更好的高校提供条件。但是,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实现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以下是关于如何实现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人民使用的语言,因此,作为现代人,学生很难去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降低,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基础教学,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从而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对文言文进行有效教学,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文言文都是枯燥和难懂的,因此,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就变差,学习效果变差,那么学生可能就没有动力去学习文言文了,如此循环下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只会越来越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要实现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就必须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恰当地引入一些文言文的笑话或是文言文的人生哲理,这样学生在听笑话或是学习人生哲理的时候,就会相应地想学习文言文。而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说的笑话或是人生哲理,就会努力地去学习文言文,这样就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就会更加地容易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二、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
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才会得到提高,就好像建房子一样,必须打好地基才能开始建房子,学习文言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教师就应该从一字、一词、一句开始。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中各个字的理解,特别是实词和虚词的理解。掌握好一句中文言文实词的意思是最重要的,因为实词的意思可能就是这句话的重点。因此,教师应该将文言文中经常看到的实词向学生列举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加强对老师列举的实词的理解和记忆。如果学生在不同的文言文片段中看到相同的实词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来理解它的意思,这样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文言文中的各个实词的词性可能不一样,例如《荆轲刺秦王》中的“引”就是“举起”的意思,是一个动词,“瞋目”的意思就是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是一个形容词。因此,学生在理解实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文言文的语言环境。文言文中的虚词也很重要,虚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虚词没有实际的意思,它对整句话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但是虚词的理解对文言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虚词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虚词有“之、而、乎、乃、其、且”等等,高考要求的文言文虚词一共18个,学生应该加强对这些常见的虚词的理解和记忆。常见的文言文句式有四种,例如省略句。省略句可以省略主语、宾语,也可以省略谓语,具体情况学生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理解。被动句是文言文句式中比较难懂的句式,因为在被动句中,学生必须找出被动句式或是被动词。例如“……见……于”和“为……所……”就是被动句式,“于”和“为”表被动。而这些被动句式和被动词是需要学生在平常的文言文学习中积累的。只要学生能够弄懂和记忆好这些常见的实词、虚词、句式,文言文的学习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三、结合史实来教学
一般的文言文课文都是有历史背景的,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在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可以简单地跟学生介绍一下将要学习的文言文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该篇文言文。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中,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荆轲和秦王的关系,还有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这样学生就能更容易地理解这篇课文了。学生在有相关史实知识的情况下来学习与该史实相关的文章,可以先大概地了解该篇文言文的中心内容,然后根据所知的史实来具体地学习该篇文言文。结合史实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实现高中语文的有效教学。
实现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历史,增加知识。因此,实现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加强学生对我国古人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董文汇.浅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考试与评价,2012(05).
[2]李春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谈[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9(11).
[3]梁丽珠.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教法[J].南方论刊, 2010(S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