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视角下“V-起来”构式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
2014-04-17耿欣
耿 欣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引言
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认知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迅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知识的根本在于认知能力,因此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从基本上都必须透过人类的认知加以解释。进入21世纪以后,学者们普遍地将认知语言学同翻译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翻译问题。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能够应用于翻译领域,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翻译活动离不开认知,翻译的过程就是在理解源语语言的基础上,加之对语用、语义或句法的分析,将源语语言转化为可被目的语受众所接受的语言。这其中包含了对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复杂多变的认知活动。此外,翻译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译者必须结合本民族的特点以及译者自身的翻译风格以及特定的社会地理人文环境,对源语语言进行识解。因此,从认知视角去解读和研究翻译,是有别于传统翻译理论的全新研究视角,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使翻译研究得以走向深入。
语言是人们通过感官体验、认识世界的产物,从这一角度讲,语言是主观的;语言同时又受时代、环境、人文、地理、政治等因素的制约,所以综合起来说,语言是主客观互相作用的产物。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简单转换,更需要译者丰富的认知行为,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能更好地理解原文本的意义,在原文本和译本之间架构一座认知的桥梁,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文本。
二、认知语言学下的转喻研究
(一) 转喻的含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人们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经验为基础,遵循一般和系统的原则,并被用于组织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属于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转喻进行了研究。Radden和Kövecses认为,转喻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一个认知实体、载体在同一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中向另一概念实体或目标提供心理可及。赵彦春教授把转喻划分为必然性转喻和或然性转喻,分别包括全局性和局部性两种类型。
必然性转喻是指当译者无法逾越语言上的某些障碍时,受原文可译性的制约而采取的一种翻译策略,这种策略虽不可避免地引起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偏差,但却可以尽可能地在整体上再现原文的意义和效果,做到对原文的忠实和对等,比如为了达到幽默效果而采取的转喻策略。不同民族和语言之间的幽默点不同,为了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幽默,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转喻策略,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原文的幽默意境。
或然性转喻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方法,转喻法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选择。然而译者出于个人的偏好或者翻译水平的局限,又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而采取了转喻策略。比如在翻译诗词时,为了达到押韵效果对译文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追求音韵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这时,译者追求的往往是全局性转喻,即忽略字与字、词与词之间的转喻,希望在全局上达到对原文意义的传递,使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在目的语中成功地再现。
(二) 转喻的认知原则
转喻具有以下三种认知原则。首先是临近性原则。临近性(contiguity)是转喻定义中最核心的概念,对转喻的传统解释都基于“临近性”(contiguity)的概念。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把相似的事物划入一个范畴,或者视为一个单位,同一认知域的两个事物常属于相似的范畴或单位,他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假定有事物A和B,A、B并不相类似,但是A和B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即当人们认识A时,便很容易认识B,因此人们便可以借助对A的认识来了解和掌握B。因此,转喻并不是指“A像B”,而是“通过A可以联想到B”。正是这种“联想”使人们得以创造新的概念,使语言更加丰富。
其次是相对凸显原则。相对凸显原则是指事物的属性分为多个层面,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会优先认识事物中最突出、最容易理解的属性。Coulson和Alac共同指出,相对凸显的认知原则为不同的转喻提供理据,唤起次凸显,也就是说,相对凸显原则帮助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创造一个参照点,人们根据这个参照点建立相应的语境,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其他层面或属性。这个参照点要凸显的并不是它本身,而是以它自己为背景,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其他属性。
最后是可及性原则。可及性(Accessibility)是指当在会话中接触到新的语言单位时,可以唤醒已储备的某个语言单位或者记忆以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在构建一组会话时,说话者往往会提出各种代表不同属性的词语,这时就要求听话者构建一个语境以帮助理解说话者的含义。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就要求听话者唤醒已有的语言储备,并以此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架构心理通道,以便使双方的沟通顺利进行。
三、转喻视角下“V-起来”构式的翻译策略
(一) 构式的含义
构式是一定的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匹配,它承载着语言的意义及其特殊结构的作用。构式的意义不是其各部分意义的简单叠加,也不会完全独立于其意义之外,而是基于一定结构上意义的重组。
(二) “V-起来”构式
“V-起来”构式依据其句法上不同的分布,衍生出多种语义上的解释。
1 谓语位置的“V-起来”构式 谓语位置的“V-起来”构式有三类,第一类表示人或物体由下向上的空间位置移动,例如:“太阳从山那头升起来了。”第二类表示动作完成并取得了某种结果,例如:“妈妈把孩子的玩具都收起来了。”第三类表示动作开始进行并继续下去,例如:“婴儿突然哭起来。”
2 主语前位置的“V-起来”构式 对一些特定的动词,例如“说、看、听、算、想”等,在其后面加上“-起来”,可以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带有说话人强烈的主观色彩,也可以作为插入语使用,例如:“这里边想起来可大有文章啊!”
3 谓语前位置的“V-起来”构式 此类“V-起来”构式具有“当……的时候”的用法,兼有假设意味,后面紧跟着谓语结构,例如:“她笑起来很好看。”
本文着重对谓语位置的“V-起来”构式以及主语前位置的“V-起来”构式加以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并以《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下文简称杨译本)及霍克斯译本(下文简称霍译本)的对比为基础,发掘此类“V-起来”构式的翻译技巧及策略。
(三) 《红楼梦》中的“V-起来”构式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为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行文方式较少受到外来语的影响。现列举《红楼梦》中出现的“V-起来”表达式,并给出杨译本和霍译本对应的译文,有针对性地研究“V-起来”构式的翻译策略。
例1.及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杨译本:When they reached Shiyen’s gate and saw the child in his arms, the monk burst into lamentations, “why are you carrying that ill-fated creature, sir?”
霍译本:When his strange pair reached Shi-yin’s door and saw him standing there holding Ying-lian, the monk burst into loud sobs, “ Patron,” he said, addressing Shi-yin, “what are you doing, holding in your arms that ill-fated creature who is destined to involve both her parents in her own misfortune?”
可以看出,杨译本和霍译本均把“大哭起来”翻译为“burst into”构式。我们把这种翻译归类为“采用目的语的特有喻体”,即在这种情况下,两种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喻标,译者需用目的语喻体翻译源语喻体,以便向目的语读者传递相同或者相近的信息。在英文中,关于“突然开始”这一概念,常用“burst into”构式,比如“burst into laugh”,“bust into claps”等,杨译本和霍译本均遵照了目的语的使用习惯,这种翻译不仅准确,而且易于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文本所饱含的情感。
例2.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卖买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杨译本:Moreover, since the death of Xue Pan’s father, all the managers and assistants in the Purveyor’s offices of different provinces had taken advantage of his youth and inexperience to start swindling, and even the business in the various family shops in the capital was gradually falling off.
霍译本:This circumstance, coupled with the fact that, since the death of his father, the managers, clerks, and factors of the family business in its various agencies throughout the provinces had profited from Xue Pan’s youth and ignorance of affairs to feather their own nests at the firm’s expense.
此处原文中“便趁时拐骗起来”的“起来”,指代的是一种趋势,表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趋势和方向。杨译本中用了简单的“start”表示一个动作的开端,而霍译本索性忽略了“起来”的实词翻译,使用不定式“to”表达动作的开始,可见此处的“起来”对于翻译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即便是忽略了对它的翻译,行文也不会有障碍,不会对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我们可以把这类翻译归类为“舍弃源语喻体”。
英汉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决定了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能时刻做到“一对一”,两种语言之间在翻译时一定会有“不对称”的情况。
四、结语
本文对“V-起来”构式做了分析和介绍,并从原型转喻理论视角分析、研究了《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中“V-起来”构式的翻译方式。从中可以看出,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翻译中的问题是可行的,认知语言学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探索原型转喻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GOLDBERG A 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5.
[2]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LANGACKER R.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1):1-38.
[4] 吕俊.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 卢卫中.转喻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11(2):64-67.
[6] 沈家瑄.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3-15.
[7] 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