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非物质”的影像符号
2014-04-17赖新芳
赖新芳, 林 咏
(1.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2.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论作为“非物质”的影像符号
赖新芳1, 林 咏2
(1.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2.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从伊壁鸠鲁学派的物化影像论开始,对影像的认识就带有机械唯物论的色彩。心理学影像论具有心理活动从复杂性回到机械论的偏颇;现象学认为影像是一种有意向的综合的深层结构。以萨特对影像的思考为起点,分析影像作为符号研究对象的内涵,指出影像感知与影像媒介都应该被作为考察的对象,只有将影像概念从外在的物质世界联结到内在的心灵世界,才有可能描绘出当下影像社会的整体而完整的面貌。
非物质;影像;符号
影像文化运用装置、投影、音效等各种媒体技术,以多样的符号形式扩张它的表现范围,逐渐建构起多媒体的传播环境。在当代社会的信息接受和交流方式中,影像传播形态已经逐步取得了主导地位。由于技术进步和实践推广,影像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生活的范畴,不断渗透到人类的精神与交往空间,营造着文化空间的新格局。
罗兰·巴特在分析影像(image)时,将影像一词追溯到摹仿,由此提出影像符号学的核心问题:“类似性再现能否产生真正的符号系统,而非简单的象征的汇集。”[1]由此形成对于影像符号的多重结构分析,包括图像符号的显性伴随文本、纯影像的再现内容,解释影像信息的生成性文本等等。后人在此基础上对影像符号学的研究也大多在此基础上展开。艾尔雅维茨的Toward the Image,米歇尔的Picture Theory在中译本中都译为“图像”,一为《图像时代》,一为《图像理论》。picture既包括图画(drawing),也包括摄影图片(photograph);既包括了技术摄影,也包括了人工绘制作品,例如图形(graph)、图画(painting),米歇尔所说的picture主要是指消费时代的视觉对象,他们的研究对象都界定为可感知的关于形象的物质范畴。
历史上的影像论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形而上学的,一种是心理学的。这两者都把影像作为一个物来看待。
一、对形而上学影像论的质疑
从伊壁鸠鲁学派的物化影像论开始,对影像的认识就带有机械唯物论的色彩。伊壁鸠鲁学派认为人之所以具有视觉,是因为肖像而产生的,肖像就是从物的外表剥出来的薄膜,这些薄膜就像蛇蜕或蝉壳一样保持着原来的秩序和原来的形式的轮廓,只是由更细微的物质构成。薄膜在空中来来往往地飞动,人的眼睛转到哪里,就在哪里看到了这些在空中飞动着的薄膜,也就看到了物。同样的道理,其他感官也是受到这种流出物的影响才会认识到物的滋味、气味。[2](p204-210)
这种纯粹的先验理论把影像等同于它所表象的物,是从物理存在空间的角度来强调影像与物之间的外在的关联。先验影像论混淆了本质的同一性和存在的同一性,把影像与实物同一起来,在本质上将影像与感觉混同起来了。
形而上学存在论把影像视为对象,这种观点“把影像变成物的摹本,作为一个物而实存”。[3](p335)如果影像是作为一种物而存在的话,就割裂了影像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影像完全脱离了意识,成为一种自在的、离开人知觉感知的实存。
萨特把对这种影像的讨论追溯到笛卡尔、休谟。从影像——物这种思维结构出发,笛卡尔、莱布尼兹、休谟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笛卡尔着眼于一个与影像世界隔离开来的纯粹思维世界;休谟则代表着纯粹的影像世界;莱布尼兹代表着事实——影像的世界。
笛卡尔把物和影像区分开来思考物存在和影像存在之间的关系。贝克莱把物的实在还原为有意识的影像的实在,休谟保留实在的自在存在可能性,他认为“影像显现为知觉的一种削弱,是在时间中追随知觉的回应”。[3](p33)此外还认为被认识的影像,在物被知觉时保留了影像这个名字。
二、对心理学影像论的质疑
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心理学也开始深入探讨影像问题。萨特对以泰纳和柏格森为代表的德、法实验心理学和机能心理学的影像理论提出了质疑。这种心理学具有着把心理活动从复杂性带回到机械论的偏颇。
泰纳“把精神活动还原为‘影像的珊瑚骨’,然后再把影像还原为生理性质的再生感觉”,对影像进行一种实证性的解释。柏格森认为世界就是一个影像,所有的物都可以被称为影像,并不仅仅当下正在进入思维中的对象才是影像,任何一种表象的可能对象都是影像,影像就是物的总体。
整体化的世界将影像作为无意识,无法解释影像是如何在个别主体意识中显现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身体把影像变成独特的知觉,也就是变成特殊的影像。行为与自我的关联必须借助于一个不变的中心,然而这个静止的中心如何从其他影像中独立出来并获得恒常性?柏格森在这里设定了“在影像之中承受一种被规定为记忆的心灵的存在,这种心灵在影像之中使之集中综合的比较,并且区分了他的身体和周围的其他影像”。[3](p35)影像一旦被身体感官所知觉,就在个体的心灵记忆中找到了相应的序列而被固定下来。
“影像是思维的一个要素,准确地说是参与感知的,表现着与知觉同样的断裂和个体性。”[3](p41)在柏格森的理论中,记忆被处理为影像的储存空间,而没有人的心灵参与其中,也就是说,这种影像观是没有主观加工和综合这个环节的。影像在心灵中被表达,心灵只是影像呈现的一个机械介质。这样一来,知觉和影像都成为一种现在的立场,也是一种行为了,这两种心理现象就无法区别开来。
影像是回忆还是现在的建构?影像如果是当下的身体感受与崭新的体验,就又回到影像个体化与整体无意识联结的问题,个体化怎样保证影像显现的连续性和普遍性?如果影像只是受到深层记忆的召唤,嵌入动力模式的回忆的话,影像怎样才能被引入身体当下的感知世界?怎样解释在记忆中儿时伙伴的脸与现在看到的成年人的脸,在主体的心灵中确定两者的同一性呢?
在分析回忆、意识、知觉的结合问题上,柏格森再一次遇到了经验论者的难题:“影像和知觉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而只在等级上有区别。”[3](p31)柏格森虽然批评了联想主义,但是仍然没能避免把影像等同于物。
柏格森认为,实在通过人的意识反映出来,抽象的意识概念使实存——也就是潜在的意识——实显出来,就好像弥漫在空间中的光,只有反映到相应的屏幕上时才会显现出来。柏格森颠覆了传统的意识观念,在他看来,“意识是某种从物到主体的反光性,而不是从主体到物的光”。[3](p1)这种观点混淆了世界和被作为准实体性质理解的意识。
历史上影像论的错误之处在于“人们是用综合观念到达影像,而不是从有关影像的反思那里获得某种综合观念”。而在萨特认为,“影像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物。影像是对物的意识”。[3](p2)心理主义把心理影像归结为只是在我们身上的物质的影像。相反,如果影像成为有意地激发一种实体内容的某种形式,那么人们就能把作为物质的影像的获得和对一种心理内容意识的感知等同起来。
三、对影像的意向结构直观
萨特在批判近代以来的意象理论基础上,运用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影像论观点。胡塞尔要克服的也是主客体的对立问题,面对事实本身,通过对本质直观的把握中,将事物在意识中呈现的过程描述出来,他的意向性概念为萨特提供了灵感。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存在,有偶因的存在与自因的存在。“偶因的存在”即是具体存在着的这样那样的事物,而“自因的存在”则是指事物存在着这一事实本身的最一般的性质(或规定)。
勃兰塔诺认为,意识具有指向性,意识在认识、想象、情绪等所有的方面,都必然面对并注意一个对象。意识对于所意识的事物具有一种“意向性”,这也就是说,意识要在被指向在某一事物的时候才会对这个事物有所意识,换言之,意识也就是要先去“注意”某一事物而后才会意识到这个事物。以某种事物为对象,意味着意识同这一对象是分离的,主体与所思考的对象之间存在着界限。
想象同其他的意识一样,也是针对某一对象的。以往的哲学家把心理意象看作是与一般知觉同样的东西。在意识之中,实际上没有心理意象这种东西。知觉的对象和想象的对象具有同一性,只是意识以不同的方式与这个对象发生联系。意象只是对象在意识之中的一种显现方式,所强调的是表现对象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想象一棵开花的树,注意力并不是在意识中的这棵树上,而是在与这棵开花的树所有联系上,我曾经在什么地方见到的这个情景,以及所有相关的事情。
那种具体存在着的事物与对事物存在的规定性的把握之间也就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胡塞尔才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现象学理论,使之具有了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广义现象学就是关于人的意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一种系统的理论研究。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所指的“现象”既不是指事物的客观性的表现,也不是感觉的材料。它仅仅是指“纯意识的现存”。这种“现象”仅仅表示有某种东西在单纯的意识中是现存的或“在现场的”。这种现象是现存的,所以对它的分析或描述也就可以成为对任何有关心理活动的东西的研究的出发点。这种现象又是“纯意识的”,可以是超出任何具体的、实证性的表现之外的,甚至可以超出“材料”之外。
在胡塞尔看来,影像是一种意识状态,他用意向性概念来说明这一特征。意向性就是一种想象的、有意的意向,是一种直觉的意识。影像和知觉之间的区别就是来自前者,是一种有意向的综合的深层结构。影像是在人的意识中自为存在的活动,与外在的惰性存在区别开来。外在的物不取决任何自发性,不受主观的意愿的影响,只是在意识的关注之下会显现出来而已。白纸是“自为存在着的惰性给定物”;[3](p2)想象中的白纸只是物的显像。“对真实影像的认识是内在意义的一种直接材料。”[3](p3)“影像是一种确实的心理实在,无论如何,影像既不能够归结为一种可感觉的内容,也不能建立在一种可感觉内容的基础上。”[1](p2)他以“意向性”的概念更新了“形象”的概念。所谓“意向性”是指“一切意识的本质结构”,它是“意识”和所意识的东西之间的根据。意向性是指意识总是指向某物,没有物存在的意识是虚无的。
四、物质与影像的关系
萨特借鉴了现象学“本质直观”的概念来处理他的影像论。萨特在这个范畴中建立起他的时空位置假定。将影像意识与符号意识区分开来,从而摆脱了把影像变成符号,把符号变成影像的误区。
萨特在《影像》中阐述了他关于影像的思考。他以看到桌子上的白纸为例,区别了两种存在: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白纸保持静止不动的存在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它不会因为随着主观的愿意就消失或者不消失,白纸的白色、形状、所处的位置这些性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客观的在场使物理世界不受意识的统治,具有独立性。自为的存在是指物质在头脑中所显现的“影像”。当我转过头的时候,白纸的形象依然会存在于我的头脑中。白纸是为我而存在的,不在场的人头脑中不会显现这张白纸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影像与实物具有“本质的同一性”,在头脑中显现出来的白纸和看到的白纸是同一的,人在主观意识中想象出来的一张白纸,和客观的那张白纸具有相同的颜色、形状,两者的区别在于不具备“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在意识中的影像与桌子上的白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一个是物的存在,一个是意识的存在,它们不具有实存的同一性。影像“并不给我的自生性规定一个界线;它也不是自在地存在着一个静止不动的素材”。[4](p2)萨特在意识上把遇到的这个物体置于一切相似的东西之外,就像“曾经存在过的东西”发出的可见物一样:既非图象,亦非真实,是个新物质,确确实实是个新物质:一个不可能再触摸的真实。[5](p137)
萨物的影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1)“影像并非是一个物”,它既不能归结为一种可感觉的内容,也不能建立在可感觉内容的基础上;(2)影像和知觉具有本质的区别,即知觉是外在的、客观的东西,而影像则是内在的、主观的东西;(3)影像“是一种意识的状态”,“属于某种事物的意识”,它不等于思维,但它在思维的活动中起作用。显而易见,萨特是把“影像”描述为主观意识,属于“自为的存在”,不仅如此,他还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表明“影像”作为主观意识可以指向事物,指向一切,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影像和物,即“自为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之间的关系。
以唯识宗对影像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语境中关于影像的界定并不局囿于物质。唯识宗将人对于事物的感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能够感受外境的根,所接触的外境,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识,眼(根)看到花(尘)产生一个想法(识)。常常用“相”来指代事物之相状,表于外而想象于心者。慈恩宗关于对于辩认一切境相学说建立了三境说,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依据唐玄奘法师《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中的颂文:“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窥基法师及其弟子慧沼法师进行了详细的发挥。性境指具有真实体性的境界:色境是真实的色,心境是真实的心。独影境是没有实体的境界,这种境相客观上完全不存在,只是主观上单独所产生的影像,常常用龟毛兔角空华说明,此外还有梦境。第三种是带质境,是指主观所感受到的境界,虽然有所托的本质,然而与它的自相不符,例如杯弓蛇影、认草为蛇等等。
五、影像符号与物质载体
对影像的符号学研究的根本前提在于如何理解符号的概念。罗兰·巴特显然将符号等同于物质了,在符号与符号载体之间仍然存在着模糊地带。赵毅衡先生认为,“被认为是携带着意义而接受的感知”,[6](p27)并指出:(1)这种感知不一定是具体的物质。(2)可感知的符号还包括物质的缺失。物质的缺失即为空符号,“只要存在符号,就必定存在空符号,空符号是符号以及符号系统存在的前提之一。有了空符号,符号才能凸显自身,才能在交际时形成互动,否则就会化石化”。[7]《楞严经》中证心在何处时,为了说明“如是见性是心非眼”的道理,举了一个例子,盲人眼前的黑暗感知与视力正常的人在暗室中的黑暗感知是一样的,盲人一旦获得正常的视觉感知就能看到各种事物,正如黑暗中的人获得灯光也能看到种种事物,这时不能说灯是见的根本原因,同理不能说眼是见的根本原因,眼睛与灯光一样,只是让看见成为可能的一项条件,其功能只是把事物显现出来,至于能够产生看见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本体论意义上的心性。(3)这种感知还包括心灵符号,诸如幻觉、梦境。
在此,借助赵毅衡先生对于媒介与渠道的区分,来分析这个相当复杂的影像概念,“渠道是作用于感官的物质介质;媒介是符号传送的技术性构造;媒介可以社会体制化为媒体”。[6](p125)
对于某事物的图像存在人的脑海中时,这时感知渠道是个人的意识,没有物质介质,有可能对个人本身会产生意义。电影《美丽心灵》中,纳什所产生的幻觉影响了他对于周围世界的理解。当一个人意识所产生的影像与其他人所产生的影像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当事人又将这部分影像当成实在的时候,就发生了意义的错位。他无法用物质介质将自己所感知到的内容传递出来,但是又深深地沉浸其中,此人与世界上其他人的交流就发生了严重的障碍。然而许多艺术创作大部分都要源于艺术家独特的形象构造。艺术家将自己脑海中的影像借助媒介,用物质手段传达出来时,就形成了艺术作品。郑板桥对心中之竹与手下之竹的论述正是在讨论这两者的关系。媒介的运用往往可以通过技术训练获得,而心灵影像的构造却需要天赋与才气。
部分回忆的内容也会携带具体的形象,但是这种影像常常不太可靠。影片《十二怒汉》中,十二位陪审员在分析证人目睹少年杀人证辞时,指出:(1)人在获取感知时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即人只看到他想看的;(2)在看的过程中,会受到视力、周围环境、光线的影响;(3)对于眼睛所获取的贮存于脑海中的影像,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发生记忆模糊。
此外,人还会受各种前文本及伴随文本的影响来赋予自己心灵中的影像以意义。在疑团重重马航失联飞机的新闻事件中,3月16号的腾迅网新闻中提及,多起目击称见到一架低空飞行的飞机。“这位军官称,本地渔民口中通常所指的向北,实际上是偏马来西亚与泰国交汇的陆地方向,是向北偏东。”目击者对于所见低空飞机作出这种解释,是他从媒体中获得关于MH370各种信息后的可能性猜测,而媒体对于这一细节的报道也是伴随着军方雷达的监测记录同时出现的,让接受者在对飞机失联的各种猜测的纵轴组合中,指向劫机论,目击者、军方雷达信息、官员发言构成劫论的信息横轴组合。
正是因为主观经验不可靠,所以转向于媒介的现代技术倍受重视。将在影像技术之前,对疾病的判断往往只能凭借体表特征加以推测,经验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成份。医学影像把身体内部组织结构的形状直观呈现出来,主观经验被更明晰的知识论断所替代。视觉化是影像符号中的技术部分,视觉文化与影像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种影像作品不断丰富着视觉文化的内容。一种技术性的透视逐渐扩展人们的视觉经验,同时,这种视觉机制又造成更深刻的遮蔽。机械的自动化感知在通往它的目标时,有意无意遗弃了路边其他的风景。影像研究将影像作为出发点,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所依据的是智性态度,摄影机、摄影者对图像的角度、定格等等使影像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
在社会领域中,以影像作为文化所牵涉到的是一种以理解为基础的符号互动。理解意味着个人独特经验与意义解释的卷入。在技术与操作日益发达与精准的现代社会,价值与意义只有不为操作系统所同化才可能保持个人的独立与尊严。个体作为日常交往的行为者、社会领域的契约者以及符号意义的领受者,对于影像的产生、分享与解释分别具有不同的意指。只有将影像概念从外在的物质世界联结到内在的心灵世界,才有可能描绘出当下影像社会的整体而完整的面貌。
[1]〔法〕罗兰巴特.影像的修辞[J].邵一平,肖 熹译.电影艺术,2012,(2).
[2]〔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M].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法〕萨特.想象[M].杜小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法〕萨特.影像论[M].魏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5]〔法〕罗兰·巴尔特.明室:摄影纵横谈.赵克非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6]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杨锦芬.论空符号的在场形式[J].符号与传媒,2013年秋季号第7辑.
(责任编辑:张立荣)
OntheImageSymbolsasaKindofImmaterialProducts
LAI Xinfang1, LIN Yong2
(1.School of Liberal Art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3;2.School of Media and Ar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
Beginning with the theory of materialized images of the Epicurean school,the cognition of images is characterized by mechanical materialism.The theory of images of psychology goes astray from complicacy to Mechanism.Phenomenology considers the image is a comprehensive and deep structure.Starting with Sartre’s reflections on imag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imag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of symbol,points out that the image perception and image media should be us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Only when the image concept from the external physical world connects to the spiritual world,will it be possible to depict the present image of society as a whole and complete appearance.
non-material;image;symbol
2014-04-16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电影复杂叙述研究”(编号:2013SKZ310);重庆邮电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华语谜题电影研究 ”(编号:K2013-01)
赖新芳(1975-),女,湖北监利人,博士,长江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新视觉文化。 林 咏(1975-),女,四川自贡人,博士,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影符号叙述学。
J901
A
1000-579(2014)04-007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