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

2014-04-17

剧作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主部门德尔松协奏曲

张 剑

浅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

张 剑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丰富的人生体验的结晶和创作精华的荟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特点,古典、严谨的艺术形式与浪漫、抒情的气质的完美结合。另外,演奏技巧旋律化,与配器的丰富色彩都显示出门德尔松高超的音乐才华,在协奏曲里,在创作和演奏领域里,有着深远的影响。一百多年来,《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已成为世界上最通俗、最受广泛热爱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是小调的主题以短促跳动的节奏型,先在低音域以弱音登场,虽然是小调性的,但没有一点忧郁,迸发出来的是炽烈的感情,暗示着大自然黎明即将到来。这段音乐描绘了曙光熹微、万物复苏的画面,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一乐章是在轻柔而富于律动的弦乐背景衬托下,由小提琴奏出的呈示部主题好似甘泉喷涌而出,注入人们的心田,附点节奏与同音反复的旋律线形成一种急不可待的动感。有些协奏曲的连接部只是主题的过渡和调性的转换,自身没有鲜明的主题形象。这里的连接部运用与主部主题有内在联系的素材,以大跳与小二度交织的旋律线构成,使得前面呈现的情绪更急切,更激烈。连接部先由乐队奏出蕴含主部主题的第一句,小提琴紧接着重复,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模仿,连接部的第二段是三连音双音和颤音,乐队的旋律紧紧衬托,在独奏小提琴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并达到顶点时,音流急剧向下以瀑布流下深潭,在持续的最低音上拖出了一个亲切甜美的音调。这个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的副部主题,气息悠长,表现出幸福的回味、遐想,但是又夹着一缕愁思。小提琴再次吟出的副部主题,色调更加柔美和娇媚,感情起伏很大。副部与主部没有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作品的华彩部分体现出小提琴富有花腔性格的歌唱性,成为小提琴作品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推陈出新的手法之一,华彩乐段,音乐语言造型非常鲜明,结构和语言非常简练,达到了一种纯净的境地,然后用小提琴奏出长段的琶音,引来主题再现。

第二乐章是小提琴协奏曲中最著名的行板乐章之一,充满诗情画意,展现了门德尔松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有画家捕捉大自然形象与神韵的眼力,又有诗人那种丰富的感受力与想象力。他不仅能用音乐来表达内心世界的变化,还善于用色彩来描绘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第二乐章旋律线宽广,富于歌唱性,感情真挚而细腻,充满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诗情画意的意境。行扳,三部曲式、C大调、6/8拍。不稳定的短促音型插部主题。气息急促而又略带忧伤与不安,它在旋律线、节奏型和情绪上均与前面的主题形成对比。小提琴奏出复调性的双音,一个声部柔和地咏唱,另一声部以固定的节奏音型伴随衬托,乐队加强力度协奏表达出的激情十分感人。表现出作曲家心灵与大自然律动频繁交流引起的思绪上的波动。他从大自然的无限中看到了个人的有限,在浩瀚的苍穹中感到自己的渺小,从而获得一些启示。

第三乐章非常快的快板,4/4拍,奏鸣曲式。特点是轻快、热闹、精力充沛。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小提琴的各种技巧,使这首乐曲新颖美丽、充满迷人的色彩,它那真挚、热情的音乐使这首协奏曲成为一首完整的、充满无比魅力的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开始在e小调上,富有表情地强弱力度上交替似问答式的对话,极富含蓄的韵味。引子的素材与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第二乐章中段主题都有联系,在情绪上更有内在的激情。这一意味深长的内心独白为主部主题的出现起到了铺垫作用,缓和了第二、三乐章之间的对比。情绪在第一乐章中得到了尽情表现,前奏过后,乐队两次强有力的和旋与独奏轻盈的琶音交替呼应,配器的效果很有动力感,预示着欢快热烈的表演即将开始。在乐队雄壮有力的乐句与小提琴几次对话之后,轻快、飘逸的主部主题跃然而出。副部主题宏亮、华丽的音色,节奏跳跃欢快的旋律,充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凯旋的进行曲,也是自我现实的满足,是作曲家功成名就、辉煌一生、幸福一生的总结。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猜你喜欢

主部门德尔松协奏曲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式的连接部特点研究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门德尔松音乐作品创作风格浅析
论门德尔松《无词歌》中奏鸣曲式结构的“返祖”与创新
“浪漫派大师”门德尔松的故事(二)
门德尔松的诚实
诚实更重要
鲁托斯拉夫斯基《第三交响曲》之背景结构解析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