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舞”

2014-04-17魏恩鹏

剧作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语汇本义躯体

魏恩鹏

说“舞”

魏恩鹏

现代汉字“舞”,源于甲骨文“儛”,儛不是舞的繁体字,而是舞的字源。儛是象形字,像一个人手执舞具,手舞足蹈的样子。舞和無原本为一个字,篆文在“無”下面加“舛”写作舞。舞是形声字,“舛”为形,“無”为声,“舛”表示二趾,“趾”是脚趾头或脚。

舞的本义指“乐也”,即乐舞(名词)或跳舞(动词)。

解读舞字的字源和本义,可以发现舞蹈的遗传基因。

A.人体是舞蹈主体与工具。

甲骨文象形字儛,是一个人手舞足蹈。它形象地表明,人是舞蹈创造的主体;人体是舞蹈艺术的工具。人是一切艺术的创造主体,不只是舞蹈如此;但唯有舞蹈以人体为创造工具。人体之于舞蹈,相当于语言之于文学,线条之于绘画,音符之于音乐,笔墨之于书法。人体既是舞蹈工具,又是舞蹈作品。人体是灵与肉的生命体,所以舞蹈是直接的生命律动,犹如音乐是直接的情感飞扬。这是舞蹈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根本特点。

B.躯体动作是舞蹈的语汇。

各门类艺术,各有特殊艺术语汇,即特殊艺术符号,由此形成特殊艺术样式,特殊艺术美感。如文学语汇是语言,构成语言叙述体艺术样式,具有文学美感。电影语汇是镜头,构成画面叙述体样式,具有电影美感。如此等等。舞蹈语汇是人的躯体动作。篆文形声字舞,其中象形部分“舛”,是脚趾或脚,也象征整个躯体动作。《毛诗》序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将舞的躯体动作描绘得具体而生动。所谓舞蹈,手动为舞,足动为蹈。“挥舞”形容手势,“高蹈”形容鹤翔。要而言之,一则手足是舞蹈主要动作肢体,二则手足动作与全身动作是协调的。舞蹈动作,即以手足为主的躯体协调律动。

C.舞具是舞蹈的重要辅助。

甲骨文儛,是一个人执舞具而舞。这表明舞具是舞蹈的重要辅助。舞具是又一双手,又一双脚,又一个躯体,是一种舞蹈修辞。据文献记载,华夏舞蹈一开始就有装饰,同时运用舞具。如羽、旄、干戚(兵器)等。《尚书》记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石可能既用来打击节奏,又充当舞具。后来中国舞具千姿百态,如手绢,扇子,长绸,竹马,高跷,旱船,花轿,竹竿,斗笠,等等。多姿多彩的舞具,是中国舞蹈尤其是民间舞,不同于西方民间舞的一大特色。

D.舞乐一体抒发极致情感。

舞的本义,原本“乐也”。中国古代所谓“乐”,在先秦时期,总指今天称谓的艺术,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统治者制礼作乐,乐与礼相辅相成,以礼乐教化社会。具体指音乐舞蹈。古代乐与舞互为表里,合二为一。一般是乐必舞之,舞必乐之。后来音乐独立出来,但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是舞蹈的支撑,而诗意是舞蹈的魂魄。舞乐一体的舞蹈,是抒情的极致。这在《毛诗》序中,早已被精辟地指出了。音乐和舞蹈与其他艺术相比,更能酣畅淋漓地抒发激情。

一个美丽的舞字,带来具有舞风和诗意的语汇,以及一些优美诗句。语汇如,手舞足蹈,笔歌墨舞,山歌水舞,鸟舞鱼跃,鼓舞人心,等等。诗句如,庄子:“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苏轼:“舞幽壑之蛟龙,泣孤舟之剺妇。”毛泽东:“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猜你喜欢

语汇本义躯体
感恩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现在干什么?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搬家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