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艺术概要

2014-04-17陆书国

剧作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女高音美声唱法唱法

陆书国

声乐艺术概要

陆书国

声乐,是用人声表现的音乐;是乐曲与语言相结合的歌唱。

歌唱,要具备音乐素质,即音准和节奏以及乐感;要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嗓音条件。

歌唱,要美妙动听,必须懂得发声生理,掌握歌唱方法。

一、歌唱,首先要认识发声器官,熟悉其状态和机能。

发声器官包括:

声源器官。即产生声音的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

呼吸器官。即控制气息的器官,含全部呼吸器官;

共鸣器官。即扩大声音的器官,包括三大共鸣区;

语言器官。即咬字吐字的器官,含口腔内各器官。

这四大器官系统,在歌唱中整体协调运动。声源器官是歌唱的根基,其他三组器官美化歌唱。

二、在发声生理动力学的基础上,形成声音类型和声部理论与实践。

声音类型,从人声的自然音域、音质、音色上来区分,有男声、女声、童声;从歌唱声音的音域、音质、音色上来区分,则有高音、中音、低音。

声部,是声音类型的具体化。成年人的声音类型分为六类。

女声声部: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声声部: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在实际歌唱中,高音声部较普遍,中音声部较少,低音声部罕见,尤其是女低音,几乎没有。

在歌唱实践中,各声部的声音各具特色:

女声部:抒情女高音,柔婉,圆润,明亮,优美;戏剧女高音,高亢,浑厚,坚实,庄重;花腔女高音,清亮,精巧,纤细,灵活;女中音,圆润,柔和,宽广,丰满;女低音,幽暗,宽厚,深沉,浓郁。

男声部:抒情男高音,明亮,清脆,柔和,优美;戏剧男高音,结实,明亮,浑厚,雄壮;男中音,粗壮,洪亮,浑厚,豪放;男低音,低沉,舒缓,含蓄,厚重。

三、声区,也是声音类型的具体化。

声区包括:

自然声区。是歌唱声音的基础,显现声部类型的基本特征。

中声区和低声区。中声区是各声部最常用的音域,是歌唱家的主要运用的一个声区。中声区坚实,才能向下唱出浑厚动人的低音。

过渡声区,即换声区。换声区训练,可使声音进入头腔获得共鸣,并使高声区与中低声区自然衔接,完美统一。

高声区。一般在歌唱的高潮中出现,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

四、以歌唱生理学为基础,形成三种基本唱法。

唱法,即演唱的方法。它包括用嗓方式,声音调节,发声技巧,语言特征,音乐风格,乃至审美境界等等。

美声唱法:源于17世纪意大利,原意是用美妙的声音歌唱。是相关生理科学与声乐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歌唱家理想的歌唱方法。上述声乐理论,主要源自美声唱法的理论与实践。

民族唱法:即我国传统唱法。源自戏曲演唱,曲艺演唱,地域民歌,歌舞歌曲。特色是优美抒情,但自然而原始,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现代以来已经与美声唱法相融合。

通俗唱法:源自流行歌曲。声音自然,情感真实,表演随意,风格时尚。

以上三种唱法,以美声唱法为基础,日益相互融合。

声乐,诗情画意,沁人心脾,是生命的港湾,心灵的庙宇。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猜你喜欢

女高音美声唱法唱法
遥远和她女高音独唱
长空万里
——为女高音而作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祖国,我是你的一首歌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