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概要
2014-04-17陆书国
陆书国
声乐艺术概要
陆书国
声乐,是用人声表现的音乐;是乐曲与语言相结合的歌唱。
歌唱,要具备音乐素质,即音准和节奏以及乐感;要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嗓音条件。
歌唱,要美妙动听,必须懂得发声生理,掌握歌唱方法。
一、歌唱,首先要认识发声器官,熟悉其状态和机能。
发声器官包括:
声源器官。即产生声音的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
呼吸器官。即控制气息的器官,含全部呼吸器官;
共鸣器官。即扩大声音的器官,包括三大共鸣区;
语言器官。即咬字吐字的器官,含口腔内各器官。
这四大器官系统,在歌唱中整体协调运动。声源器官是歌唱的根基,其他三组器官美化歌唱。
二、在发声生理动力学的基础上,形成声音类型和声部理论与实践。
声音类型,从人声的自然音域、音质、音色上来区分,有男声、女声、童声;从歌唱声音的音域、音质、音色上来区分,则有高音、中音、低音。
声部,是声音类型的具体化。成年人的声音类型分为六类。
女声声部: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声声部: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在实际歌唱中,高音声部较普遍,中音声部较少,低音声部罕见,尤其是女低音,几乎没有。
在歌唱实践中,各声部的声音各具特色:
女声部:抒情女高音,柔婉,圆润,明亮,优美;戏剧女高音,高亢,浑厚,坚实,庄重;花腔女高音,清亮,精巧,纤细,灵活;女中音,圆润,柔和,宽广,丰满;女低音,幽暗,宽厚,深沉,浓郁。
男声部:抒情男高音,明亮,清脆,柔和,优美;戏剧男高音,结实,明亮,浑厚,雄壮;男中音,粗壮,洪亮,浑厚,豪放;男低音,低沉,舒缓,含蓄,厚重。
三、声区,也是声音类型的具体化。
声区包括:
自然声区。是歌唱声音的基础,显现声部类型的基本特征。
中声区和低声区。中声区是各声部最常用的音域,是歌唱家的主要运用的一个声区。中声区坚实,才能向下唱出浑厚动人的低音。
过渡声区,即换声区。换声区训练,可使声音进入头腔获得共鸣,并使高声区与中低声区自然衔接,完美统一。
高声区。一般在歌唱的高潮中出现,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
四、以歌唱生理学为基础,形成三种基本唱法。
唱法,即演唱的方法。它包括用嗓方式,声音调节,发声技巧,语言特征,音乐风格,乃至审美境界等等。
美声唱法:源于17世纪意大利,原意是用美妙的声音歌唱。是相关生理科学与声乐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歌唱家理想的歌唱方法。上述声乐理论,主要源自美声唱法的理论与实践。
民族唱法:即我国传统唱法。源自戏曲演唱,曲艺演唱,地域民歌,歌舞歌曲。特色是优美抒情,但自然而原始,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现代以来已经与美声唱法相融合。
通俗唱法:源自流行歌曲。声音自然,情感真实,表演随意,风格时尚。
以上三种唱法,以美声唱法为基础,日益相互融合。
声乐,诗情画意,沁人心脾,是生命的港湾,心灵的庙宇。
责任编辑 姜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