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缀新词“月老族”结构及其英译分析
2014-04-17王维平
王维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拼缀新词“月老族”结构及其英译分析
王维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拼缀法构成的“月老族”一词具有中国特色,词典中尚无对应词,其它地方也无可参考的英译。从词语模的语义结构视角进行分析,借鉴英语中复合法、词缀法和缩略法三种构词方式,考证“月光族”和“啃老族”的英译,探讨“月老族”三种翻译形式以及该词语模和同类汉语新词的可行性英译策略和方法。
“X族”;词语模;新词翻译;翻译方法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六版)增收了“月光族”、“蚁族”、“啃老族”、“上班族”等直观上反映新社会群体的新词。[1]我们把这类词看成是“X族”词,作为灵活构词的语模形式,“在新词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本文从“X族”的语义及结构特点入手,探讨该类词的构词情况和翻译问题。
一、“X族”结构特征和语义演变
作为一种模块,词语模是当代社会上活跃着并引人注目的开放性和能产性新词创造方式,具有抽象性、类推性、仿效性、创新性。词语模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前者是词语模中不变的部分,后者则是词语模中的空位。[3](p146-157)在“X族”中,“族”为模标,X为模槽,X是可以添加不同成分的空位。模标“族”一般被认为是词缀或类词缀。[4-5]模槽X的成分可能是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等,但其所构成的“词语模”一律为名词。X可以表示指称,如“购房族”,亦可表示陈述,且一般为谓词性词语,如“啃老族、飞鱼族、月光族、彩虹族”等等。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族”最早用于指物,“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6](p60)后来指人,表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人”。[7](p1738)
二、“月老族”汉语释义及英译
汉语“月老族”采用拼缀法,分别取自“月光族”和“啃老族”。《汉语新词词典2005-2010》收录的“月老族”,其释义指“集‘月光族’与‘啃老族’于一身的人”。[8]“月老族”一词先后在《新民晚报》、《楚天金报》、《大连日报》、《晶报》、《中国新闻社》、《山西经济日报》、《内蒙古晨报》等诸多媒体出现,相关释义与词典释义基本相符,如《洛阳日报》的解释为:月初是“月光族”,大手大脚花自己的钱;月末变成“啃老族”,向父母伸手要钱。[9]
在现有的工具书里和网络上尚未见到“月老族”的英译。由于它是“月光族”和“啃老族”的综合,因此,先找到这两个词的汉英说法,再从中确定“月老族”的英译文。
(一)“月光族”汉语释义及现有译文
在《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中华中文最新词语辞典》等汉语辞典中,“月光族”的解释为:把每月的钱都花光,不留积蓄的一类人。[10-11]所谓“月光族”的“月光”就是指“月月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词。
ChinaDaily(01/23/2009)创造了 moonlite一词,对其的英文解释是:moonlite(This concocted Chinese term is the moniker for people who always spend all their salaries or earnings before the end of the month.The first Chinese character in the term means “month” or “moon” and the second “leaving nothing behind” or “light.”)。“月光族”字面即为“月+光”,通常在有关“月光族”的新闻中使用该词。[12]
与“月月光”意思接近的英语短语是paycheck to paycheck(靠月薪度日)。不难看出,其等着下一个发薪日(running out of cash days before the next payday)的窘境与汉语的“月光”类似。在Investopedia网站上,该短语的释义为:an expression used to describe an individual who would be unable to meet financial obligations if unemployed because his or her salary is predominantly devoted to expenses.Persons subsisting paycheck-to-paycheck have limited or no savings,and are at greater financial risk if suddenly unemployed than individuals who have amassed a cushion of savings.[13](该词用来形容每月的薪水大多用于日常支出,而无力承担失业的人。由于几乎没有积蓄,一旦突然失业则面临巨大经济压力。)
通过查阅COCA语料库,我们发现paycheck to paycheck为检索词共有111频次,而有关的搭配只有动词live和struggle两种,没有找到现成的英文描述,只发现有使用后置定语的表达形式(people living paycheck to paycheck/people who live paycheck to paycheck)。此外,短语payday to payday与paycheck to paycheck在表达上虽有不同,但意义相仿。
《外国人汉语新词语学习词典》中“月光族”的英文阐释为:“a person who always spend all his/her monthly income;thorough spender(每月花光薪酬的人)”,其中的“thorough spender”在英语词典和新闻网页上例证不是很多,但不难看出该短语表示“把钱花光的人”,与“月光族”在语义上相似,可考虑由此生造缩略词TSBP(Thorough Spender Between Paychecks),或者根据“月光”虽有薪水但每月花光的内涵,生造另一个缩略词PYMN(Pay Yes Money No)。理论上说得通,这种造词与“啃老族”的NEET的译文在构词上同属缩略词法。
综上所述,“月光族”这一来源汉语的词语其英译文可以有三种译法:一是采用归化译法,借用英语中的paycheck to paycheck/payday to payday等表达“月光”之意;二是采用造词法,生造出 moonlite;三是生造缩略词TSBP(Thorough Spender Between Paychecks)或PYMN(Pay Yes Money No)。
(二)“啃老族”汉语释义及现有译文
“啃老族”为舶来品,前身是“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报》,比喻到了就业年龄不参加工作,仍依赖父母生活的年轻人。现在,不仅指没有经济来源的年轻人,还广义指那些只顾惜自己,对父母不尽孝道还想方设法揩父母“油水”的晚辈(参见《华商报》2005/12/02)。[14]对“袋鼠族”的说法追根溯源,发现其来自英文 kangaroo generation。
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啃老族”出自中国大陆,相当于美国的“归巢族”(boomerang kids/generation)、英国的“尼特族”。尼特族(NEET,即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青年族群。其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使用在其他国家。
中国权威对外报刊ChinaDaily,BeijingReview也曾用NEET来指称。例如,Among them,more than 100,000 neither go to school or work nor receive vocational skills and rely on support from their parents.This is known as the NEET(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group.(10万多人不接受教育、不就业或不参加职业培训,只靠父母过活,这些人被称“啃老族”。);[15]这一表达在其他国外媒体中也能找到例证,如《洛杉矶时报》2012年3月15日新闻提到“归巢族”(boomerang generation)。[16]
《外国人汉语新词语学习词典》中给出了“啃老”的英语释义:depend on one’s parents despite one’s adult age;live a NEET life;be a boomerang child(成人后仍依赖父母过活;尼特族;归巢族);[17]《留学生汉语惯用语词典》列出了“啃老族”的解释:those who gnaw at the old;young people who depend on their parents。其他汉英辞典未见有“啃老”相关英译。这两本辞典对象为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不难看出其采用了解释性译法。[18]
综上所述,“啃老族”除了可以根据内涵进行解释性翻译外,由于在英语中已有固定说法,还可采用归化或回译译法,回译成kangaroo generation 或NEET group 或boomerang generation。不过为了使读者正确理解这些回译文,在首次出现时最好加上必要的说明,尤其是NEET,宜将每个字母的含义解释清楚。
(三)“月老族”的建议译文
笔者基于以上思考和考证,试给出“月老族”三个版本的译文:
(1)借鉴英语中的复合词这一构词方式,将“月老族”这一汉语中的拼缀词法构成的词汇译成一个英语复合词:moonlite-NEET 。
示例:The expression is coined by mixing moonlite,or yueguangzu,meaning youngsters who always spend all their earnings by payday,and NEET,or kenlaozu,meaning youths who live off their parents.This clan will turn to their parents after spending all of their earnings.In Chinese,the expression originally means the god who helps bring a couple to wedlock.(“月老族”是由“月光族”,即每月花光薪酬的人和“啃老族”,即依靠父母过活的年轻人,复合而成的词。“月老族”通常在“月光”之后“啃老”,即月底花光钱后依赖父母生活。汉语中“月老”原指为男女牵线搭桥的红娘。)[19]
(2)根据英语中NEET的首字母拼音构词法,可以自创一个首字母缩略词,使两者组合成的复合词整体效果更和谐。例如,译成PYMN & NEET或TSBP & NEET。不过由于PYMN和TSBP是根据内涵杜撰的新词,在英语的现成语料中没有先例,因此采用释译并举的方法,并提供必要的加注。例如:PYMN(acronym of Pay Yes Money No referring to young people who spend all their salaries or earnings before the end of the month,月底前把薪水花光的人)& NEET(acronym of 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 referring to the young people who do not work but live off their parents,不工作也不接受教育或培训、完全依赖父母生活的人),或者TSBP(Thorough Spender Between Paychecks)& NEET(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young people who spend all their earnings before the end of the month and then live off their parents in the end(月底花光钱后依赖父母生活的人)。
(3)上述译文用语简练,与汉语原文行文风格相近,但在表意方面,如果不加注释则可能给目标语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因此仍有不足。采用解释性的译文则能将内涵清晰地表达出来,如“月光”主要含义是 living paycheck to paycheck,“啃老”主要指 living off parents,将两者综合,译成 youngsters living hand to mouth off their parents或者 generations living paycheck to paycheck off their parents,表意明确无需加注,既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字数又清晰地表达了意义。
三、“X族”与“月老族”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X族”词英译策略及方法
词语模“X族”中的模标“族”不一定都要译成 group或者clan,建议根据模槽 “X”提供的语境进行灵活处理。翻译时既要考虑到 “X族”结构上的共性,又要根据不同语境需要做出个性化的选择。例如,前文提到的“啃老族”的前身“袋鼠族”,如果译成 Kangaroo clan则与法国袋鼠世家男包用词重叠,容易引起误解。王维东指出:“族”指有特定旨趣的一群人,英译时可以采用动词加表示“人”的-er词尾,直接用表示“对…有瘾的人”的名词,采用整体解释、部分音译、形容词充作中心名词等多种处理方式。如“抢抢族”译成 freebie/freebee mongers,“折客族”译成 coupon freak,“恐归族”译成 festival-reunion phobe(s)等等。[20](p73-77)
模标“族”字的语法功能相当于词缀或类词缀,不妨也采用英语的词缀来翻译,由于“族”的含义是表示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的一类人,因此,可用英语中具有相同含义的后缀来表示,如在英语中表示“……人”的后缀有-ain,-al,-ant等,如riverain(住在河边的人),criminal(犯罪分子),inhabitant(居民)等。在“X族”的译文中也有使用后缀来翻译“族”的案例,如“有备族”译成 prepared survivalist(s);“飞人族”译成frenzied job hunter(s);“月光族”译成moonlite。在这些后缀中,-ite尤为贴合汉语中的“族”的含义。根据ADictionaryofPrefixes,Suffixes,andCombiningForms(韦氏词缀词典),通过查找后缀-ite 获知,其中一个义项为“某一(特定)群体或组织的成员”。这与汉语中“X族”的含义十分吻合。该词典中表示“基督门徒会教徒”所给的示例Campbellite就是由Campbell加该词缀构成的。[21]
(二)“月老族”英译策略及方法
总体而言,对汉语的新词、热词、流行语不应拘泥某一种译法,建议根据语境需要采用更灵活的方式。通过“月老族”的英译问题的讨论,我们概括出以下三种译法。
1.对应词译法
对应词译法是翻译汉语新词时的首选方法,可以尽量归化以提高汉语新词在目标语读者中的辨识度,加强传播效果。从翻译策略上说,对应词译法属于归化策略。“月老族”中,使用paycheck to paycheck,payday to payday等表示“月光族”部分,是采用了对应词译法,用英语中表达类似意义的词汇、短语来表达一个汉语词汇,最大程度地使译文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对应词译法的另一个好处是,省去了用解释性的语言阐释原词而给人的不简练之感,与汉语原词在形式上更相近。
2.回译法
如果该词是由目的语中的词汇或短语回译过来的,则应该还原其在目的语中的说法。在“月老族”一词的第一种建议译文(moonlite-NEET)和第二种译法(PYMN & NEET)中,“啃老族”部分被翻译成 NEET,而没有翻成解释性译文。这种回译方法在目的语中能够追根溯源,找到最初说法的词汇或短语。这里的NEET就是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尼特族”。在英语中类似的说法还有“袋鼠族”(kangaroo generation)或“归巢族”(boomerang generation)。对于来源于英语的汉语外来词,可靠的做法是使用回译法“还原”其本色。
3.造词法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不合适,可考虑译释并举(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或者意译的方法来达到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对于汉语中通过文字游戏或一定的修辞手段而形成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新词,翻译时为了追求等效,不妨借鉴英文的构词方法,开创性地尝试一些造词。这些造词结合了汉语的核心元素,带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在翻译策略上倾向于异化策略。借用英语的构词方式来组合译文则是考虑到目的语的特点,最终的译文呈现出归化异化相结合的特点。在“月老族”的建议英译文中,有多个词汇借用了英语的复合法(compounding)、词缀法(affixation)和缩略法(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这三种构词手段。如 “moonlite”(“月光族”)使用了词缀法,由 moonlight(月光)这一单词的前半部分加上英语后缀 -ite而形成,恰与英语中的 moonlight是同音词。此外,这一造词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引起的歧义,比直译成 moonlighter或者 moonlighting clan要胜一筹。在王维东的《网络热词汉译英之探》一文中将“月光退休族”译成 moonlighting retirees或者 silver-haired moonlighters。通过这个译法可推断其将 “月光族”译成 moonlighter。 2009年,ChinaDaily有一篇报道将“月光族”译成 moonlight clan。这两种译法都不能使人满意,因为在英语中无论是moonlighting还是 moonlight都没有与“月”(month)相关的义项,只能表示“月亮的光”(the light of the moon)或者“从事第二份职业”(to hold a second job in addition to a regular one)。派生词 moonlighter则表示“从事第二份职业的人”。自创的缩略词 PYMN在构词上与NEET同属于缩略词。不过,后者读成“尼特族”,属于首字母拼音法,而前者属于首字母连写法。尽管缩略词言简意赅且“制造缩略词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工业”,但是缩略词仍然存在着诸如大众无法把握确切含义、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能否在一定范围内流行或得到认可都有待检验。[22]“月老族”的三个版本的建议译文,借鉴了英语的复合法构词形式,将两个完整的词汇或成分合并使用,采用连字符等连接手段共同合成。如用&符号连接,译成PYMN & NEET,用连字符-连接,译成moonlite-NEET,以及将两者语义合并,译成youngsters living hand to mouth off their parents(钱一到手就吃光然后依赖父母生活的人)或者generations living paycheck to paycheck off their parents(月薪花光后依赖父母生活的人)。
四、结语
对于像“月老族”这样没有现成英语对应词的汉语新词,如果通过上述翻译方法获得的译文尤其是一些生造词,最终能够进入英语词汇,则增添了一个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实例。马睿颖曾经讨论过三种汉语借词的研究规则和方法:音译法(transliteration)、意译法(loan translation)、音意结合法(transliteration + free translation)。[23](p172-175)从上述讨论来看,“月老族”的译文主要采取音意结合的方法。相关译文保留了一定的中国特色,同时也考虑了英文的行文习惯,采用了归化异化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借鉴英语构词方式,同时基于对汉语的“X族”词语模的模标和模槽的结构和语义充分分析而总结出来的翻译方法,可供翻译其他中国特色的汉语新词时借鉴,也是面对任务艰巨的汉语新词翻译的新探索。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游玉祥.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李宇明.词语模[A].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4]钱乃荣.酷语2000[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张 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王均熙.汉语新词词典[Z].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9]谭汝为.新“族”渐欲迷人眼[N].洛阳日报,2009-10-27(07版).
[10]邹嘉彦,游汝杰.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1]亢世勇,刘海润.中华中文最新词语辞典[Z].香港:中华书局,2008.
[12]Tianyu,Yu.SavingsGarnerAttentioninTimesofFinancialCrisis[N].China Daily,2009-01-23.
[13][EB/OL].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p/paycheck-to-paycheck.asp.
[14]另都市另类族人扫描[N].华商报,2005-12-02.
[15]JoblessCollegeGraduatesTriggerConcern[N].China Daily,2012-11-07.
[16]AdultChildrenSeeNoShameLivingWithParents,SurveyFinds[N].Los Angeles Times,2012-03-15.
[17]崔 乐,候 敏.外国人汉语新词语学习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18]杨金华.留学生汉语习惯用语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19][EB/OL].http://www.kaka3.com/word/buzzword/1143.html.
[20]王维东.网络热词汉译英之探[J].中国翻译,2011,(1).
[21]〔美〕Webster’s.ADictionaryofPrefixes,Suffixes,andCombiningForms(Webster’sThirdInternationalDictionary,Unabridged)[Z].Springfield:Merriam-Webster Inc,2002.
[22]周启强.当代英汉构词手段的共性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23]马睿颖.英语中汉语借词研究概览[J].外国语言文学,2008,(3).
(责任编辑:舒娜)
StructureandTranslationoftheNewBlendingWord“Yuelao-zu”
WANG Weiping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Ningbo,Zhejiang 315012,China)
“Yuelao-zu” is a new blending Chinese word.There is no equivalen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This paper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three proposed English versions by borrowing ideas from three main word formations,namely compounding,affixation and shortening.Further discussion is on how to translate the word template “X-zu” in view of its semantics and structure.It also triggers reflections on feasibl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bout neologisms.
X-zu;word template;neologism translation;translation methods
2014-09-12
王维平(1967-),男,江西玉山人,硕士,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与写作。
H315.9
A
1000-579(2014)05-01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