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估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4-09-05饶振辉

关键词:外语教学学习者计划

喻 萍,饶振辉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形成性评估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喻 萍,饶振辉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然而,传统的终结性评估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形成性评估和自主学习的理论进行分析,阐述二者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估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形成性评估;自主学习;外语教学和学习

本文试图揭示形成性评估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文章首先综述了形成性评估和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然后分析了形成性评估策略在学习者自主学习各阶段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在外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估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形成性评估

196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M.Scriven第一次提出形成性评估的概念,并把教育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和终结性评估(summative assessment)。之后,美国教育家B.S.Bloom 将形成性评估运用于教育评价实践领域,拓展了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教育评价理念的影响下,许多学者开始了基于新型评价的理论研究和语言教学实践探索。作为一种新型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1]

在形成性评估的理论研究中虽然不乏权威的定义,但一直缺少能够界定各种具体的形成性教学活动的统一标准。为了进一步研究形成性评估理论,Wiliam & Thompson借鉴了Ramaprasad(1983)提出的教学和学习中的三个关键步骤:(1)明确学习者当前的学习水平;(2)设立学习目标;(3)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方法和策略。并以这三个步骤为基准构建了形成性评估的理论框架(见表一)。[2](p53-82)

表一 形成性评估的各个方面

该框架明确了评价的主体:教师、学习者本人及学习同伴。该理论框架改变了教学活动完全由教师决定和负责的传统模式。教师主要负责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负责在既定的环境中实践各种学习活动。三者在形成性评估中既相互独立又有着紧密的互动。这种互动是由外部刺激和反馈与学习者内部产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结构可表示为I-R—E,即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3]师生的互动建立在反馈的基础上,学习者间的互动则主要体现在同伴间的交流和互评中。Black & Wiliam(2009)从这一框架中概括出了形成性评估的五大策略:[4](p5-31)(1)通过讨论和交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及成功标准;(2)设计有效的课堂讨论和学习任务,了解学习的者学习水平现状;(3)提供帮助学习者进步的反馈;(4)促使学习者相互指导和帮助;(5)激发学习者自主管理学习。

在这五项策略中,前三项分别对应了前面提到的三个教学过程,而后两项则是贯穿于整个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基于这五大策略,Black & Wiliam将形成性评价定义为一种课堂教学行为,即教师、学生或其同伴收集、解读并使用关于学习成效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好的或有着更好依据的教学决策行为。

Black & Wiliam提出的定义较全面地概括了形成性评价的性质、主体和内容,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理论,并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依据。该定义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1)明确了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或其同伴。尽管在许多情况下决策的主要制定者还是教师,但绝不可忽视学习者自身的作用;(2)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教学”更多地侧重“教”,但这里的“教学”强调的是“教”与“学”,二者同等重要,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主动性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3)指出了形成性评价的行为不仅仅是对学习成效信息的收集、解读,更重要的是利用相关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因为没有调整,信息的收集就毫无意义;(4)Black & Wiliam谨慎地提出所做的教学决策是“更好的或有着更好依据的”。[4]这并不是否定形成性评价本身的有效性,而是因为其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教师、学生的态度、教育政策、环境等,信息的收集为决策提供了更好的事实依据。从这些特点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及学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在形成性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正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Black & Wiliam忽略了一点,即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具有循环性,当一个学习目标实现后,教师和学生便要以制定新目标为出发点,重复表一中的三个步骤。由于新目标要求更高,所以这种循环是螺旋形上升的,这一特征符合自主学习的规律。

二、自主学习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的自主学习理论最初是由Holec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自主学习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庞维国从学习和过程两个维度对这种“能力”作了具体的界定。[5]他指出,如果学习者有自我驱动的动机,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策略、计划学习时间、营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并评价学习结果,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将以上自主学习行为的诸方面归入到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中便有了他的另一个定义,即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活动中能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自我检查、总结、评价和补救,那么这种学习也是自主的。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者Zimmerman将自主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计划阶段、行为和意志控制阶段以及自我反思阶段,[6]并归纳了各阶段所包含的具体因素。[7]

表二 自主学习的过程及因素

从制定学习计划到执行计划再到评估学习效果,整个过程都需要学习者的自我监控,如果在反思阶段学习者发现计划甚至目标需要调整,则要重新进入计划阶段开始新一轮的自主学习过程。在影响自主学习成效的众多因素中,明确的目标、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意志控制是自主学习的四个必要条件。[8]因此,目标设置、计划制定、各种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自我效能以及自我评估等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这些内部条件外,自主学习还需要教育指导等外部条件。在外语教学中鼓励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不意味着教师变成了学习的旁观者。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一切相关因素和方法来促进学习者自主能力的不断提高,如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及时反馈等,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选择性、独立性和能动性。

三、形成性评估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

比较表一和表二我们发现,形成性评估与自主学习在主体、过程、策略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联。首先,在形成性评估中,作为主体之一的学习者正是自主学习的主体,二者都强调学习者的能动性,故学习者在形成性评估过程中的各项活动都具有自主学习的性质,只不过这种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和同伴互动的环境下展开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用来阐释学习者在形成性评价各个步骤中的具体行为和策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形成性评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形成性评估也必将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形成性评估与自主学习在过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设定目标、实行计划、评估等。二者在过程中各阶段的关系见图1:

图1 形成性评估三步骤与自主学习三阶段的关系

自主学习中的计划阶段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目标设置、任务分析和制定计划。目标设置显然相当于形成性评估中的第一个步骤——设定学习目标。明确的目标是进行自主学习和形成性评估的前提,也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7]任务分析主要是指对实现所设目标这一任务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可行性计划,需要分析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学习者当前学习水平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这正是形成性评估中的第二个步骤。自主学习第一个阶段中的制定计划在形成性评估里被归入到第三个步骤,这个步骤是形成性评估过程中涵盖内容最广的一部分,它不仅包括制定计划,还涉及到实现计划的方法和策略等,这分别对应了自主学习中的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及自我反思阶段。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和形成性评估的过程十分相似,步骤上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其区别在于划分的标准不同。自主学习的三个阶段是按照学习计划执行的前、中、后来划分的;而形成性评估的三个步骤则主要以计划的形成为分界线,前两个步骤其实是计划形成的前提,第三个步骤则是计划的形成及如何实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仅仅是从过程的角度对自主学习和形成性评估进行比较,并不代表二者内容完全一致。从表一、表二、图1我们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估五项策略和自主学习的相关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结论

形成性评估与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外语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热点。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和学生首先要接受自主性学习和形成性评价的观念,其次要将这一观念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形成性评估体系,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1)形成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模式;(2)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3)丰富评价内容;(4)提高反馈的有效性。形成性评估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也有助于形成性评估的有效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如何将形成性评估的运用与自主学习策略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傅春晖,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及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4).

[2]William,D.,& Thompson,M.IntegratingAssessmentWithInstruction:WhatWillItTaketoMakeItWork?[A].In C.A.Dwyer(Ed.),TheFutureofAssessment:ShapingTeachingandLearning[C].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7.

[3]Mehan,H.LearningLessons:SocialOrganizationintheClassroom[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4]Black,P.& William,D.DevelopingtheTheoryofFormativeAssessment[J].Educ Asse Eval Acc,2009,(21).

[5]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6]Zimmerman,B.J.BecomeaSelf-RegulatedLearner:AnOverview[J].Theory into Practice,2002,(41).

[7]李 珩.形成性评价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校管理研究,2013,(5).

[8]王 艳.自主学习中的行为与成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9]Rea-Dickins,P.Mirror,MirrorontheWall:IdentifyingProcessesofClassroomAssessment[J].Language Testing,2001,(18).

[10]邹慧民,蔡植瑜.实行形成性评价,改革现存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责任编辑:舒娜)

FormativeAssessmentandtheCultivationofAutonomousLearningAbility

YU Ping,RAO Zhen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na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22,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has become a major goal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However,the realization of this objective is obstructed by the traditional summative assessment.By analyzing the theories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autonomous learning,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i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and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formative assessment;autonomous learn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4-05-21

201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实证研究”(编号:JXJG-10-2-31)

喻 萍(1980-),女,江西临川人,硕士,江西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语言测试与评估。 饶振辉(1955-),男,江西进贤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语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H319.9

A

1000-579(2014)05-0131-04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学习者计划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