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新闻评论解读模式的变迁
2014-09-05胡沈明
胡沈明
(江西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论当代中国新闻评论解读模式的变迁
胡沈明
(江西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政治性和权威性很强的文体,一直是媒体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新闻评论方式和方法均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包括新闻评论思维从价值一元到价值多元;新闻评论功能从“舆论引导”到“言论表达”;新闻评论内容既强调“观点传递”,又强调“关系加强”。
新闻评论;评论思维;评论功能;评论内容
随着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随之而变的文化,使得新闻评论无论是在表达思维、具体功能,还是在读者的解读模式上均出现较大的变化。在新闻评论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争夺话语权场地之际,弄清当代中国新闻评论的变迁,有利于发挥新闻评论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维护社会整体存在,增加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减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功能。
一、新闻评论思维: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并存”
“从古希腊到西方近代哲学,再到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之于人类文化的意义随处可见。”[1](p146)但是直到结构主义出现,“二元对立思维”才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理念出现。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一书中,费斯克也认为二元对立是“一个源于结构主义的分析性范畴,用来说明意义如何在二元对立的词语系列中产生”。基本观点主要有三个,如:“意义产生于对立”、“模棱两可既形成于对立逻辑,又对它构成一种挑战”、“二元对立在结构上相互关联,二元对立的功能使各种意义条理化”。[2](p27-28)可见,意义是“二元对立”思维的核心所在,其思维本质在于避免意义的模糊性。马克思哲学中的“对立统一律”与“二元对立”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则,我们谈论“二元对立思维”时,往往会犯一个逻辑性的错误,即没有先对二元对立思维进行仔细分类,就加以批判或接收,实在有违科学精神。科学理论与现实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科学理论能进行细致分类,能将生活中看似一团乱麻的事实加以区分。通过区分,有关某一事实的概念便更加明晰,知识便得以产生。事实上,“二元对立”思维本身便是知识分类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对“二元对立”逻辑进行细分的话,其功能至少有以下几种:一是作为社会认识的“二元对立思维”;二是作为价值批判和政治斗争工具的“二元对立思维”;三是作为分析工具的“二元对立思维”。
二元对立思维在社会认识上具有重要作用。“二元对立”本身是我们人类基本的有效思维形式,正是“二元”概念的产生,人类才有效地分清了天与地,人与我,男与女,人类的文明才次第展开,正是“二元”观念的出现,儿童才开始了辨析世界的过程,才开始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二元对立的辨认是儿童‘最初的逻辑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我们看到文化对自然最初的独特介入。”[3](p15-16)
“二元对立思维”是一种基本的分析工具。斯特劳斯在研究神话时认为,不管是神话中的一个事件、一个举动,或自然现象的命名、分类,只有找出它们的二元对立关系,才能解释它们的意义。对于一个完整的神话,斯特劳斯也是用神话故事中的各二元对立成分来解释整个神话代表的意义。[4](p330)但是“对立不是客观的,人因需要而把它发明了出来,或许它就是文化诞生的条件”。[4](p322)论证的主观性具有不可改变性,了解这点,对于形成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相当重要。
“二元对立思维”是一种政治斗争工具。政治斗争虽不乏讨价还价之景,但讨价的基础在于实力,而实力则来源于双方各自的动员能力。在斗争之中,为鼓舞本集团士气,打击对方的士气,对抗双方往往会“通过操纵有意义的符号控制集体的态度”。[5](p17)“二元对立”性的对抗思维便属斗争之应备思维,通过设定“二元对立”能够让百姓迅速站位,从而完成群体动员的过程。同时二元对立思想极为简单,这点也相当适合革命斗争的动员。
总的来说,二元对立思维产生于对语言模糊性认识的匮乏,它是价值观特有的方式,也是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压迫的一种方式,还是群众动员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分析二元对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权力的隐性运行。
政治生态决定着社会生态,政治宽容是新闻评论宽容的必要条件。解放后,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迅速进入全民动员的阶段。此后“反右”、“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在“二元对立”的氛围中树立了绝对的“一元价值观”,改革开放后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得这种政治的“一元观”变为经济“一元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社会信息传播方式也出现相应的变化,人们的表达意识空前增强,顺应民意,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分别提出了“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7年1月,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实施为人民的知情权提供了制度保障;2007年8月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机构应“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并对“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进行相应惩罚,从而在法律上保证了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学者认为中国政府的舆论政策已经从“喉舌论”、“导向论”转至“引导论”,其实质含义是将“舆论引导与表达民意平起平坐”。[6](p24)显而易见,国家对国内媒体和舆论的管理从全方位管理到给予导向,再到现如今的“引导”。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通过、公布并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该条例实际上是我国新闻开放政策的延续,条例规定“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外国记者采访时应当携带并出示外国常驻记者证或者短期采访记者签证”。这实质上是允许正规合法的外国记者拥有在中国境内单独采访的权利。该条例的实行表明政府将“国人称许与国际好评等量齐观”。[6](p25)政府的开明与开放,表明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已接受了“多元价值”共存的思想生态。2009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对“评论权”的规定则表明政府不仅承认“多元价值”的存在,更鼓励其表达。
二、新闻评论功能认识:从“舆论引导”到“言论表达”
目的决定手段和工具,要将新闻评论所涉及的思维彻底弄清楚,就必须了解新闻评论到底有何功能。就此而言,新闻评论教材中对其功能的阐述大同小异,一般包括宣传、解惑、批判、协商等,“新闻评论有着宣传鼓动、配合中心工作的作用;释疑解惑、研究社会问题的作用;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提供讲坛、增强公民参与意识的作用”。[7](p57)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新闻评论功能的认知各不相同,早期多将其当作一种宣传工具,评论作者高高在上,对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或进行指导评论,或提供一定的思想意见,现多主张媒体评论的交流协商功能。王民将新闻评论划分为“解说型评论、辩论型评论、启发型评论、研判型评论、劝导型评论、褒贬型评论、纪念型评论、建议型评论”[8](p135-223)等八种,从这个分类来看,新闻评论教化民众的功能显而易见。近年来,一些新闻评论专著或论文则谈及新闻评论另一层面的功能:权力展现与协商交流。刘学义在《话语权转移》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建国后至今新闻评论所展现的话语权的转移,该书核心在于将新闻评论(言论)作为权力表达的一种工具。苏蕾在其博士论文《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一文中将新闻评论当作公共领域表现的舞台,并论证说强公共性表现在“文人论政”,而目前中国媒体言论公共性较弱。按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指处于政治领域与公民私人领域之间的一种地带,其功能在于批判政治。
上述两种观点正如一体之两面,前者在于政治教化,其对象为平民百姓;后者在于批判,其对象则为公权机构。这两个一为驯服民众,一为驯服政治,但思路一致,其目的都是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说服的工具。而近年来,另一种将新闻评论视为表达工具的意见逐渐出现,此种观点意不在说服,发表观点仅在展现。新闻评论为言论而言论,就说服而言,其目的性消解。传统新闻评论重论证,重说理,而现代的评论则重观点表达,论证本身已成为历史。事实上,这种观点的产生一方面与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网络表达方式的变化关系密切。以“微博”为例,其140字以内的篇幅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评论论证的功能,由此,传统新闻评论中的论点和论证面临分离的境地,“微博”只要求将所谓的亮点或发人深思之点呈现出来。实际上这种趋势,早在中国大众化报纸(都市报)产生时即已出现苗头。我们知道当代新闻评论勃兴于都市报产生之时,为吸引受众的目的,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子媒体早已通过相应的编排手段或将评论中的经典论证或观点突出呈现出来,受众所要做的仅是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另一方面与大众文化对意义消解密切相关。当我们将视野置于权力之上时,我们便发现,新闻评论在某种程度上摇摆于权力建构与权力消解之中。按约翰·费斯克的观点,大众文化的实质在于权力对抗,大众通过种种方式消解着传统权威。而方式之一就是娱乐化,将传统意义化为娱乐,从而使传统权威丧失,其另外一个方式则是将意义化为欲望,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制造欲望,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意义丧失。权威消解的另一原因在于滥用、移用与模式化操作,以新闻报道中的专家为例,现在凡是新闻报道中都有专家的面孔,专家话语成为新闻报道的证据,无论此种观点是发人深省也好,还是流于客套也好,总之专家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才是最重要的。在新闻报道大众化的冲击之下,专家的论点被切割成无数价值判断,专家本应提供受众事实判断,结果受众得到的却是价值判断,专家权威消解便属自然。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新闻评论教化引导的功能已出现弱化趋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提出新闻评论公共性减弱的原因之一。当然,随着新闻评论功能的转换,新闻评论的另一种潜在的功能逐渐明晰起来,那就是新闻评论的社会整合和文化整合功能。其实,新闻评论的这种功能一直就存在着,只是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发展情况,使得新闻评论的这种功能被掩藏起来。
表1 新闻评论的功能
多元化思想的存在使得新闻评论宽容成为可能,而新闻评论出现“舆论引导”向“言论表达”的功能性转换,则使得我们分析新闻评论宽容之时注意引导性言论、表达性言论以及说服性言论的不同宽容限度。相对来说,由于“言论表达”性新闻评论其起点较低,作者文化程度较为有限,因此人们对其所持宽容限度较为宽松,基本上不设限度,法律是其最低限度,道德限度完全依靠自律。也正因为如此,个性化评论才能得以发扬光大,新闻评论多样化趋势才能得以延续。但是具体到拥有“把关能力”的传统媒体之上,这种宽容限度则因把关人的出现而有所加紧:2007年1月16日,《广州日报》刊登作者为文白石的读者来稿,题为《交通部给高家伟教授的“回信”》,文章以交通部新闻发言人的虚拟意见发言,以讽刺的手法写道:“收取的巨额养路费,有多少能用到养路上,又有多少拐进了冗员们的腰包,还是成为一本糊涂账的好。如果要算账,最多做到我们自己内部有‘数’就行。”18日《广州日报》以本报编辑部的名义刊文道歉。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B6“闲话”版刊登《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文中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引起读者不满,5日该报即刊登《致读者》的道歉信。
三、新闻评论内容解读:从“信息解读”到“关系解读”
在传统社会中,我们对新闻评论的接收一般重信息、轻关系;而在现代新闻评论中,随着关系型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关系。此时人们的思维必须与之相适应,要从认识上了解关系型新闻评论,接受它并做出自己的行动。
(一)现象:新闻评论重信息传递,轻关系解读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达“说了什么”的文本,长期以来,其中隐含的“怎样说”的讯息为人们所忽视。注重观点而不注重观点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关系,使得作者们往往以一种主客体评价体系来关注新闻评论与评论中的“他者”,关系不平等由此而生,宽容意识成为一种奢望。
纵观新闻评论的定义,无论其出于何时,“观点”、“意见”等始终是定义中的核心要素。“观点”与“意见”实际上是一种观点性信息,它与新闻所提供的事实性信息相对。以此种观点看待新闻评论,无疑将新闻评论置于信息的考量之中,但人类的传播除信息之外,尚有关系。美国学者凯瑞认为传播的观念应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前者即为“信息观”,后者为“关系观”,两者共同组成人类传播的整体,缺一不可。多年来,我们对新闻评论的评价实际上仅从“信息观”方面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新闻评论的实践中不存在“关系”的表达。揭示新闻评论实践中“关系表达”不仅是认识新闻评论的需要,更是培养新闻评论宽容性的客观基础,因为“关系传播理论的共同指向是,交流者不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问题,需要的是创建一个新的思想假定,寻求接受差异的方式,以差异为依据去认识关系中存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永恒张力”。[9](p21)这点恰好与我们所提倡的新闻评论宽容不谋而合。关系传播理念通过关注“主体”与“他者”,逐渐形成一种以“平等”为特征的“主体间性”,如此而言,宽容在新闻评论中大量展现,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将指日可待。
对传播中关系的考察实际上沿着两条路线运行:一为大众传播之路,早在1916年杜威曾说过一句令人费解的话:“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10](p3)詹姆斯·凯瑞把其作为考察传播“仪式观”的源头与灵感来源,其分析要点着眼于以文化研究为特色的大众传播研究,它们将思路着眼于“传递与传播中”,亦即传播关系考察。另一条路线是由“帕罗阿尔托群体”研究开创的人际传播关系研究。瓦茨莱维奇、比文和杰克逊提出了关系传播的五条基本原理(1967):“一个人没法不传播;任何一次谈话都包括两个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交流总是能够把互动行为组织成为有意义的模式;人们同时使用数字式和类比式符码;交流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和匹配问题。”[11](p276-279)这五条原理表明人类的生活中充满着关系的表达与关系的确认。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无论是源于大众传播的文化研究还是源于人际传播的关系传播,它们的繁荣与发展期大约都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都是重视“人们是怎样说的”。虽然“说了什么”和“怎样说”同时处于一个传播过程之中,但是伴随着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出现,“怎样说”无疑成为人们感兴趣之点。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关系亦是一种信息,陈力丹将“关系讯息”分为社会角色的讯息、伦理的讯息和礼节的讯息。[12](p43-44)朱迪·伯古恩等人归纳出关系传播的十二个主题:“宰制、亲密、喜爱、介入、包容、信任、肤浅、情感唤起、镇定、相似、礼仪性和任务——社交指向。”李特约翰将其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独立的层面:“情感唤起、控制和礼仪性;亲密和相似;直接性(喜爱或吸引);宰制——顺从。”[11](p277)这些关系传播的主题具体表明了关系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据此而言,把握传播的关系也就把握了人,把握了关系也就把握了传播本质,因此有学者断言:“传播的本质是寓于传播关系的建构和传播主体的互动之中的,传播是社会关系的整合,并且关系总是按照自身的意志来裁剪传播内容的,传播是通过一种被传播的内容来反映或说明一种关系的。关系高于内容,关系影响内容,关系决定内容。”[13](p54)将新闻评论由“观点观”发展至“关系观”,将使我们对新闻评论的认识前进一步,由此更能意识到宽容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二)原因:社会变动
媒体自身发展变革导致关系备受重视。对于大众传播中关系研究的重视主要源于人们看到大众媒体作为一种宰制性力量日渐增大,由此揭示、批判这种关系成为学者们的主要研究动力。相对来说,人际传播中对于关系的注意,其目的明显不同,它主要是出于一种功利性的需要,如加强人际关系,更好地进行交流。随着现代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达,社会日益扁平化,传统大众媒体与受众间的不平等关系逐渐被网络媒体所塑造的平等关系所代替,传统观点与信息的功利性需要逐渐为关系型需要所代替。表现在新闻评论中,则是大量来论的出现,新闻评论迅速由媒体专业化制作变为大众化表达。新闻评论在功能上也逐渐从“舆论引导”向“言论表达”转变,评论中的宰制关系变为平等关系,关系开始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就社会发展而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模式的固化使得强调关系而非观点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传统新闻评论强调其承载一定的观点,一方面出于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出于功利性的需要。当社会稳定之时,观点传递功能逐渐减弱,关系加强或者说仪式功能逐渐得以突出。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平稳,社会安定,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因此从宏观的大的社会背景来看,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并无多少吸引力,因此在评论宏观大事件之时,新闻评论信息性功能自然丧失,“老生常谈”成了此类新闻评论的主流,新闻评论出现“仪式化”的转向。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国家主流话语体系建构完备,形成了极大的话语力量,这类新闻评论亦使得大量关系性新闻评论显现出来。如纪念日评论、重大事件评论等等,这些评论的论点不可能出现重大的变动,因此其“言说”的方式比“言说”的内容更为重要。尽管如此,一些涉及到私人问题、民生问题的新闻评论,其信息性依然相当强,这也是这类评论存在和发达的理由之一。媒体中时评的发展而非党报社论的发展充分显示出这一特色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上述两类新闻评论中没有“信息”或没有“关系”。与此同时,党报评论系列中类似于理论文章的“任仲平”、“郑青原”篇目的出现则是党报评论在加强关系性力量的前提之下,展示“信息”的一种手段而已,它们所做的是力图通过其评论为整个社会瞭望。
就新闻评论自身发展而言,新闻评论作者群体变大,导致关系型表达大量出现。随着新闻评论作者群体增多,表达方法与表达模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尽管有媒体提倡新闻评论随意而为,但大量涌入的非熟练写作人员,使得新闻评论模式化越来越明显。尽管有人对此提出批判,认为“时评”正在变成一种“脑残文体”,但是从关系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类“时评”失去了观点,却加强了关系。因为模仿使得新闻评论模式化,新闻评论呈现的信息日渐减少,其冗余与熵的比越来越大,从而使得不确定性信息减少,但在人们的表达过程中,体现于表达之中的关系却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呈现出“关系”性信息。
(三)实践:信息与关系缺一不可,关注评论关系功能
新闻评论关系观源于人们对作为文化的传播观念的重视,实际上至少强调作为信息的传播观与作为文化的传播观并重。新闻评论关系观的发展表明观点信息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慢慢失去其指导意义,关系对社会的建构作用将日渐体现出来。
就新闻评论作者而言,我们首先要承认新闻评论的关系建构作用;其次要能识别;再次要主动写作这类关系性作品。因为它们是文化传承与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当然关系性新闻评论写作也应注意方式方法。传统关系性新闻评论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表达,它重关系的“宰制”,缺乏相应的人情味,因此在接受上容易产生问题。现代社会的新闻评论仪式化一则要从作者群体上考虑,提倡个人写作,提倡新闻评论个性化、情感化,但是有一点要提及的是无论这种新闻评论如何个性化、如何个人化,其对于政治与社会要有整合作用,而非起分裂与分化的负面作用,它所建立的关系重对话与交流。
陈先红将关系传播构建的关系分为“‘社会层面’的关系、‘文化层面’的关系和‘人际层面’的关系。社会层面的关系体现一种以社会分工信息为主的角色关系;文化层面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以文化信息为主的价值观关系;人际层面的关系体现了一种情感关系。”[13](p54)新闻评论中特别强调的是其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关系,要将社会、文化以及人际层面的关系置于短短的评论之中,其目的并不在关系自身的维护,而在于政治仪式上的思想整合和文化仪式中的社会整合。
相对来说,我们对于关系的把握较难,原因之一在于识别新闻评论中的关系相对较难,因为“关系总是与传播联系在一起,无法与之分开;关系的本质是由群体成员的传播行为来定义的;关系通常是以含蓄的方式——而非明显的方式——来定义的;关系是在参与者之间的长期谈判和协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是个动态的过程”。[11](p275)其次,关系的表现与展现是个自然的过程,人们往往在不自觉中将关系呈现出来,如宰制性评论其言辞、其口气、其论点都强调不容辩驳,因为它们的内容与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党的决议以及相关法律;最后,人们难以把握关系与人们的思维习惯密切相关,很多情况下,人们根本不会意识到新闻评论传播中尚有关系这回事。
从受众层面来看,了解新闻评论中的关系,识别其内容,可从“矛盾、变化、实践和整体性”等四个层面进行。“矛盾是对立面之间的紧张关系,包括聚合——分离、表达——不表达、稳定——变化”[11](p281-282)三个矛盾结。此时,我们关注的是新闻评论中的内容,这种关注有赖于受众的以往所见。“聚合——分离”关系在党报评论中最为常见,党报的双重作用决定了它的这种境况,它一方面是党报,具有明显的组织性特色;另一方面又向全国人民传播,具有大众传播的特点,其评论的行文中往往主体变换明显。这种多方交流的特征使得我国党报尤其是中央级党报新闻评论形式众多,他们力图通过形式多样性来弥补这一缺陷。“表达——不表达”展现出的是媒体评论欲言又止的情形,在重大问题上不便作出观点表态;“稳定——变化”对于新闻评论尤其是纯关系型的新闻评论(仪式性新闻评论)来说,最难把握,因为这类评论本来就要求稳定,但稳定并非重复,如果完全重复,其意义则完全丧失,因此无论是从语气、用辞还是具体内容方面,这类评论都力求有所突破,在解读这类新闻评论之时,这些突破往往成为人们获取关键信息的重要手段。
卡罗尔·沃纳归纳了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五种特征:强度——感受和行为的力量;显著性——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注;持久性——模式持续的时间长短;顺序——关系当中相关事件的排列顺序;步伐、节奏——关系当中事件的迅速性和事件之间的间歇。[11](p281-282)在人际传播中,我们凭借直觉可对上述五种特征加以感觉,但是在新闻评论中,这些都有赖于人们新闻评论专业意识的培养,对于普通受众来说,这点很难,因此“评中评”、“述评”、“一周评点”之类的文体形式迅速出现。这些分析能够让受众充分感受到新闻评论的共时与历时特征,从而识别其中的关系。
“关系不是由人们通过认知的方式在头脑中思考出来的,而是在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制造’出来的。”[11](p282)此点表明关系并非静态的,而是具有动态的特征。新闻评论单向度交流仅能呈现关系,而不能制造关系。关系的实质在于互动,缺乏互动,新闻评论所制造的关系都是非真实的社会关系,而只是新闻评论一方对关系的假想。
[1]李 怡.20世纪50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中国新诗世纪回顾的一个重要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
[2]〔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李步楼.现代西方哲学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6.
[5]〔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张 洁,田 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展 江.审慎而积极地调整国家-媒体关系——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解读.国际新闻界[J].2008,(7).
[7]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8]王 民.新闻评论写作[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
[9]王怡红.关系传播理论的逻辑解释——兼论人际交流研究的主要对象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2).
[10]〔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1]〔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第七版)[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2]陈力丹.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5,(3).
[13]陈先红.论新媒介即关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3).
(责任编辑:张立荣)
OntheChangesofInterpretationModelofContemporaryChineseNewsCommentary
HU Shenmin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27,China)
As a style with strong nature of politics and authority,news commentaries have been the important means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readers of medi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the way and methods of news commentaries have some new changes,including news commentary thinking from monism to pluralism,news commentary function from “public opinions to expressions”,and news commentary contents emphasizing transferring opinion and consolidating contacts.
news comments;commentary thinking;commentary function;commentary contents
2013-11-0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社会主义思想舆论壮大的新闻评论表达研究”(编号:13CXW001)
胡沈明(1976-),男,江西九江人,新闻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业务。
I055
A
1000-579(2014)05-0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