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与启示
2014-04-17吕虹
吕虹
德国是世界上经济和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双元制”职业教育被誉为支撑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因此,该职业教育体系一直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的样本。它以“双师型”师资培养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加上从大学开始的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德国的职业教育打造了一支素质高、结构稳固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由教育部门与企业联合举办,“双元”分别是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学习及企事业单位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师和学生具有学校和企业的两种身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促进了德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造就了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师资培养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在目前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情况下,结合我国现有的职教师资资源,借鉴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经验,探索有效的职教师资培训途径,是整体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主要特点
1.完善的法律法规。立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建立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早在1969年,德国就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它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大法,详细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内涵、适用范围,也规定了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的关系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培训机构和人员资格、国家机构和经济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作用。2005年以来,德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新的职业教育法案,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职业促进法》《职业训练法》《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职业教师从业资格条例》《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框架协议》等,这些法规确保了“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明确了教师的任职资格、素质要求、考核标准、进修培训制度,保障了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权益。
2.严格的职业准入标准。想成为一名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很不容易。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分为公职教师和聘用教师。公职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公职教师的入职基本条件规定严格,首先必须是学士3年、硕士2年主修职业专业课程的毕业生,然后参加两次国家考试。第一次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见习教师资格,在担任职教见习教师期间要参加各州法律制定的教师培训,这个过程需要两年的时间。经评审合格后,第二次再参加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才能成为一名公职教师。聘用教师也需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相关工作经历,一般职业学校聘请的都是高校教师、大型企业人员或者公务员。企业的培训教师必须毕业于专业的技术学校,需要拥有200多学时的教育学专业培训经历并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正是因为德国严格控制了职业教师资格的准入,规范了职教教师的专业标准,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3.完整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德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职前培训主要有大学学习阶段,时间为五年,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是各类文化课程,与我国的基础课相当,专业课程要选择两个方向。还有一项就是社会科学、专业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课程,全部课程学习结束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然后开始预备服务期培养,即进入为期两年的见习,这一阶段主要是锻炼实际授课的能力。学习相关的知识,以教学、学习、研讨相结合的方法,继续接受教师素质培养和职业实践训练,学习结束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合格者才能成为正式的职业学校教师。职后培训就是在担任职教老师期间参加各种培训和深造。德国的法律规定教师在从业期间,必须要参加两种类型的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管理培训,保证教师的业务和管理水平与时俱进,能够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和理念。
二、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
1.自下而上完善职教师资资格认定制度。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在国际职业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它以其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造就了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制定了《职业教育法》,明确了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及职业教育的实施、保障条件,但是没有规范职业教师的准入认定,目前所实施的教师资格认定,参考相同层级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已经不适应目前职教师资的准入,亟须建立由职业教育特点的任职资格认定制度,通过各地的教育行政机构和职业行业机构联合成立职业教师资格认定专业委员会,协商制定职业教育师资专业评价标准,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据了解,各地区的职业教育师资标准研究也在进行之中,如苏州市政府从“十五”规划开始就制定了一项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素养提升计划,并在计划中对“双师型”教师标准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苏州地区实现10%的职教教师达到学历标准的实施意见,与苏州大学合作开办硕士学历培训,搭建了职教教师学历提升平台。按照现行《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要求,相关教师学历未达标者,必须在五年内进修合格学历,否则将调离教学岗位,这之后新引进教师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特殊专业除外)。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技术等级认定上进行提升,建设了六大平台整体推进本地区职教教师达到入职的标准:学历进修、技能竞赛、技术考工、进企业培训、评优评先、交流培训,到“十二五”期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达到90%。如果这些预期目标完成得好,就可以总结经验,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职教师资资格认定制度,并逐步进行推广。
2.循序渐进建立完善职教教师的成长机制。职教教师有了科学规范的准入之后,就要着手对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科学的规划,以终身发展原则贯彻从入职开始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提供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和新规范的培训,促进职业学校教师的成长。入职伊始,展开新教师培训,让新教师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同时接受企业的培训,让企业专家进行指导,完成员工角色的转变。入职前五年是一个起步阶段,主要是对职业和专业的熟悉,要求达到教师职业的认真履行和专业技能的迅速提高,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入职后的第二个五年和第三个五年则是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聘请企业专家为职教师资进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职教教师在此阶段迅速成长,大胆创新,在自己的教学和专业上做出一些成绩。第四个五年以后,教师的职业发展进入成熟的骨干队伍之中,为培养优秀的专业性技能型人才做贡献,实现职教教师在职业发展生涯提升中从新手—熟手—能手的三级跳跃。如苏州市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0%以上,比例偏高,在教学经验、专业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36~45周岁教师比例约占25%,35周岁左右的中坚力量比较缺乏。对此,教务处和学校学术工作委员会详细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九大行动工程”,包括“双师型”教师培养标准、实行“导师制”的暂行规定、加快培养专业负责人等,建设优秀团队,抓好梯队建设。根据学校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需要,选拔培养了20~30名省、市、校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30名左右学科专业骨干,其中15名左右为市级以上,引进了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职名师3~5名,按专业教研室建立了3个省院级、5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并创造条件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教学团队。
3.以老带新加强职教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德国实施的“双元制”职教体系,学生学习期间就是学生和职业人双重身份,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大多数来自于高校毕业生,都是出了校门,再进校门,根本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与职业教育的师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在专业教师职业生涯的成长规划时,特别需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职教师资后备学习阶段开始就要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去企业短期实习,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学习合理的工作方式,熟悉未来的职业环境。职业学校新教师入职后,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以及相关高校、职业院校的名师名家担任青年教师的师傅;按照“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柔性人才使用观,充分利用好社会人才资源,采取聘用、兼课、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等办法,以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等形式聘请行业名师走进学校,为青年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讲座、辅导等。尤其要通过行业协会和企业,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作为学校企业讲师,建立“职业教育企业讲师库”,加强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坚持企业实训以及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同时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加强教育实践,实行“青蓝工程”。学校为青年教师指定导师,导师要在教学、技能和科研等方面全方位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技能比赛,检验青年教师的实际水平。各地方政府更要重视本地区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提升地区劳动者的素质。如苏州市政府为了适应本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速度,提升本地区的职教教育水平,2004年建成了职教国际教育园,进驻了15所高等职业院校,入驻师生8万人,大大优化了地区的职教资源,调整了布局结构,扩大了教育规模,为苏州经济发展需要构筑了人才“蓄水池”,形成了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苏州国际教育园分为南北两区,北区3.5平方公里,南区3.2平方公里,整个国际教育园区依上方山两侧、傍著名的石湖风景区而建,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条件得天独厚。在这里,校企进行无缝对接,企业搬进校园;以国际融合为理念,各校实训基地教师到德国等世界各国进行培训,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师,真正实现职教教师的实践能力达到企业行家的水平。
总之,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带来很多启示,我们要在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从业人员的素养,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只有职业教育师资过硬,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才会大幅度提高;只有通过实施并完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实现职教师资队伍的结构改善和水平提高,才能推进我国职业人才培养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