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的探讨
2014-04-17郭凌晨
李 伟,郭凌晨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
高校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的探讨
李 伟,郭凌晨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
目前,高校办学国际化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成为大势所趋,高校二级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校国际化的建设水平。文章从高校二级学院国际化战略、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二级学院的国际化发展。
高校;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机制;文化建设
我国加入WTO后,逐步开放教育领域,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目前,各高校为了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均在优化配置本校的教育资源,抢占教育的优势,以期提高本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众所周知,高校的重要组成部门是下属各个二级学院,在新形势下如何将二级学院国际化办出特色和亮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制定符合二级学院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的因素是复杂的,不同地域的不同高校,高校中的不同二级学院,其国际化的战略驱动因素和模式不尽相同。因此,高校二级学院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和实力去选择符合本学院学科特色的国际化战略和实施方式,目标是将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上实现国际化,即将学院的国际化活动扩展到整个高校,甚至到全球(周密,丁仕潮,2011)。我们可以从教育观念国际化、教育目标国际化、教育内容国际化和教育合作国际化等方面来考虑制定二级学院国际化战略。
二级学院在国际化发展方面的战略指导思想涵盖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视引入优秀海外师资;二是重视开展国际学术活动;三是重视留学生招生和国内学生出国联合培养交流;四是重视全外语课程建设。提高国际化意识,制定切实符合二级学院发展的国际化战略是完成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总体任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高校二级学院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化的战略愿景缺少自上而下的共识
1. 高校和二级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思路上没有同步,前瞻性不足。高校与二级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思路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例如,学校在制定部分国际化办学的顶层设计时可能疏于考虑二级学院的可操作性;而二级学院的部分国际化办学思路也未能从长期和全局角度宏观理解学校层面所设计的国际化战略,只考虑到短期或局部对学院有利的方面。
2. 高校缺乏适应二级学院特色的国际化办学总体设计。高校如果在国际化办学定位、办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没有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战略设计,就会使二级学院更加缺乏必需的行动力[1]。学校的国际化办学习惯抓大放小,难免忽略学科特色,而各自的学科特色不同又是二级学院的特点之一。如何发挥二级学院的学科特色并将之融入到国际化办学之中是国际化办学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上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致使二级学院的国际化内容和形式略显单薄。
3. 缺乏较为完善的机制保障国际化办学体制的延续性。高校将国际化办学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之一,应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障国际化办学向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并从具体措施上落实这些保障。否则,二级学院在国际化办学中将因为具体环节方面未能及时落实(如经费不足等),致使许多国际化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开展。
(二)国际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措施
目前,许多高校将国际化建设工作主要交由学校的外事部门完成,二级学院很少参与,尚未形成学校和学院统一的意志,外事部门也只是根据学校领导安排的交流项目做具体的落实工作。由于缺乏与二级学院的沟通和交流,开展的国际交流也只是停留在校际间的框架协议基础上,没有依托载体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和提升。很显然,国际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规划与措施,人才培养还未成为大学国际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把国际化理念与学院文化融为一体的观念尚未形成。
(三)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成为国际化发展瓶颈
近年来,国内知名高校纷纷行动起来,打算在国际教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国际化办学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学校的管理体制与二级学院是否对接,成为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二级学院一般还没有形成长期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学院还缺乏一整套符合学院自身实际可操作的规则体系。换句话说,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受限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制。比如:学校对学院留学生招生的规模限制,对海外人才引进的标准和审核,均由学校职能部门核定和把关;对来访的海外学者报批手续繁琐等。只有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二级学院才可以在人才培养、科研工作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国际化工作。这显然制约了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四)校园文化和环境在二级学院中没有凸显国际化
我国高校在已经开展的国际化办学实践中,教育资源的引进多于教育资源的输出,教育市场的开放多于教育市场的拓展。而且,在我国高校实施的国际化办学项目中,大部分限于人才培养这一单一领域,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交流办学、社会服务等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国际化的氛围在二级学院中没有体现出来,而营造国际化的文化氛围是相当重要的。校园文化可对师生员工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从学生的社团活动、师生员工的日常用语、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学术活动、竞技比赛等各种常规工作生活中体现出来。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建设是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前奏,是顺利推行系列战略方针的基础。学校校园的整体环境也是国际化办学氛围的要素之一,而这方面亟待大幅度改进。例如,校园建筑物的标识牌,许多都是中文标识,很难见到有中英文对照的;学校的门户网站,尤其是部分英文网页版面的内容缺乏实时更新,部分对外的宣传手册未考虑配备英文版等。相对应的二级学院亦是如此。
三、促进高校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一)二级学院需要上下积极响应,并形成共同的国际化战略愿景
高校二级学院国际化的战略愿景不仅是学院领导带领全体师生员工的发展目标,更是每位师生员工各自在工作学习中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实现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下属二级学院的主要任务是要关注、了解和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知名大学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以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为参照,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学院国际化的战略愿景。高校二级学院在国际化方面的战略愿景是要自上而下的完美结合,既有学院领导的战略愿景,又有全院教工对实施国际化的积极响应,并使其成为每位员工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工作的共同目标。共同的战略愿景不仅具有战略思维,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2],这才是二级学院所寻找的国际化办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强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愿景,自上而下达成共识,是促使院本国际化惠及每位师生的必要条件。
(二)强化国际化的理念,充分激发国际化办学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1.建立开展国际化办学的保障机制。学院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投入必要经费,建立相关制度,学院领导和教授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和完善学院国际化办学的保障机制,相关分管领导定期汇报国际化工作的推进情况。遇到涉及教学或者科研工作方面的问题,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一起研讨解决,使国际化办学成为学院的经常性工作的一部分。
2.通过建立多渠道信息网络,密切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捕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市场信息,并结合学科的发展进行科学调整、规划办学目标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3.主动与学校外事部门对接,将学校的相关信息和政策内化为二级学院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结合二级学院的学科特色,积极参与学校与国外知名大学的战略合作,并深入开展教学、科研等的合作和交流。从参与的各项外事活动中,积极争取资源,为下一轮开展的国际化工作奠定基础。
(三)优化二级学院体制机制是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二级学院的体制机制往往受限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在国际化工作开展上就要受到条件的约束。如何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释放国际化的亮点是二级学院所要考虑的。
1.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吸引优秀海外学生前来深造。在高校国际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是留学生。学院拥有国际留学生的国家数、人数及质量是一个二级学院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留学生的增多,会对整个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世界眼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人数多、来源广、居住时间长、与师生交往的机会多,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二级学院在招生上就要将留学生的招生规模适当扩大。如果一个二级学院国际留学生的规模达到20%以上,会对整个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世界眼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是无法替代的作用(张 骏,2010)。与此相应,校园文化的国际氛围也会有所提升。
2.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教师作为高校的智力主体,其国际化的知识结构、经历、理念和视野对所在学科领域发生直接影响,有利于提升其所在学科的国际竞争力[3]。师资国际化的途径包括广泛招聘国外优秀人才、吸引世界各地访问学者、鼓励教师跨国界交流与合作、学院为教师提供出国学习机会、进行语言培训、提高教师国际交往能力等。师资构成的多样化,有助于二级学院国际化的进程。具有了国际化能力的师资队伍,才能积极推广双语教学或者全外语授课,为国际科研合作的申请奠定基础。有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才能吸引和积聚高水平师资,进一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平稳向前发展。
3.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国际化交流。国际化交流在学院层面有很多的渠道:可以邀请国外知名大学学术大师和企业的来访学者作学术报告、扩大学生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等。首先,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实质性合作,广泛地与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联合培养及合作研究等途径来实现大范围的人才的国际交流与互动。其次,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暑期学校项目可以成为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之一。通过聘请国际一流大学教师,招收国际学生,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打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创造多文化、多学科、多层次交融的课堂和校园环境,提升办学的国际化。第三,增强高校教学环境的国际化。高校的国际化离不开教学环境,教师的外语口语水平、开设全外语课程的教室硬件环境(如电脑、投影、音响系统等)、学生外语听力水平、外文版教材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国际化的授课。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线直播国外大学的授课过程,或邀请海外知名学者为国内高校学子开设网络课程,把课堂学习和互动的场所通过网络媒介,延伸到大洋彼岸。
4.重视国际化校园文化交融和环境建设。第一,注重硬件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二级学院国际化的程度在硬件设施上充分体现,例如规范的中英文对照铭牌和学院大楼导览图等。另外,高效丰富的信息平台也是促进校园国际化的媒介之一。学院的网站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尤其是学院英文版网页是国际交流的一张名片,不仅中文网页的内容需要常换常新,英文版面的更新频率也要及时跟进。学院宣传手册是对外交流的纸质材料之一,一份精致的中英文双语学院宣传手册,必然有助于提升双方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第二,注重国际化氛围建设。二级学院一方面需要注重教学领域的全外语/双语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行政管理人员英语水平的提高。要使学院内所有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与服务人员都能够用英语从事教学与工作(如启动行政管理人员出国访学项目等)。这样的外部环境是二级学院开展国际化办学的窗口与前沿基地,是高校国际化办学力量的集合地,是高校推行国际化办学理念的示范区。中外学生同堂上课,也需要在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与生活环境中,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纵贯理解力、沟通力与合作的能力。第三,注重文化兼容性建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特点之一是兼容性强,可兼收并蓄他域文化,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因此,在高校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各教职人员和学生都需要对不同国家和地域文化有所了解。二级学院可定期举行相关文化交流活动,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域的留学生尽快融入我国文化,同时也为国内学生尽快了解和学习外来文化提供机会和平台。因此,营造国际化的外部环境文化,是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的基础。通过国际化环境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起步之初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国际化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直接影响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和程度,高校师生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建设校园文化和环境,从二级学院的建设辐射到整个校园,使国际化的氛围延伸至校园的每个角落。
[1]郭晓旻.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策略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8,(3).
[2]王金瑶,来明敏.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思索探析与启示[J].江苏高教,2007,(2).
[3]韩阿伟.“985”高校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B).
(责任编辑顾冠华)
G647
A
1003-8418(2014)02-0074-03
李 伟(1976—),女,上海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办公室主任;郭凌晨(1976—),女,河南洛阳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讲师。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行政管理人员高校国际化研究课题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