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墨子的社会理想
2014-04-17王新娟
王新娟
(郑州大学文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浅析墨子的社会理想
王新娟
(郑州大学文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贫贱,代表当时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利益,追求以“兼相爱,交相利”为伦理基础,政治上“尚同”、“尚贤”,经济上“节用”“节葬”“非乐”,外交上“非攻”的“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的完美的平民理想社会。
墨子;社会理想;兼爱;尚贤;节用;非攻
墨学和儒学在战国时代并称为显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墨家学派创始人叫墨翟,世人尊称为墨子,鲁国人,一称宋国人。墨子所生活的这个时期正是我国春秋战国交替之际,处于我国古代第一次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中期。这个时期,社会改革不断兴起,战争不断,给人民带来较长期的痛苦。墨子出身于社会底层,在现实生活中对这种痛苦感受至深,这是墨子创立学派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墨子作为“农与工肆之人”(《墨子·尚贤上》)的代表,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而这恰恰构成了墨子的社会理想。墨子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以“兼爱”为伦理基础,政治上“尚同”、“尚贤”,经济上“节用”、“节葬”、“非乐”,外交上“非攻”的完美的平民理想社会。
一、伦理方面—“兼爱”
墨子提出的十大主张中,“兼爱”是其思想核心,是墨家思想体系赖以存在的社会伦理基础。墨子作为小生产者的思想代表,极其痛恨战国初期激烈的社会冲突和频繁的兼并战争。在他看来,社会动荡、战乱不已的根源,正是社会上存在等级差别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矛盾。他把这些社会矛盾称作“别”,正是由于社会有“别”,即:不兼相爱,而产生了“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墨子·天志中》)等各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由于不能兼相爱,才出现了“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的局面。(《墨子·兼爱中》)而要消除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墨子认为,只有“兼以易别”(《墨子·兼爱下》),用兼代替别。所谓兼,就是视天下若一体,不分人与我,彼与此。其本质上是一种“爱”的关系,即“天下之人皆相爱”(《墨子·兼爱中》)。这对天下之人来说,都是有利的。
总之,墨子所追求的是一个充满爱的社会,体现了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他所提倡的“兼爱”是没有亲疏远近,超越阶级阶层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大爱。墨子的兼爱学说代表的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着眼于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实际好处,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墨子·非命下》)的社会理想。兼爱学说是墨子社会思想体系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其思想的精华。墨子用“兼爱”观组织了其学说体系,其他学说如“尚同”、“尚贤”、“节用”、“节葬”、“非乐”、“非命”、“非攻”、“天志”、“明鬼”无不是以“兼爱”为出发点展开的。
二、政治方面—“尚贤”“尚同”
墨家整个理论学说以及为此付诸的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兼爱”的理想,因此把“兼爱”学说应用到政治上,必然会得出尚贤和尚同的结论。因为在墨子看来,上至天子,下至里长,都是各自范围最贤能的人,所谓“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墨子·尚贤中》)说到底,每一个官位的获得,都是兼爱原则的产物。
尚同思想是从尚贤思想引申出来的,是为了贯彻兼爱学说的人才选拔而提出来的。墨家尚同思想认为“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墨子·尚同上》)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无政长”:“夫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墨子·尚同上》)要改变这种状况,尚同思想必须要求尚贤:“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墨子·尚同上》)只有天下一同了,人们才能够相亲相爱,社会就会稳定,而尚贤和尚同在兼爱的基础上就有机统一了起来。
总之,墨子的尚贤思想,打破了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否定了世官世禄的制度,反映了中下层知识分子强烈的参政愿望,具有深邃的思想文化内涵。而其尚同思想虽然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及阶级差别,但在墨家学派看来,分工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其本身并不构成身份上贵贱高下的等差,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
三、经济方面—“节用”“节葬”“非乐”
墨家“兼爱”学说在经济上的反映就是“节用”,这也是墨子把兼爱学说应用到改善平民生活处境上必然得出的结论。
墨家“节用”思想从“兼爱”出发,打破等级界限,认为一切衣食住行,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即可,其他一切都属于铺张浪费,“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而不卷。……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墨子·节用中》)
墨子提出的“节用”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这是针对统治者的穷奢极侈和普通百姓的贫困生活提出的适用于所有人的经济消费标准。
针对当时流行奢靡的丧葬礼节和繁饰的礼乐的现状,墨子提出了“节葬”和“非乐”。从内容上其实和“节用”并没有本质差别,目的都是反对挥霍和浪费,提倡节约,增加社会财富。
“节葬”是“节用”的推衍,墨子从“节用”的观点出发,提出“节葬”,认为厚葬久丧使人耗尽财富,疲惫精神,削弱身体,影响社会生产的正常运作,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辍民之事,靡民之财”(《墨子·节葬下》)“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墨子·节葬下》)为此,“子墨子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沮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墨子·节葬下》)由此可见,厚葬久丧对百姓有很大的危害,而此处的危害主要针对“王公大人之为葬埋”之奢侈浪费。
“非乐”思想也是“节用”的应有之义,根据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墨子认为不是音乐不能给人以快乐,但是因为它“将必厚措敛乎万民”(《墨子·非乐上》),“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墨子·非乐上》)
墨子基于中国小生产者和劳动阶级的立场,在当时大多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认为“乐”既不能直接帮助生产,又不能保家卫国,而且还妨害统治者听政。因此应该取缔。
总之,墨子为其理想社会设计的经济总原则就是适度消费,“节用”原则,“节葬”和“非乐”为其延伸,三者结合,构成其完整的经济消费思想。
四、外交方面—“非攻”
墨子非攻的思想基础是兼爱学说,把兼爱的学说应用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上,自然而然得出“非攻”的结论。针对当时国与国之间战争频仍,下层人民饱受战争摧残的社会现实,墨子从兼爱原则来看,“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而天是让人互爱,不让人互相残杀的;何况战争对于交战国双方都无利可图,而是两败俱伤,损人而不利己。对于被伐国来说:“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墨子·非攻下》)而对于战争发动国来说,则是“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墨子·非攻中》)
总之,“非攻”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国家之间的矛盾,实现其理想的必然结论。墨子“非攻”思想代表了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下层人民的利益。
综上所述,墨子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言人,意欲打破人与人之间原有的贫富、贵贱的地位,代之以彼此平等的地位,提出了一个符合人类精神的“兼爱互利、公平正义、选贤任能、节用惜财、戒奢崇俭”的完美的平民理想社会。尽管墨子社会理想在春秋战国时代归于失败,但是墨子关于人类社会理想的追求及其理论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永远不会失去光泽的瑰宝。
[1]姜建设.周秦时代理想国探索[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薛柏成.墨子讲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黄梁.墨子理想社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5.
[5]徐敏.墨子的理想国[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3).
[6]王素香.浅议墨子对古代和谐社会的构想[J].理论界,2005(8).
An analysis of Mo-tse's social ideal
Wang Xin-juan
(Chinese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450001, China)
Mo-tse is a famous politician, thinker, the founder of the Mohist school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Mo-tse was born poor, on behalf of the small producer and the interests of workers, the pursuit of "mutual love, mutual benefit" as the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ethics, pursue perfect civilian ideal society.
Mo-tse; social ideal; universal love; Shangxian; used; Feigong
B224
A
1000-9795(2014)05-0021-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08
王新娟(1984-),女,河南新乡人,从事先秦两汉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