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及发展述评

2014-04-17曾祥春吴志锋

教育文化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外创新能力大学生

曾祥春 吴志锋

(五邑大学, 广东 江门 529020)

一、早期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解

创新(innovation)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遵循事物的一定发展规律而进行的更新和发展活动,是在人类政治、经济和精神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上进行的新发展、新突破,具有高风险、高回报、重创造等特点的活动。而自主创新则侧重在创新基础上的自主性,英文翻译为Indigenous Innovation,意为“来自本土的创新”,主要体对于现在知识的掌握基础上的革新。

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西方国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1962年Arrow将技术进步最早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并将技术进步的一部分作用内生化。1965年Uzawa则为解释内生技术变化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后自主创新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五方面:一是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如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罗森堡提出的科技创新过程非线形模型理论,韩国科学家Kim and Lee(,1997,2001) 提出的“逆向A-U模型”。二是关于政府政策自主创新的研究,以日本科学家山崎正胜为代表,强调政策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关于创新行为的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研究,以瑞典科学家西格法德·哈里森(2005)和英国科学家玖·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斯·帕维特(2004)为代表。四是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比较对策研究,以美国科学家Richard Nelson (1993)和英国科学家查尔斯·艾德耐斯特(1997)为代表。五是关于创新理论方面的研究,如曼斯菲尔的技术推广理论,门斯对技术创新周期的阵发解释,卡米恩、施瓦茨关于市场结构对创新绩效作用的理论模型,罗斯维尔基关于创新行为而阐释的五代技术创新模型等。

国内对于自主创新的研究比西方国家晚了约30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始。1994年浙江大学的陈劲教授首次使用“自主创新”概念,对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进行了研究。1995年东北大学谢燮正教授认为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的“他技术创新”,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模式”。而直到199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杨德林、陈宝春才首次对自主创新进行了明确论述,认为企业自主创新是指依靠自身力量独自研究开发、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由此可知,前期创新能力研究为后人开展创新能力研究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方向。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和对创新人才的概念外延,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在高校中快速发展,为了较好总结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文章尝试从培养的重要性意义、培养路径、培养评价体系和实证探索研究阐述。

1.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阐述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国家和人全面发展的核心素质之一,该类研究从关注国家发展和人的基本素质发展为切入点,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开展了相关的宏观探讨。邱相君、何建新等从创新人才内涵是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新思维提高,提出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高等学校要因应这种教学改革需求进行全面的协同培养改革。闵旭光、王强结合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解读,提出我国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现代企业将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应跟现代企业接轨,从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方法培养、创新外部环境打造三个方面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氛围。雷继红结合国外对于创新能力教育培养模式分析,剖析了国外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和社会舆论大环境推动的优势,从而提出了创新精神是我们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大学生创新精神也是我们未来民族的重要素质,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要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把封闭式办学转为开放式办学,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王祖源、毛骏健、吴於人指出素质教育应按照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要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现代大学教育应该是为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知识传授和创新能力的统一。

2.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途径阐述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是近年来高教改革和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教育研究人员从教学协作、专业改革、教学具体模式等方面切入,对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杨倩在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挑战杯赛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情况,发现学校活动政策和教师辅导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出学校应完善学生课外活动政策,通过设立社团活动基金或时间活动奖励基金,把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和相关评优措施挂钩,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实践、科研的积极性。其次,高校内应选拨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课外创新活动导师,专门负责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孙冬、潘洋认为地方性高校在教学资源和历史沉淀上与重点高校有明显差距,提出地方院校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自身积极改革,把培育中心放在教学实践性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发展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在科技、文化学术机构、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创业市场、借助外力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产、学、研相结介;其他的一些研究还有从具体专业塑成切入,提出如何在专业教育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马重阳提出中医药创新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中医药工作队伍发展,中医药专业要加强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要加强课程教育中的交叉渗透,依据“少而精”原则设置必修课,将教材变薄,将参考书范围扩大,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增加选修课程的范围,多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增强中医药类学生在医疗机构的实践操作。呼格吉乐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理类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应拓宽教育面,特别是人文社科专业的融合性教育和实验室动手能力教育等。有的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创新教育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如“5E”教学模式、CISP教学模式、TRIZ教学模式、“SEM分析法”等具体实践创新能力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在具体实践中都各有特色,但是都要求加强实践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3.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阐述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创新性教育在高校中推广时间还不够长,现有一些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多是侧重于公式化的计算或者是直接引用国外的评价方法,该类研究中有突出影响著述还不是很多。张永梅,靳雁霞使用多级模糊综合加权评价算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学生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实验室活动、学术讲座、技能大赛等涉及到学生课外创新能力要进行分值计算,来了解学生创新能力习得进度。赵月飞引用灰色聚类法,通过建立灰数的白化函数基础上,将参评的军校学员的不同评价指标的白化值,依据N个灰类归纳整理,从而判断聚类对象属于哪一种灰类的方法。在确定灰类后,利用灰类反馈的结果来确定学员的创新能力培育现状。蔡离离采用德尔菲法,在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以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技能、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一级指标,设定基础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娱乐知识水平、交叉知识水平等16个指标体系来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在结合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上取得了较为贴近实际情况的评价结果。

4.从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阐述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实践研究是开展正确教学研究的基础。对于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研究主要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成长有帮助的教学途径,目前这类研究是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从教学手段、教师队伍、课外实践活动、校企合作等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徐佳佳提出高校承担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主任。但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效果缺不好,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场地难找、实践过程实践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对安徽省几所大学在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方面的经验,提出要建立专门的创新实践管理部门、建设双师型创新能力导师队伍、加强对大学生实习、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活动(校企、校政间合作为主)创新性要求、建立相适应的创新能力培育基金和学分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实训计划中。李杨帆、朱晓东认为把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开展科研训练计划。把科研训练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和考核内,学生按照课程学习中的兴趣点去开拓一些创新性研究,经过实践研究计划指定、研究实践开展、突破研究难题、完成研究成果,来拓展提高个人创新实践能力。

崔韦认为大学生应是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公共艺术教育具有独特功能,使其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与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她提出高校应该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创造型教师、课程设置科学化、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来加强对公共艺术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知认识,从而触发个人创新能力成长。张爽、沙飞通过调研了解到教师创新教学的行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课外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正导向影响,指明了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学术讲座能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课后创新行为,特别是合适的课外作为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高校应该积极倡导教师从事学生创新行为影响教学模式。许志山、洪庆总结了福建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经验,指明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成长具有关键作用。高校应该对接课堂教学内容,整合学生社团、学生工作部门、团委、政府以及校外企业资源,打通创新教育活动、学科竞赛、校企合作、课外科技活动等有实效的课外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奠定制度基础。

三、对研究趋势的评价

在全国上下都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推进。专家学者们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路径、评价体系和具体实践都作了很多的有益探索。但由于创新能力培养在我国开展时间还不是很长,而且对于创新能力培育研究多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因此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仍需要我们继续加大挖掘研究的力度。

(1)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了很多的实践探索,但这些探索都是侧重在教学中某些方面,缺乏更有理论涵括性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而对于国外经验的学习也多是囫囵吞枣吞枣式,没有真正把国外模式进行本土化吸收。

(2)需要加强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因素合理建构研究。现阶段,虽然已经有了对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是简单的数学或者逻辑统计分析,而没有成型的整个评价体系,对于创新能力的评价难以测量。

(3)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涉及各方,现有的研究多是对某些方面进行研究,没有阐明各方之间的联系,没有提出整合创新能力教育体系,从而阻碍了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总之,我国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还存在着亟需完善的理论遗缺,需在继续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不断总结有益经验,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完善。

[1] 邱相君.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10-112.

[2] 闵旭光、王强、袁礼生.面向现代企业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95-96.

[3] 杨倩.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与培养路径研究[D].湖北大学2013硕士学位论文.

[4] 孙冬,潘洋.非重点类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J].吉林教育,2010(6):22-23.

[5] 马重阳,谢军,王伟娜.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2011(2):43-44.

[6] 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例[J].教育探索,2010(7):39-40.

[7] 任重昕,苏永涛.基于TRIZ理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30-131.

[8] 张永梅,靳雁霞,董永华.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1):121-125.

[9]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 2009(7)81-83.

[10] 徐佳佳.地方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3硕士学位论文.

[11] 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12] 崔韦.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硕士学位论文.

[13] 张爽,沙飞.高校教师创新教学行为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教学研究,2013(5):15-18.

[14] 许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专辑.

猜你喜欢

课外创新能力大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满课外班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