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角色,不平凡的勇气
——试析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熊》
2014-04-17戴婷婷
戴婷婷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平凡的角色,不平凡的勇气
——试析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熊》
戴婷婷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作为一位二十世纪美国南方的文学巨匠,威廉·福克纳十分关注社会动荡时期的人类发展和人类命运,并试图通过其文学作品帮助人类摆脱精神危机。本文旨在探讨他的短篇小说《熊》中两位福克纳式英雄身上所体现出的勇气精神。具体来说,勇气精神首先体现在一位史诗般的英雄身上,即一只老熊,面对人类工业文明对大自然造成的生态破坏,它勇敢地与人类进行着对抗。其次,勇气精神从艾克这位美国青少年四年的狩猎经历中得以体现,在狩猎经历中,艾克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
威廉·福克纳;勇气;熊;艾克
一、引言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号称“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旗手”,他的文学作品卷帙浩繁,谱写了一部“现代美国南方的编年史”。福克纳的“无可匹敌的时代”,是他进行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在此期间,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可堪称经典。[1]他的代表作《去吧,摩西》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它由七部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短篇小说构成,阐述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品质。福克纳的故乡及其故乡的风土人情是他进行文学创作的艺术源泉,对他来说,那“邮票大点儿的故乡”是他终其一生也无法用尽的艺术资源。[2]
《熊》最初作为《去吧,摩西》中的一个章节,出版于1942年。小说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狩猎故事,在老猎手—山姆大叔的指引下,一个边荒少年在和人类高贵对手—老熊的斗争中,接受自然的洗礼,进入更广阔的人生。尽管《熊》的篇幅不长,它的叙事效果却“堪比经典小说《白鲸》,使读者回味无穷”。[3]然而,《熊》的叙事情节“既简单又复杂,读者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才能领会其主旨。”[4]
从小说的情节安排,到人物形象的描绘,始终有一条以勇气为核心的精神线索贯穿其中,发人深思。本文旨在探索《熊》的主题—勇气并分析该小说中两个个主要角色—老熊和少年所体现的勇气精神。首先,老熊不仅勇敢地反抗人类,还经常出现在猎人的视野中,以品尝危险的味道,提醒自己保持强壮。其次,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发展,艾克逐渐长大成人,四年对老熊的狩猎,使他积蓄了足够的勇气。通过探索《熊》的主题—勇气,本文试图引导现代人重新审视勇气的内涵。
二、老熊诠释了勇气
(一)老熊的勇气—反抗生态破坏
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南方,“已经开始遭到刀斧的砍伐,荒野正在消失”。[5]长久以来,人类无视自然法则,认为自己可以掌控自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人类不断地追求经济效益,对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短篇小说《熊》中,一只被称作“老班”的老熊生于荒野,它是“古老时代里残留下来的顽强不屈、无法征服的时代错误的产物”。多年来,老熊凭借自己的勇气,与人类破坏自然进行誓死抗争。尽管老熊反抗人类,它却并不邪恶,要不是人类主动打破自然法则,滥砍滥伐、残害野生生物,长久栖息在荒野深处的老熊也不会扰乱他们的日常生活。面对人类文明的产物—枪支弹药的威胁,老熊勇敢地与人类进行抗衡,以完成大自然赋予它的神圣使命。几年来,艾克总能听到关于老熊形形色色的故事,“说它如何经常捣毁仓谷,把储藏的玉米棒子偷走,说它如何把一整只一整只的猪娃、大猪,甚至牛犊拖到森林里去吞吃掉”,这是一连串在小艾克出生前即已开始的破坏与毁灭活动。老熊是荒野的象征,它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实施着报复。它也因此在方圆百里之内的荒野上“为自己赢得了声誉”。[5]事实上,作品中的“老班”是被赋予了具体形态的荒野意象,福克纳试图通过对它的描绘倡导人们热爱、保护大自然。
(二)老熊的勇气—有意置身险境
除了反抗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老熊还常常勇敢地出没在猎人的视野范围内,有意将自己的安全置于危险之中,因而它的行为也不乏从另一角度诠释了小说的主旨—勇气。尽管老熊“孤独、形单影只,没有配偶,也没有儿女”它却“骄傲地拥有着属于自己的自由”,勇敢到“眼看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胁也不担心”,因为它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强壮”,这样才能代替自然与人类进行抗衡。每年,它都会来到营地附近观察一番,“可能是想看看有哪些人来了,今年新到营地来的是谁,这人打枪的本事行不行”。[5]面对人类的猎枪,老班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但它却决心用智慧与勇气与人类进行抗衡。
通过对老班的生动描述,福克纳试图强调一种宝贵的品质—勇气。因此,《熊》不仅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短篇小说,更是一项伟大的创作,它激励了那些被白人文化深深禁锢的软弱的人寻找那份原本属于自己的勇气精神。
三、艾克诠释了勇气
(一)艾克的勇气—放弃手中的猎枪
受到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冲击,人们变得十分脆弱、胆怯,不敢反抗社会的不公与压迫。福克纳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饱受压迫之苦的人带来精神启示。“作家的声音不仅是人类的简单记录,还应是帮助人类永存并得到胜利的支柱和栋梁”。[6]《熊》对勇气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福克纳在小说中表达了他的愿望,即为绝望中的人带去希望。
作家在《熊》中塑造了一位“福克纳式英雄”。福克纳“将自己对人类的希望寄托在艾克身上,希翼艾克为危机之中饱受困惑与磨难的现代人找到一条精神上的出路”。[7]艾克以他勇敢的行为展示了勇气的力量,为现代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并指引他们不断向前。
艾克第一次进入荒野时,就亲眼目睹了那些刚刚被老熊戏耍过的猎犬,“它们挤在一堆躲在厨房底下,蜷伏着,一声不吭……它们有的耳朵被撕破,有的肩膀被抓伤”。在老熊面前,平日凶猛无比的猎犬竟然显得那么弱小、无能。就在那时,艾克从猎犬身上嗅到了恐惧的味道。但与猎狗不同的是,他并不犹豫,也不畏惧,“这么说我一定要见到他”,他想,心里不感到恐惧甚至也不抱什么希望,“否则,这场斗争将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不会结束”。[5]此时他已下定决心与“老班”进行一次真正的较量。
几天后,艾克终于见到了“老班”,但这是在他勇敢地放弃了现代文明成果为前提的。山姆曾告诉他,“感到惊吓,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千万不要畏惧”。艾克知道要想见到老熊,他必须勇敢起来。他先是没有带枪,“出于自愿的一种舍弃”,后来,他甚至勇敢地舍弃了更多,包括他的表和指南针,因为“他身上仍有文明的污染”,他将它们挂在一丛灌木上,走进树林。这时,他已经把自己的一切都舍弃给大自然,做好了准备与老熊进行决斗。最终,他见到了那只熊,这次见面象征着“自古以来存在于猎人与被猎者之间的一切规则、一切均势”已被废弃。[5]在自然与人类文明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到这一阶段时,艾克已经具备了一名“正式猎人”所必备的重要品质—勇气。
(二)艾克的勇气与爱、怜悯、同情心并存
福克纳视艾克为他心中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不仅在与他具备了超乎寻常的勇气,还在于他同时具备了另一宝贵的品质,那便是与勇气融合在一起的爱、怜悯和同情心。
自他与“老班”的第一次碰面后,艾克便开始参加“一年一度向老熊致敬的庄严仪式”,然而,他却没再碰到过这只老熊。这三年来,他不断学习狩猎学问,并能学以致用,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林间狩猎人了,甚至“比许多具有更多经验的大人更加优秀了”。他能清晰地分辨出老熊的脚印,“甚至比自己的脚印还要熟悉了”。直到有一天,他带着一只杂种狗,再次走进森林,而这次,他们终于再次见到了“老班”并与它进行了一次正面的对峙。这是艾克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时刻,他的努力可以在这一天得到证实。然而,在较量还没开始,他的那只小杂狗便发疯似地奔向“老班”,他没有多想,却一甩手扔开了枪,“赶上去抓住旋转得像风车、疯了似的小狗”。[5]在这是一个被神秘拉长了的瞬间,时间仿佛停止流动,少年也超脱了时空,被置于老熊强大的气场当中。后来,“老班”走掉了,似乎是被艾克的勇气、爱、怜悯和同情心所折服。
这次对决耐人寻味,艾克追踪了“老班”四年,一直渴望猎取它,可是当机会降临的时候,他却没有开枪。因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猎手除了具备一定的狩猎技巧之外,还应该具有与勇气并存的品质—爱、怜悯和同情心。正是有艾克这样的英雄,“人类不仅学会了忍受,并终将会不朽”。[6]他的勇气激励了现代人勇敢地摆脱社会的不公与压迫。
四、结论
勇气精神贯穿整部小说的始终,并在福克纳的笔下得到了不同的诠释。
“老班”是森林以及生活在森林中的生灵的保护神,面对生态巨变,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职责—使自然免遭工业文明的侵袭。它勇敢地抵抗着来自人类文明的侵扰。为了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它不惜将自己的自由置于危险之中。
同时,人类被现代生活的某些观念所奴役,他们的心理状态已经扭曲、变形,生态观念也逐渐丧失。艾克凭借自己的勇气,克服了现代文明的桎梏,他的成长给读者以启迪。正如福克纳说的那样,只要拥有这种珍贵的品质,人类“能够忍受艰难困苦,也终将会获胜”。[6]
小说中老熊与艾克体现出的勇气精神使读者重新思考勇气的意义,因此,福克纳的真正意图在于以其文学作品唤醒人类的勇气精神。
[1]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Weinstein, Philip M.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illiam Faulkner.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3]Cowley, Malcolm. A Second Flowering: Works and Day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73.
[4]Hoffman, Daniel. “‘The Bear’: Introduction.” The eNotes. com. The Gale Group. Inc., June 2002. Web. 26 April 2013.
[5]Faulkner, William. “The Bear.” Selected American Short Stories with Annotations in China. Ed. Wang Zuoliang and Liu Chengpei.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4.
[6]Faulkner, William. “The Agony and Sweat of the Human Spirit.” Speeches of Nobel Prize Winners. Ed. Peng Fasheng. Beijing: the External Translation Press of China, 2009.
[7]张骁.艾克—福克纳心目中的摩西[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
The ordinary role, extraordinary courage—William Faulkner's short story "the bear"
Dai Ting-ting
(The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China)
As a master of twentieth Century USA Southern Literary, William Faulkn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stiny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unrest, and attempts through his literary works to help people out of mental crisi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two Faulkner heros who embody the spirit of courage in his short stories "bear". Specifically, the courage spirit first reflects in an epic hero, is an old bear, in the face of the ecological damage to nature caused by hum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t bravely against human. Secondly, the courage spirit is reflected from the America adolescents’ four years hunting experience, in hunting experience, Aike has the new comprehension to the life.
William Faulkner; courage; bear; Aike
I106.4
A
1000-9795(2014)02-0075-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1-04
戴婷婷(1990-),女,辽宁铁岭人,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