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策略研究

2014-04-17朱爱胜

江苏高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教育

朱爱胜,许 敏,俞 林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江苏无锡21412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策略研究

朱爱胜,许 敏,俞 林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江苏无锡214121)

文章从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系统改革课程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完善机制建设等策略,并以此优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优化;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在“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指出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苏省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2008年底,省教育厅专门召开全省高校创新教育工作大会,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并正式开通了“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网”。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要求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高质量就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高职院校目前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研究主题。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态度冷热不均

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多的是领导,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加上目前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进而使得学生成为“被创新创业”的群体,从而失去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新鲜感。

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活动方案零散,绝大多数以课外活动或趣味活动小组为载体,学科地位边缘化;没有统一的课程建构体系和培养目标,导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层次低、系统性差、管理混乱,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业智慧。且这种较低层次的创新创业活动的成果技术含量较低,模仿复制的比例较大,故容易导致 “恶性竞争”,浪费资源。

3.创新创业指导团队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指导团队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担任,指导过程中,因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导致对企业的运作流程、管理模式及技术创新等不甚了解,从而使立项的创新创业项目流于形式,与实践脱节,缺乏技术含量,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策略

1.系统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一方面,需要有专门化的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作为载体应给予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所需要的全面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要求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加以贯彻实施。要把创新创业心理和技能、法律知识、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等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组合在一起,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个人特点与创新创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树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改革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基础课程改革,将创业就业教育课程列入学生教育计划。为实现创业教育目标,应构建在课程培养目标统领下,以教学、模拟、实践为途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技能课程、创业课程分层施教的“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

2.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构建相关实践平台,形成校内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校外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设备和场地。就创新而言,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就创业而言,要为学生提供模拟或真实创业的场所,使学生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实践经验知识,激发学生萌生创业意识,确立创业目标,锻炼创业技能。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以“多功能、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适应大学生创业需求,可以在校内成立“大学生创业街”,完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还必须建立一个成果展示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竞技、交流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将创新创业的成果进行充分展示,以分享经验,扩大影响,推进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将创新创业意识和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文化平台建设可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主题活动、打造社团活动品牌等方面着手,有效挖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潜能。

3.实施创新创业工程,开辟创新创业教育多元空间

以实施项目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源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要以项目的实施带动所学知识的运用,从而帮助学生及时找出差距,形成紧张感,引导他们进行再次学习,通过课堂——实践——课堂的循环,努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创新创业意识,进而提高其适应性与竞争力。

4.完善机制建设,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得到落实的关键和保障。高职院校应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院系工作小组,统筹学校及院系层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提升基层部门执行力,高职院校应减政放权,实施二级管理,让院系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让第一课堂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主渠道,从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课程。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应切实体现服务意识,与院系通力合作,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质量监督部门应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全程、全面的监控,并引入社会力量,加强检查、评估和信息反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不断改进。

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健全的制度是各项工作良好运行的基石;足够的经费保证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正常运行的支撑;双师结构高水平教学团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保证;加强质量监控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优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1.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环境因素对创新创业行动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院系的年度考评指标体系,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增加创新创业素质测评的内容。通过经费支持、学分奖励、评选“创新创业行动之星”、“创新创业行动最佳团队”、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陈列室等多种举措,激励学生树立“创新光荣、创业有为、创业发展”的时代理念,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行动。要注重制度创新,营造一种鼓励创新、鼓励探索、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和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创新氛围。

2.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更需要有亲身实践的基地。高职院校应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有效地聚集和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应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交流和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3.构建统筹协调、投入保障机制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职院校统筹协调,为学生提供“教育培训、项目推荐、融资服务、孵化扶持、开业指导、跟踪评估、经营诊断、咨询辅导”等服务。应加大经费投入,全力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支出。

(责任编辑朱旗)

G645

1003-8418(2014)06-0120-02

A

10.13236/j.cnki.jshe.2014.06.036

朱爱胜(1962—),男,江苏常州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许 敏(1980—),女,江苏无锡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俞 林(1979—),男,江苏姜堰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创业教育系统构建与优化研究”(项目号12BGL021)。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