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模式与对策
2014-04-17庄群华
庄群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德学院,南京210016)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模式与对策
庄群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德学院,南京210016)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都对我国高校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模式及困境,认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应对策略是人力资源的国际化、物质资源的国际化和精神文化资源的国际化。
全球化语境;高校国际化;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融入国际社会,而高校国际化办学就是其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此新要求下,高校需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既是高校自身在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其推进国家发展、加深全球合作的责任与使命。
一、全球化语境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当今时代,由于交通、信息及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处在地球上的人们联系日渐紧密,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与其他人,甚至是万里之遥的那一端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地相互依赖。这就是全球化的力量。所谓全球化就是指“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以及制度、文化的差异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1]。全球化表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共生性的特征,这种特征不是单一指向的,而是双向的。开放性是对组织内部的开放,同样也要求对外部环境的开放。开放是基础,开放的结果必然带来是流动,既有内部自身资源的流动配置,也包括在内外环境之间的资源流动配置。资源的流动及其优化组合带来则是共生性,表现为全球化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相互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这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劳动分工协作系统的体现。每个主体,包括各国高校既有自身的特色及在全球应有的位置,又因应对全球共同问题而有相似的行动模式及相互融合的一面。
高校国际化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既是全球化的结果,也是全球化的动力,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全球化的开放性、流动性以及共生性。首先从现代大学发展来看,开放性一直占据主导位置。它的开放性在于知识流动——汇聚、传授、讨论。从大学发展历史来看,开放性还体现在了高校功能不断拓展上。其次在流动性方面,各种资源跨越国家、民族、区域的界限在全球范围流动,包括物质资源、精神文化资源,高等教育国际化则是以知识流动为主要特征。高校国际化在全球化带动下表现为知识资源的流动,这为高校间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当然在合作的同时,各国高校之间也充满竞争。《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认为,高校国际化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涉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复杂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应对能力,引领社会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形成一种全球性的认识”[2]。从中可以看出,高校国际化发展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的要求。
就全球化语境而言,高校国际化首先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我国高校不仅需要实现现代化,同时还需应对全球风险带来的挑战,只有在开放的过程才能实现双重目标。其次,它是一个高校资源在全球资源流动配置的现象。我国高校实现上述目标既需要内在资源的投入与积累,也更需要国际资源的流动汇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最后,它是一个观察全球高校发展共生性的视角。在中国当下场域中,高校国际化既要保存自身的特色,并通过国际资源汇聚进一步增强竞争力,也需要融入世界高等教育大家庭,以合作形式应对全球问题,实现自身功能与作用。
二、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模式及困境
从全球化语境来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模式有着自身特征。就开放性而言,我国高校国际化以政府为主导,由微观管理制度逐步向宏观引导政策过渡。高校国际化发展最初由国家主导来实施。在国际化过程中,政府始终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规范和管理留学出国人员、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合作办学等;在规范留学出国人员政策中,在改革初期从人员选择条件到出国地点时限,从具体交流内容、交流对象到归国时间、费用使用的明确要求,到当前相对宽松的申请出国(境)环节与流程,相对自由的交流内容、对象及活动范围等都有了较大变化;对自费出国留学、开展国际合作逐步松绑。从总体趋势来看,高校国际化政策不断开放,从以微观、约束性管理为主逐渐向宏观、引导性政策发展。就流动性而言,我国高校国际化从有限的交流到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吸纳国际资源能力、参与国际学术事务水平日渐提升。这里主要包括人员流动、资源流动以及文化交流等。就共生性而言,在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突出了自身特色,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竞争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高校国际化能力与水平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际化政策开放程度上还不够;资源流动方面还有待提升;自身特色及文化氛围还需加强。由于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很多高校国际化存在被动式开放,主动走出去、谋划全球布局发展的高校偏少;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政府在审核批准、准入标准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限制条件,高校的自主办学权限有待进一步放宽;在学术评价、办学水平评估方面,也主要以政府为主,第三方或社会学术组织评价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在资源投入方面,我国高校基本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民间资源、国外资源进入高校还存在不小的困难;资源投入差异性大,资源利用效益也不均衡,“985”工程等高校获得资源投入较多,与国际交流频繁,国际化水平相对较高,其他高校还处在较低层次国际化程度。此外,在留学人员回国率上,改革开放30年来回国率仅为28%,“这种单向流动加剧了我国高级人才的流失”[3];全球范围的留学生生源、国际高级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国内一些高校还尚未对此有明晰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在共生性方面,我国很多高校尚未建立健全的现代大学制度,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与国外高校差异显著;学生国际语言学习与交流仍然以书面学习为主,交流沟通还不充分,教师国际化视野或者接触、了解专业前沿还有较大不足,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发表高水平国际学术论文较少,将国际前沿引入教学内容还不多,高校国际化文化氛围营造上还不够浓厚。
在全球化视野中,我国高校国际化水平与当前我国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位置并不一致。当前各国将高校国际化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纷纷制定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人才竞争规划。对比这些目标、计划及标准,我国高校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借助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与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高校国际化同样需要借助全球化尤其是教育资源在全球的流动配置,针对目前高校国际化发展中的不足,借鉴、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课程体系、学术评价标准、教育服务贸易模式等,以高校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精神文化资源的国际化,推进高校国际化发展进程。
三、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应对策略
“一所院校要想真正实现国际化,必须使国际化渗透到它的每一个角落”[4];“增强教育国际化的途径”[5]。高校国际化内涵丰富。有学者将其作为高校第四功能;有学者认为其是一个过程或者一种趋势现象;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国际化主要有“教育目标的国际化,即培养面向世界的通用人才;内容的国际化,即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教育合作的国际化(包括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国际联合办学、合作研究、学术会议等)”[6]。笔者认为,对于一所高校而言,高校国际化包含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及精神文化资源的国际化。人力资源包含了学生、教师、学者,物质资源包括学术资源、教学资源、设备资源、各种资金基金投入等,精神文化资源包含了制度、办学特色、办学传统与风格等。全球化语境下的高校国际化就是要实现这些资源的开放、流动,以及在确保各自特色基础上的协作共生、合作共赢。
第一是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高校国际化显得尤为必须。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而这又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主。要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师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需要国际最优人才,引进和培育这些人才主要通过国际化来实现。首先,语言问题是高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贯穿了国际化过程的始终。“就个人生存而言,拥有国际经验并能够流利运用重要的全球通用语言(尤其是英语)是极其有利和完全必要的。”[7]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或者文化交流的国际化都依赖于语言。通用的语言保障了交流与合作的可靠性、稳定性,也确保了观念、理论研究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前沿性、先进性以及不断更新与变化。对于我国高校国际化,外国语言的教学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有一批国际师资。一方面盘活校内资源,鼓励引导教师了解本专业国际前沿,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与国外同行建立稳定联系与合作关系,将所研究的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优化引进国际资源,招收优质留学生、国外高校研究生、博士后,引进外籍专家学者来校工作、讲学,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再次,还要建立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欧洲国际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专业人员的影响和推动才取得长足发展的”[8],在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一支包括熟悉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则的国际学术联络员、国际交流项目管理人员、留学生招生与管理人员以及语言专家等专业化、职业化的团队,确保国际化发展的准确性和高成效。
第二是物质资源的国际化。对于高校而言,物质资源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既包括各类学术资源(如科研基金、项目)、教学资源(如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估体系等)、资金资源(如国际合作办学中出资、股权分配等)、设备资源(如实验室仪器、教学设备、网络服务器及终端等)。在教学资源方面,国际化不一定要走出国门,也可以引进国外知名高校相似专业的教材、课程设计与培养方案,聘请国外教师现场授课,或者通过互联网络直接接受知名高校在线课程,如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MOOCs);在班级组成上,既可以是中国学生,也可以是中国、外国留学生一起听课、研讨交流,增强学生的国际适应能力、交际能力。高等教育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由现实走向虚拟,变得更加开放、更为流动,“很有可能引发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吴剑平,赵可,2013),这对我国高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学术资源方面,教师参与国际组织设立的合作项目、学术研究团队开展前沿课题研究,学生可以在参与合作研究、国际学术竞赛中接受不同国家、民族、思维方式的专家指点[9],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与水平;利用优势学科,组织建立跨国研究团队,汇聚海外优秀学者参与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吸纳、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在国内提升本土办学质量与水平,在国外扩大教育与文化影响力,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融入国际社会发挥桥头堡作用。
第三是精神文化资源的国际化。首先在于办学理念的国际化,要能从全球视野来审视和定位学校的办学目标、模式。有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才可能有国际化的具体行动。全球化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政策制度层面,对于政府而言,需进一步理顺政校关系,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重点加强评估、监督与引导;对于高校而言,管理层要有国际化的理念、开放的办学思路,制定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进得来、鼓励师生走出去。在制度、政策制定上,确保学校办学的开放性,促进各类资源的流动性,达成自身发展与国际合作的共生性。“现代大学理念是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基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又是现代大学文化形成的保证”[10],符合国际化的制度体系才能营造出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国际本土化方面,教学活动上,加大双语教学力度、增加国际主题的课程、引聘外籍学者开设相关讲座,让学生接触了解多元文化、国际关系与规则、学科前沿;教育活动上,以留学生为主体,设立各种跨国文化交流日、文化节、文化沙龙,以跨国公司为主体,设立各类奖助学金、国际竞赛、开放日活动等;学术活动上,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设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宣传、推广国际合作成果。在本土国际化方面,通过座谈等形式,向留学生、外籍专家学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学校文化特色;通过在外设立孔子学院等合作办学机构、派遣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等,推广中国文化、宣传改革成果,展现当代中国人良好风貌。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需进一步增强制度政策的开放性、加强资源的流动性、重视自身特色与国际合作的共生性,需着力解决国际本土化和本土国际化两个问题:一方面在引入国际资源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需要防止“水土不服”的现象,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的国际本土化路径;一方面需要积极走出国门、融入国际高等教育大家庭,需要解决如何保持本土特色的问题,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国际合作。
[1]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36.
[2]赵叶珠.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新动力[J].江苏高教,2010,(2):26.
[3][9]吴 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0-153.157.238.
[4][7][8] 皮特·斯科特.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政策[M].周 倩,高耀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2.29.83.
[5]王 骥,詹瞻远.行业高校的特色建设与国际化发展[J].阅江学刊,2010,(4).
[6]黄晓红.90年代以来我国高教国际化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0,(5):117.
[10]庄群华.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看现代大学制度建构[J].江苏高教,2013,(5):52.
(责任编辑顾冠华)
G647
1003-8418(2014)06-0044-03
A
10.13236/j.cnki.jshe.2014.06.010
庄群华(1972— ),男,江苏金坛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德学院院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