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的思考

2014-04-17陈中建

江苏高教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德育环境

陈中建

(南京师范大学党校,江苏南京210023)

对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的思考

陈中建

(南京师范大学党校,江苏南京210023)

构建和创新德育体系,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高校德育在社会转型和世界巨变的新时期,对于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很有必要。要从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德育系统的整体效应;充分利用系统的控制和信息回馈;加强高校德育与环境系统的融合等方面来构建高校德育系统。

高校;德育;系统工程

构建高校德育系统是研究高校学生德育的最佳管理体制问题。高校德育工作通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德育目的、功能和价值的系统分析,不断地改善系统结构和安排合理程序,从整体出发系统控制和管理,从而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校道德教育规律并使之工程化、模式化、以达到德育效果最优化。

一、对高校德育系统结构的分析梳理

探究高校德育系统复杂内在结构的前提是把握其构成要素。关于高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我国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结合学生的活动方式(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认为德育的决定要素是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并由此建立了“JXSZ”德育系统结构模式[1]。有的从德育大系统的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系统分为主体、目标、理论、方法、激励、辅助、信息反馈、评价及惩戒等八个子系统[2]。有的则从规范德育体系的角度,提出科学的高校德育系统应当包括完整的德育理论体系、明确的目标体系、系统的德育内容体系、配套的德育运行体系、严明的德育管理体系、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等(周宪,2003)。

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系统包括目标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内容系统、环境系统等四个方面,目标系统贯穿于各系统之中;主体系统、客体系统、方法系统、评价系统等归纳于组织管理系统内,该系统内德育队伍建设应作为研究重点。此外,组织管理系统内的评价系统涉及德育的量化标准,尤其是高校实行学分制以来,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已成为高校评价学生的最直接最客观的依据,德育评估当然成为这一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应当成为高校德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德育是关于人的品德修炼的综合实践,实践锻炼是德育深化的必由之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道德教育及其活动本身,而在于缺少针对性和魅力,在内容上缺少生活基础,在方法上缺乏互动、讨论和对话,失去学习者的内在热情与动力特征[3]。这就要求在德育手段的实践中,改变以灌输为主的方式,重视德育体验功能,因而主体实践体验是德育的关键,将德育向社会延伸,组织和促成学生投身其中的实践活动则是德育实践的保证,因此学生德育实践体系的研究亦应作为内容之一。环境建设作为高校德育的辅助工程已经引起了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有的学者分析了高校德育环境的含义和内容,指出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形成一定品德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小环境。高校德育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部分。前者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后者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环境;有的学者指出高校德育必须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认真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有的学者则从环境与高校内在系统的作用机制的角度,提出了由环境、中介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三者构成的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不仅揭示了环境、中介、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而且为探索将历史方法、德育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统一起来的德育科学研究方法做了有益的尝试。由此,构建高校德育系统理应重视对高校德育系统的环境建设的研究。

以上分析梳理,旨在以系统工程思维观念和方法全面理解、把握高校德育系统中德育队伍、学生德育实践、德育环境和德育评价各要素,揭示高校德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高校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力求构建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及人的发展规律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校德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以期为高校德育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二、构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的思路

1.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德育系统的整体效应

作为一个系统,首先必须明确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功能,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都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加以协调和控制。同时,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它必须与外部环境产生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换。环境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由环境向系统输入信息、能量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外部环境会影响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保证和形成系统的整体效应,必须按照系统的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原则的要求,来处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

首先,高校学生德育的合理模式应在于组织协调各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发挥各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其次,应及时控制好各种教育管理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使之有的放矢,发挥整体效应。第三,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系统应能正确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使系统保持其特定的功能和环境适应性。

2.充分利用系统的控制和信息回馈

高校学生德育系统的合理模式要满足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及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同时,这个模式需要设置一个控制系统和信息回馈系统,并使其功能优化、便于操作。

高校学生德育和管理的控制系统,是指该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具有某种目的性行为系统。在高校大学生德育和管理系统中,也可以把教育管理的主体(政工干部、教师、行政干部)看成一个子系统,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客体(学生)看成另一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目标就是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这两个相关联的子系统中,教育和管理的主体(政工干部,行政干部和教师)称为控制系统;教育管理的客体(学生)称为被控制系统。要发挥作为主体的政工干部、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他们是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变化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培养、锻炼和发挥学生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塑造、自我发展的自控力。

信息回馈系统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系统中,它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要使回馈的信息准确、及时、全面、有效,就必须建立纵横交错的、主体交叉的信息回馈系统。首先,要建立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回馈。职能部门包括执行系统,有党办、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工作部、院团委、教务处、后勤处、保卫处、社科部以及各党政系统。职能部门的信息回馈是职能部门在执行工作任务的同时所获得的信息回馈。它包括来自学生会和来自各班学生骨干的信息回馈,来自业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和平时接触学生当中的信息回馈,来自社会、家庭对大学生个体的信息回馈。

3.加强高校德育与环境系统的融合

高校的德育是全校共同的大事,要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有效地融入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整体之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各个部门要把德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而且还要组织和协调行政各部门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在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承担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4]。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为人师表,加强自身的道德情感修养,增强对社会的使命感,增强对学生的爱护、保护的责任意识。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力载体。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载体,大力弘扬爱国爱党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育人为本的校风、敬业爱岗的教风、立志成才的学风。德育仅靠学校还不够,还要注意处理好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对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充分调动社会的有效力量治理整顿学校周边环境。依靠社会力量,构建社会实践的第三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高校德育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独立功能和作用,并协调好几方面的关系,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1]孙盛三.论德育系统的结构与原理[J].理论纵横,1996,(2).

[2]潘树章.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3]鲁 洁,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二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4]黄世虎.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2,(5):133.

(责任编辑沈广斌)

G641

A

1003-8418(2014)05-0120-02

陈中建(1970—),男,江苏如皋人,南京师范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博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德育环境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