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四个向度
2014-04-17雷家彬
雷家彬
(武汉工程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武汉 430205)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开启了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大门。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政策诉求,要求“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提出省级政府对于“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应有的统筹职能,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内容进一步丰富。近20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区域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现实背景,是地方特别是省级政府取得高等教育管理的支配地位后的结果。
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性质、研究路径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造成相关研究范畴的泛化,如何理解这类研究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事实上,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最初是在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影响下才进入教育管理者的视野;后来随着地方化程度的加深逐渐成为教育政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则因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力不断提升,又由地方官方话语体系逐渐进入到普通高校规划管理领域之中。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综观现有研究,研究主题日渐多元,区域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研究的领域,更代表了教育研究的一种视角、发展观或分析单元。
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是区域科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区域”观的不同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视野,其学科化程度虽较低,但广泛借用教育和其它学科领域学说扩充自身理论体系。
1.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性质
领域还是学科?区域教育研究一出现便遭遇高等教育研究类似的身份危机。早期致力于学科化的努力已积累一些成果,以黄孟源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1999年)、彭世华的《发展区域教育学》(2003年)、焦瑶光的《区域教育学》(2004年)等为典型,均在理论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后续研究尽管也作出理论化的尝试,但鲜有实质进展。
较之区域教育,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展更为缓慢,一般可理解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两种类型。从研究领域观之,前者涉及少量的区域高等教育问题的纯理论研究,如一些研究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而不少论者则倾向于对特定实体区域进行案例分析;后者将研究重点与“发展”一词紧密关联起来,如此研究的立足点在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故可归为“发展教育学”的范畴。囿于理论空间太大,研究者的精力主要投放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探讨,涉及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还来不及将这些整理成系统理论,因而更多的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个学科。
2.区域高等教育的概念
界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域”。直接原因在于“区域”是一个弹性概念,有类型和大小之分,何况又多学科频繁共涉。如行政学中的“行政区”、社会学中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群落”等等,但“区域”源于地理学,它总是指向一定的实体地理空间,因此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内事物应具备空间连续性和有别于区域外事物的同类性两大共性。
由于认识“区域”视角的差异,尽管区域高等教育被广泛论及,但对这一概念学理层面的界定却仍未形成一致意见,一般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系统论、整体功能结构的关系出发,将其视为一种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互换、互动发展的社会子系统;二是从“区域”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如将其分为“与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相适应的大区域高等教育”、“省(自治区)属的地方性高等教育”、“社区高等教育”;三是操作层面的界定,视其为“地方高等教育”,即“中央各部委所属以外的,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属的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称”[1],持此种观点的研究众多,一些论者探讨“高等教育地方化”、“高等教育区域化”等近似领域时也间接继承了这种观点。
3.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支撑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包括三类:其一源于传统教育领域。其中包括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职能理论。后者随着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新型高等教育职能的提出,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其二源于其它经典领域。如经济学、系统论的借用,包括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全息结构理论等。其三是我国本土化教育理论的探索。如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高度总结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与区域环境和谐共存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再如吴岩等以主体功能区为重心,提出建构以三关系(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和四模式(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经济驱动)为核心内容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框架[2]。而张国昌和胡赤弟则概括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发展内涵和内容[3]。
二、作为一种研究视角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
任何高等教育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从最宽泛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总是区域性的,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关照,是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具体化,是打通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高等教育研究的中介。
1.教育领域的“中层理论”
区域高等教育出于特有的中观层面审视教育问题。教育理论存在一种经典二分法,即基于任务可将其分为“理论教育学”与“实践教育学”。前者是“科学”的教育学,回答教育“应当是什么”、“应当做什么”,后者是旨在改变教育世界的理论[4]。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先是注重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后来则比较重视学科体系的建构,抑或是对宏观政策的解析,而对中观层面高等教育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关注甚微。教育研究要上天,更要下地,还要沟通理论与实践,这就需要透过一种全新视角审视两者间的关联,这种理论或视角与默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中所提到的社会学研究的“中层理论”类似,它介于抽象综合性理论同具体经验性命题两者之间,其宗旨在于架设一座高等教育理论“实用化”桥梁。这种视角较之宏观的政策分析与微观的院校研究视角更为开阔,揭示出高等教育系统多面特征及内外复杂的互动关系。在政府、高校、社会三角分析框架中,人口、地理、经济、历史传统等因素都可作为观测高等教育的重要侧面。
2.教育领域的“系统论”
区域高等教育同时透过系统论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功能分化。我们在论及高等教育时,都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社会为背景,高等教育与环境的交互不可避免,而区域可大可小,当我们这样看待高等教育系统时,高等教育总是区域性的,是一定范围内的现实存在。因此,由功能与结构论观之,区域高等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空间和地理概念范畴,倒不如说一种研究视角,即由系统论观照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问题。同时,这种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兴起代表了社会科学研究思想的转向,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看,这种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体现着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为社会科学研究逐渐摆脱追求空泛规律的研究范式点明了新航向,并与当前全球化时代地域性文化的消融、后现代主义的空间结构等思想积极呼应。
3.教育领域的“结构论”
以这种特有的“中层理论”、“系统论”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问题,集中体现于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问题的关注,此下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内涵的理论分析,如宏观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和地域结构,微观的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和权力结构等,任何一种结构都可成为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二是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节的制约因素研究,现有研究表明中央与地方的高等教育权限划分是影响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主要因素,两者与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间形成一种微妙的四角博弈格局;三是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研究结果多具综合性,融合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但关注焦点仍是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虽然时间横段面的分析区域高等教育表现出结构的失调现象,但历时性分析的结论或与此相左,“我国高校布局结构与各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趋强,高校布局结构趋向合理”[5]。
三、作为一种协同发展观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
如同区域经济学一样,如何促进发展,实现区域高等教育整体优化?这是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最优,系统与外部主体的发展也应保持适应性。这无疑是一种协同发展论的观点。
1.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均衡发展
发展尤其均衡发展是不同时期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论题,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是均衡发展的内涵。对此观点和界定层面并不一致,广义上涉及区域间的外在(空间分布)均衡、高等教育体系内(结构层次)均衡、教育体系(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均衡及高等教育与区域系统的协调互动[6]。事实上,多数研究只关注前两个层面。二是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讨论。多数研究认为均衡发展可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但是,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并非完全不合理,它既是增长极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7]。三是均衡发展水平的测量。一般采用经济差异分析方法,运用量化研究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洛伦兹曲线和二次模型回归等方法,进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均衡水平的测量。四是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涉及经济、社会、政策、历史、地理、观念等诸多层面,但多主要归因于经济因素。相应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集中于政府、社会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等各个层面而展开。
2.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是适应社会、超越社会还是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困扰不同时期理论和管理层的高等教育难题。社会的灯塔、镜子、甚至风向标、动力站、中枢组织……各个时代对高等教育身份的描述,都因此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折衷的判断,高等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看来并不算坏,区域竞争力理论、新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等也都在为其佐证。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存在两种基本态度,主流观点为“辩证关系论”,即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地域经济的相关程度是决定高等教育推动力大小的关键、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地域经济的需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8]。也有“复杂论”的声音,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多样而复杂,它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教育投入未必是同步的(柯森,1997)。
尽管如此,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经济社会而存在。根据系统论与区域科学的观点,两者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应是,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水平和效率与区域内部系统的适应性相互作用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区域系统也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优惠与项目合作等[9]。对于这种协调度的测量采用简化方法,现有文献一般将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理解为两者关系的一致性,即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同样发达,反之亦然[10]。研究结论多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总体来看发展协调,但是东中西区域却差异明显。除了先天性历史、政策性、地理区位、认识差异等原因外,经济差异或是造成这种失衡的最主要原因[11]。
3.系统间的合作发展
校企、校所、校校协同发展是当前政策和实践领域的热点主题,这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内部的联合办学,将特定区域内的高校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每所院校看做系统的一个元素,以此形成系统的结构,基于任务联接组建办学联合体;二是跨系统的合作,是以区域系统或多个不同系统内个体高校为单元,组建跨区域性合作教育机构。不论是同系统还是跨系统的合作,表现形式或最终结果都是重新形成新的次区域系统或跨区域高校联合体,这种合作的本质仍是个体间的合作发展,甚至可以说,“联合办学是实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刘伟等,1997)。区域内子系统的形成便于操作,如湖北地区的教育部“七校联合办学”、“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跨区域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合作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不同区域或城市群落间系统合作的研究,仍比较零散,相关研究欠缺。
四、作为一个分析单元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
区域的本义还代表着一类分析单元,这个框架内方便测量特定时空内高等教育系统的演化趋势、竞争力,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或者战略管理研究和资源配置分析等。
1.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界定。一般来说,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是指一定区域内所具有的能够满足本区域人们高等教育需求的要素,或者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整个社会用于教育领域中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12]。二是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和评价研究。相关研究围绕省域展开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如有研究围绕黑龙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展开研究,分别制定了评价该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高等教育资源的指标体系[13][14]。目前衡量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布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其标准有某区域内的高校数量、高考录取分数线、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以及人均预算内财政经费等。评价的维度涉及绝对与相对的数量、质量等,综合考查教育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教职工数等输入指标,以及在校学生数、科研经费等输出指标。从测量结果来看,资源配置结构合理与否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水平无关。
2.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
为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的现状、寻找差异,有必要展开对区域高等教育的表现进行比较和评价。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一般以省为分析单元,研究方法一般为DEA模型法、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法、TOPSIS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其中后三种方法最为常见,重点评价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综合实力。观测维度包括: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效率、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产出等。
3.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不同于高校战略,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属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是以某个区域高等教育为单元,对其进行制度设计、统筹规划、发展定位等。对此,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实践较为丰富,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研究最多,涉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区域高等教育联动发展、高等教育强省、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等多类研究。经济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发展模型在这里达到良好的统一。
研究中突出强调省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统筹职能。包括区域内的中央部委属高校的协调权和本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规划、部署、政策导引、执法监督、资源配置、检查评估、协调关系与信息服务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为保证战略通畅实施,发展预测及其预警系统研究便不可或缺。该类研究仍以思辨研究为主,主要阐述高等教育预测活动的必要性、原则、策略,提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位。少数研究采用量化研究,选取常用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与国外系统进行历时比较和预测分析。为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预警机制应由高校、地方和中央三级构成。
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也是战略规划的时髦话题,多从系统现存问题入手,通过同类区域比较研究,提出做强做大省域系统的政策建议。对此并不限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广东、“长三角”、青岛、宁波等省市,中部地区、黑龙江、江西、辽宁、云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也比较多,反映出这些地区寄希望于高等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政策诉求。
五、结论
国际社会正迈入一个全球化时代,欧盟高等教育区建设似乎正预示着同样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在高等教育的反映是多面的,既有高校或系统的同质化、一体化的部分趋势,更强调这种统一标准下系统间的竞争、分化、合作,这样反过来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个性和特色,彰显个体的发展优势。有理由认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兴盛发达的新纪元。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者们因此需要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借用跨学科方法,从多个层面认识系统间的差异。
以上从四个维度对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趋向的分析正是对当前研究这些特征的描述,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对相关研究内涵和方法的认识,方便探索相关研究的未知领域。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了区域科学的理论,并与现实的教育不平衡问题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空间与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但是,应正确理解区域高等教育的范畴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不仅因为区域是一个弹性概念,更因为区域研究的主题多元使然。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譬如以省为分析单元的做法的合理性、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合理性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应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突出区域高等教育的特色。同时,应采用多元视角,要重点突出空间范围内高等教育与其它主题(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等事业发展问题)的联动性。
[1]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13.
[2]吴 岩,刘永武,李 政,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 -5.
[3]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3 -57.
[4]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2.
[5]谭 诤.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变化——基于人口和经济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1 -14.
[6]李星云.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J].江苏高教,2006,(5):27 -29.
[7]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225.
[8]夏天阳.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6 -90.
[9]吴绍芬,董泽芳.“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J].教育与经济,2001,(2):9 -11.
[10]袁 静.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40-41.
[11]朱迎春,周志刚,王大鹏.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4):84 -86.
[12]郑 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8-9.
[13]张 莉.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55-62.
[14]赵 镇.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8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