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职业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
2014-04-17钱宁
钱 宁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300204)
批判性思维与职业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
钱 宁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300204)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具有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院校的职业化趋势也日趋明显,但职业化的影响有利有弊。高等院校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并且应对职业化带来的问题?如何在职业化的背景下坚守教育理念并实现教育目标?解决办法主要在于教育改革,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而从根本上讲在于学生全面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在理智、伦理和审美等诸多层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批判性思维;高等教育;职业化
在全球化、知识革命、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出现了明显的职业化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深受影响。那么,如何看待高等教育中的职业化趋势?如何解决高等教育职业化存在的问题?在诸多的解决办法中,加强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是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一、高等教育的职业化趋势及其评价
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科学知识的人才,职业教育旨在培训某一特定领域的职业技能,这两种传统合流的表现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的职业化。
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西方国家的政府重新考虑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加注意国家对于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正如O’Neill(1995)指出西方国家中的政治、政府和教育的关系中出现了“新正统(the new orthodoxy)”:促进国家经济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就业、生产力和贸易之间的联系,也要提高学生在与就业相关的技能和能力方面的成果[1]。教育不仅能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也能够“促进个人发展、提高公民的价值观”[2]。可见,教育职业化的影响已经从经济领域延伸到公民的思想领域,这些终究会产生全方位的社会影响。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中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都与职业化有关,例如:商业、保健、生物学、计算机等专业。高等教育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在这个体系增长50%的时期,根据毕业生的数量来衡量,本科学院的核心传统人文学科的几乎每个领域都出现绝对的衰落。”[3]换言之,那些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职业化的专业发展显著。在英国,拥有特定的高等学位并不能使人进入具体的职业领域,因为人们一般认为个人有理由发展普通的、可改变的技能。同时,也有大量特别专业的短期职业资格培训项目。德国的高等教育的职业化比英国更加显著,职业化与特定职业的具体技能有关[4]。
在中国,教育的职业化也是近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一些高等院校打出了“学以致用”的校训,设立实用性强的专业和课程;同时,那些符合市场需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得到迅猛发展,例如:商业、经济、金融、市场营销、计算机、电信等专业。而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特别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相互联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5]
教育职业化的影响纷繁复杂,难以一概而论。目前,提到教育职业化,人们往往想到职业化积极促进学生的就业。其实,中国的职业教育理念由来已久。近代教育家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观点,认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6]。可见,职业教育并不只涉及提高就业率,而是要着眼于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共同利益。目前,教育职业化的积极意义在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不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且不断满足大众接受教育的需求。
但是,教育职业化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包括:第一,一些高校过于迎合职业化需求,功利主义太强。例如,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副校长史蒂文·施瓦茨(Steven Schwartz)教授反对职业化, 哀叹高中和大学开设的项目正在“被约化为职业培训”[7]。第二,有些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不够合理,特别偏重于死记硬背的技术知识。第三,教育职业化的进程走得过远,课程设置范围过窄,偏重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而忽视理论研究能力、学术能力。第四,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道德素养的教育重视不够。
实际上,一方面,对于教育职业化的优势应该充分肯定。另一方面,教育职业化应该适度,包括教育职业化的范围,即哪些高校、哪些专业适合职业化,职业化的程度等。其实,无论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需要有基本的教育理念,即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人文学科的传统,坚持教育的学术性、道德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精神、独立人格和公共责任感。只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自我发展,却又不局限于个人私利,而是着眼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因此,为了解决教育职业化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而更为核心的途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改变和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二、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和类型
教育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深刻地指出,“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8]而对思想条理的领会就是思维能力的表现。
什么是思维?美国哲学家杜威早在20世纪初就明确给出反省性思维的定义:“对于任何信念或者假定的知识形式,就其支撑基础和进一步的趋向结论,进行积极的、持续的、认真的思考,就构成反省性思维。”[9]反省性思维主要不是基于感性,而是基于理性。所以反省性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或者说反省性思维包含的最重要部分就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繁多。美国哲学学会(APA)进行了关于批判性思维和推理的大规模研究,在其1990年出版的报告中,长期从事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和研究的美国学者Peter Facione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会导致对于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标准学的或者语境方面(这些正是判断的基础)的释义、分析、评价、推理和解释”。这里的“释义”是指理解并表达意思或者意义;“分析”是指辨明意向的和实际的推理关系;评价是指评价逻辑强度;推理是指得出合理的结论;解释是指声明结果,证明自己的推理正确;自我调节强调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10]。
由此,批判性思维是作出决定、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在学术领域至关重要,而且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必不可少。批判性思维可以分为三类:理智批判、伦理批判和审美批判。对于教育来讲,应促使学生在学术、道德伦理和审美方面增强批判性思维的运用。这符合我国教育方针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理智批判
从上述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首先表现为在获得真正的知识、接近真理的过程中运用理性或者理智,这可以称为理智批判。
开创批判性思维先河的西方思想家当属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采取独特的“辩证法”,也就是问答法,通过提问、质疑和回答的过程,通过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的方式,不断启发对方,直至对于关键概念产生深刻的认识,不断接近真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理智德性与灵魂进行推理有关,分为理论智慧、实践智慧等方面。理智德性的实现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批判性思维运用的过程。
西方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在当今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之一就是高等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显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学习成绩的高低成正比,加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能够提高学习成绩。批判性思维特别体现在学生分析、探究和交流三方面[11]。学生的这三方面能力实际上反映了学生运用理性进行心智活动的过程,批判性思维特别体现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于观察结果的分类、推理和评估。
在高等教育职业化的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高校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制,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造力,增进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达到全面发展。首先,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齐全,包括逻辑课、研究方法等课程,以便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分析、判断、评估、推理能力。第二,加强人文学科建设,设置全面的中西方思想文化课程,例如,西方思想文化、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等,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例如,普及论文写作课,增强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又如,普及演讲课、辩论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此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面对浩瀚的信息,如何判断和处理;在百花齐放的语境下,如何提出公正、客观的见解,这都需要很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哲学家Robert H. Ennis (1987)富有卓见地指出,“合理的反思性思维着重于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12]而Shapiro 和 Hughes(1996)也同样强调甄别信息的重要性,特别把掌握信息的能力概括为“广义上新的人文学科,从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并掌握信息,延伸到对信息本身性质的批判性反思”[13]。获取、筛选、处理、评判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社会对创新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在教育职业化背景下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试金石。
2.伦理批判
批判性思维绝不仅仅局限于理智层面,而是具有伦理内涵,也就是说应该在伦理层面上进行批判。批判性思维在伦理层面的运用非常重要,因为人类的理性如果没有伦理、道德作为指导,将会走入歧途。著名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类不但有理论理性,而且有实践理性,实践理性的理性法则对人类规定了“应该做什么”的道德法则。亚里士多德也承认人的德性包括伦理德性,强调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道德品质,例如勇敢、节制、公正等。当代西方学者Glaser(1985)继承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进一步阐明,没有伦理导向和道德目的的逻辑思维对于促进优等的社会教育没多少价值[14]。
伦理不仅涉及个人的道德品质、家庭关系,也包括群体内部、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涉及社会伦理。目前的批判性社会理论倡导:致力于共享民主制的社会和政治实践,愿意想象或者开放地考虑其他视角,愿意把新的或者修正的视角融入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之中,愿意培养他人的批判性[15]。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促使公民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理智地判断,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使社会更加和谐。
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伦理批判对于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纲要》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了高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这里指的是高校应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传播先进文化,同时特别充当智囊团的作用,也就是说,高校应该培养“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国家栋梁。为此,高校不仅承担传授科学和人文知识的重任,而且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特别是爱国、正直的品质和强烈的伦理批判精神,为国家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职业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应该结合社会实际,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思考,选择有针对性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独具匠心的解决方案。例如,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技术问题,更涉及食品安全立法的法律问题、社会伦理问题等。又如,环境问题也不仅是环境方面的自然科学问题,而且是有关环境的立法问题,也是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等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因此,准确选择研究方向,适当地进行跨学科研究,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3.审美批判
批判性思维除了在理智和伦理层面上发挥作用,由于批判性思维的广泛适用性,也在审美层面上发挥重要作用,笔者称之为“审美批判”或者“美学批判”。
审美具有很广泛的含义。在教育领域,审美远远超出了狭义的艺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应该培养所有精神活动特质中最朴素简约的特质,……是对风格的鉴赏。这是一种审美的能力”。各种风格,包括艺术中的风格、文学的风格、科学中的风格、逻辑中的风格、实际做某件事的风格,从根本上说,都具有相同的审美性质,即实现和约束。“风格”是“受教育的文化人最后学到的东西”,也是“最有用的东西”。“风格无处不在。” 也就是说,一个受教育者在对于任何科目的学习、任何层面的研读的过程中,都会表现自己的审美能力。
从狭义上讲,与审美直接相关的学科,例如美学、艺术等学科更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创作艺术作品和鉴赏、评价他人的作品时都需要进行审美方面的批判式的质疑、反思。因此,教师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包括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提问、联想、推测、推理,特别是通过多视角来思考,自由讨论,各抒己见,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不同理解、鉴赏和批判来激发其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反过来又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想象力,增强创造性思维。
那么,在审美层面上运用批判性思维是否只是为了审美目的?“为了艺术而艺术”难免导致苍白庸俗。审美与道德是密不可分。康德认为文化(包括技能文化和教育文化)是道德的准备条件,道德作为文化的目的则规定着文化的方向。康德在其著作中曾直言:“美者是道德上的善者的象征”。[16]因此,审美的更高目的应该是道德目的。美育的作用应该是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激发人们对于苦难的同情、对于真善美的崇敬。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坚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面临着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冲击,高等院校近来的负面问题有所增加,例如自杀、犯罪、道德滑坡等问题,其原因复杂,主要包括学生负担较重,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沟通和应变能力,道德观念淡漠等。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不仅需要进行理性层面的知识和道德教育,而且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批判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普遍涉及审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在人文学科。例如,在文学课上,教师除了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还应该引领学生对于作品进行适当的道德批评,鼓励学生善恶分明、弘扬正气。否则,道德上的相对主义会混淆学生的善恶标准,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在此,促使学生分清艺术上的优劣和道德上的善恶的正是批判性思维。同理,批评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增进艺术修养、提升道德水平。又如,在艺术课上,对于艺术作品的赏鉴也不能离开道德批判。可以想象,面对俄国画家列宾的现实主义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感的人不仅会关注作品的艺术风格而且会同情19世纪俄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从而进一步探究悲惨生活的伦理根源、社会根源。审美批判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审美和道德情操的陶冶是终生的教育任务。
综上所述,面对高等教育的职业化趋势产生的问题,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因为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的诸多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批判性思维的理智批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伦理批判促使学生对于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审美批判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出众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从而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1]O’Neill, M. H. Introduction. In D. S. G. Carter & M. H. O’Neill (Ed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M]. London: Falmer Press, 1995: 9.
[2]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Growth, competitiveness, employment. The challenges and ways forward into the 21st century.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Bulletin of European Communities. Supplement). 1993(6):117.
[3]Brint, Steven. The Rise of the "Practical Arts" In Steve Brint (Ed.), The Future of the city of intellect: The changing American university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35.
[4]Maclean, Rupert and Margarita Pavlova. Vocationaliz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pathways to the world of work in Revisiting Global Trends in TVET: Reflections on Theory and Practice[M]. Published by UNESCO-UNEVOC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publication, 2013: 69.
[5]新华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 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7: 458.
[7]Schwartz, S. Wise up: restoring wisdom to universities lecture. Vice-chancellor’s Annual Lecture, Macquarie University, 2010. Available from http://www.mq.edu.au/mqvideos/vcLecture3.html.
[8][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M]. 徐汝舟,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21-22.
[9]Dewey, John. How We Think [M]. Boston: B. C. HEATH & Co., 1910: 6.
[10]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The Delphi Report (R). Millbrae: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0: 3.
[11]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Tasks in Critical Thinking: Core Scoring Manual [M]. Princeton,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1994: 6-7.
[12]Ennis, Robert H. “A Taxonomy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and Abilities.” In Teaching Thinking Skills: Theory and Practice [M], ed. Joan Boykoff Baron and Robert J. Sternberg, 9-26. New York: Freeman, 1987.
[13]Shapiro, Jeremy J., and Shelley K. Hugh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Liberal Art[J]. Educom Review,1996.,31.2: 31-35.
[14]Glaser, E. M. Critical thinking: Educating for responsible citizenship in a democracy [J]. National Forum, 65, 1985: 24-27.
[15]Raiskums, B.W.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Criticality in Adult Education [M]. Capella University, 2008.
[16]李秋零. 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 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68.
(责任编辑肖地生)
G647
A
1003-8418(2014)05-0088-04
钱 宁(1970— ),女,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