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成人:孔子为学思想的当代启发
2014-04-17王晓华
王晓华
(浙江工商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5)
引 言
《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恶欲者,心之大端也。”所以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学习教化,即便是具有善良天性的人也未必就能行善。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张栻在《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中对儒家教育理念有这样的概括:“惟民之生,厥有常性,而不能以自达,故有赖于圣贤者出而开之,是以二帝三王之政,莫不以教化未先务。至于孔子,述作大备,遂启万事无穷之传。”孔子虽然“述而不作”,好在有《论语》,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以“学而”开头,“学”字出现64次之多,足见孔子对为学之重视。
孔子重视教育,主张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周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德为学习目的;六行为学习途径;而六艺则为学习内容。这“三物”充分说明古典教育的教化性质。 古人云:“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 学之为觉(悟),说明学首先是觉悟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儒家当然从典籍中学习知识,“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文章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孔子对于古代典籍文献,决不是把它们仅仅作为客观知识的对象来掌握,而是作为教化和启悟的途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论语·阳货》。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解释此句说:诗尚比兴,多就眼前事物,比类而相通,感发而兴起。可见孔子所说的“多识于鸟兽之名”跟“事父”、“事君”的思路是一致的,“事父事君”是把仁心推展到社会,“多识于鸟兽之名”则是把仁心推展到自然,这就是所谓“道无不在”。
德语“教育”一词为Bildung,是“培育、成长”的意思,人类向来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在柏拉图看来,体育的目的首先不在强身健体,而在于培养学生勇敢坚忍的德性。纵观当今世界,自然界的种种问题都与人有莫大的关系,更不用说人类世界本身。既然全球所有问题都取决于人,那么反求诸己,通过改变和提升人自己来改变世界,不是解决问题和危机唯一可行的道路吗?所以说孔子的为学思想不仅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是成己成物的有效途径。
一、孔子为学思想之教育目标
志于道,朝闻夕死。孔子志在报国 ,为了他的治国理想,一生追求,一生好学。孔子曾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这里的“一”指的是“仁”。可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克己复礼为仁,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纵欲以及邪恶的思想和极端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然后合乎”礼“境界就叫“仁”。他的“仁”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然后才可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的理想便是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他把这种“仁爱”思想始终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实践当中。
孔子为学不单是做学问,他把“为学”与“为人”等同起来了。“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论语·述而》,意思是根据大道而立志,这样人生的格局才够大;依据道之德而执守,这样就有了人生的底线;归于仁道而不违背,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君子;优游于六艺而怡情,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多彩。“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阐述为君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治国之道、为学之道、修行之道,“道”有“真理”“理念”“信仰”等意思。《周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凡是超越自然生命和物质生活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都属于“道”的范畴,都可以称为“道”。孔子追求“道”,是出于对“道”的信仰,因此认为一朝闻“道”,生命的活动就有了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可以存留于宇宙之中了,接下去是死亡还是存在都无关紧要。孔子思考现实政治时有天下大同的理想目标,具体的实践行为也有仁义礼智信的价值指向。因此朱熹解释“朝闻夕死”时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这种关于“道”的信仰其实是对原始宗教中对“天”的信仰的发展。
当然,孔子的“道”不同于庄子的“道”。 庄子的“道”提倡顺其自然,是将卑微的个人生命融入宏大的宇宙和社会,是消解放逐自我的主体性从而获得自由的过程。而孔子的“道”更多表现为社会的价值理想,强调生命主体的追求。孔子的“闻道”也与西方的“认识真理”不尽相同。“闻”不只是听觉,也不仅仅是价值观的被动接受,它包含个体生命的自觉参与,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任何从内心出发的行为,都是“道”的践行。当然,不是每一个生命都是伟大的,也不是每一个生命都有成为伟大的机遇。重要的是在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俗世中,每个个体生命通过学校教育,家庭影响,自身修为,内心保持对“道”的虔诚信仰和敬畏,以践行道作为人生的座右铭。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目的当然应该促进社会发展。春秋末期,在孔子看来,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社会政治秩序失调,价值系统紊乱。出于政治和伦理目的,孔子提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的目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斯可矣。”*《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圣人”是高不可攀的,他讲求实际,将“君子”作为人生最高理想境界,因而也是他育人的最高目标。曾有人统计,《论语》中“君子”有107处,比如“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论语·泰伯》“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君子有九思”*《论语·季氏》等,可见孔子对“君子”的推崇。归纳起来,“君子”的个人修养可分为四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为政治的,如说“君子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其二为道德的,如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其三为文化的,如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其四为生活的,如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孔子格外重视“君子”的文化修养,这与他对人的精神要求是相联的。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君子,然而如何能达到君子的境界?孔子认为首先要博学于文。这里的“文”是指孔子用于教学的诗、书、礼、乐等。现今社会,“文”的概念更加宽泛,一切有助于人类发展的知识理论都应称之为“文”,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科间的联系也愈发密切,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要广博的学习,博后而专。“礼”是一些成形的秩序。大“礼”为法律、规范、标准,小“礼”可以理解为礼仪、礼貌、礼节等等,孔子的意思是人要遵从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地进行品德修养,这样才不会离经叛道而成为祸害社会之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几千年来的古话在当今社会依旧适用。尊重他人是礼、谦虚为人是礼、讲究诚信也是礼……礼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一言一行当中。“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司马光《资治通鉴》博学方可明理,践行臻于礼节;约之以礼能文质彬彬,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博学而知礼,知礼而为礼,对内修身养性,对外构建和谐,做一个怀瑾握瑜的真君子。
西方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倡导“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良好的品德情操,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这和孔子的主张不谋而合。16世纪,公民教育在欧洲随国家思想而兴起,由国家大规模的承担近代意义的公民训练的学校之设施则始于19世纪。*曾在幹《略论公民教育》《教育杂志》1928年2月从那时起,公民教育不仅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主要目标。联合国1975年给出的定义为:公民教育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因此推动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强调道德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以及民族兴亡的重要作用的公民教育,正是儒家教育思想核心价值的当代体现。
二、孔子为学思想之教育理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不仅好学,而且乐学。《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在孔子的弟子们看来,这是孔子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也是他们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对天地万物及其道理,我们都应该尽力去认识和了解,且应经常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体会到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随时随地学习,在求知过程中自得其乐,正是孔子积极人生态度的真实流露。孔子主张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学。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加强自己的修养,博学多识,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多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全面育人。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古代的“六艺”科目就好象是我们今天所设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劳动等科目。孔子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一个人具有专业的素养和学识固然重要,但还应该具备一些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艺术修养,因为这些艺术修养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当代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就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杜威所要探讨的教育理念,一要使美国学校和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二要使美国学校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的规律合拍。因而“教育即生活”命题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二是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建构美好生活。首先强调的是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注重教育对生活的影响。“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应该充实人的生活,使学生能够适应生活,快乐生活。”其次,“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与人的一生的生活共始终,意味着青少年生理健康成长与心理愉悦发展。“教育即生活”不仅仅强调教育要联系生活,而且强调生活本身具有的教育性。 杜威批评当时美国教育“注重于专门性的和技术性的东西而漠视了美好的生活”,没有成为美好生活的审慎的创造者和培育者。所以,现代教育是提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所谓的素质教育应该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全方位的快乐的教育。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之所以被称为“至圣先师”,源于其实事求是、虚怀若谷、严谨的求学态度。孔子曾这样教导仲由:“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是虚怀若谷。对不知道的东西,不仅要老老实实的承认“不知道”,更应该勇敢地说“不知道”,这才是为学的科学态度。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心怀谦逊的态度,才能不断获取新知识,达到新境界。不然,则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孔子认为:“余非生而知之者”,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闻之,曰:‘是知礼也。’”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知礼的表现啊!”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卫国国君为了表彰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认为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论语·公冶长》
古今中外,凡有为学成就者,莫不勤学好问。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甚至不顾危险,自己亲自品尝那些记载有毒的草药,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努力辛苦的过程,不然就不会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也不会有“铁杵磨成针”的古训。钱文忠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就说到,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经常悬着一把戒尺,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当然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而且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可见乐学好学是心理基础,苦学是华山一条道,成功没有捷径。
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治学之道,时时回顾以往,常会有新得,所谓“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必定日日有所得。《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这个意思。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理念,虽简单至极,但却于简单中蕴含至理,真正领会践行的,必有大成。孔子认为,学习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意思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忧虑的。由此可见,孔子认为教育不能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即如果要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绝对不能当书呆子,而要学以致用。查《论语》集注,“学而优则仕”的“优”并不当优秀讲,优在古代有“充足”、“富裕”的意思,如《荀子·王制》中有:“故鱼鳖优而百姓有余用也”,鱼和鳖充足了,老百姓就可派多余的用场了,显然不能解释为优秀的鱼和鳖,百姓就有余用。现在子夏说的那段话是否可以这样领会,你官当得有余力了,那么你就该去学习,你学习有余力了,就可以去当官。几乎人人都知道“学而优则仕”,其实在这句话的前面,子夏还说了一句如今被忽略、以致鲜为人知的话:“仕而优则学。”“仕”要做到“优”,就必须持续“学”。然而,比较说来,“学而优则仕”,是人们争着想实现的;“仕而优则学”,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自觉去做的。寒窗苦读,一旦成“仕”,好官我自为之,便少有那种苦学的劲头了。有些人即使还没有完全忘记继续学习的必要,但也往往觉得在官场搏击,要花精力关注更重要的事情,结果学习摆不上位置,常被挤掉。是故古人早有“一登吏部选,笔砚随扫除”之叹。实际上,只要有学习的热情,对于任何人,时间总是有的。关于挤时间读书,古来早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之说。陆放翁即是“待饭未来还读书”的。许多重视学习的优秀之“仕”,不论戎马倥偬,还是日理万机,都没有间断过读书生活。看来,要真正做到“仕而优则学”,既要努力改善官员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更要努力改善官场的生态,形成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心态和世态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
三、孔子为学思想之教育方式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孔子办学的方针和原则,是他招收弟子的标准。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不过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性格乃至生活习性相差迥异。他相信教育能改变人,使之趋善避恶,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孔子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当官。不过,到孔子生活的年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开始下移,这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遇。与“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相比,孔子招收门徒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只要悉心向学,奉上束修,就可入学。由于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程度参差不齐,孔子便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班级,灵活施教。他非常了解学生,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针对个人不同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内容,开设四科,对症下药,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博牛,仲弓。言语:子贡,宰物。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在同一件事上,孔子会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论语》中记载:冉有胆子小好退缩,孔子就要求他凡事抓紧,一听说就去做。仲由胆大,敢作敢为,孔子要求他凡事先退一步,三思而后行。对弟子提出的问题,因人不同,回答也不同,如对“仁”的回答,对颜渊回答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人。”对司马牛说:“仁德的人,不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是樊迟三次问仁答案都是不同的。分别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知……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问仁,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孔子的回答循序渐进,从抽象的“爱人”,到比较抽象的“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再到具体化的“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所谓“无类”其实说明人原本是“有类”的: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的孝顺,有的不孝,有的贫穷,有的富裕。但孔子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这个观点,是谢质彬先生在1989年第11期的《文史知识》里提出来的。 既然承认人是有分类的,那么因材施教就很重要了。在西方,现代教育也倡导分层教育。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催生社会分工精细化,人口居住集中化和教育普及化,统领300多年的班级教育制度越来越暴露出自身局限性:不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不因材施教的结果就是人才培养没有了独特性,阻碍了创新。美国教育家哈里斯(Harris)从1911年开始试行弹性教学,将班级里的学生分层,可以提前结业,按时结业和延期结业。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是世界领先的,他们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全部实施三轨制的学校分层教育:以升大学为目的的精英教育机构文法中学;连接工业教育和农业教育的实科中学,也就是职业技术学校;适合学历低下学生就读的基干学校,也就是培养普通蓝领的学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告诫学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所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以此为指导,后世的朱熹提出的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用”熟读精思“对孔子学思并重原则作了具体阐释。其中熟读涉及的是学习的巩固性原则 ,他提出熟读是要“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朱熹《读书之要》为此,他强调读书必要读足一定的遍数,因为在他看来,熟读确实有助于理解,“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朱熹过于强调读书遍数,则未免陷于机械。 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朱熹提出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对于精思的方法,朱熹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里所说的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即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精心思考的结果。读书若能真做到既读得熟,又思之精,那么就真正把书读通了,而且会真正有收益。有些书特别是经典名著的内容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读者通过一番联系实际以及联想、查询、思索的功夫,才能打通关节,对书中的观点心领神会,弄懂弄通。另外,书有优劣高下、好坏真伪之分,所以书上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军而已矣”。*《孟子·尽心下》那些没有“取”的,自然是孟子不信或存疑的。因此,我们读书应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思之越深,析之越透。多思、精思,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对书中的知识真正做到“弃其蹄毛,汲其精华”。
读书思考,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历史唯物观点、辩证的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历史上许多学者在这方面都是深有体会的。钱基博先生说:读历史书的大毛病,在于“记忆事实,而不深究其所以(不深究各个朝代的治、乱、兴、废的缘故)。”他很赞赏古代名儒程伊川、王夫之的做法:他们“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其成败,然后再看;有不合处,又更思之。”*钱基博《国学必读》这是训练独立思考的一种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多思、精思、善思,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样的读书才会大有收获。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事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育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步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要回答“钱学森之问”,要培养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的教学方式抓起。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朱熹的《论语集注》注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谓开其意。”意思是开导启发,使学生突破盲点,领悟要旨。学生求知若渴,努力学习,用心思索,急于探询奥秘而不能,于是烦闷、着急,这个时候,才可以开导他。达不到这种程度,就不要去开导他。“不悱不发”,即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用言辞表达出来的地步,就不要去启发他。“悱”,意思是想说却又无法用言辞表达。朱熹注释说:“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谓达其辞。”意思是使人获得引发,找到表达自己体会的言辞。朱熹认为:学生经过思考已有所领悟,但却暂时未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所以惆怅、痛苦,这个时候,才可以启发他,让他顺利流畅表达出来。不然就不要去启发他。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不愤,启也白启,不悱,发也没用。孔子接下去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告诉他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类推出另外的三个方向,就不要再告诉他了。学生不能触类旁通,那么他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经验还是不够,缺少悟性,就算告诉他结论,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告诉也是白告诉,就不要再告诉他了。孔子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颜回有许多优点,子贡独独答这一条,说明举一反三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因为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和我们做学生时遇到的问题不一样,单纯依靠学习是永远学不尽的。因此必须掌握一套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子提倡启发式教育的中心思想是学生有求学的诚意,有求学的兴趣,“不愤不启”强调教育要掌握时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家长没有信任感,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悱不发”强调教育要因势利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因此“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真的应该退出课堂,朱清时校长和他的南方科技大学被誉为开创性的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实只不过是践行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西方备受推崇的博雅教育起源于古希腊,从教育目的而言,是指培养通达智能的自由公民教育。从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模式,到近代百科全书式的学科教育,以及20世纪初美国及欧洲通识教育的兴起,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传统。从教育的内容而言,博雅教育是以人的精神道德修养为内核,通过人的性格培养来促进个性的发展。从教育方式而言,它是一种将人格修养与知识积累相结合的教育过程。“博雅”教育思想并非一个全新的西方概念,“博、雅”二维构成君子人格的整体框架,“博雅”精神实际上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解读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进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对别人炫耀并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广利大众,积极推行自己的主张来造福社会;今天求学的人是为了自己利益,修身养性以求得一官半职。正如朱熹所揭示的:“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礼禄而已也。”*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求学就如种树,春天可以玩赏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得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恰似玩赏春花,修身利行,就好像摘取果实。只有为己成人的学习,才能因为持续的内在动力而长久。
[1]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 高时良.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孔子教育语义集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黄河.儒家二十讲(选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