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地方医学院校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思考

2014-04-17张凌蔡红星刘莹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7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培训

张凌 蔡红星 刘莹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面向全国7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它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教育部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也纷纷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逐步构建并形成国家、省、学校多层面立体化的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国家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引导高等学校进一步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大教学投入,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年7月印发“本科教学工程”实施意见,标志着“本科教学工程”的正式启动。“本科教学工程”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础,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整合各项改革成果,加强项目集成与创新,是“质量工程”的延续和提高。

一、地方医学院校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必要性

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前医学教育体制中,五年制本科教育仍是医学教育的主体。但是随着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问世,必然促使医学教育模式发生转变,所以,追求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将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求调整高等学校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大医学教育投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地方医学院校承担着促进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地方医学院校要以“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准学校办学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明确定位,发挥优势,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多样化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二、地方医学院校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策略

(一)扎根地区,准确定位,服务地方经济

立足所在地区,主动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是地方医学院校的重要职责。

1.面向地方需求,培养应用型、适用型医学人才。地方医学院校必须通过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和专业、学科建设的差异性来形成和凸显自己的竞争优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层次,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五年制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地方高等医学教育的重点。按照《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的要求,地方医学院校积极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以强化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医学生初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临床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

免费定向本、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满足农村医疗卫生需求,面向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适用型医学人才,应探索掌握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基层卫生领域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学人才(全科医学方向)培养模式,探索“3+2”(三年医学专科教育加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形式的多样化。注重培养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国家计划内学生的培养为中心,兼顾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全日制培训和业余培训、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等。坚持各级基地建设,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各级各类医药专业人才,如全科医师培训等。积极探索为基层培养、培训医药卫生类高层次实用人才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如各种集中培训、委托培养等。为地方各级卫生管理机构和医药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学历教育和课程进修班教育。同时,应注重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承担地区卫生指导,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是地方医学院校首要的社会服务内容。依托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地方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充分发挥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先锋示范效应,坚持医教研整体推进,保持和强化其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急救、康复等功能任务为一体的服务功能,带动整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联动发展

专业建设是立校之本,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地方医学院校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将现有专业按照分类建设的思路,重点建设发展品牌特色专业,扎实推进医学专业认证。

首先,地方医学院校应拓宽专业口径,地方医学院校要坚持走“发展、调整、巩固、提高”之路,根据国家医学专业调整方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办学结构,探索专业动态管理机制,依托现有优势学科培育交叉边缘学科,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探索医学传统学科与理、工、管等相融合的专业定位,使得学科、专业综合协调发展。

其次,地方医学院校应以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和临床实践能力训练为核心,通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品牌特色专业为试点,不断强化品牌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及教学方法改革,努力增强品牌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培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在同类地方医学院校相同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地方医学院校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整体规划,分步实行,深化改革。按照国家级—省级—校级分类建设精品课程,形成层次结构较合理、课程内容较先进、与国内外高校同类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覆盖重点学科与品牌特色专业的精品课程体系,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把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范畴,努力使学生在校期间享受更多的优质课程教育。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实施模块教学;增设医学与人文、自然科学交叉课程。

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重点申报和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扩大精品课程效应。建成一批满足终身学习需求,有较高影响力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立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完善和优化课程资源共享系统,提高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同时,课程评估制度常态化。

(四)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地方医学院校要以学生为本,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确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其形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在基础教学阶段通过鼓励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实践和接受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采取资源共享、优化组合的方式搭建开放共享教学科研公共平台,引导鼓励学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尽早接触探索创新性研究等。

以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目标,以临床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为主线,构建临床认知实践—临床见习—临床模拟实践—临床实习四位一体的七段式临床实践教学新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效果测量机制。以评价用来改进教学和培养学生为出发点,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大形成性评价比例,加强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临床技能的考核,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发挥考试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教育作用、引导作用和导向作用。

(五)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地方医学院校要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师德建设为先,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骨干、培养名师、组建团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决定性地位。坚持“引培并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学科梯队。加大投入力度,主动寻求、吸引优秀海外学人和国内知名专家来校任教。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功能,推进教学改革,建立常态化的教学评估和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满足教师专业化个性化的需要,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动力;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建设来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强化中心的教学咨询和示范功能,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效应,为本区域开展医学师资培训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特色专业办学经验,推进本科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地方医学院校还要以推进高校岗位设置为契机,完善分配制度。深化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以岗位聘任为核心,教师个人工资收入与教学、科研业绩挂钩,通过岗位业绩考核,使教师看到长处和不足,明确努力目标和方向,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