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的涵养
2014-04-17朱洪波
朱洪波
(贵州省科协,贵州 贵阳 550003)
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化进程也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3.7%,这标志着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城市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对城市现代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不仅仅保存着城市的记忆,还明确着城市的定位,决定着城市的品质,展示着城市的风貌,塑造着城市的精神,支撑着城市的发展,构建成了建筑是筋骨,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的重要关系。因为,只有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并重,既具有规模发展又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
但在现实中,城市文化建设却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城市文化的涵养更显得不力,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价值取向上均存在误区,导致诸多城市区域差异性丧失,形态多样性匮乏,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弱化,历史传统和个性特色消退,城市面貌竞相趋同,“千城一面”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城市化的科学发展,影响了城市文化的传承、培育、创新和发展。城市面貌的趋同、历史文化的衰退、城市特色的消失、城市记忆的淡灭,致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失落和忧虑。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在城市规划上缺乏前瞻性,重城市外延发展,轻文化内涵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是关键。规划既是顶层设计,也是整体发展的基础,城市规划对于城市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不少城市的发展规划明显欠缺,普遍表现为重城市外延发展轻文化内涵建设,发展规划中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城区扩张和建设规模等目标,而少有文化建设目标。即便有的规划有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但缺乏科学、准确而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定位,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如何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弘扬城市文化传统,充分利用文化手段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等,并没有充分思考和深入谋划。文化标志物、文化资源的保护及文化产业的发展等也常被忽视,一些城市文化设施的建造设计脱离其地域文化特征,盲目仿造,难以发掘其作为文化设施的真正内涵。
2.在城市建设上缺乏科学性,重新区新城建设,轻历史文化传承
城市化进程中,必然既有新区新城建设,也有老城改造。但新区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如何科学处理,如何兼融实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实中,经常出现城市老城改造的“建设性破坏”。有些地方试图在人口密度已经过高的老城内拓宽道路、兴建高层建筑来缓解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不问对象,大拆大建,对老城布局与风貌造成严重损害。老城中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群、传统街巷、传统标志物等在改造的浪潮中消失,更有甚者有的历史文化遗迹被拆毁,其周围的历史文化环境也遭到破坏。此外,一些建设者由于存在认识误区,既不注意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迹,又导致花费大量资金修建的假古董竞相泛滥,致使仿古街巷、仿古庭院、仿古楼阁等不断涌现,既磨灭了城市文化历史,也抹杀了城市文化个性。
3.在价值取向上缺乏包容性,重西化建设模式,轻兼容并蓄发展
在城市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上,开放包容与文化传承理应是相容共存的,既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也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但是,现实中很多人片面强调“西化论”,认为西方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只有西方化的城市建设模式才是城市的现代化。没有充分认识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陷入了自身的片面认识中,导致文化主体的“自我迷失”和文化价值评判标准与价值取向的迷失,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走向。不坚持辩证的综合,抛弃僵固的思维模式,必然不能真正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进行科学分析、审慎筛选,自然也难以广纳百家,兼采众长,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城市现代文化。
城市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现代化,既要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更要重视文化发展。因而,当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判,从前瞻规划、科学建设、包容发展等方面,采取科学审慎的态度、全面统筹的方法和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特别是要重视城市文化的涵养,着力塑造城市精神、打造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发展生态文化,使城市文化充分体现物质与精神、共性与个性、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的交汇融合,从而让每一座城市都呈现出富有底蕴、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文化图景。
一、着力塑造城市精神
在城市文化中,城市精神是核心因子和关键因素,是城市文化的内核。它是通过市民行为方式(包括生产、生活、交往等方式)、规章制度、文化艺术、伦理道德、奋斗目标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植根城市历史、体现城市现实、引领城市未来、区别其他城市的灵魂。从古到今,我国城市一直是国家政治统治、文化教化的中心,国家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城市精神既与民族精神高度重合,又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一是要凝炼和升华城市精神。贯彻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实现“中国梦”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追求,结合城市的历史传统、现实定位、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凝炼出市民普遍认同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的城市文化价值观,形成激励市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精神动力。
二是要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既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也要加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既要强调城市精神典范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也要强调城市精神推广的大众性和普适性;既要有社会、学校、家庭互动共促的良好氛围,也要精心设计为市民乐于接受、具有熏陶作用的实践和活动载体。
三是要建立宣传舆论导向和政策引导机制。把塑造城市精神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统一起来,整合不同层面群体,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力量,使之成为市民共同的自觉行动,使城市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体现在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要在政策引导上融入城市文化所推崇的价值导向,融入城市精神所倡导的本质内涵。
二、着力打造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总和,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最显著特征。城市特色的形成,除了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外,又更多地受到城市定位、规划设计和产业特点不同,以及地域和文化传统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打造城市特色,一是要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定位和设计。依据城市发展实际,确定具有恒定性和长期发展性特质的城市形象和风格的整体特色,赋予城市以独特文化内涵和风格。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组织具有自身特点的空间形态和结构,充分展示城市的建筑风格、规划格局和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们强烈感受到城市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二是要重视凸显城市个性。坚持走秉持特质、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避免“迷失自我”,盲目仿效,导致“千城一面”现象。利用自身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发展条件,通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充分体现出城市鲜明的个性特点,包括区域和布局特色、环境特性、建筑基调、产业特点,以及历史传统、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等。正如在西方,巴黎的时尚浪漫、维也纳的优雅随性、威尼斯的诗情画意;在我国,北京的巍峨、上海的繁华、西安的古朴、苏杭的灵秀、拉萨的神秘,等等,这些城市正是由于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独树一帜的风格,才得以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从而强烈地展现了自已的特色和魅力。
三、着力传承历史文化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和烙印。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的永恒纪念。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就是坚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历史记忆,弘扬自己民族的血脉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传承历史文化,必须充分按照《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要求,一是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保护好传统民居群、传统街巷、传统标志物等,更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迹及其周边环境。
二是要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本原真实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维护传统的延续性。既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利用好实体的、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也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传承发展好活态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是要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也要认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客观要求,在保护、利用基础上坚持发展与更新,针对不同情况,在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基础上,采取严格保护、保护与更新相结合、依据史料参照原迹重建等多种方式,留存、完善和尽力还原历史文化遗产,使城市文化既具有新时代的强烈气息,也具有深沉浓厚的历史底蕴。
四、着力发展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为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映射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核心是强调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主要应体现在三个层面,即树立文明的生态观念,坚持科学文明的发展方式,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行为。因此,发展生态文化,一是要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激发市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正义,使广大市民自觉承担起生态责任和生态义务,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坚持产业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重视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包括生态旅游、生态休闲等物质文化产业和影视、音乐、书画以及传媒、网络等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产业。
三是要不断强化绿色健康的生活行为。增强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引导鼓励广大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文明进步的行为习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减少污染,节约资源能源,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使建设生态家园成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诸山.生态学视阈下的城市文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2]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郝风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5.
[4] 朱俊成.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5] 向德平,田北海.论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02).
[6] 赵夏.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J].城市问题,2008( 04).
[7] 刘华龙,郑国民.城市化视域下的城市文化解读[J].中州学刊,2013( 05).
[8] 倪志娟.中国城市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