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嘉莉妹妹》女主人公的影响分析

2014-04-17余爽爽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嘉莉妹妹嘉莉赫斯特

余爽爽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

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嘉莉妹妹》女主人公的影响分析

余爽爽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

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赛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小说的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消费社会,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两种价值观都对小说的主人公嘉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嘉莉;消费社会;享乐主义;实用主义

《嘉莉妹妹》是自然主义作家德莱赛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女主人公嘉莉作为一名外来妹在芝加哥和纽约努力打拼,最终梦想成真,成为一名百老汇明星,但却陷入了迷茫和空虚。

女主人公的这种幻灭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和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造成的。小说的故事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由于19世纪中期美国的西进运动、美国内战、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进入了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里,那些清教主义的价值观—比如勤奋、节俭、纯洁、朴素—已经不再受到推崇。而“炫耀性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人们消费的越多,说明自己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一、消费主义价值观

消费主义价值观也就是在消费社会流行的消费文化。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随着人们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在娱乐场所消费。而政府也鼓励人们的各种消费。比如购买奢侈品、大房子,旅游,娱乐消费等等。因此,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市民,开始出入咖啡馆、剧院、公园等。而富人们也以举办宴会为风尚。这种社会潮流的转变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而“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1.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者有这样的信条:享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和全部意义。它的兴起瓦解了作为美国的文化根基和主流文化的清教主义。清教徒们一直推崇勤勉、节俭、自制。而那些享乐主义者就像《嘉莉妹妹》的很多人物一样,沉浸在无穷无尽的欢乐中不能自拔。而且,大都市到处林立的高楼大厦和遍布的娱乐场所随时随地引诱着那些渺小的、毫无抵抗力的人们。

在《嘉莉妹妹》中,德鲁埃是一位典型的寻乐者和享乐者。他的主要兴趣就是衣服和女人。当嘉莉第一次在火车上遇到德鲁埃时,他考究的衣着另嘉莉自惭形秽:他“ 整套西装十分贴身,还配上了精光锃亮的黄褐色宽底皮鞋和灰色多拉呢帽” 。而对于女人,他更是难以抑制强烈的渴望。德莱赛笔下的德鲁埃对女人并无恶意,他只是沉迷于女人给他带来的欢乐,并乐此不疲的去寻找“猎物”。而嘉莉的第二位情人赫斯特伍德也是这样一位享乐主义者。他迷恋于嘉莉的美貌而抛弃了家庭和婚姻。在一个夜晚,面对着没有上锁的保险箱,他抵抗不住金钱和女人的诱惑,最终偷窃了钱财并诱骗嘉莉和他一起逃跑。而赫斯特伍德的家人也陷入享乐的泥潭。他们把赫斯特伍德看作是享乐提供者却不是父亲或者丈夫。只有在需要电影票或旅游费用时,他们才会想起赫斯特伍德。因此,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这样的家庭关系也是享乐社会人与人关系冷漠、异化的缩影。

2.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也是消费社会的一个主要思潮。“实用主义”(pragmatism)这个术语起源于拉丁语“pragma”,意思是 “行动”。也就是说,实用主义强调“创造”和“实践”而不是“理论”和“逻辑”。实用主义是一种起源于美国的哲学,它影响了所有的美国人,甚至世界人民。对实用主义者来说,遵守传统的道德观无益于人们的成功。因此,实用主义社会是“适者生存”的社会。弱者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不需要同情的。

实用主义意识形态鼓励人们不计一切手段、想尽各种办法来取得成功。就像在《嘉莉妹妹》中,德莱赛写道嘉莉的行为是由“武断的标准”来评判。这就反映了德莱赛对评定嘉莉行为的固定的道德标准的不满。这说明,德莱赛也深受消费社会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在德莱赛看来,小说中的其它人物也应以实用主义价值标准来评判。比如德鲁埃,他对女性的强烈欲望和疯狂追求是由他的享乐主义的本性激起的。因此,他的行为也可以被实用主义社会原谅:“对于德鲁埃这个人,她心中有过真正的评估。在她的心目中,乃至于在众人看来,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好心人。他身上一点坏东西都没有。他给钱只是出于好心—因为对她的困难他太了解了。然而,他断断乎不会把同样数目的钱送给一个穷苦小伙子,但是我们可不应该忘记,事实上,一个穷小子决不会像一个穷小妞儿那样能打动他的心。女性总是使他的感情大为震动。”

所以,在小说家德莱赛的笔下,无论是嘉莉,赫斯特伍德,还是德鲁埃最终都没有像传统的读者料想的那样受到惩罚。最后嘉莉完成了她的“自我实现”之旅,变成了富有的明星和独立的女性。德鲁埃仍旧过着寻欢作乐的生活,甚至还在事业上有了小小的提升。而赫斯特伍德,他在贫困交加中死去,但这不是因为他的“罪恶”,而是他已不具备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而被当时社会所淘汰。

二、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嘉莉的影响

1.享乐主义的影响

嘉莉的道德观点一直都备受争议。虽然达尔文进化论革命有利于瓦解许多已建立的行为准则,但是在19世纪的美国文学作品中,女人还是要温顺、被动,扮演者家庭主妇的角色。而嘉莉为代表的这些“新女性”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对财富充满了渴望,像骑士一样勇于探险,是不道德的,应该被惩罚的。因此,德莱赛的“嘉莉妹妹”就像美国文坛刮来的一缕清新的空气,嘉莉的独立和拼搏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而另一方面,大都市像个大熔炉将其中的每个人融化其中。每个人都沉浸在无尽的狂欢中而不顾其它。在都市游走的嘉莉也是如此。如果说商品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店为嘉莉打开了享乐主义的第一扇窗,那么德鲁埃就是她的第一位老师。在德鲁埃的陪伴下,她开始了在芝加哥这个大都市的体验:在奢侈的饭店就餐,在诱人的商店购物,在华丽的剧院看戏。这些经历慢慢激起了她的欲望。而在和海尔夫人欣赏了富丽堂皇的别墅回来,嘉莉忽然意识到她和德鲁埃居住的公寓不再像她以前以为的那么舒适时尚。还有万斯夫人,当嘉莉和她共同漫步在百老汇大街上,嘉莉“恨不得自己也打扮得跟人家一样漂漂亮亮,上这儿来亮亮相。啊,那时她也许就会感到幸福了。”在这些影响下,嘉莉抛弃了传统的道德观念转而成为了可悲的享乐者。

2.实用主义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国,人与人的关系是冷漠的。在嘉莉的姐姐明妮和嘉莉之间鲜有姐妹之情,而只是靠金钱维系。因此,当嘉莉失业以后而没钱支付明妮房租时,她们的关系似乎就走到了尽头。此外,嘉莉在职场上的艰难打拼和在贫困中的痛苦挣扎,都使她深深体会了这个冷漠社会的实用主义取向。

当嘉莉也慢慢融入这种社会环境,受到这种思想熏陶后,她也开始接受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并以此来抹平她内心的矛盾挣扎。这些新观念成了她的不道德行为的“借口”。在为了安逸的生活而成为德鲁埃的情人之后,嘉莉的内心也是备受煎熬。她在摇椅上的一次次冥思都显示了内心的煎熬。德莱赛在小说中也写到了嘉莉的矛盾:“这些东西一到了她手里,或者穿在她身上,也许她就会想到要把它们扔掉;为了这些东西,她不得不付出代价,但要竭力摆脱掉心中的这一块恶疽,她会深为痛苦,这些东西她就是舍不得抛弃。‘穿上这身旧衣服—还有那双旧鞋子吧。’她的良知正在向她叫唤,但还是徒劳。也许嘉莉能克服对饥饿的恐惧感,又回复到往昔的生活遭际;也许她在良心的最后压力下,会屈从接受艰苦的劳动和贫困的生活—但是,要她污损自己的外貌—要她再穿上旧衣服,露出一副可怜相来—那断断乎乎是不行的。”而她也潜意识的用实用主义来平复内心的负罪感:她只是为了摆脱贫困来过上舒适的生活。她不应该受到指责。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嘉莉借助于德鲁埃和赫斯特伍德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却最终抛弃了他们。为了过上富有的、有地位的生活,她不择手段。虽然最终德莱赛没有像传统的读者预料那样,使嘉莉受到了惩罚,而给予了她美好的前程。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嘉莉已经为她的不道德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她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幸福,而是在空虚和迷茫中陷入了沉思。因此,我们应当意识到,不论是嘉莉,德鲁埃,赫斯特伍德还是消费社会的其他享乐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在追求幸福的旅途上都迷了路。他们应该明白的是,幸福来源于真诚的爱情、努力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和为社会所做的贡献。

三、结语

需要指出的是,不仅在嘉莉的时代,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享乐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他们追求考究的衣着,气派的房子和昂贵的晚宴,并为了得到这一切而不择手段。还有一些人甚至走了极端,沦为酗酒者或吸毒者乃至触犯法律。而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对青少年尤其有害,他们总是渴望生活中的激情和个性而难以抵御诱惑。因此,我们一方面应当引导青少年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而不仅仅是物质富裕。而且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信,刻苦,节俭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1]Theodore Dreiser. Sister Carrie. New York: Bantam Dell, 2007.

[2]Dreiser, Helen. My Life with Dreiser [M]. Cleveland and New York: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1.

[3]陈音颐,轧马路.消费观和女性的现代实景—吉辛笔下世纪之交的伦敦城市小说[J].中外文学,2003(1):71-108.

[4]黄开红.社会转型期的“美国梦”—试论嘉莉妹妹的道德倾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6(3):24-29.

[5]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文荟.对《嘉莉妹妹》的文化视角分析[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An Analysis of Consumerism Ideology on the Heroine of Sister Carrie

Yu Shuang-shu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China)

Sister Carrie is the first and representative novel of American naturalistic writer Theodore Dreiser. The background of this novel is the consumer society at the turn from the 19th century to 20th century, when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s hedonism and pragmatism. These two ideologies exert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heroine Carrie.

Carrie; Consumer society; hedonism; pragmatism

I106.4

A

1000-9795(2014)06-0135-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10

余爽爽(1981-),女,河南南阳人,讲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嘉莉妹妹嘉莉赫斯特
复盘式婚姻
有艺思:支持NFT,你会烧掉一张赫斯特吗?
从《嘉莉妹妹》看女性的成长历程
中国风格和欧洲传统的相遇十八世纪赫斯特瓷器
探析《嘉莉妹妹》主人公的成长之路
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看《嘉莉妹妹》中的人物原型
嘉莉与珍妮
Adobe助力赫斯特中国公司打造数字出版生态体系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