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工作中推进学生博雅教育的探索
2014-04-17郑世高
邓 听 郑世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2249)
在学生工作中推进学生博雅教育的探索
邓 听 郑世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2249)
随着高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工作在学生的教育成长中需要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雅教育理念与学生工作的全人教育有很多共通之处,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博雅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工作过程,以最终提升学生工作质量和水平。
博雅教育;学生工作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培养出各方面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除了担负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责任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责任担当者、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完整心态、高尚品格和正能量的人。学生工作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对学生学习成才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博雅教育的起源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理念源自古希腊,与中国儒家教育思想有相近的育人理念,均关注“人”的发展,包含健全人格的陶冶、情感的熏陶等,意在寻找一种能够以培育认得精神道德修养为目标,同时又将人格修养与知识熏陶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过程,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教育。
耶鲁学院在《1828耶鲁报告》中阐述博雅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奠定学生广博的知识结构;致力于学生心灵的塑造;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博雅教育的核心在于对大学生人格层面进行品行熏陶,“博”旨在学习方法的举一反三、技进乎道和融会贯通,强调拥有广博的知识,自觉的追求和问学的态度,“雅”是风度、境界,它超越了庸俗的高尚和诗意,既有外显的优雅气质又有内在的精神自由,雅是一种审美境界、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在博雅教育体系中,学生不是为了某一个具体的职业而学习,在教育中学生将培养自己对学习的爱好、形成批判思维、成就自己完整和谐的人格。
二、博雅教育与学生工作
(一)学生工作现状分析。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队伍逐步走上了专业化道路。从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的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教育,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到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工作在高校学生培养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在社会多元化、学生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学生工作的实施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呆板,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学生工作开展效果不佳;二是学生工作者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真正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三是学生工作者对学生的管理多于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造成学生不愿意主动寻求辅导员、学生工作干部的指导。
(二)针对学生工作现状,引入博雅教育的重要性。一名高校毕业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健全的人格,无论他掌握了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技能也很难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培养了大量的对自然科学越来越窄的领域知道的越来越多,但对人文科学领域知道的越来越少的人才,即使是人文科学领域专业的学生也日益缺乏了谈古论今的风度。
学生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灵动的创造思维、严谨的科学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情操、健康的身体心理的人。作为学生价值观形成、通用技能掌握、全人发展的最基础性教育和最日常化途径,学生工作是培养国家合格人才的根基。博雅教育将大学教育的本质从“实用主义”拉回到“理想主义”,它鼓励学生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学习和探索,重视跨学科的整合,注重情操的陶冶和文化的传承。博雅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进步的动力,与学生工作的目标也有共通之处,应用博雅教育理念探索、设计学生工作方案,是解决目前学生工作困境的有效尝试。
三、在学生工作中推进博雅教育的探索
要改变学生工作面临的困境,就需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产生自我发展、成才的源动力,同时要保证能够提供学生所需要的各种学习平台。
(一)以系统的学习教育平台支持博雅教育。笔者所在的外国语学院结合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制定了“求真 博雅 知礼 乐道”的院训,从新生开学典礼开始,通过专业认知教育、优秀校友介绍,激励学生树立成为“博雅之士”的目标。
在充分调研学生的学习需求后,学院开设了学术和文化两个板块的“博雅讲坛”。在学术板块,学生与学科前沿的教授、博导交流、学习。在文化板块学院邀请外交官、文化名人、孔子学院校长等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管理、科技前沿、心理、日本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系列讲座。同时学院还开展了“微团课”系列活动,通过发掘学生自身资源,让学生从自己的社会实践感悟、出国参赛经历分享、书籍分享各个角度开展微课堂。在“微团课”的准备和讲授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帮助班级同学更加了解彼此。
(二)以学生的自我探索提升博雅教育效果。辅导员为学生建立“博雅记录本”,扉页上的院训时刻指引着学生成长的方向。在博雅记录本中,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各方面不断进行着总结和记录,使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清晰可见。
在博雅记录本第一篇的大学生涯规划中,辅导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四年中不断发展自己,从健全人格培养、知识体系构建、实践能力锻炼、思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培养等各方面逐步分解学习任务。在“我与父母”板块中,学生写家训、写自己眼中的父母,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对自己的期许,增加了学习的动力。
通过博雅记录本的交流,辅导员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了学生变化的动态,也为学生工作下一步的开展方向提供了真实的数据。
(三)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推进博雅教育。学院在巩固、丰富英语角活动的同时,开拓了汉语角、西语角。为了筹备好汉语角,学生努力学习中国传统习俗,在包饺子、贴春联、猜谜语的互动活动中,中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学院同时对各项英语比赛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在英语辩论、演讲、写作、翻译等各个分领域搭建多层次学科竞赛体系。通过赛前辅导、在比赛锻炼,不断提高语言英语能力与思辨能力。
博雅教育理念在学生工作中的推行还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导向,学生工作就将保持活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国家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王同亚,付金兰.博雅教育理念对中国大学实施博雅教育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
[2]单蔚.浅谈博雅教育与学生党员教育[J],企业导报,2010(8).
[3]周燕.网络背景下的博雅教育探析[J].时代人物,2008(10).
[4]张捷.书院教育与博雅教育的育人功能耦合及现代意义[J].江苏高教,2011(2).
[5]程娓娓.由博雅教育理念引发的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In the student work, promote the students of Boya education
Deng Ting Zheng Shi-g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need to tak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education of student work in the growth. There are a lot of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education of the whole person the liberal arts educationand students' work, the paper will explore how the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work proces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student work.
Boya education; student work
G40
A
1000-9795(2014)06-0054-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09
邓 听,女,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郑世高,男,从事外国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