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脑音乐技术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17富全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脑音乐配器音响效果

富全伟

(常州工学院艺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022)

电脑音乐技术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富全伟

(常州工学院艺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022)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低。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相应软件的帮助,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听到谱例的实际音响效果,感受到以前枯燥的理论讲解所不可能带来的音响效果,一切谱例范例都能实实在在地响在耳前。

MIDI音色;音源;鼓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与音乐的结合日益密切,配合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合成器等音乐设备应运而生。计算机音乐软件更是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而且功能越来越完善和强大。MIDI设备、计算机和音乐软件的结合,构成了比MIDI系统功能更为强大的电脑音乐系统。从此,电脑音乐在广播电视、音乐录制、音乐表演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音乐教育这一领域,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同样有着相当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更是将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带来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一、当前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现状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传统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并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几十年来这种音乐课的教学方式几乎没有大的改观。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在过去的音乐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一代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这种教育方式在专业音乐学院的理论课教学中或许看不出有什么不足,但是,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的培养的目标、培养计划以及学生的专业素质的不同,加之师生比例过大,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育形式在这里会显出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差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在视唱练耳、和声、配器等几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上,弊端尤为突出,它至少有两方面影响:

1.对老师而言,由于大部分普通高校音乐生的专业素养不高,学习任务繁重,就业压力大,要让他们在众多的公共课与专业课程中,较好地掌握这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课,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枯燥地讲解,难度是相当大的。而音乐作品的音响效果仅仅靠语言的描述是不会产生任何可感知的音响效果的,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2.对学生而言,在上述几门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上,如果没有能够听到的音响效果,学生是难以感知具体乐谱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子的。笔者就曾经遇到过在和声课堂上部分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同学反映像在听天书的状况。这样的课堂效果,部分学生总有一种云山雾罩的感觉。而课下的状况就更不尽如人意了,学生做起作业来感觉像在做"无声音符游戏",没有人知道自己写的乐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音响效果。

二、电脑音乐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笔者结合本校所开设的专业课——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四门专业理论课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试论述一下电脑音乐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1.在视唱练耳课教学中

长期以来,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教学成效不明显。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都是用钢琴来演奏乐谱,学生跟着钢琴来演唱,而随着音乐技术与形式的发展,单一的钢琴音色及单纯的声音效果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听觉需求。这就形成了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果差,整体教学进度缓慢、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而最终导致学生本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无法保证。

而运用电脑音乐技术,教师可以事先在电脑音乐软件中制作好上课所需内容,如:音程、和弦、旋律、节奏等,还可以为单一的旋律做出不同的伴奏。上课时通过电脑音乐系统对视唱曲与练耳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播放,从而使教师可以到学生中去一对一的辅导。同时,这样还可以减少教师不停伴奏范唱的环节,因为通过电脑音乐软件做出来的内容,音高节奏准确,音色多变,更可以任意重复播放重点、难点的部分,其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均可随教师的控制进行变化。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对音色、音高、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掌握,更能够培养其对和声、现代节奏、乐队合奏等音乐形式乃至整体音乐作品的把握。

2.在和声课教学中

大多数传统和声教学模式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乐谱,学生在作业本上写音符,并且全程都是“静音”状态。无疑,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使不少学生对之产生了怀疑甚至厌恶的态度。而普通高校音乐系的学生,大多音乐基础比较差,多数学生如果听不到谱例的音响效果,都不会形成内心听觉,因此,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果就像对学生进行“纸上谈兵”的训练一样,尽管教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辛苦,但最终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学生最终记住的只是一些抽象、繁琐的规则而已,而到自己运用的时候却是一片茫然。

在电脑音乐技术引入到和声课堂之后,教师可以在相应的音乐软件(如Sonar、Nuendo)上,课前就制作好上课所需要的所有谱例。在课堂中,只需用鼠标在软件上执行各种命令,学生就可以边看谱例边听音响效果了,根据学生的需要可以对任何一处难点或重点段落进行反复聆听。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师在黑板上抄写谱例的时间,又减轻了语言上描述谱例音响效果的难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最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上

笔者在大学学习曲式与作品分析课时,无论书上的谱例是管弦乐总谱还是钢琴独奏谱,都是由老师在钢琴上面演奏来试听的。这种状态其实是无法感受到管弦乐曲中不同乐器合奏所带来的音响效果。由于受限于音响设备以及教学手段,学生是无法感知乐曲的某一局部段落或整体音响效果的。整首乐曲的各个声部、各个乐器在演奏中具备哪些特点、强弱表情对比如何、速度变化又是怎样,等等这些问题是很难真实感受得到的。所以对乐曲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只能对着无声的谱例进行。

而在电脑音乐技术引进课堂后,教师也同样可以把书中所要讲解的谱例输入进软件,并按乐曲表情制作好,通过课上对软件的操作,教师可以向学生任意展示拆分、独奏,任意两声部或几声部的合奏来播放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谱例中的乐谱可以从任意小节开始,停止在任意地方;通过独奏与合奏的方式,学生可以感知某种乐器或某个乐器组演奏的效果,从而淋漓尽致的分析每一首谱例。

4.在配器课教学上

配器法是作曲“四大件”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多声部管弦乐音乐作品写法,特别是研究乐队音响及音色组合的作曲理论课程。普通高校音乐系因教学环境及条件所限,传统的配器课程教学多局限于书面写作练习。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初步的配器理论与写作技巧,但由于学生没有条件试听自己配器作品由真实乐队演奏的音响效果,故配器法教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而现在,如果将电脑音乐技术引进课堂,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把相同的旋律分别由单一乐器、同组乐器、不同组乐器去演奏,使学生熟悉独奏、齐奏、不同乐器合奏的配器效果,把同一旋律同度演奏、隔八度演奏,用同组或不同组乐器的演奏等方法编配乐曲,以达到掌握多声部的配器处理。这些,都可以通过音乐软件轻而易举地做到。

应用电脑音乐技术,可以把整个配器过程一步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听到配器的音响效果。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直观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

三、结语

实践中已经证明,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采用电脑音乐系统进行交互式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音乐理论教学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活跃了学习者的音乐思维、激发了学习者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极大幅度地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效率。

总之,作为现今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脑音乐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音乐教学和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展现出了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黄忱宇,著.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华文出版社,2005.

[2]钟玉琢,等著.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高鸿祥.“管弦乐多声部音乐大师”简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软件开发.黄钟,1997(1).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music technology in music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 Quan-wei

(Art Institute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China)

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is teacher centered, the efficiency is low,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is very low. Making techn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by computer music,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and the students can hear the sound of music in the classroom, feel the sound before boring theories are not possible, all examples can honestly ring in front of the ear.

MIDI tone; sound; drum machine

G642

A

1000-9795(2014)06-0209-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06

富全伟(1980-),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从事计算机音乐与录音、音乐学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电脑音乐配器音响效果
春日景和
浅析《嘎达梅林交响诗》配器技法
浅谈舞台音响效果的艺术设计
简论电脑音乐编曲
电脑音乐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浅谈戏曲舞台音响的应用
浅谈潮剧舞台音响的要求
电脑音乐制作现代技术的应用性研究
电脑音乐的音色优势与编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