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士祯入蜀游记交通地理研究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王士祯后记蜀道

高 宇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王士祯入蜀游记交通地理研究

高 宇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王士祯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康熙十一(1671)年、康熙三十五年(1691)年分别入蜀。在这两次的入蜀途中,他详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蜀道地理和人文风貌,著《蜀道驿程记》和《秦蜀驿程后记》等游记。这些游记对研究蜀道的历史地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士祯;历史地理;游记

一、王士祯入蜀及入蜀游记的撰写

王士祯“命偕郑工部次公,典蜀试”①,即康熙十一年典试四川,将其所见所闻著录成《蜀道驿程记》一书。此书始撰于康熙壬子(1672年),其内容,多辨证古事。《蜀道驿程记》从1672年开始撰写,过了二十年,到康熙辛未(1691年)才最后成书,故该书经长时间检阅修改,“考订自为详密”②,“记其衰,记其胜,可以观其声,后有揽者参考互考之,可以观世变”③。

另一本入蜀游记《秦蜀驿程后记》,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王士祯“奉命典四川乡试,又奉命陕西四川祭告西岳”时所撰写。该书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路上所见所闻。该书撰于康熙三十五(1696)年,距其第一次入蜀已过了二十余年。该书上卷所记,自京城至成都,历时84天;下卷所记,自成都至山东邹平县家中,县历时83天,行程万一千里④。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都有单刻本问世,还收录入《小方壶斋舆地丛抄》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蜀道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而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则是指狭义的概念,即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等。王士祯《蜀道驿程记》所谓的“蜀道”,是指狭义的蜀道。

入关三道王士祯在《秦蜀驿程后记》中,提出“入关三道”潼之入关之正道,商武入关之孔道也,汉祖破秦由此入咸阳朝邑,古临晋地自夏阳至关平旷百里大河易渡,汉祖往来关中尝由此临晋七国友亦欲兵由此入入关之隙道也。⑤蜀道自古以来都是文人笔下的题材,比较著名的如李白的《蜀道难》诗。蜀道山水相间,山水奇险。

历代典籍对蜀道的山水多有记载。从《尚书》、《诗经》、《山海经》等先秦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发现,褒斜道紫柏山、柴关岭和金牛道五丁关、剑阁、昭化一带,不少森林呈段落性分布在道路周围,故蜀道两旁植被郁郁葱葱,堪称千里绿色海洋。唐宋时期,尽管秦巴山区出现零星垦殖开发,但蜀道周围的森林分布整体上仍保持旧貌,许多地方仍是古木老林、隐天幽谷,就像李白《蜀道难》诗所写那样,自故道兴州(今陕西略阳)青泥岭到剑阁数百里栈道,“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古松倒挂倚绝壁”;而薛能行走在金牛道中,举目望去“稠树蔽山闻杜宇”⑥;刘禹锡看到褒斜道是“绿树满褒斜”⑦、“云树褒中路”⑧,可见蜀道俨然是一条绿色森林走廊。

王士祯在其游记中记载道:“(盐亭)富村驿今豺虎窝耳,窝外即荒山,虫声四起,夜不成……(三台秋林)蛇虎虽多,与人无害……(三台建林)地多虎,日高结伴始敢行。”可见川北蜀道地带虎的数量之多,活动频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时期蜀道仍然森林密布。

王士祯在其游记中也对蜀道山水相间的环境多有描述,如其云龙门一带“上龙洞背两山夹峡,一山如狞龙奋脊,横跨两山之间,下有洞似重城,门可通九轨,水流其中,下视烟雾蓊郁,不测寻丈,自是盘折而上,骑龙背行,四望诸山,如剑芒牙戟。”可见龙门之险峻。《柴关岭》“门可通九轨,水流其中”;过五丁峡时,峡水甚壮虽入漾而势足并吞之峡口,左右石壁,狞怪状若鬼神水流其下,巨石纵横,鳞甲飞动水上,马蹄皆脱,自北栈来惟观音碥险怪相然,行栈上。此行水中艰险。⑨“乱水趋嘉陵,波涛势交汇”。⑩从这些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蜀道就是一条山水相间而极具奇、峻、险、美风景的交通要道。

注释:

①[清]王士祯:《蜀道驿程记》卷上。

②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13页。

③[清]王士祯:《蜀道驿程记序》,《蜀道驿程记》卷首。

④[清]王士祯:《秦蜀后记》,七月二十四日。

⑤[清]王士祯:《秦蜀后记》,三月初一。

⑥[唐] 薛能:《嘉陵驿》,《全唐诗》卷五六

,上海:中华书局,1992年。

⑦[唐]刘禹锡:《送赵中丞自司金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全唐诗》卷八六,上海:中华书局,1992年。

⑧[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八五“兴元府”,上海:中华书局,1992年。

⑨[清]王士祯:《秦蜀后记》,四月十五。

⑩[清]王士祯:《渔洋精华录集释》卷五六“蜀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Wang Shi-zhen go Shu blogs traffic geographical research

Gao Yu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Wang Shi-zhen is a famous poet in the Qing Dynasty, he worked in Kangxi eleven (1671) years, Kangxi thirty-five years (1691) go to Shu. The way for the two time he recorded in Shu, Shu geographical and humanistic style at that time, the "Shudao Yi Cheng Ji" and "Qin Shuyicheng Houji" etc..These blogs o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research to provides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so it has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ang Shi-zhen; historical geography; blogs

F512.99

A

1000-9795(2014)06-0488-01

[责任编辑:陈怀民]

2014-03-02

高 宇(1992-),女,河南商丘人,从事历史地理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王士祯后记蜀道
蜀道向天开
险交白卷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后记
蜀道雄魂
王士祯点评吴雯《莲洋集》管窥
蜀道盘旋着的历史之路
王士祯神韵说对申纬诗歌创作之影响
后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