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私营工商业界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2014-04-17

关键词:党和政府政治思想

赵 欣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1953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700-701。为保证改造任务的顺利推进,中国共产党发挥政治优势,适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功实现了人的改造与企业改造的有机统一。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私营工商业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爱国守法教育

1949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和发展,生产利润更是超过了在此之前的任何一年,企业的不断营利也使得当时的一些工商业者不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以至于出现了部分人公开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工人阶级,他们甚至在国家订货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扰乱了整个私营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面对一些资本家的不法行径,党和政府发起了一场广泛而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以“反行贿、反偷税漏水,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为主题的“五反”斗争。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清醒地意识到由于国民经济刚刚恢复,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刚刚开始,意识形态领域十分复杂,此时要求大家接受社会主义对于“少数先进分子说来是可能的,当作一个阶级,则不宜这样要求……在现阶段,我们只应当责成他们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亦即接受共同纲领,而不宜过此限度”[2]441-442。因此,这一时期党对于私营工商业界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以爱国守法教育为重点,并结合“五反”斗争的精神来教育资本家遵守法律法规,从事合法经营,告诫他们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是同国家、人民的利益根本对立的,并使之明白社会主义改造是大势所趋。

(二)关于发展前途教育

社会主义改造的本质是生产资料性质的根本改变,因此,从这一点来讲,私营工商业者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心态是十分矛盾的,在他们的心中是存在很多疑问的,譬如:接受改造之后该何去何从?“阶级究竟何时被消灭,怎样被消灭,过社会主义这一关到底是‘文昭关’还是‘武昭关’,是采用和平的方式还是采用暴力的方式?”[3]344

针对私营工商业界的这一思想状况,党和政府继开展爱国守法教育后又掀起了一场以“中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个人的前途是公私合营”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浪潮。一方面,党在私营工商业界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另一方面,根据“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政治上予以资本家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其有效作用,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采取的和平方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像剃头一样,只要不乱动,不会流血。”[4]752可以这么说,这一时期党的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消除了私营工商业者们心中的疑问,避免了改造中可能发生的阶级对抗。

(三)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后期,受阶级属性制约,一些私营工商业者痛惜家族的多年心血因改造而付诸东流,因此出现了一些痛苦心理。“这种又接受和平改造,又感到痛苦的表现,如实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心态。”[5]429-430对此,党和政府开展了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私营资本家参加政治实践和理论学习,帮助他们转变错误的阶级立场,使他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白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增进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私营工商业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点

(一)人的改造与企业改造有机统一

毛泽东曾说过:“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6]207社会主义改造中“企业改造是经济基础的改变,人的改造是思想意识的改变。企业改造是资产阶级分子改造的前提,而资产阶级分子的思想改造又可回头推动企业改造,来为和平地用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提供有力的条件”[7]297。立足于这一基本点,党确立了两项基本政策,即对私营工商企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和对私营工商业者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这样一方面对企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另一方面也做到了对接受改造的主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两者的有效配合,在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人的改造。

(二)自我教育与典型示范相互配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状况,因此,思想改造不能只靠外部环境,更需要接受改造的人进行自我教育。基于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我教育的工作方法,注重引导接受改造的企业主自觉通过内化进行自我教育以实现其思想转变。此外,党和政府还十分注重运用典型示范的工作方法,鼓励改造中的先进人物发挥模范效应。运用这一方法,被选为先进典型的资本家能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既可以向其他企业主介绍自己接受改造后的切身感受,帮助那些对改造持犹豫态度的人消除顾虑,还可以实时反映其他企业主的思想动态,使党和政府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在实践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和政府鼓励私营企业主以经营者、管理干部或劳动者的身份参与到企业改造的各个环节中来,让他们切身感受改造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帮助他们革除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使他们既学会本领,又提高觉悟,最终实现从剥削阶级向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转变。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私营工商业界思想政治工作对当前加强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当前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加速推进,私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认真分析和借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在私营工商业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这有利于加强党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保证私营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教育对象的实际

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建国初期大多数私营工商业者都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一方面拥护党的领导,为改造落后经济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他们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斗争中也表现出动摇、妥协的一面。结合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党和政府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走访工作,归纳出私营企业者的三种心理:担心共产党过河拆桥的心理;企业主与工人的对立心理以及当时的恐美、崇美心理。面对这些问题,党立足于具体实际,通过大力宣传改造政策,让企业家们以获得改造的实际红利来消除思想顾虑;通过开展平等对话、解决矛盾来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通过号召私营工商业者投入到当时的抗美援朝爱国运动中来,使之亲身感受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高涨的政治热情和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力量。不可否认,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党和政府成功地把握了教育对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

物质利益是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变化的经济根源和物质基础,“把工商界的合理合法利益同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处理,政治思想教育有了实际生活的内容……”[8]193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人的生理、心理、物质和精神这些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因素。如前文所述,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许多私营工商业者患得患失,害怕一旦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已有的经济利益就会全部散失。本着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制定了“赎买”、“四马分肥”、“定股定息”等政策,使企业主在接受改造中获得实际收益,从而满足他们一定的物质需求,这种将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利益问题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私营工商业界思想政治工作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之一。

(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思想改造的工作是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不能企图上几次课,开几次会,就把人家在几十年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意识改变过来。”[9]113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无论从人的思想改造还是从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来看,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思想改造工作绝对是一项长期任务,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极大的耐心,不可对短期成效期望过高,毕竟社会主义改造“不是搞一阵风……我们需要有充分准备……要有秩序,有步骤地前进,要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4]763。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改造任务顺利完成,也使党成功地团结、教育和改造了私营工商业者。这一成功之举,既丰富了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为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在私营企业界开展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 吴江.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改造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5]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7] 许涤新.中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8]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