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德之射
——“争”与“不争”之间*

2014-04-17

关键词:不争射箭射击

李 琳

(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论语·八佾》篇中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1]25即是说,君子在本来或原本的意义上是恭逊不与人争,如果一定要有所争,就是在射箭比赛中的竞争,互相揖让而升堂,退而下堂饮酒,这种竞争才是君子所为。

一、“有争”的突显

《仪礼》的《乡射礼》《大射仪》篇章中详细地描述了古人射箭的过程和礼仪规范。行射礼之前要先行饮酒礼,贯穿乡射礼全过程的是“三番射”,《仪礼·乡射礼》记:“始射,获而未释获,复,释获;复,用乐行之。”[2]177始射,也就是第一番射,又叫“诱射”,主要是司射进行射仪的教导示范和三耦的仿照练习,“三耦俟于堂西,南面东上”[2]132。射礼中,以两人为一组为一耦,每耦上射、下射各一名,每名射手发四次箭,三耦就是由司射挑选的六名技艺超群的射手,他们等候在西堂之下,面朝南站着。司射走到西堂之下,告诉宾一切准备就绪,并请宾射,宾谦词以对,答应开始举行射箭比赛的请求,司射再面朝东北告诉主人,宾已经答应这个请求,接着乐工迁到堂下,射手取弓箭,依次射击。第二番射是要争夺输赢的,先是三耦射击,接着宾、主人、大夫拱手揖让下堂,谦让地完成了射击。射中箭靶,释获者需要将放在盛筹器中的盛筹拿出一支放在地上,以盛筹的多少来计算成绩。第三番射与第二番射的仪式基本相同,但射箭的过程要伴随着音乐演奏。

作为射箭比赛,区分出胜负以后,作为输赢双方是不同对待的。胜者脱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护臂,手持拉紧弦的弓,以此象征擅长射击。负方与之相对,穿上左袖,卸下扳指和护臂,右手将一个松弦的弓箭放在左手上,以此作为惩罚。当然这种区别远不止这些,作为一种竞技运动,释获者中靶的多少不尽相同,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竞争、赏罚。射箭除了运用到战事以外,还被用作选贤纳能,考察诸侯、卿、大夫、士的才艺高低和德行品貌的标准。优胜者可以担任官职,参加祭祀活动,奖赏土地,而劣败者则不能参加祭祀大典,剥夺土地,不被任用。所以在名誉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习射之风必然在各朝各代兴起。

二、“不争”的呈现

孔子一贯是反对人与人之间为了私利去争夺,所以,孔子对诉讼的基本看法也是“不争”思想所要表达的意义。当然,在孔子看来,对“争讼”的基本态度不在于提高“听讼”的能力,而是在源头上消除争讼,树立“防讼”的观念,形成“不讼”的外在环境。

而在射箭竞技活动中,则可通过互相揖让、饮酒、音乐伴奏来化解其中的“争”的成分,让“不争”得到呈现。射箭手上堂射箭的时候互相揖让,“上射升堂,少左;下射升,上射揖,并行。皆当其物,北面揖;及物,揖”[2]139。上射走到堂上以后,左侧站立,以此等待下射,并为下射腾出升堂的地方,待下射登堂后,上射向下射作拱手礼,并排协同前行,快到射位符号的地方时候,再行拱手礼,接着北行,走到射位符号前,再次拱手相让。射箭比赛结束后,“南面揖,揖如升射。上射降三等,下射少右,从之……”[2]139下堂礼节与升堂的时候一样,都要行拱手礼,互相致意,再行饮酒礼。在射箭比赛过程中,司射反复强调“无射获,无猎获”,也就是射箭过程中多注意举止适度,不要惊吓、射伤打靶者。对于误伤他人,也会有廷杖责打的惩罚,即“射者有过则挞之”。《礼记·射义》中说:“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3]1438可见射箭还有明确君臣道义、长幼次序的教化功能,射礼之前行燕礼和乡饮酒之礼的目的就在于此。

“不争”的思想一直也为春秋战国时期其它各家各派所遵循。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道法自然,顺应天地,无为而治,反对人为干预,争强好胜。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还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品格,表达了“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为不争,故无尤。”[4]102水,滋润万物而与世无争,流淌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却最接近于道,由此说明为人处事的时候不要争夺名利,应该像水一样,怀着博大的胸襟尽其所能去帮助别人。

《孙子兵法》对非正义的战争采取反对的态度,开宗明义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5]2反对为了争夺霸权、攫取土地、轻挑战端的做法,孙子认为用兵的最高理想境界就是“全”,即不战而胜的战争,“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为次;……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5]14。最明智的战争应该是“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达到“全胜”。

三、君子之争——饰以礼乐的射礼

从礼乐方面去调节“争”,君子不去争是主动的节制,本质上是将争的活动充分礼仪化,以礼乐来化解争。《礼记·礼运》记载:“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3]607在儒家看来,用“去争夺”来调节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的七种心理情态,营造君臣礼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长幼有序的良好社会氛围,互相谦让,友善相对,人与人之间不为一己私利而彼此相争。

(一) 射不主皮,行之以礼的灵魂感化

《论语·八佾》篇中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1]29古代射箭有“主皮之射”和“不主皮之射”之分,“主皮之射”常运用于军事训练,宣扬射技武功,用牛皮或者犀皮等的皮革做成,坚韧且有一定厚度,没有靶心,以射中且贯穿厚的为胜,射不穿皮革的射手下堂不再射击。“不主皮之射”也就是“礼射”,箭靶用布做成,以射中靶心为胜。孔子认为每个人的力量有所不同,射箭应该以是否射中靶心为衡量胜负的标准,看重的不是体能的大小,而是射手的内在的德心和外在的刚直,由内而外的正中,提倡在礼乐文明熏陶下进行的习射、习礼等活动。

(二) 内外兼修、艺容两美的射击形态

在孔子看来,能否参加射击比赛与个人所具备的道德修养是密切相关的,有德、好学、好礼,遵守礼仪规范的人才可以比试射击。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德?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3]1448

《礼记》中还记载了“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的故事,孔子让子路拿着弓矢出来对想参加射礼的人说:“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临阵脱逃、消极作战的将士,无忠无智、贪生怕死的前朝遗臣,贪图富贵、求为人后的人,这些都是为人所耻的。而可以参加射箭的人是“幼、壮孝弟,耄、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和“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的人。对于“与为人后者”的理解,《礼记》中归结为四类:“庶子而夺其嫡,而篡其祖也。嫡子而后其族,则轻其亲也;诸父、诸兄、诸弟而后其子兄弟。则乱昭穆也。异姓而后于人,则背其族也。”[3]1443而这四类背祖忘宗、轻视己父的行为与孔子的“孝悌”之德相背离。

孔子认为“孝”道的核心是“敬养”和“无改于父之道”,《论语·为政》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51仅仅赡养父母是不够的,还要“敬养”,那么“敬”又要怎么理解呢?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对待父母要尊敬、孝顺,怀着真诚之心,带着庄严之情去服侍。孟懿子问孝,孔子的回答是“无违”,也就是以“礼”来侍奉父母。《论语》中分别在《学而》篇和《里仁》篇中两次提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则语录,宋代朱熹的解读是“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6]51。范祖禹《论语说》曰:“为人子者,父在则观其父之志而承顺之,父没则能观其父之行而继述之。”[7]44子作为父生命的延续,父亲通过视听言动向子传教人之为人的伦理纲常,作为子要承接父之想法,继承父之事业,用三年的时间去考虑思索父亲行为的正确性,哀伤悲痛,不忍心去改变“父之道”。而前文中所提到的那四类人强求他人为父,对己父没有敬爱之心,是“不肖之人”,也就没有孝心。儒家的“爱”是由家庭推广出去,由孝顺父母,进而友善兄弟,博爱大众,对一切生命存在敬畏之心。

(三) 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平和心态

《礼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3]1448《中庸》也有相似的记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鹊,反求诸其身。”[6]24射礼中有着仁之道,要求端正自身,关键是看自己是否“正”,而不能埋怨他人技艺的高超、场地环境的复杂和天气的变化等一系列的外在因素,这是竞技的精髓所在。在这里,面对着射箭之“争”,仅仅通过“礼”是无法全面充分消除对弈双方的矛盾,这就要求人之“心”去包容。身正且心也要正,坦然的接受现实,努力地找到自身的不足,继续保持优良的品格,扬长避短,举一反三,让失利变成有益的经验积累。孔子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不怨天,不尤人”。孟子也说过:“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夜以继日的学习射箭,可是得不到相应的成绩,就要反躬自问,自己是否做到尽处。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其中就有反省“传不习乎”,也就是说,要对日常学到的射箭知识不断的复习、演练。孔子还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射箭的输赢判别引起争夺,而这个时候就要靠体谅和理解去化解内心的不安和怨气,以“我心”同“他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

这也反映了儒家倡导自省,着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构建,《论语》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皇侃的《论语义疏》说:“古人之学,己未善,故学先王之道,欲以自己行之,成己而已也。今之世学,非复为补己之行阙,正是图能胜人,欲为人言己之美,非为己行不足也。”[7]1004也就是说,古代学者通过学习“先王之道”修身养性,省察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并及时地纠正,以达到“成己”,而今之学者则是为了“胜人”,为了让别人美誉自己,而去学习,这样不足之处依旧得不到改善。射箭比赛也就是这样,通过与他人切磋技艺是为了“成己”,互相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心得和技巧。

古人追求无讼、不争的社会环境和内心体验,对他人给予人文关怀,这在射击竞技中也有所体现,射是古代一种非常正式的礼仪活动,对容貌、身姿、心态等多方面都有所要求,不争的思想贯穿其中,射艺之中蕴含着儒者的德行,有着仁爱之情。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仪礼[M].彭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李零.孙子兵法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1.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猜你喜欢

不争射箭射击
画与理
张之洞的“三不争”
小熊射箭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艾草
学射箭
谁是射箭高手
不争的函谷古道
实战化近距离快速射击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