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伦理学思考

2014-04-17何方琦

关键词:婚恋观婚恋大学生

何方琦

(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江苏徐州 221116)

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细胞,每一个人都同时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不断接受社会化而形成的。这一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个体的人,在从出生、成长到衰老、死亡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无数个社会现象、社会现实和社会阶段的熏陶、培养与锻炼,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内化而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道德规范以及价值观念,并在此过程中展现个性、完善品质、积极参与和影响社会生活、创新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恋、婚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必然经历的阶段,婚恋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个体生活的幸福与否,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族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长期以来,青年群体的恋爱观、择偶观、婚姻家庭观、性观念和生育观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是青年队伍中的高学历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文化层次高,接受新事物较快,能引领社会、生活、文化的新潮流。但是相对于社会青年而言,在校大学生的交往空间相对独立,所以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伦理观研究也往往成为一个独立的课题。

毋庸讳言,如今的大学校园,恋爱现象已很普遍。特别是在2005年9月1日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撤销了原规定“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款,高校不再强制干涉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自主选择,进而明确了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话题不再是可以不可以恋爱、可以不可以结婚,而是大学生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婚恋观、如何处理婚恋与学业之间的关系问题[1]。从本质上讲,这是置大学生婚恋问题于合法的社会框架内,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会进步、道德文明,体现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是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群体,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群体,在婚恋观上,他们在继承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诸如“亲亲、仁爱孝悌、夫义妇顺”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他们在婚恋选择、交往过程中注重个人权利和人格尊严,崇尚民主、平等,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讲究对下一代的科学抚养。这个群体正值青春年少,生理上发育已基本成熟,处于懵懂冲动阶段,心理上大多是处于情窦初开阶段,在此特定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他们迫切希望了解恋爱、婚姻、性等方面的知识,进而对婚恋的关注,对恋爱乃至性行为的尝试成了他们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由于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他们的思想相对单纯,鉴别能力不够成熟,心理素质较脆弱,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一、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征

(一)自我中心趋向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造成了目前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成为家庭的中心,“小皇帝”、“小公主”、“小天使”是他(她)们在家庭中的代名词,都从一定程度上享受了我国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物质文明成果,衣食无忧的生活、养尊处优的地位、父辈祖辈的过度溺爱让他们从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的“病根”。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炼,没有分担过家庭的压力,没有担当过社会的责任,从而造就了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责任感薄弱的“软肋”。为此而造成了他(她)们婚恋观上的缺陷——以自我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很难理解婚恋是个人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处理好婚恋问题,不仅是对自己家庭的负责,也是对对方家庭的负责,是对两个家族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如果在婚恋中只考虑个人感受,贪图个人享受,那么这样的婚恋是不会幸福的,也不应当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婚恋观。“现在越来越多的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前同居持宽容的态度,也希望自己的恋爱对象在与自己相处的初期在思想与行为上开放一些,而一旦涉及婚姻,又希望对方从未有过性经历,呈现出思想上的矛盾性”[2]。这种矛盾心理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是当代大学生婚恋观中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二)道德弱化趋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人的观念变革将会更加彻底。当代大学生的市场意识已经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参与竞争已成为他们的习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让部分大学生感到世风日下、世态炎凉。在这种不正常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得到他人或者社会的承认,部分大学生采取并不为别人认可的,甚至是有悖社会道德规范的手段以获取利益,至于是否符合道德要求,有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他们看来已经并不重要了。由此而导致在个人感情生活中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体现在婚恋观上则是伦理道德的缺失。

(三)唯利价值趋向

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财富的迅速积累、社会的巨大繁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相伴,追求时尚、享受生活已成为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无形之中也给大学生带来了金钱至上的观念,同时,市场竞争和消费诱惑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婚恋带来压力。由此,大学生在婚恋中追求感情的同时也追求金钱,使得金钱等物质要素在婚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我们不能否认,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信奉爱情是婚恋的基础的,由此表现出对性行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抱着对恋爱的体验和爱情的享受的心态对待感情生活,认为“性是个人行为,自己对自己负责”即可,婚前性行为是一种“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两情相悦”的过程,非婚同居现象成为一种广泛的婚恋模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的消退,感情的淡化,追求物质享受的意识逐渐强化,婚恋观中的唯利取向逐步显现,导致“闪婚”、“闪离”现象普遍,追逐“高富帅”、“白富美”成为一种时尚,用爱情、婚姻来换取物质实惠的模式的事例频繁出现,不少大学生认为女性通过恋爱、婚姻得到物质上的满足,男性通过恋爱、婚姻得到事业上的帮助与金钱上的满足都是合情合理的。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因素分析

婚恋观是一个人对恋爱、婚姻和性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受其人生观的影响、价值观的支配、道德观的约束。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既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生理心理因素

应当看到,已经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年人,其生理发育已具备谈情说爱、谈婚论嫁的条件,对异性的向往、对感情的渴求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也会逐步调整、逐步完善、逐步理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忌性”、“讳性”观念让青年人得不到对性知识、性文化的系统、科学的了解,而是通过多种非正式渠道“偷偷摸摸”、“胆战心惊”地学到了一些零散的、偏颇的、不健康的,乃至错误的性知识,这对青年人对待婚恋问题、形成婚恋观具有一定影响。

(二)家庭性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基本上都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如何能为祖国效力,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拥有一个光明前程的人,等等。而在两性教育以及婚姻恋爱方面的教育,却是少之又少,不少家庭的性教育为零,而且代代相传,孩子的性知识都是“自学成才”,孩子的婚恋观都是“自我塑造”,正确的、科学的婚恋观从何谈起?

(三)学校性教育薄弱

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家对学生的性教育是非常重视的,教育部早就公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但是真正实施、推广性教育,各地、各学校却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特别是中小学生,在两性知识方面,仍然是处于“一半清醒一半迷茫”的尴尬状态,并成为伴随其一生的“人生课题”,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两性观。

(四)社会舆论误导

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大学生产生着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能站在思想的前沿,但恰恰又匮乏两性知识。按照正常的生理心理年龄,此时正值他(她)们的婚恋观形成之时,但社会教育、社会舆论却又往往起到误导作用。一方面,社会舆论、时事报道针对婚恋问题缺乏正面引导,在一些热点、焦点问题上不能对大学生认识、理解、分析社会现实加以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又缺乏主题教育或专题教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是社会问题和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诸多消极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婚恋观。

(五)虚拟空间的负面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平台得到无限扩展。网络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但是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其具备强大的传播功能,在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巨大便捷的同时,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糟粕文化也随之扩散。“当代在校大学生正是在网络化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聊天、购物、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快乐与激情,让他们体会到了无可替代的虚拟化生存的乐趣”[3]。一些带有色情、暴力的图片、文字不断刺激着处于冲动年龄阶段的当代大学生,一些赤裸裸的、缺乏情感沟通的性描写让他们无所适从,既被排斥又受吸引,既想知道又怕被别人知道,这种纠结的心态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对不是个案。消极内容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及婚恋观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三、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伦理学引导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婚恋观不仅折射出当代婚姻价值趋向的基本特征,而且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婚姻家庭情况,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面对的课题。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一直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教学时数安排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占公共课教学总课时的30%以上,是其他任何一门课程所无法相比的。一方面,以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为基础,在其“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章节中系统讲解我国公民道德规范、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爱情与人生、婚姻与家庭、家庭美德等内容,在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确立中起到引导、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在其他几门必修公共政治理论课中体现和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重视理论灌输这种显性教育方法的运用,通过系统地、全面地向大学生灌输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正确的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传统的显性教育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不断创新教育方法,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方法的运用。在道德教育、婚恋观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隐性教育资源,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向当代大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价值和信念,使教育对象在愉悦中受到熏陶,并以此来影响在校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养成,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作用

正确的婚恋观的形成,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而且要用鲜活的案例加以引导。一方面,“对当代在校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教育的平台,更需要众多的正面案例辅以激励与引导,以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图片展览等形式开展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使婚恋观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4]。另一方面,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理论上、案例上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大学生体会新时期现实中的婚恋观点、现象、动态,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婚恋心态,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处理感情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对待恋爱、婚姻中的问题。

(三)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在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的联动机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至关重要。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父母的兴趣、爱好,父母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情趣等,都会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伴随着人的整个社会化过程,在人的婚恋观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一直延伸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对家庭性教育的缺失更要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中应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必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联动机制,必须形成教育的合力,帮助大学生在婚恋观上“尊重”、“责任”、“节制”等品格的养成,使他们理解婚姻恋爱的社会责任,遵守婚姻恋爱的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婚姻恋爱价值观、道德观,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成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将逐步进入适婚年龄,婚恋已进入人生议程。同时,这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和中坚力量,他们的婚恋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婚姻价值取向,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社会家庭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研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引导与养成,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1]杨南丽:《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高校婚恋观教育——以对云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为例》,《昆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浦加旗:《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婚恋观变迁探析——以文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9个不同年级9个班调查为例》,《文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许菊香、杨文斌:《“80后”青年婚恋观成因分析》,《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4]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婚恋观婚恋大学生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
婚恋观转变与基层行政——以1953年北京贯彻婚姻法运动月为中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