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译本《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国内研究综述*
2014-04-17宋薇
宋 薇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安徽 芜湖 241002)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林纾对中国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最多、最集中地介绍了西方文学作品。林纾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其中以小说为主)数量惊人,是众所周知的。
据统计,林译作品有189种,包括未刊者23种[1]。其中,艾凡赫的小说Ivanhoe被林纾以独特的话语结构和叙事方式展示了汉英语言的不同,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通过对《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个案研究,有助于国内外学者领略这一独特翻译现象的魅力,从而了解西方的文化。
一、国外研究动态
林纾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翻译家,在国外学界颇受推崇,不但有外国汉学家在研究他,还有不少华人学者也在研究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甚至是国内研究者很少注意的。
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著名汉学家、文学翻译家阿瑟·戴维·韦利(Arthur David Waley)开启了对林译小说研究的先河。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林译小说的还有内田道夫(Uchida Michio)、罗伯特·威廉·康普顿(Robert William Compton)、樽本照雄(Tarumoto Teruo)等。 海外华人学者的林译研究更是从新的角度探讨了林纾的翻译,主要有李欧梵(Leo Ou-fan Lee)、马泰来(Tai-loi Ma)、赵毅衡(Henry Y. H. Zhao)、胡缨(Hu Ying)、高万隆(Wanlong Gao)、吕立(Lu Li)等。
但是对于《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个案的研究几乎没有,少数国外学者也仅是在其研究林译的成果中零星提到此译本,至今还未出现国外学者专对于《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研究成果。
二、国内研究动态
早在20世纪初,《艾凡赫》就被译介到中国,曾经赢得中国读者的广泛喜爱,有论者说司各特“直接或间接地催促我们走向文学的路上去;司各特是直接或间接地奠定了我国欧化文学的基础了”。国内对《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研究从时间长度上看,已经跨越了一个多世纪。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0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纾、魏易合译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Ivanhoe,今即通译为《艾凡赫》)上下卷,标“国民小说”,署“(英)司各德著,林纾、魏易同译”,书首林纾序约有1 000余字,序后署“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六夕闽县林纾畏庐甫叙于春觉斋”[2]。这是《艾凡赫》在中国的第一个中译本,从此此书名扬天下,到民国时期,研究成果已经令人瞩目。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林纾受到的关注不多,这期间林纾及《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研究少有进展。80年代以后到20世纪末,林纾被重新发现,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进入21世纪后,林译小说研究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如果说民国时期的林译研究是第一个高潮的话,那么现在正处在林译研究的第二个高潮。从清末直到现在,所有研究林纾的成果总体上看呈现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边缘化到中心化、从零散化到系统化的特征,并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 叙述与记忆的时期(1905—1949年)
从林纾、魏易合译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出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视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对《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1906年,晚清学者孙宝瑄在读完林纾的译本后,在《忘山庐日记》中写下了“河山黯黯百年仇,老去悲吟涕未收。可叹王孙空乞食,中兴心事付东流”这首诗来抒写自己的心情。1913年,茅盾开始研究司各特的《艾凡赫》。1923年,茅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他自己择定的工作包括标点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1935年4月,茅盾出版了《汉译西洋文学名著》一书,选了32位作家的32部作品进行评述,这本书中包括了林译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评述[3]。1932年,凌昌言在《司克特逝世百年祭》中肯定《撒克逊劫后英雄传》是中国人认识西洋文学的第一步,中国读者对司各特的认识和估价都是“靠了林译的功劳”,指出其意义“是决不下于《天演论》和《原富》的”。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林译名著提出了新的视角,诱发了中国作家创作的潜力。浪漫主义巨子郭沫若认为,林纾翻译的小说曾使他“感受着无上的乐趣”,他在自传中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误译和省略处虽很不少,但那种浪漫主义的精神他是具象地提示给我了”[4]。青年时代的鲁迅和周作人也都曾是林译小说的热心读者,周作人声称《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被他们所看重的原因在于“撒克逊遗民和诺曼人对抗的情形,那时看了含有暗示的意味”[5]。曾朴也曾表示他对司各特的作品“非常喜欢”[7],他在写给胡适的信中回忆道:“畏庐先生拿古文笔法来译欧美小说的古装新剧出现了。我看见初出的几本英国司各脱的作品联翩地译成,非常喜欢,中国有系统的翻译事业定可在他身上实现了。”[6]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也可以看出受到了司各特的影响。中国“翻译界之圣手”伍光建则认为,司各特语言艺术上的“隽妙”,是太史公也比不上的,而林译正是把这种“隽妙”传神地再现出来。郑振铎的《林琴南先生》与林纾的弟子朱羲胄的《贞文先生学行记》、《春觉斋著述记》也为林纾研究和林译作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另外,前人如寒光、赵祖林、沈禹钟、王无为、张静庐等的资料是可以借鉴的,但对这些十分珍贵的资料,也需要进行考订和增补。
(二) 自由探讨的新时期(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之前)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都有人在研究林纾及其译作《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主要研究者有中国大陆的阿英、孔立、钱钟书等。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文学家阿英对于林译小说的研究,是继郑振铎和寒光之后对林纾研究有较大贡献的学者,其贡献是对林译小说资料作了一次重大的整理[7]。另外,港台的学者如曾锦漳、尹雪曼、刘绶松对林纾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干扰,但是对林纾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新的突破。
(三) 百花齐放的多元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今,林纾研究逐渐开始升温,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林译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有一些研究林纾的专著问世。进入21世纪后,林译小说研究迎来了第二个高潮。
这一时期对林纾研究比较有贡献的有薛绥之、张俊才、曾宪辉、孔立、孔庆茂等人。其中最有成就者当属薛绥之和张俊才,他们出版的《林纾研究资料》是对1982之前林纾研究资料的汇编,收录了林纾研究的主要成果,对后来的林纾研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功不可没[5]。另外,韩洪举撰写的《林译小说研究——兼论林纾自撰小说与传奇》是新世纪林纾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全书介绍了林纾的文学活动并对其翻译小说进行考述,阐述了“林译小说”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对研究中国近代翻译小说文学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8]。
虽然此时期林译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于《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译本研究不多,只有几篇论文对其做了稍微具体的分析。如《郭沫若创作艺术探源——郭沫若与〈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一文提到了《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创造上的“浪漫主义的精神[9]”,这种具象的浪漫主义精神,导引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文学倾向,并推动他走上了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10]。在《〈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这一论文中,作者提出林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化腐朽为神奇”,林纾通过翻译并“加工”之后,使其文学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中国的译介学理论;另外,林译的这部作品在清末文坛上改变了国人轻视小说的文学观念[11]。《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对原著的改造和保留》一文通过对译者在译介过程中对原著的改造和保留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对原著的改造,以供有兴趣的研究者参考[12]。值得一提的是潘红的三篇论文,其一是《林译小说对中国叙事文体的影响——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本视角特点为例》,从叙事文体学的视角管窥林译小说对中国传统叙事文体所产生的影响[13];其二是《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语言特点及文体得失》,从文体学的视角,将林译本的文体特征置于林纾所处的特定时代来进行观察,揭示林译小说的艺术魅力[14];其三是《认知图式与文本的修辞建构——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三则比喻的修辞设计为例》,这一论文首次将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到对《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译本的分析上[15]。
三、结语
尽管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林纾及林译小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作了许多研究,从总体上说,对于林纾翻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文本的研究偏少,研究成果大同小异,而且,有关林纾翻译的部分多是从中文到中文,没有从外文和中文进行对比研究,从翻译研究的角度看,似乎有些不足。(2) 学者没有认真地对照原著进行比较研究,套用一些西方理论,研究的实例不充分或者不恰当,发现的问题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难以准确系统地反映林纾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3) 学者多从小说的角度研究林纾,较少从翻译的角度研究林纾,而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更是微乎其微。(4)对林纾翻译思想下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关注不够,从而片面地理解林纾的翻译初衷,未能全面地褒扬林译小说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
[2] 孙建忠.《艾凡赫》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1905—1937)[J].闽江学院学报,2007(1):82-88.
[3]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4.
[4] 郭沫若.少年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 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G].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6] 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G]//魏绍昌.孽海花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 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8] 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兼论林纾自撰小说和传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 启程.郭沫若创作艺术探源——郭沫若与《撒克逊劫后英雄略》[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105-112.
[10] 袁荻涌.郭沫若与英国文学[J].郭沫若学刊,1991(1):39-41.
[11] 韩洪举.《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3-27.
[12] 孙建忠.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对原著的改造和保留[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225.
[13] 潘红.林译小说对中国叙事文体的影响——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本视角特点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8-63.
[14] 潘红.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语言特点及文体得失[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2-57.
[15] 潘红.认知图式与文本的修辞建构——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三则比喻的修辞设计为例[J].中国文学研究,2010(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