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苏区文化在嘉应学院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4-04-17丁德超程永锋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梅州中央苏区苏区

丁德超,程永锋

(嘉应学院 社科部,广东 梅州 514015)

梅州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分布地域,在由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的广东省十一个原中央苏区县中,梅州8个县(市、区)都是苏区县。梅州苏区文化是中央苏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文化积淀。苏区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秀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苏区文化资源,不但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范围,还可以加强对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情感。

一、苏区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特征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从历史渊源来说,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直接源泉。苏区精神是党在大革命失败后,进入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苏区精神是苏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央革命根据地是苏区文形成的重要地区。

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闽西和粤东北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目前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全国共有97个县(市、区)属原中央苏区范围,其中江西49个、福建37个、广东11个。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在人类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着导向和推动的重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毛泽东主席认为,“文化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周恩来也强调,“笔战是枪战的前提,也是枪战的后盾”。苏区文化,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后,持续至1934年10月这段时间内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型区域文化,它涵盖了苏区范围内的宣传、教育、文艺、新闻、出版等各个精神层面的活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新体制机制,改变了当地的社会心理与风俗习尚,极大地改变了该区域人民的精神面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1]苏区文化一方面极力反对旧文化,反对传统礼教,倡导妇女解放,反对封建迷信和旧俗,另一方面对于民间传统文艺进行了大力传承和改造。[2]苏区文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文化,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文化主张转变成大众化的文化运动的最初尝试,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从传统伦理道德型向阶级斗争型转化的重要阶段。正如有学者所言:“苏区文化模式是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以工农群众掌握文化大权为主要特点,以文化为政治服务为主要宗旨。”[3]因此,苏区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文化建设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第二,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继承了传统文化;第三,苏区文化与世界先进的文化相互影响;第四,苏区文化建设继承了五四文化。

二、梅州在苏区文化创建中的贡献

梅州不仅是世界客都,而且是中央苏区。罗梅腾根据详细的史料和亲历者口述认为:“闽粤赣苏区之粤东北(五华、兴宁、龙川、蕉岭、平远、寻邬、梅县、丰顺等)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4]

目前,梅州市所辖8个县(市、区),经中央党史研究室审核,全部原中央苏区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梅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五(华)兴(宁)龙(川)、梅(县)(大)埔丰(顺)、饶(平)(平)和(大)埔诏(安)和蕉(岭)平(远)寻(邬)革命根据地。这些革命根据地曾分别属于中央苏区闽粤赣、粤赣省、赣南省、江西省等管辖区域,为中央苏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9到1934年间,梅州在中央苏区创建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粤东北与赣南、闽西接壤,红四军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初期,不少地区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的红军控制的革命根据地,苏区军民就与红四军并肩战斗。1929年9月28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四军二次出击粤东北,发动了“梅城战役”。

第二,中央苏区形成时期,粤东北(梅州)地区先后在闽粤赣特委、赣西南苏区、闽西苏区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积极开展苏区的各项建设,后来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苏区领导下坚持斗争,粤东北苏区成为向中央苏区腹地江西省输送物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为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中央苏区全盛时期,粤东北各革命根据地,在中央苏区前沿,与进剿腹地的国民党军进行殊死的斗争,斗争坚持到中央红军长征后。在这一时期,梅州人民为革命牺牲了4 728人,其中有名姓的3 728人。当时,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罗屏汉(兴宁大坪人)一直在兴宁、龙川、五华坚持斗争,牺牲在兴宁这块红色土地上,许多红军战士在梅州这块红色土地上洒下了热血,铸就了梅州成为中央苏区的光荣历史。

第四,梅州为中央苏区腹地输送一大批优秀干部人才。梅州受辛亥革命及二次“东征”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较早、较深,再加上崇文重教、知书达理,对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和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接受快。因此,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便较早建立起各县及基层党组织和各级苏维埃政权,高举马列主义伟大旗帜,开展反帝、反封建和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干部,涌现出一大批党的领导骨干和优秀人才。当中央苏区建立急需大量干部时,梅州便输送出一大批优秀干部到赣南、闽西等中央苏区腹地各县及苏区中央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如叶剑英、罗明、李坚真、朱云卿、肖向荣、李明光,还有出生于兴宁的潘火昌、罗宝良、罗义妹、廖志标、钟亚庆、曾九华等均于1931年至1933年间调会昌、寻邬、安远等县担任要职。

第五,在梅州开辟红色交通线,护送中央苏区人才和物资。为解决中央苏区遭受国民党反动派清剿和严密封锁造成的人才、情报输送和物资供应等问题,梅州各中央苏区县的党、政领导大力开辟红色交通线,为中央苏区输送人才、情报和物资。大埔青溪红色交通站,是1930年在周恩来的重视支持下建立起来,自上海至瑞金的一条最为重要的红色交通线上的交通站。这个交通站自中央苏区成立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直安全运行,为中央苏区护送包括设在上海中央机关在内的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翟秋白、项英、董必武、任弼时等200多名高级干部和优秀人才。运送由中央苏区急需的通讯器材、印刷器材、药品、布匹、纸张、食盐等一大批物资。为中央苏区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苏区文化在嘉应学院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嘉应学院来讲,梅州苏区文化正是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

梅州地方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厚重的客家传统文化,而且还有红色的苏区文化。中央苏区是以客家人为主,这也是中央苏区与其他苏区的最大区别之一。[5]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均可以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学者认为,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地缘优势和亲情优势,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育的感召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形式。[6]现阶段高校教育重视协同机制创新,推动质量内涵建设,完全可以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驱力和主动性。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当前大学思想教育艰难和艰苦时期,区域文化传统和乡土优良美德,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介体。”[7]

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具有丰厚的苏区文化积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包括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张闻天等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的朱德、林彪、陈毅、贺龙、刘伯承、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粟裕、陈赓、谭政、罗瑞卿、许光达、杨成武、李井泉、肖克等都曾在梅州地区留下革命活动的足迹。因此,苏区文化是梅州文化的重要特色。嘉应学院是位于粤东北唯一的本科院校,属于土生土长的苏区高校,其学生构成来自附近苏区各县市,受苏区人民哺育良久,长期浸染在苏区文化之下。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宣传和弘扬苏区文化精神,振兴客家苏区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任务和使命。嘉应学院可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通过忆传统、学传统、用传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更上一层楼。

迄今为止,梅州苏区文化在嘉应学院在校大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虽然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如社科部开设的《叶剑英生平与思想研究》课程等,但是相比周边省份高校(如赣南师范学院)对于苏区文化的研究及其在课堂中的运用仍有一定的差距。这种教育教学的现状差距,激励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对梅州苏区文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尝试。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可见,实践教育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适应文化强省、文化强校的新理念,嘉应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方法、新路子。除了原来在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应该在以后的教学内容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与梅州苏区文化精神相结合,开辟一些具有梅州苏区文化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嘉应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苏区文化的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都知晓梅州苏区文化,树立苏区精神;另一方面也便于扩大梅州苏区红色文化的教育广度和深度。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可以将苏区文化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当前课堂教学形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却鲜有将苏区文化精神结合起来的教学实践形式,因此完全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穿插梅州苏区文化元素。二是在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中,突出梅州苏区文化特色教学实践形式,组织学生参观和瞻仰革命纪念馆,开展课外苏区文化精神展览、文艺演出,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等。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可以进行以下尝试和探索:一是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苏区文化精神内容;另一个是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多地加入梅州苏区文化元素,让大学生在自己家乡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上,领悟苏区文化精神内涵,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好好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通过梅州苏区文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契入,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深刻体会梅州苏区人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用于斗争、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树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这就是梅州苏区文化在嘉应学院人才培养中的主要作用。

[1] 江西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55.

[2] 陈始发.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研究[J].理论学刊,2009(8):30.

[3] 汪木兰.中央苏区文化模式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32.

[4] 罗梅腾.闽粤赣苏区与中央苏区的密切关系[J].中共党史研究,1990(2):33.

[5] 陈荣华,何友良.中央苏区史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30.

[6] 杨斌.论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以三峡区域文化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09(4):133.

[7] 尹玉英.区域文化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宝贵特色介体[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1):87-90.

猜你喜欢

梅州中央苏区苏区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苏区创业致富人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