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城镇化的现代性制度维度研究*

2014-04-17董晓云王明高

关键词:现代性城镇化农民

董晓云,王明高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连云港财经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3)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而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选择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所谓农村城镇化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表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的现代性价值属性

农村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矛盾愈演愈烈,即相对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同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之间的冲突不断加深。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经济生产方式转化为技术支撑型,保守、落后的农村同理性、进步的城市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现代化进程,我国必须要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城镇化之路。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普遍的规律——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传统社会的制度变迁和历史本身的自我演进使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阶段。在现代化进程中,遵循知识秩序、崇尚科学与真理、讲究道德原则、追求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等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价值准则和内涵性要求。因而,农村城镇化也要符合现代社会“现代性”内涵要求。

现代性指自西方社会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观念和价值观念。吉登斯在1998年接受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访谈时认为: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简略表述,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实现世界向人类干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第二,错综复杂的经济制度,尤其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第三,特定领域内的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国家和广泛民主。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秩序,主要是面向未来的文化生活形态,具有动态性。汪晖在《当代中国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的观点:“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目标的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它构成了中国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关于“现代性”的解读对我国农村城镇化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17世纪以后,先发生在欧洲国家,后波及全球的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现代社会的社会生活、组织模式以及行为和制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现代性之外。关于现代性的理论研究多从单一维度进行分析,代表性的观点有:马克思从资本主义角度对现代性进行解释和展望;涂尔干从劳动分工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解释社会生活的急剧变迁;韦伯则侧重于分析官僚主义和“理性化”。吉登斯反思古典现代性理论把复杂的现代性诊断为单一维度的理论,提出一种对现代性的“多元制度”阐释。他指出要从三个基本制度维度分析现代性:监控系统、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所谓监控系统主要是指监督性监控,包括“可见”监督和信息监督;资本主义是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工业主义代表一种制度轴,“蕴含于生产过程中物质力和机械的广泛应用所体现出的社会关系”。笔者主要从“监控系统”、“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三个方面阐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二、农村城镇化的现代性制度维度分析

(一) 科学发展观——农村城镇化的思想指导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既要注重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多维度的系统性工程,这就要求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科学的思想指导,即构建科学发展观。

2011年4月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49.68%,这表明,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如:耕地减少、农村土地资源被滥开发;工业排污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城镇人口的增长超出了城镇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农村城镇化对生态安全的胁迫效应比较显著。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角度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寻求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最优化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因而,科学发展观指导人类的行动,是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监督系统。

(二) 工业集中化——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和重要途径

土地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本,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当前我国农村土地越来越分散,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有效利用土地,实现集约化生产,需将土地集中,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出现“村村点火、队队冒烟”的局面,导致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各地重复建设,从而造成资金、资源和土地的巨大浪费。根据我国国情,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选择工业集中的道路,即在小城镇设置工业园区或产业园区,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非农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加速城镇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以就业为前提,而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工业园区或产业园区内具有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因而兼具“资本主义”的部分特征。工业集中就是将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于企业生产中,带动城镇经济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由传统转向现代。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农村是传统社会的代表,而城镇则代表着现代社会。传统社会主要表现为机械团结,即是以同质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联系。农民普遍以务农为主要谋生手段,农村公共生活设施和场所比较少,农民生活方式比较单一;现代社会则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是一种有机团结。城镇使得各种社会阶层的人员聚居在一起,谋生方式多样化,城镇公共生活设施和场所纷繁复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形成“有机团结”,从而具有“工业主义”的特征。

因此,工业集中是乡镇企业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最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在新区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工业集中化是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和重要途径。

(三) 制度创新——农村城镇化的社会保障

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些制度障碍,主要包括:由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带来的城乡发展不平衡;户籍管理制度、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机制改革较落后导致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困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束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以及二三产业转移;分配制度不合理致使以农为主的农民相对贫困程度加大,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等。这就要求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进行制度创新,达到制度进步的目标。改革户籍制度,让农民能自由迁居、就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进城务工;改革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实现土地集约化效应,对乡镇企业用地和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用地,可以采用有偿使用原则,并尽可能采用拍卖、招标等方式,同时建立土地流转制度,推动农民进城后身份转变;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在完全放弃土地后可能面临的危机,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四) 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的本质特征

农村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提高,使人与人、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的大量集中,而且是一个由农民转向市民的过程,即农民市民化。这就要求从本质上改变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非城市化农村工业化战略。农村城镇化是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一个方面,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具有现代性的表征。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显著特征是外延性和意向性两级之间不断增长的交互关联:“一极是全球化的诸多影响,另一极是个人素质的改变。”“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秩序,在其中,‘我将如何生活’的问题,必须在有关日常生活的琐事如吃穿行的决策中得到回答,并且必须在自我认同的暂时呈现中得到解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传统的控制不断被消除,而源于地方性和全球性的交互辩证影响的日常生活则被重构。现代社会的差异性、行动场景的多元化以及“权威”的多样性,导致个体不得不在多样性的生活方式中进行抉择。选择适当的生活方式需要有合理的生活规划,而这样的规划则需要遵循自我反思性的原则,以实现自我认同为目标。“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质的组合。它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因而,在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个体外在情景的变化,还包括农民对身份转换后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即实现农民市民化。

三、结论

吉登斯对于现代性理论的构建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但现代性理论在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具有正功能。

在农村城镇化路径抉择中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这是对人类行为的“监督性控制”。因而,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即对城镇所在区位和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合理有效利用城镇资源,具体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收益经营”。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和重要途径可归纳为“三集中”,即工业集中、土地集中、人口集中。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走出一条产业化、规模化的道路,发挥集聚效应。公平竞争的产品市场以及合理的商品生产体系构筑了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制度维度。科技引进企业生产,不仅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情境,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都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保证农村城镇化顺利进行,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制度。这就是“工业主义”关于社会关系的表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在于农民市民化,即要求促进农民融入城镇,在反思性理解自我的基础上,提高进城镇农民的自我认同度和社会认同度。

合理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梁德阔.内生型农村城镇化的运行机制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2-135.

[2] 陈映.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264-267.

[3] 刘洪彬.制约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4(19):135-136.

[4]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 郑弘一.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袁中金,王勇.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7]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8]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现代性城镇化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