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特色”*

2014-04-17

关键词:中国大学中国特色民族

牛 力

(南京大学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93)

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算起,中国大学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尤其是近20年来,在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的大学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效[1],但在哈佛、牛津、剑桥等西方大学的身影下,模仿西方模式的一流大学建设,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制度、文化和国家需求的多重压力,困惑重重,步履维艰。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实际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成为呼之欲出的时代命题。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路径,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模式赋予了新的内涵。但是,中国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大学建设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仍是亟待回答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特色”。

一、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

近代大学的兴起与民族国家建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世纪大学是国际性的学者社团组织,近代大学则转变为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机构。近代大学的崛起和发展,是大学“民族化”的过程,也使大学成为民族国家的大学。正如维德罗克(B.Wittrock)所说,“近代大学形成的过程,是工业经济秩序和民族国家这一最典型、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305。在这一进程中,大学不仅为国家建设培育各行各业拥有高级技能的专业人才,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国家经济、科技和军事的发展,而且通过唤醒民族意识、构筑民族文化,在民族认同和民族身份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35。

大学对于民族国家的重要,在中国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大学诞生在清末民初国难深重的时代,它被视为救亡图存的“利器”,承担着富国强兵、兴学储才的重任。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大学令》第一条便指出:“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4]384民族救亡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成为大学(尤其是国立大学)难以回避的责任和使命。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1932年向全体师生呼吁,“应当担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大使命”。他说:“中华民族已临到生死关头,我们设在首都的国立大学,当然对于民族和国家,应尽到特殊的责任,就是负担起特殊的使命,然后办这个大学才有意义。”[5]243如何服务国家和民族的需求,始终是中国大学建设和治理的主题。

著名学者布鲁贝克(J.S.Brubacher)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出高等教育的两大责任:其一是“对知识的责任”,大学需要探讨高深学术,推进知识进步;其二是“对社会的责任”,大学要服务于他所置身的国家和社会[6]。而早在1929年,身为清华校长的罗家伦在北京大学成立31周年纪念中提出了大学使命所在。他说:“一个国立大学如有存在的理由,除非她能努力,尽以下两种责任:(1) 对人类知识的总量有所贡献;(2) 能够适应民族的需要,求民族的生存。”[7]中国大学在“知识的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植根于其间的民族和国家的需求,要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是大学对于国家的责任。

当前,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意志和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大学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任,并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动力,实现支撑发展。首先,大学要培养具有国家使命、国际视野和全球领导力的人才,培养各行各业拥有高级技能的专业人才,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其次,大学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知识探索和工程应用上产生具有核心价值的成果,提高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提升国家的科技影响力和竞争力。最后,中国大学要为国家决策提供战略性咨询服务,成为国家建设的智囊、智库。

二、植根中国大地,传承民族文化

大学离不开它所置身的民族环境和文化土壤。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体现了作为西方文明产物的大学,在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如何面对文化差异,适应和植根中国社会的过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中国的文化土壤,必须服水土,接地气,续血脉,从中国文化和民族传统中吸收营养,才能发展壮大,枝繁叶茂。著名学者陈平原说过,“大学不是办在中国,而是长在中国”[8]189,其所表达的正是此意。

大学离不开民族文化和传统,这也最能体现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英国哲学家霍尔丹(R.B.Haldane)说:“民族之魂,是在我们大学里反映出来的。”[9]4这深刻表达了大学对于建设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C.W.Eliot)说过,“在任何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都往往是一面鲜明反映该国历史与民族性格的镜子”[10]。文化是流淌在每个民族的心灵中,体现着不同民族的特征的东西,它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还包括民族信仰和价值倾向。大学就是根植于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环境,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长在中国的大学不是他国经验的翻版,而要融入并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

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国际视野,更需要本土情怀和文化自觉,需要“对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8]189。面对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和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大学要承担起继承和重建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胡适在1915年留学美国时,便感受到大学对于文化重建的重要,认为“中国欲保全固有之文明而创造新文明,非有国家的大学不可。一国之大学,乃一国文学思想之中心,无之则所谓新文学新知识皆无所附丽。国之先务,莫大于是”[11]23。后来的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明确提出以“建设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央大学的使命,将大学建成领袖群伦的文化中心,以民族文化建设作为民族复兴的基础,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的文化自觉和对文化重建的担当。

在今天,文化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它所体现出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正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柏林大学之父洪堡(W.V.Humbold)说过,“所谓高等学术机构,乃是民族道德文化荟萃之所”[12]132。大学作为高深学术的研究机构,在民族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德国前总统施密特(H.H.W.Schmidt)在分析德国应对全球化挑战时曾指出:“我们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的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而高校应当成为这方面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大学是提升国家文化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播和社会教化的重要依托。大学,要成为弘扬中国文化、传承民族传统的重要力量,在国际舞台体现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在全球视野下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三、凸显制度特色,践行中国道路

从大学发展历程来看,一流大学的兴起和世界学术中心的转移,都与广泛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如德国大学之于19世纪德意志民族的崛起,美国大学之于20世纪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而每一次学术中心的转移和新兴的一流大学的崛起,都是体现着不同的道路选择,伴随着关键的制度革新[13]。而其实质在于对知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

时间的长短并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必要条件。1876年建校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892年建校的芝加哥大学,在20世纪初年便已跻身世界名校。即使在东方,1991年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学,建校仅十余年便在国际学界享有很高声誉。随着我国一流大学建设走向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制度困境是制约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瓶颈所在。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制度下,简单模仿西方大学制度只能是“南橘北枳”,水土不服。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绝不能是国外大学模式的简单照搬。”借鉴西方的大学制度,要与民族性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才能在现代中国的大地上扎根生长。这其间是一个长期磨合和调适的过程,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知识的生产力,使中国大学在全球知识生产和流通中取得优势地位和话语权,成为国际学术秩序的中心。

1947年,北大校长胡适曾发起《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要在“十年之内,集中国家的最大力量,培植五个到十个成绩最好的大学,使他们尽力发展他们的研究工作,使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学术中心,使他们成为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11]166。但是在当时风雨飘摇的时局中,他的倡导无疑是一种奢望。

胡适的“梦想”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正在变成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我们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了国家战略,体现着国家意志。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崛起来看,大学的崛起不仅是大学组织的内务,更是一种国家的战略举措,需要国家提供的制度环境和资本推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集中力量重点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项目,极大推动了中国大学的迅速发展,其做法甚至为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仿效(2002年,日本政府资助“重点支持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的21世纪COE计划正式启动。2006年,德国政府实施了“卓越计划”,旨在提升德国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大学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要体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实践,是推动大学知识不断创新的源泉。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决定了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国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代的产物,并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遵循大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要从大学所置身的实际环境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体现着国家意志和民族复兴的需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传统,实践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这些是不同于西方大学模式的“中国经验”,也是一次没有先例可循的道路探索。只有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洋,坚持特色办学,特色发展,才能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和教育理念,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新立.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从211工程到2011计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WITTROCK B.The modern university: the three transformations[M]//ROTHBLATT S,WITTROCK B.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University since 1800: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Essay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 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宋恩荣.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

[5] 罗家伦先生文存编辑委员会.罗家伦先生文存:第5册[M].台北:国史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9.

[6]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7] 罗家伦.敬祝母校31周年纪念[C].国立北京大学31周年纪念刊,1929.

[8] 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孟宪承.大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 杨玉良.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N].光明日报,2014-06-15(1).

[11]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教育[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2] 陈红捷.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3] 罗燕.国家危机中的大学制度创新——“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36-41.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中国特色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多元民族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