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语用角度解读英汉会话语篇中的话轮沉默*

2014-04-17朱爱华

关键词:会话意图含义

朱爱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与经管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一、引言

沉默是会话交际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它是指人们在会话中不用有声语言表态,而是以停顿或无声的反应作为回答。据统计,在日常会话中,沉默所占时间的平均比例可以高达40%~50%左右[1]。但沉默并不意味着话语的绝对终止,它产生于人们的会话中,是相对于话语的另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2]。沉默和话语一样,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有时甚至可以传达出言语无法表达的内容,汉语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Levinson指出:“人们经常在不能或不愿直接用话语表态的情况下,使用沉默这一非言语形式来间接表达他们的意图。”[3]依据不同的会话情境和场合,沉默可以体现丰富的交际功能如表示尊敬、安慰、赞同、否定等。从语用学角度看,这些功能也说明了沉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同时可以传递出特定的文化内涵。话语沉默中蕴含的信息和交际功能,已成为人类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众多学术领域共同研究的对象。

在实际的会话交际中,由于沉默意义的隐晦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常常会造成人们对沉默含义的误解,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美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梭罗曾指出:“人们之间交际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对话语的误解,而是因为对沉默意义的不理解。”因此,理解沉默的含义对人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英汉会话语篇中的话轮沉默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用角度出发,探讨其语用含义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二、话轮沉默的概念

在自然会话中,交谈的各方并不是毫无秩序地各说各的话,而是轮番进行发话,Sacks,Schegl off和Jeffer son称这个现象为“会话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话轮”的概念[4],但他们并没有对话轮做出明确的定义。

语言学家Jaffe和Feldstein认为:“话轮是从发话人开始发话之时起,到接话人接过话头之时止的一个过程。”[5]

我国学者左岩将话轮定义为“会话中,持有发言权的一方在相对集中且连续的一段时间内对会话所做的贡献”[1];而刘虹则将话轮定义为“发话人在自然会话中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一段话”[6]。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将话轮的含义概括为:话轮是会话参与者在会话中轮番发话、从始至终的一个过程,该过程以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为结尾。

Levinson以话轮为参照,根据沉默在会话中的不同结构位置,将其分为话轮内沉默(会话中的停顿)、话轮间沉默(会话过程中出现的间断)和话轮沉默[3]。话轮沉默是可以单独充当一个话轮的沉默,在话轮中的位置比较固定,一般位于两个相邻话轮的后轮部分。

具体来说,就是指发话人在结束当前话轮时已选定下一个发话人,但该被选者却有意识地保持了沉默。由于沉默的部分富含一定的信息,因此话轮沉默又称为意义沉默。下面将从传统的语用学(会话分析理论、合作原则)以及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角度来分析英汉会话语篇中话轮沉默的含义。

三、话轮沉默的传统语用观解读

(一)会话分析理论

作为语用学的分支,会话分析理论主要研究自然会话中反复出现的结构模式,会话中常见的话轮沉默现象,自然也就成为会话分析者关注的对象。Sacks和Schegl off等学者都对此做过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会话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的概念,但他们只是静态地研究了局部结构框架下的话轮沉默。

Levinson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邻语对的概念,具体指的是会话中那些约定俗成、位置相对固定的话轮组合,由前轮和后轮组成,前后轮之间具有很强的过渡关联[3]。Levinson认为,在话轮转换中,前轮的出现必然要求后轮做出相关回应是一种自然倾向,但是如果此时后轮部分是以沉默而非以话语来回应,那么该沉默行为便产生了不确定意义,而沉默的不确定意义也恰恰说明了其丰富的语用内涵[1]。

例1 (Background:A and B are classmates.They meet each other in the morning.)

A:Morning!

B:(silence)

A和B是同学,在正常情况下,当A对B发出问候“早上好”时,B也应该礼貌地回以问候。但是在该话轮中,B却保持了沉默,这说明他想传达的可能不是友好的信息,有可能是他和A发生了矛盾,然后A想通过主动打招呼来缓和他们的关系,但是B却拒绝接受这种和解等。

会话分析理论在会话结构框架内研究话轮沉默的语用含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该理论对沉默意义的解读还停留在会话结构的形式层面,没有考虑到认知语境和会话各方的心理层面,缺少相关的认知归因,因而无法回答前后轮之间为什么具有很强的过渡关联以及话轮沉默的含义是如何被正确解读的等一系列问题。

(二)会话合作原则

传统语用学中,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也常被用来分析会话语篇。Grice指出:“在言语交际中,人们的交谈不会是一连串毫无关联的话语,会话各方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理想的默契,一种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共同遵守的原则,即会话的合作原则。”[7]该原则具体体现为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话语中提供的信息量要适度)、质量准则(信息要真实不虚假)、关联准则(说话要有关联)和方式准则(说话要简洁、清楚、有条理)。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通常都能遵守这些准则,以保证会话交际的顺利进行,但是也不乏违反这些原则的情况发生,如审判现场犯人的狡辩以及在愚人节等场合,就存在故意说谎而违反质量准则的情况。当说话人在会话中故意违背这些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需要努力透过其话语的表层含义去推导话语的隐含意义,于是就产生了会话含义。按照Grice的理论,会话交际中的话轮沉默没有遵守合作原则。

例2 (Background:Mary and Susan are ro-ommates.Mary is watching TV while Susan is reading.)

Mar y:Am I disturbing you?

Susan:(silence)

Mary:(stand up and turn off the TV)

在例2中,Mar y把话轮转给Susan,以此来询问Susan的态度,但是Susan在后轮中却保持了沉默,明显没有任何合作的意向,从表面上看,她的沉默也没有提供任何相关的信息量,因而违反了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和关联准则。同时,沉默意义的不确定性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此也违背了方式准则。但实际上,在此会话中,Susan的沉默并没有影响Mar y对其会话含义的理解。Mar y很容易就将Susan的沉默理解为自己看电视的行为干扰到她看书了,但Susan出于礼貌和维护Mar y面子的原因没有直接回答。Mar y成功地解读出了Susan沉默的含义并采用行动(起身关电视)来表明她的理解,这说明Susan的沉默并没有影响他们的交流。

在这个会话中,Susan的沉默没有遵守合作原则,但Mar y却能很容易地解读出其中的会话含义,那么她是如何理解的呢?合作原则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是该原则的不足之处。Grice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承认当会话交际者违反某个会话准则时,只是表层意义上的违反,而在更深层次上,还是遵守了合作原则[8],但他并没有对沉默的理解过程进行分析,因此他的推导机制具有很大的任意性。

四、话轮沉默的认知语用分析

Sper ber和Wilson把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结合起来,对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关联理论,从宏观上建立了对话语理解的认知框架,为研究话轮沉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示意——推理的认知过程,交际主体之所以能相互配合,明白对方话语中的隐含意义,使得交际顺利进行下去,主要在于有一个最佳认知模式,即关联性[9]。

听话人通过对发话人言语行为中所表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进行认知推理,建立起话语与认知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就是以阐述这一过程为己任,其研究对象既包括交际中明示的信息,也包括未明示的隐含信息。话轮沉默中包含的信息就属于隐含信息,因此,从理论上而言,关联理论对话轮沉默的意义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一)话轮沉默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话轮沉默虽然缺少语言形式,但仍然是发话人表达思想意图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活动。Grice从意图的角度分析意义,认为意义即为意图,会话交际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意图能否实现。当会话交际中发话人为了向听话人传递一系列意图而有所表示时(话语方式或非言语的沉默),这便是在传达信息意图;当发话人传达的信息意图被听话人辨析出来,这便是成功地传递了交际意图。

与话语交际一样,沉默也具有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沉默意义的隐晦性和不确定性恰恰表明其丰富的信息意图,听话人从沉默的一系列信息意图中推理出沉默一方的交际意图是实现话语成功交际的关键。

例3 (Background:Zhang is Chinese and Bob American.They are having beers in a bar after work)

Zhang:How much do you ear nat the new place?

Bob:(2 seconds silence)

Zhang:Ar e you satisfied with your salary?

Bob:(1.5 seconds silence)

Zhang:Well,you don’t have to tell me.Let’s enjoy our beers!

在这个会话中,Zhang两次将话轮转给Bob,但Bob并没有接过话头,而是以沉默来回应。从广义上讲,Bob的沉默具有两种信息意向:(1)他完全没听到Zhang的问话;(2)听到了问话,但是他不愿意回答或正在考虑怎么回答。显然,第一种情况对Zhang来说,没有任何的交际意义,Zhang作为话语的发出者,面对Bob的沉默,不管他此时是否有心理准备,都必须要做出回应。于是他结合当时的语境和自己大脑中的知识草案,以关联理论为导向,很自然地推导出以下命题:两人坐在一起喝酒,Bob不可能没听到他的提问→Bob的沉默突显了他的信息意图(Zhang不该问他的薪金问题)→Bob不想回答关于自己个人隐私的问题→Bob觉得用言语直接拒绝回答会伤害Zhang的面子。由此,Zhang成功地解读了Bob通过信息意图所传递的交际信息,于是他采用简单有效的补救方法把尴尬气氛应付过去。同时,Bob的沉默也实现了交际意图。

从例3可以看出,关联理论解释下的话轮沉默并非毫无意义,而是具有一定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交际意图的实现不可能仅靠语言符号的编码和解码来完成,而是需要发挥认知主体的能动性,经过一个示意——推理的认知过程。

(二)话轮沉默的关联性和语境效果

关联性指的是说话人的话语在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中产生的语境效果[9]。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总是倾向于优先选择最容易获得的语境假设来推理说话人话语中的信息含义,从而用最小的认知努力产生最大的语境效果,也即所谓的最佳关联。在相同条件下,越强的语境效果意味着越大的关联性,而解读话语信息时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多则意味着关联性越小。

对话轮沉默意义的理解过程就是听话人通过认知努力,将现有语境假设中的旧信息和沉默所提供的新信息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语境效果并建立沉默关联性的过程。自然会话中的话轮沉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语境效果,通常不会消除听话人现有语境假设中的旧信息,而是会增加新的交际信息,同时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但是由于沉默意义本身的模糊性和多元性特点,使得沉默所表示的含义通常不是最大关联,而是趋于最小相关,这就意味着理解沉默意义所付出的认知努力要比理解有声语言的要多得多,需要高度投入和充分的信息补充。

例4 (背景:甲、乙两个奸商在密谈)

甲:我手头有一桩大买卖,可以保你一辈子生活无忧。

乙:(眉毛轻挑)

甲:但你只有和我一起干,我们可一直都是一条船上的。

乙:(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甲:你还要考虑考虑?你要是不说话,就这么定了!时间可不等人呀!

乙:好,我干!(突然脱口而出)

根据一般常识可知,甲在发问时已经有了两个推理假设:乙要么接受建议和他合作,要么拒绝建议不合作。要理解乙的沉默,甲首先要确定相关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语境假设。会话中,乙的两次沉默以及表情变化为甲增添了新的信息并激起他大脑中储存的认知图式,甲通过新信息,结合乙的表情变化(由眉毛轻挑转为眉头紧锁,若有所思)以及他们以往合作做投机生意的经历,构建出了这样的语境假设:乙对他的建议感兴趣,但是又怕生意赔本承担风险,所以不能立刻做决定,处于犹豫不决的沉默中。而从乙的表情变化,甲又推导出乙还想与他合作的语境假设,而乙的回答也证明了甲的语境假设的正确性,说明他推导的假设具有最佳关联。

在此例中,对甲而言,把乙的沉默解读为犹豫不决所付出的认知努力比把其视为拒绝所付出的认知努力要小得多,而且更合逻辑性。甲无需花很大努力就理解了乙的信息意图,说明关联性高,该沉默的语境效果大。

五、结语

话轮沉默是英汉会话语篇中常见的现象,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虽然沉默是语言形式的缺省,但并未阻碍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表达,而是以这种非言语形式使会话的语用含义更加丰富。解读英汉会话语篇中的话轮沉默现象,需要在认知语用学相关原则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会话含义,实现有效沟通。

[1] 左岩.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J].国外语言学,1996(2):13-19.

[2] FOUCAULT M.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d Intro-duction[M].New York:Vintage Books,1998.

[3] LEVINSON S 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4] SACKS H,SCHEGLOFF E,JEFFERSON G.A simp-lest systematic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4):57-80.

[5] JAFFE J,FELDSTEIN S.Rhythms of Dialogue[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7.

[6] 刘虹.会话结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M]//COLE P,MORGAN J L.Syntax and Semant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8]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 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 d:Basil Black well,1986.

猜你喜欢

会话意图含义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有意冒犯性言语的会话含义分析
汉语教材中的会话结构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呈现——基于85个会话片段的个案研究
虚荣的真正含义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燕山秋意图
冲突语的会话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