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4-04-17农春棉许世杰

技术与市场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道路公路

农春棉,许世杰

(1.广西大新县公路管理所,广西大新532300;2.广西大新县交通运输局,广西大新532300)

0 引言

随着道路政策的调整,近年来国家投入很大一部分资金改变农村公路落后的局面。公路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养护的发展,因此,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养护过程是个复杂的体系,在实践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资金限制,导致养护效果差强人意。现有的养护体系存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养护调整体系是当前管理工作的重点。

1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农村公路是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关键,在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对当前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

1.1 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是必要的支撑,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常出现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乡、镇级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没有列入资金预算中。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较多,因此,用在公路养护上的资金很少,导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各项措施没有落实到位,造成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既浪费了资源,又妨碍了公路功能的正常发挥,增加了公路运行的危险性[1]。

1.2 安全事故隐患突出

安全事故隐患突出一直是交通管理的薄弱环节,由于执法人员配备不够,执法难度大,相关执法政策无法落实到实践中,导致各种超载、侵占的情况频发。大量超限超载的车辆绕行农村公路,加剧了农村公路的损坏。农村公路建设本身设计标准就低,难以承受体积大的车辆碾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公路网功能的发挥,长此以往,公路表面受损,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山区农村道路,临崖、坡陡、急弯路段较多,安全防护设施缺失,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1.3 养护机械化水平低

农村公路道路具有线长、面广、点多的特点,但是,由于公路管理部门没有道路养护的专用车辆,养护工作没有专业的人员监督,导致整体管理工作不尽人意。自然灾害来临时,很容易发生塌方、挡土墙损坏的情况,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留下隐患,增加了公路养护难度。其次由于养护技术薄弱,相关工作人员对公路知识了解甚少,不懂得技术操作规范和养护的基本需求,导致养护管理不到位。通常路面维护仅停留在清除路面杂物,没有深入分析公路病害,长此以往导致公路受到威胁,质量管理差强人意。

1.4 养护主体不明确

养护主体不明确是现行管理制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现有的公路法中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没有做出详细的界定,虽然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是乡镇政府,但是实际上乡镇政府承担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任务,加上乡镇财力有限,导致农村公路养护缺少必要的养护管理措施。其次,公路养护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上下级关系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权责分配是管理的要点,但是,由于主体不明确,导致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身上,给养护管理带来众多问题[2]。

2 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是指县道、乡道和村道公路新建和改建的工程,受到地形、地质、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技术标准无法达到等级公路的标准。以下将对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进行系统的分析。

2.1 路基工程

路基宽度:以通村四级公路为准,单车道路基宽度在4.5 m以上,双车道路宽度在6.5 m 以上。村道建设中涉及到单车道路,必须设置错车道,长度在10 m 以上,错车道路基宽度在6.5 m 以上。针对路基不稳、路面宽度不够的情况,可考虑采用挡土墙,增加防护措施,防护工程顶端宽度在60 cm。在实践中要结合实际交通量,综合设置。

2.2 路面工程

路面结构必须具有基层和面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在修建村道通达工程泥碎石路面时,要设置泥碎石路面层,保证厚度在15 cm 以上,磨耗层2 cm;在修建村道通畅工程水泥路面时,基层可采用厚度10 cm 的二灰碎石结构或厚度15 cm 的级配碎石,水泥砼面层厚度不能低于20 cm。重载车辆通过乡村道路时要必须申请交通运输局审定同意。

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策略分析

为了保证农村公路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从养护主体的落实到养护资金落实到位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以下将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策略进行分析。

3.1 明确公路养护主体

针对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不明确的现状,为了促进公路的良性发展,需要重视道路的养护工作,明确养护主体。省级政府担任规划管理的工作,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县级政府是负责建设实施的责任主体;乡镇级政府是配合的主体,负责将管理政策落实到实践中,对现有的公路进行整体规划,保证相关管理政策落实到位。明确和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主体,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从本质上改变了农村养护缺位的情况。此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将各级政府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实处,明确公路养护的主体,充分发挥乡、镇、村的工作积极性,把养护责任落实到位,进而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3]。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

针对当前安全隐患突出的发展现状,要求在实践中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在路政机构的统一管理下,建立健全公路养护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行之有效的养护准则,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法。明确乡镇政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领导职责,设置专门公路养护管理监督岗位,增加专业的指导监督部门,提升对农村公路情况监督检查能力,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公路基础的基本需求。其次,在实践中要强化公路建设基础调研工作,了解公路实际使用情况,定期对路面及路基破损情况进行分析,加大检查力度,制定严谨的实施计划。为了避免破损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要划分好防范范围,进而降低管理成本。

3.3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养护技术水平的情况,需要在实践中组建专业化管理队伍,通过加强对公路养护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及水平。必要时建立长期培养机制及薪资体系,保证公路养护队伍的实力。在培训中要增加养护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熟练掌握各种机械化养护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对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难点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自身角度出发,完善自我,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进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加强养护队伍建设能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效率,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过程中技术水平低的现状。以养护队伍素质建设及现代化技术为基础,进而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能力是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过程中的重点,也是保证道路安全的关键所在。

3.4 扩展资金来源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匮乏的情况,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将养护资金落实到实践中,扩展资金来源渠道,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根据本区域实际需要,统筹安排各项财政资金,保证公路的正常养护。此外,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方面开辟筹资渠道,充分发挥各个企业、单位及独立部门的作用,积极筹集养护资金,鼓励相关经济部门增加对道路维护的资金支持,满足实践中各个施工程序对资金的需要,扩展资金来源,提升养护技术水平,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安全运行,进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4 结语

农村公路养护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求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完善现有的公路养护政策。农村公路担负着提升在本区域经济水平的责任,为了促进本区域内各项指标的提升,必须将公路养护作为管理的重点,提升总体养护质量,进而实现农村公路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1]李青芳,柏建雄.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

[2]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

[3]牟泽兵,乔冰冰.套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质改革新思路[J].安徽建筑,2010(2).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道路公路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公路断想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