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2014-04-17

技术与市场 2014年11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煤矿教学法

贾 雨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蒲县万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临汾041204)

0 引言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国家重视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立起相关培训机构。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煤矿开采人员的素质明显提升,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培训工作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1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现状

1.1 企业认识不深刻,责任意识不强

现阶段,仍有一部分煤矿区不注重煤矿的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制定培训计划,安全工作不到位;有些企业表面上打着培训的幌子,缺乏实质性的培训工作内容;安全生产条件较差的煤矿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培训工作,导致矿工缺乏必需的安全常识,难以保证矿工的人身安全。

1.2 煤矿安全机构发展不平衡

煤矿机构依附相关的煤矿学校,煤矿学校中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设备齐全,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做好铺垫。而某些区、县的煤矿机构师资力量、设备相对欠缺,这对培训效果带来了负面性影响,导致我国煤矿安全机构发展不平衡。

1.3 培训效果差

矿工的岗位培训工作与实际操作存在明显出入,培训工作的内容无法解决岗位实际问题。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走马观花,存在应付处理的不良现象,同时不重视考试把关工作,只注重岗位理论知识的培训,与实际联系不密切。

1.4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标准不完善

国家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划分范围过小,瓦斯监测工等未被列入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标准有待完善。

1.5 煤矿安全培训信息化工作进程较慢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工作人员均应当具备专业的岗位资格证书,而且证书务必是全国通用的。煤矿工作人员非常之多,工作流动性相对较强,这便给工作人员的证书发放、管理工作带诸多来困难,由此使得煤矿安全培训信息化工作进程缓慢。

1.6 从业人员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

培训内容无法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培训机构与学员沟通工作不到位,未进行需求预测和分析,培训工作抓不到重点,学员出于应付的心理参与培训活动。企业的激励制度不健全,对安全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很多煤矿技术人员的业务处理与培训标准不匹配,培训内容难于解决实际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正是因为上述问题,企业忽视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没有建立起相关的激励机制,培训与否并未对员工的待遇带来任何影响。

1.7 教学方法单一,内容不新颖

培训教学工作,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师的备课方案一成不变,讲述的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旧方法、旧技术,不利于新技术设备的推广,这便使得员工仍然无法适应岗位的迫切需求,无法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

2 提高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有效性的对策

2.1 切实落实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煤矿企业。煤矿要切实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尽快形成安全生产的意识,加强煤矿安全的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全体从业人员参与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与此同时,应当根据岗位需求对从业人员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应当注意的是,培训考试内容要严格把关。

2.2 加强基础建设和监管工作

1)全面改善安全机构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加大对区、县的培训机构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对培训机构加以定期检查,按照有关规定,对培训机构实施监管。对不按照规定开展培训工作的机构,取消机构的培训资格。检查评估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加强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改进教育培训方法。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对煤矿从业者的学历、工作年限都进行了明确限定。加强煤矿安全的基础管理工作,并且培训机构要对申请人员予以严格审批,杜绝未达到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员参加培训。

3)统一考核标准。应当严格控制培训人员的质量,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成效。大力推行教考的分离政策,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试题题库。

2.3 完善煤矿安全培训标准

国家应当明确特种作业的培训、考核和监管工作,对特种作业的范围进行合理划定。由于煤矿基础条件受到地域的影响,监管机构应当切实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范围。

2.4 全面推进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提高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有效手段就是煤矿安全培训信息化。要加快安全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尽快制定计划,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而且还应当加强煤矿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2.5 完善激励机制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起培训激励机制。参加培训之前,煤矿企业要提前为员工设定目标,让员工有目的的参加培训。要明确在培训中应当掌握什么样的方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并对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还应当做好学员的后勤工作,为学员全身心投入培训工作做好保障工作。

2.6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

培训机构应当聘请专业的教师,教师应当具有国家认证的资格证书。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教师应当定期深入煤矿现场,了解现场的工作状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聘请知名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效果的好坏与教学方法的合理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现对几种典型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通过典型的煤矿生产安全事例开展教学。通过学员共同探讨,从多角度对学员进行启发,要求学员提出自己的独特方法,最终老师将学生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很好地实现了教师和学员的课堂互动。案例分析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而且还要求学员积极参与课堂。该方法有助于形成课堂良好氛围,有助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2)启发讨论教学法。学员大多来自煤矿生产线上,具备一定的岗位经验,但是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存在显著差异。针对学员的特点,在培训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讨论教学法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独到的见解,有深刻的体会。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提出自己在现场作业时的感悟。采用此类方式进行教学,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学员可以分享企业在煤矿生产中的好方法,并且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合理科学的改进策略。

3)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场景,要求学员进行实际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学员清楚知道岗位的具体要求以及所需具备的素质。情景模拟教学法适合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

4)参观教学法。通过参观典型煤矿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将培训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带领学员参观之前,要注意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参观,以便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并非一蹴而就。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实现企业高效管理的保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煤矿安全培训。所以,煤矿企业应当加大培训的投入力度,并且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1]刘云霞.创新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21):16 -17.

[2]何伟.煤炭安全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1,11(4):12 -13.

[3]孙明义.探讨加强煤炭企业培训工作[J].中国经贸,2014,14(2):19-20.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煤矿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关于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的思考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