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文化资本视域下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困境审视及其转化策略研究

2014-04-17王琼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资本家庭农村

王琼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城乡教育差距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专家学者也一直致力于缩小城乡间教育的差距,有效地改变了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但当前的农村教育在教育的宏观环境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将公平的视角延伸至教育过程中的学科领域,农村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困境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师资、经费、教学设备的缺乏等因素无疑是农村教学的绊脚石。剥离这些外在的制约因素,家庭文化资本的先天不足是造成学生学习困境的深层原因。

一、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困境

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困境一方面是指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认知和思维发展无法适应英语学科的要求,出现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困境;另一方面是学生语言学习后对语言的运用和统筹能力欠缺,造成学习效益的困境。农村教育的现状不言自明,英语更是农村学生的“软肋”,在农村中,学生很少张口说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甚是欠缺。在农村学生中存在着“听不懂,说不出,读不快,写不好”的现象[1]。这种困境不仅在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而且将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阶段的发展造成障碍。虽然造成困境的因素既有学生的主观内因,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但是,作为学生语言学习的第一环境——家庭,其文化资本以及先前在家庭中的语言习得,都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追溯前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中的文化资本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二、文化资本与家庭文化资本的内涵

文化资本理论由著名的法国学者布尔迪厄提出,“文化资本可以以三种形式存在:(1)具体的状态,以精神和身体持久的‘性情’的形式;(2)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等),这些商品是理论留下的痕迹或理论的具体显现,或是对这些理论、问题的批判,等等;(3)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这一形式必须被区别对待(就像我们在教育资本中观察到的那样),因为这种资本赋予文化资本完全是一种原始性的财产,而文化资本正是受到这笔财产的庇护。”[2]布尔迪厄并未对家庭文化资本作出清晰的界定,各位学者对家庭资本的界定呈现多样化。本文采用马连奇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家庭文化资本的界定:“家庭文化资本是家庭成员通过相互交流和实践所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家庭占有文化资本(如学历、文化商品以及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修养等)的多少以及这种文化资本距离学术领域的要求的远近并具有相对较稳定的态势,能对学生的成长起至关重要的指引、促进,乃至阻碍作用。”[3]结合布尔迪厄对于文化资本的形式分类,家庭文化资本亦可分为具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客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与制度化的家庭文化资本。

三、从农村学生家庭文化资本缺失解析其英语学习困境

(一)从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缺失审视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困境

文化资本的具体化形态在家庭场域中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作用而储存于个体身上的文化知识、文化修养、文化技能等,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家长的教养方式以及亲子之间的对话交流情况等。

首先,乡土文化中的封闭保守和务实特征渗透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和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中,造成对孩子英语学习的低期望水平,影响其学习动机。一方面,英语学科对很多农村的父母来说,是一个“洋课程”。这门学科与乡村生活并无多少实际联系,无益于他们的生产和劳动,被误认为“无用”,造成这门课程在本就不关注孩子教育的农村父母心中被边缘化,期望也随之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期望是来自习惯,是人们对客观可能性的主观内化和领悟[4]。虽然一些父母能够认识到英语作为孩子今后考试的必考学科的重要性,可是出于对长期以来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地位以及孩子今后走出农村,接受更高一级教育和发展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考虑,农村父母通常会降低对孩子英语学习的期望。这种低期望会通过一种隐蔽的方式和直觉刺激孩子,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即“罗森塔尔效应”。

其次,根据布尔迪厄的理论,三种资本形式之间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体制化的家庭文化资本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农村父母学历普遍偏低,倾向专制型教养方式,面对孩子英语学习和考试的失利,通常倾向于严厉斥责,缺乏正面的安抚、鼓励和温情的话语。农村师资条件的长期限制导致学生英语基础本来就相对较差,这种外部的诱因加上不恰当教养方式,对学生来说无异于“两面夹击”,造成对英语学科学习的焦虑与恐惧,甚至产生放弃心理。

第三,农村父母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孩子语言发展与性格的养成。农村父母通常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劳作与外出打工上,疏于与孩子进行亲子交流,便导致农村学生多形成内向、独立的性格,在英语课堂上则表现为羞涩,不愿表达自己,不愿与他人有过多的交流。

(二)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缺失对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主要包括家庭场域中的家庭藏书、学习工具、文化用品等。

一方面,受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的制约,整日忙于生计的农村父母很少有阅读的习惯,家里的藏书也较为匮乏。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满足了低一级的需要才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民整日忙碌以满足他们最低级生存的温饱需要,无力顾及更高的文化层面的追求和文化陶冶,造成农村家庭的客体化文化资本占有量缺乏。即使有些家庭有部分藏书,也多为消遣和娱乐类书籍和杂志,无助于学生的学习,与英语学习更无相关性。《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披露:城市少年儿童家庭拥有更多的图书。有30%的城市少年儿童表示家里有100本以上的课外书;仅有8.9%的农村少年儿童表示家庭藏书达到了这一水平[5]。据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孩子阅读量平均每个家庭有3本英语文学书,而农村孩子却平均不到1本英语文学书[3]。但是近年来英语的考试呈现灵活与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英语的阅读理解内容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单一地依靠课本,加上客观化文化资本缺乏使学生知识面过窄,无力面对考试。

另一方面,城市孩子的学习工具纷繁多样,复读机、点读机、MP3、MP4、iPad、电脑,等等,借助网络和这些学习工具,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海量的网络英语名师课堂、英语阅读资料和听力练习,家里的各类教辅书籍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对城市的孩子来说这些似乎会造成他们繁重的“负担”。但是农村父母无力、无暇也无意识为孩子购买这些学习工具,削弱了农村学生的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在一些经济稍显富裕的农村家庭中,即使父母有能力为孩子购买电脑等学习工具和教辅书籍,但较低的学历限制了他们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学习工具,本用来促进英语学习的电脑却变成了孩子与父母共同娱乐的工具,这些客体化文化资本被学生身体化的过程,并未真正发挥文化资本的作用,变成了装点门面的“摆设”。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缺失对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所谓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也称学历资本,是经过某种制度确认的文化资本,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一个人的文化程度[4]。体制化文化资本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具有代际传递性,也就是说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孩子获得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针对北京、南京、西安等14所院校进行的有效样本为13511的国内调查显示,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分别是不识字者子女的17.2倍,小学的11.5倍,初中的近10倍,高中的3.6倍,而高中教育程度者的子女则分别是前三者的4.8倍、3倍和2.7倍[6]。农村父母的低学历使农村的孩子在代际传递中显然处于不利的位置。

首先,伯恩斯坦将父母使用的语言分为规范性强、书面化的精密型语言代码与口语化的、情境性的封闭性语言代码两类,学历较低的中下阶层在对孩子的教养中常使用封闭性的语言代码,孩子习得的语言也为口语化的代码。农村父母的学历低,倾向于使用封闭性语言代码,造成子女所习得的语言也都较为口语化,词汇贫乏,与学校学习的精致符码相异,对语言学科的学习影响表现为弱化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写作、阅读方面的能力。

其次,农村父母学历普遍偏低,教育观念较为落后,不注重培养孩子学校要求使用的普通话。农村家庭的交流多使用方言,这会对英语的语音学习造成干扰,出现音素不准、元音发音不饱满、短音不够有力、词没有重音、语调不准确等问题。

最后,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的欠缺限制了农村父母对孩子英语学习的辅导与监督。对于终日生活在农村、学历普遍偏低的农村父母来说,英语在他们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没有具体概念的词语,他们的文化水平根本无力去完成监督辅导孩子学习英语的任务,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几乎沦为“无人问津”的状态,父母的“放任自流”和“无能为力”无疑会对语言学习效果造成影响。

四、从农村学生家庭文化资本获得方式的弱势解析其英语学习困境

布尔迪厄在《区隔》一书中曾提到文化资本主要有两种获得方式,“一种是人们对此还未形成意识的早期就全面展开了,它是通过年幼时期的家庭体验获得的。另一种晚的时期开始,以一种系统的、速成的学习方式进行。”虽然从文化资本的这两种获得方式来看,对文化资本的获得主要靠幼年家庭资本的体验和在学校接受系统的学习,但是从这两种获得途径来看,农村孩子似乎都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从早期的家庭体验来看,家庭文化资本通常通过继承的方式进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而体验和继承的前提是家庭占有一定的文化资本。如前所述,农村家庭三种形态的家庭文化资本量较为匮乏,决定了学生体验和继承的低起点。另一方面,农村学生在以系统、速成的方式获得文化资本过程中仍处于不利境地。教材内容的城市化取向对家庭文化资本缺失的农村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北师大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7 At the Restaurant为例。Part 1.Words to learn,词汇如下,food,fruit,Vegetables,chicken,a hot dog,French fries,fried rice,a hamburger,noodle,corn,a restaurant,a menu.进一步分析英语单词,除了food,fruit,vegetables,chicken,corn这些单词是农村与城市皆熟知的,关于a hot dog,hamburger等词,对农村学生来说,甚为陌生。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I like+食物.”“Yes,I do.”“No,I don't.”学生连“汉堡包”和“热狗”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要让其回答“Yes,I do”还是“No,I don't”确实是一个尴尬的问题。除此之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使农村学生被边缘化。农村学生家庭文化资本缺失造成英语学习基础差,不主动发言、不自信、不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交流,造成农村孩子被边缘化的恶性循环。

五、转化策略

要消减农村学生因家庭文化资本方面的劣势对英语学习的阻碍,应通过改善资本获得的方式进行补救。政府应与家庭联动加大资本的积累,学校应在其后期的系统学习中不断推进课堂的教学公平,从而形成家、校、政府的三方联动机制。

(一)政府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客体化社会文化资本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文化投入,提高社会文化资本来补偿农村学生客体化家庭化文化资本的缺失。一方面,政府应有“量”的投入,并且以“实物”方式进行直接投入。政府应直接以图书、学习用品的方式投入到农村学校,或建立更多的小型图书阅览室。另一方面,政府投入的图书与学习用品应有“质”,即适合学生学习。在进行书籍和学习用品的投入时应关注其“适切性”,多为学生提供与其年龄、学习相符的书籍、报刊,以及语音资料;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设小型公共文化机房,学生可以借助公共网络资源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宽眼界。

(二)改变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建构良好的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

父母应花费更多的精力尽力丰富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改变教育观念,关心学生的英语学习。一方面,农村父母应更新教育观念。父母应认识到英语是这个时代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英语的学习和积累能够帮助孩子在今后的考试与竞争中获得成功,这种成功可以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收益或较多的精神文化享受,所以应提高对孩子英语学习的期望和关注,从潜在层面,以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孩子内在英语学习动机。另一方面,父母应改变教养方式。农村父母应在其闲暇时与子女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养成健康活泼的性格和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公平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当公平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和课堂的时候,教师能做的就是在课堂中推进公平,在课堂中做到公平教学。首先,教师应理解农村学生家庭文化资本缺失对学生早期英语学习的影响,尊重农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要理解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发音不标准、不主动表达自己、语言使用时词汇贫乏等问题都是“事出有因”。其次,教师应给予农村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针对他们羞涩、怯懦的心理,多鼓励、少批评,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最后,多传授英语学习策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村学生确实在英语基础方面存在弱势,但是很多学生存在更大的困惑是如何学英语?因此,教师应针对他们学习的这一弱势,传授英语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家庭文化资本的匮乏和缺失是造成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困境的潜在的、重要的原因。家庭文化资本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需要各方联合,即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坏境,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1]沈丽莉.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建议[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14.

[2]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马连奇.农村家庭文化资本与初中英语学习效果关系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汪恭敬,王守恒,姚运标.文化资本视角下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6.

[5]甄国玲.我国农村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6]周海玲.论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化的策略——文化资本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24.

猜你喜欢

资本家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庭“煮”夫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恋练有词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