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科举学研究的佳作
——评刘希伟著《清代科举冒籍研究》
2014-04-17冯建民
冯建民
●研究评论
一部科举学研究的佳作
——评刘希伟著《清代科举冒籍研究》
冯建民
古代科举,有如当今的高考。科举考试与高考之间,无论是在制度形态,抑或是精神理念上均有着惊人的类似之处。也正因如此,教育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在研究当今考试时,无不从古代科举中寻找参照点。
隋唐至清末1300年的科举考试,总体呈现出与户籍紧密捆绑的特征。在考试录取率与士子科场竞争力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人口流动越发普遍的社会背景下,历代均存在冒充户籍应试的现象,即科举“冒籍”现象。作为高考移民“历史原型”的科举冒籍问题,以往学术界对这一历史现象关注较少,纵有论述者也是零散、片段式研究。刘希伟著《清代科举冒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一书,从制度史的视野出发,在简略梳理与分析唐宋以及明代科举冒籍现象的基础上,重点对于清代科举制的分区定额、原籍应试原则与变通、科举冒籍的类别、冒籍的缘由与社会影响、冒籍的治理机制与治理效果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充分肯定此书的学术价值,在为该书所作之《序》中指出:“此书为国内外第一部关于科举考试与户籍之间复杂关联的系统研究。”的确,在笔者看来,该书无疑是目前国内外关于科举冒籍最全面系统的一部著作。但作者的视野并未止于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冒籍问题,也并不止于科举与户籍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是将其拓展延伸至当代“高考移民”以及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上来,由此也彰显出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
通读此书,细细品味,不觉发现此书有以下值得赞赏之处:
第一,研究的全面、系统性。作者在对清代的科举冒籍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一种系统观,对于科举考试与户籍之间的种种复杂关联进行系统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学术界在这一领域零散研究的局面,为理解中国教育考试缘何与户籍紧密捆绑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与理论参照。
第二,研究的创新性。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科举冒籍”的解释通常认为其仅是跨区域冒籍应试问题,或者说将科举冒籍理解为冒充籍贯应考。应该说在科举冒籍中,大多数情形都是跨区域性的冒充户籍应试。但在此之外,又存在其他情形的“冒籍”。例如,清代民籍士子冒充本地商籍考生、卫籍考生应试的情形,显然不是跨区域性的冒籍,但同样属于科举冒籍。又如,旗籍内部的某些“冒籍”应试情形,同样也不具有跨区域性。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科举冒籍及其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辨析,修正了以往学术界长期流行的若干关于科举冒籍不准确、不全面的观点。例如,指出了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991)、杨学为主编的《中国考试大辞典》(2006)等多部影响较大、具有权威性的教育类工具书中关于“科举冒籍”解释的缺漏与不足。再如,通过对科举冒籍缘由进行全面考察,修正了将其简单归因于考试竞争的区域差异的观点,指出曾有诸多情形的冒籍无法以考生竞争的区域差异进行解释。尤其是通过较翔实的史料,论证了清代存在大量“真正”流动在先、应试在后,并且被判定为冒籍应试的问题。换言之,科举冒籍绝非都是单纯为了增加录取率而引发的临时“飞来冒籍”,在探讨科举冒籍问题时必须对于人口流动这一前提与背景给予足够的关注。此外,该书关于清代冒占商籍、冒占卫籍、旗籍以及贱籍冒充良籍特殊类别冒籍应试问题的探讨,拓展了科举冒籍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制度研究的“活”性。制度史研究一直以来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但随着文本上的制度的研究愈加深化,制度史研究似乎走进了一种“死胡同”,故而近些年学界提倡制度研究的“活”性,将研究的视野转向制度运行的实态,在历史活动中去发现制度、认识制度、解读制度。作者在对清代“科举冒籍”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制度的“定例性”规定,而且特别关注制度运作的实态,注重制度的变通乃至变异之处。比如,关于清代科举制的分区定额、原籍应试原则以及寄籍应试之法的探讨,都比较注重各种规定的特殊情形或者说变通之处。而其他诸如商籍的应考条件、冒籍治理机制等的探讨,也都比较注重制度的特别或变通情形,注重发掘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前后演变情形。
第四,研究资料的丰富与翔实。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充分利用科举史研究常用的《钦定科场条例》《钦定学政全书》《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等政书、档案文献,而且格外注意挖掘个人文集与笔记中的科举冒籍史料,从而使得科举冒籍这一看似抽象的历史问题变得具体、形象了许多。从翔实的研究资料,可以看出作者着实下了“苦功夫”。胡适先生曾说过,做学问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在当下,做学问正需要这种下“苦功夫”和“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的求真、求实精神。此外,作者还参考了欧美教育史学界有关科举考试研究的相关成果,显示出作者的国际视野。
第五,强烈的现实关怀。鉴古可以知今,鉴往可以知来。教育史研究不仅要搞清楚历史制度的“过去式”,还应懂得这一历史制度对于当今教育问题的解决有何借鉴意义。高考制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在我国各省高考分数线高低悬殊的情况下,一些高考生源大省出现部分考生通过种种途径“移民”至分数线低的省区参加考试,即“高考移民”。此外,近几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迅速增加,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该书最后一章,将视线延伸到当代“高考移民”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地高考这两大问题上,探讨其理论困境并提出了若干可供参考的应对策略,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教育问题的关怀。
《清代科举冒籍研究》一书是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而该论文在2011、2012年教育学连续两年空缺之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受到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该书在2012年曾入选《中华读书报》所评选年度“百佳图书”,这是从成千上万种佳作中评选而出的,充分说明该书的学术影响。两项学术荣誉,无疑说明该书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与肯定。
(责任编辑:郑芳)
冯建民,男,山东阳信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考试史(淮北2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