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海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
2014-04-17林明理
林明理
(中国台湾,高雄 80002)
陈义海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
林明理
(中国台湾,高雄 80002)
陈义海,作为双语诗人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创作历程,现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他的诗歌曾经获得沃里克大学40周年校庆英文诗歌竞赛第二名。三十年来,他以浪漫、纤细的诗思为他理想的美而歌唱,并以清丽多彩的笔墨,描绘出了各具形态的艺术形象,也翻译出版过世界名著与文学著作,为中国当代诗坛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本文以其诗集《狄奥尼索斯在中国》为基础,尝试对其诗歌的思想艺术做一探讨。
陈义海;诗歌;艺术;唯美主义
陈义海接受了中西合璧的正规教育,并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现代诗歌书写。我们可以从《狄奥尼索斯在中国》诗集中窥见、感受陈义海的身影与丰富的艺术形象,甚至发现对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坛的领袖古尔蒙(R.de,1858-1915)隔世继承、并重新发扬了其抒情形式;而意象主义甚或唯美主义的精神情怀,也在作者的创新承续中,镕铸为全新诗作。
在阅读此诗集过程中,该如何经由对艺术形象的解剖,以体会隐于词外之“情”或鉴别其诗歌艺术之美?关于此,作者在自序里已提及,他始终坚持,诗歌不能缺少两样东西:一是美,二是崇高。作者也将此诗集与过去的诗集做了比较,认为这里的诗歌,似乎多了些许苍凉,他称说,这种苍凉是“跨文化语境中的秋风辞”。其实,陈义海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他既是“用生命和诗歌结合”的学者诗人,深邃而忧伤,写实又似幻影,又善于在平凡中铺陈出不凡的联想与想象。当然,他的诗篇里的孤独与爱情、痛苦与期盼……时而冷凝,时而温馨,忠于生命又追寻诗歌永恒。因而,不论其描写生活中的感触或是异域题材的诗,都可看出作者并非只关在象牙塔里的自我吟咏和悲吟,而是呈现出净化后灵魂之音这一鲜明的思想倾向。如这首《希尔顿酒店》诗中有这样感情炙人的句子:
我数了数
我是第二十七个
我在灯光无力的一角坐下我看不见钢琴
所以钢琴也看不见我
但我听见她
音乐用二十七双细腻的手抚摸着二十七颗粗糙的心
当whiskey把我的血染成咖啡色
我的血管里奔腾着多瑙河的咖啡因
虽然泪水朦胧了我的双眼
但我依然看见
隔着窗纱
空中的月光是用一种象形文字写的
全诗在酒店琴声中寄托深挚的情感,他的预感、思虑和深深的忧愁,不仅是爱情磨难的见证者,而且也是想铲除这不幸的思想者。也许有人称呼他为“唯美主义者”,虽不无道理,但毕竟不够全面。他在完成这部诗集的寒假里,每天埋首于办公室工作10至12个小时。他说,我一直在努力,但不知努力的结果如何。从中可以看出,有不少诗就是写酒神,也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孤独的探索,如小诗《酒》。陈义海在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还致力于翻译诗歌的探究。他在2009年出版了第一本个人诗集 《被翻译了的意象》后,不到半年,2010年8月又出版了中英双语诗集《迷失英伦》;接着,又立即出版了这本诗集,并在书后写下一篇后记,陈述“诗人怎样翻译自己的诗歌”。其中研究了诗歌与英译之间的一些问题,对学术研究是有裨益的。在此诗中,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世界,一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的深度:
我自以为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醒着其实,醒着的还有酒
不管夜有多深
它总圆睁着它的眼睛
我自以为世界上只有酒醒着
其实,醒着的还有我
请不要说我的泪已干
杯沿上依然挂着一滴露珠,苦的
在这部诗集里所创造的酒神狄奥尼索斯①形象,似乎已将酒神的想象、联想等透过形象思维的延伸,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可见,形象思维确是陈义海诗歌创作的生命;而浪漫观念在其心底孕育,终结成粒粒珍珠。在这里,诗人抒发了一种五味杂陈的复杂感情,并表达了一种想要新生的欲望。如同法国著名诗人古尔蒙的代表作 《西茉纳》,在《十四行的春天》里,作者也延续了古尔蒙鲜明塑造出翘首企盼的情人形象来。此诗里的西茉纳,很可能也是陈义海所爱好的名字,以见譬喻之精巧,予人温婉轻灵之感:
生命之偶然如同一朵红玫瑰
死亡之必然如同一朵红红的玫瑰
西茉纳,请你从草叶上轻轻滴下
像绝望一样完美,像完美一样绝望
只有梨树,站在绝望的那一头
一边盛开一边朗诵下一段:
死亡之必然如同一朵红玫瑰
生命之偶然如同一朵红红的玫瑰
西茉纳,太阳在缓缓升起
露珠在温柔地死去
只有最后的桃花
在水边一边凋零一边朗诵上一段
西茉纳,春天如一只颓废的小羊
在我的忧郁上快活地蹦着,唱着
此诗所用的艺术手法自然是拟人,其中,“爱情”是“忧郁的”,在旧有的意象中又派生出新的意象,加上又有美丽缤纷的色彩反复地点缀其间,令思念之情若现若隐,更增添了美感力。诗行至最后一段,在一种迷离幽隐的意绪中,忽然连结成不息的爱的节奏,反而带来赫然有力的情感。陈义海在这本集子共收录诗歌 120首,其中,有20首是出自二十多岁时的诗作。虽自认是生涩,难免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但却不失为清丽俊逸,又浪漫、奔放,洋溢着想象的笔调。当诗人中年后,诗性更具有时间上的伸展性,又具有空间上的广阔性。如这首《夜晚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名字》,当诗人以浓重的色彩描绘了夜,交织着人们的希望、忧伤和想象之后,又发出了深沉的叹息:
千万年来,夜晚没有一个自己的名字
夜晚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而不是借用我的笔名
夜晚应该有自己的国籍
夜晚应该有自己的故乡
夜晚应该有自己的母亲
夜晚应该有自己的语法
夜晚应该有自己的衣服
夜晚应该有自己的情人
夜晚应该有自己的诗歌
夜晚应该有自己的酒杯
而不是固执地附着在我的杯子上
夜,这戴着神秘面纱的姑娘,在作者笔下形成了纷呈凝炼的“意象群”,以凸出“孤独”之意。此诗比之于陈义海过去的作品,思想更为深邃,精神境界更为宏阔。作者自己强调,生命短暂,诗歌永恒。写诗应该通过自己的心写,陈义海的诗歌常与花草的舞动情状或动物、四季的表情等,自然地连接在一起,想象与取譬俱美。如这首《寂寞的城》,就是作者诚挚情怀的抒发:
我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上路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耳朵才开始倾听,只有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沿街的房子才开始长出大大小小的耳朵
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欣赏才格外妩媚
清脆的马蹄声因为有了倾听才格外美丽
夜色中的背影因为有了注视才格外孤寂
是啊,因为有了风
我的斗篷更像一面绝望的旗
夜深了,马蹄声激励着我的孤寂
如果我的心是一座寂寞的城
我希望有你来居住
如果你的城是一颗寂寞的心
我希望你的心中有一座寂寞的城
抒真情,乃是诗之生命。在中国北宋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画意》书中,曾提出著名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②的论断。其论点,就是从艺术的目的──美上来要求。陈义海也指出,正是狄奥尼索斯让他找到了这本诗集的灵魂;换言之,他的这部诗集洋溢着他对酒神崇高美的想象与爱。他以一个中国诗人试图突破时空的界限,循着艺术之神的光辉去描绘出心中每一感动之美。如这首《孤独有一张美丽的面孔》,虽呈现出偏于调和性的阴柔风格,但情味绵渺,有着“孤独”本然面貌的怀想:
孤独有一张美丽的面孔
倒映在水中
像一朵水仙花
呢喃着水中的天空
天空流经之处
皆有河岸钳制
致使天空不能自由散漫
孤独有条不紊地流淌着
她的脸上刻着苍老的年轻
她的皱纹青翠欲滴
她流淌在阳光下面
桥梁交流着此岸和彼岸的绝望
一叶轻舟
像个失败的劝说者
航行在美丽的面孔上
也只有痛苦的美才能蚕食远方
作者在追随狄奥尼索斯的遨游想象的宇宙之际,不免也会想象到自己孤独的愁味。他认为,酒神精神在生活中,也是一种短暂的超脱;在文学中,却能把情感、美感、性情的“狂喜”(Ectasy),更符合生命本体地表现出来。几乎和狄奥尼索斯一样,作为雕塑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表情是平和的,但有着时间艺术所独有的美感力;陈义海的诗歌也同样有同绘画相通的那种绘画美。这种以感情注入物象的绘画美,不仅体现在对多种画面的描绘上,而且也从人物肖像的描绘上表现出来。如这首《一个把忧伤描绘得无限美丽的人》,或许是勾勒了诗人自己的外部形象:
一个把忧伤描绘得无限美丽的人
上帝一定会宽恕他
每当我走过考文垂郊外的纪念公园
我的脚步总会被那无名的小花唤住
是的,电台里说,已经是春天了
他们告诉我说,我的忧伤青翠欲滴漫山
遍野
一直伸展到艾汶河的那一边
终于被沃里克城堡挡住去路
一个把忧伤描绘得无限美丽的人
可以飞行在天使的行列中
当我坠落
轨迹洁白如忧伤
忧伤如梨花在东方的一声叹息
沃里克城堡是一座位于英国的中世纪风格的古堡,而艾汶河是取自名诗人莎士比亚故乡的河,两岸绿柳成行,景致典雅。据作者自序,当“悲”和“忧伤”被艺术地表达时,其实,那也应该是一种符合酒神精神的“狂喜”。其实,诗人对他的内心是非常理解的,那孤独绝尘的身影、不求名利的心情,以及对昔日自然美景的缅怀,透过诗人的怀想,形象鲜明地表现在文字里;这使得整首诗中所欲塑造的诗人本然面貌,有更清晰的展现。
总的说,陈义海诗歌的思想艺术,曾有多种评论,但最确切的恐怕是“深邃、绝尘”四字。他在近些年来写了不少翻译诗歌,这恐怕更得力于他对外国诗歌的研究和借鉴。深邃和深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深沉的诗,一般也较为含蓄;但含蓄的诗,有的可能是深沉的,有的也可能不是深沉的。陈义海诗歌的可贵之处,恰恰是把“深邃”和“绝尘”两者结合起来了。他在艺术手法的运用及语言的音韵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构成其艺术风格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孤独情绪及想象糅入诗作中。
注释:
①书名的狄奥尼索斯(Dionysus)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也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据传说,他是宙斯(Zeus)和西姆莱公主(Semele)所生的儿子。在希腊国家博物馆的古币馆中陈列着一枚铸有狄奥尼索斯头像的古希腊钱币,他面带希腊众神所共有的平静表情,头发是用葡萄蔓结成发髻,并有葡萄叶装饰着他的前额,犹如头戴王冠,这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
②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72页。
The Attainment and Achievement of the Art of Thinking in the Poems by CHEN Yi-hai
LIN Ming-li
(City of Gaoxiong,Taiwan 8002,China)
CHEN Yi-hai,as the current dean of the College of Arts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and as a bilingual poet,whose poems came second in the Competition of English Poetry for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Warwick University,has gone through a journey of literary creation for thirty years.In the past 30 years,CHEN Yi-hai has made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Parnassus by singing highly of his ideal beauty through his romantic and exquisite poetic thinking,depicting the various vivid artistic images by means of his fresh and colorful art of literary words,and translating and publishing multiple kinds of world classics and literary works,etc.Based on his poetry anthology The Dithyrambs of Dionysus in China,an attempt is made by the author of the paper to make a discussion on his art of poetic thoughts.
CHEN Yi-hai;poetry;art;aestheticism
I206.7
A
2095-3771(2014)03-0007-04
林明理(1961—),女,台湾省云林县人,曾任大学讲师,诗人、作家,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学院荣誉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