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西哥私有化改革与其外债的博弈

2014-04-17胡乙建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国营企业墨西哥政府外债

胡乙建

(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墨西哥私有化改革与其外债的博弈

胡乙建

(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举债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拉丁美洲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墨西哥在私有化改革道路上走在拉美国家的前列。墨西哥私有化改革是在拉美经济领域私有化改革大潮下进行的,墨西哥的私有化改革运动是在债务危机发生以后开展起来的,它是墨西哥经济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外债是困扰墨西哥经济发展的一块绊脚石,私有化改革作为债权国向债务国开出的一剂“良方”,对墨西哥经济发展的恢复作用值得商榷。

墨西哥;私有化;外债;博弈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墨西哥领导人不断探索寻找新的途径以摆脱经济困境,缓解债务危机带来的影响以恢复经济发展。在这些对策中,都不同程度地把国营企业私有化改革作为经济转型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手段。然而,外债成为制约墨西哥经济发展的 “瓶颈”,作为私有化改革的外部 “刺激物”,私有化对外债影响有多大,是否是解决墨西哥外债的一剂“灵丹妙药”?本文试图通过对墨西哥私有化改革兴起及发展与墨西哥外债之间关系进行分析,从宏观上把握私有化改革对外债的影响。

一 私有化改革内部原因

对于私有化的名称,在拉丁美洲,各国不同的国情使得私有化被冠以不同的名称,私有化的对象主要是国营企业,主要目标是克服国营企业发展的弊端,引入市场自由竞争机制,以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通常来说,私有化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私有化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

稳定经济,建立市场经济,发展生产,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①私有化虽然是一种经济现象,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私有化是与国营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拉美的国营企业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在经济民族主义和发展主义的思潮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墨西哥国内的国营企业大都是在1910年革命后,在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当时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墨西哥开始建立大批的国营企业。同时,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体现,也加速了墨西哥国营企业的建立。墨西哥的国营企业涵盖了除石油、电力等能源和基础部门以外的钢铁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国营企业在加速墨西哥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起到先锋作用。②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部门都掌控在政府手中,可以说墨西哥国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维护墨西哥经济独立,保护民族工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是墨西哥战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成为墨西哥主要的经济成分,并且是墨西哥经济民族主义的重要标志。

国营经济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也给墨西哥带来许多问题。首先是国营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私人资本发展,国家为了发展能源、交通等基础部门,将政府每年预算的公共投资的绝大部分投入到基础建设方面,而对于制造业的投入比重相对较小。墨西哥的私人资本在发展工业方面缺少资金,这样引入外资则成为弥补资金不足的一种手段,国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是间接带来了墨西哥的外债问题。墨西哥政府对国营企业进行补贴,赤字的增长加上有限的资本市场,促使政府向外借款,墨西哥的外债额在 1976年达到 200亿美元,在1970年—1982年间,政府和政府担保的外债增加了140%,达到59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2%。③另外,由于有了政府的保护和担保,使跨国公司和外国银行更倾向于向墨西哥政府投放贷款,加重了政府的外债负担,也为墨西哥经济发展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了墨西哥的国家主权并保障了民族经济的独立性。墨西哥在1977—1978年期间发现了新的大油田,急需进行开发,但是由于政府缺乏资金,本国的私人资本又因政策上的变化而对此失去积极性,导致最后墨西哥政府只得依靠举借大量外债来进行开发。

二 私有化改革的外部原因

1982 年墨西哥政府财政赤字巨大,以至于国家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而举借新债又十分困难,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宣布延期还债,由此引发债务危机。1981年,墨西哥仅官方所欠外债就达到57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之一。④1982年9月政府宣称对所有银行实行国有化,实际上是国家把私人银行的债务包袱背过来,将私人债务国家化。为了偿还外债,米格尔·德拉马德里政府(1982—1988年)采取调整措施,一方面推动经济紧缩政策,一面推进新自由主义改革措施,将墨西哥原来的以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导的内向型发展模式逐步向以自由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模式转变,并于1986年正式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然而,1985年墨西哥发生的7.8级大地震使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墨西哥政府不得不重新安排外债偿还期。萨利纳斯于1988年执政,他是1910年开始执政的革命制度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对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非常崇拜,他的班子多数成员都有留学外国经历。墨西哥面临的客观形势也要求政府放松对经济管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这个时期,“新自由主义”成为萨利纳斯改革的理论基础。在1989年至1990年之间,墨西哥有近300多家国营企业转化为私有,墨西哥电信公司、墨西哥冶铁公司等一些国营企业或转化为私有或允许私人参股。

就外部因素而言,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等国际机构以及美国政府施加的压力和影响。20世纪80年代爆发金融危机后,墨西哥在国际信贷市场上的资信一落千丈,渴求私人银行的贷款基本上是不可能,只能求助于以上这些国际机构,而它们的一项附加条款要求债权国进行经济调整、推行大规模的私有化,这些措施有利于外国资本进入债务国市场。1985年的《贝克计划》和1989年的《布雷迪计划》出台后,要求墨西哥政府开放市场和实施私有化改革,包括墨西哥在内的拉美国家被逼上经济改革的道路上,私有化因此也成为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纵观墨西哥私有化改革的历程,按照“华盛顿共识”为拉美开的药方,墨西哥采取灵活的私有化方案,即采取循序渐进的私有化路线:1983—1986年为第一阶段,在这段时期内墨西哥进行私有化准备和尝试,政府以稳定经济为主要目标,扩大市场机制,逐步将企业推向市场,政府首先以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领域作为私有化的突破口,为人们提供心理上的准备,并为以后进一步扩展私有化改革奠定基础。1986—1989年为第二阶段,是私有化加快发展的时期。政府在前一阶段私有化的基础上,迅速转向了非耐用品和中间产品生产部门的私有化,墨西哥钢铁公司、墨西哥航空公司等大型企业实现了私有化,私有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1989年开始,进入第三阶段,是墨西哥私有化深入发展的时期,私有化已经扩展到金融和基础产品的生产领域,工业企业也开始向私人资本转移,除石油部门以外,大部分国营企业已经实现了私有化。萨利纳斯本人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面对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内外压力,坚定地走上了私有化的道路。萨利纳斯政府提出《1989—1994年全国发展计划》,提出了对国内经济私有化的改革方案,并进一步推进其发展: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增强企业活力。政府对非战略性的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在1982—1987年之间,政府关闭大批经营管理不善和严重亏损的国营企业,同时将大约600多家的国营企业卖给私人经营。⑤墨西哥的私有化改革主要特点是不但步伐快而且范围广,除墨西哥国营石油公司这个墨西哥国家民族象征之外,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私有化改革。

可以说,墨西哥是拉美国家私有化改革道路走得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但私有化是否会对墨西哥的外债起到本质上的缓解作用,如前文所述,由于外债的原因,拉美国家接受债权国的建议而进行经济改革,实行私有化,而私有化改革对拉美外债问题解决也需要作具体分析。

三 私有化改革与外债博弈

墨西哥举借外债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资本不足导致的投资和建设资金不足。通常来说,如果出口顺利,经济快速发展,有很好的偿债能力,则不会形成外债。然而,事实并不能像想象这样顺利,墨西哥所借的债务已经超过了本国自身的偿债能力,外债给墨西哥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作为外债的直接反映的私有化运动,主要是通过出卖或者出租的形式转化为私有,通过对国营企业的出售,以增加国内的资本积累的形式来提高国家偿债能力。从整个拉美地区来看,外国参与所获得的私有化收入的比重从 1990—1993年的35%提高到 1994—1995年的 70%。⑥而且,墨西哥政府还允许私人购买国营企业的股票,以吸收私人资本,发展混合经济,发挥私人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债务转换机制,实现债务的资本化。国营企业的私有化使部分资本转化为企业的股份,一方面减少了外债的数额,另一方面增加了跨国公司在墨西哥的投资。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时期,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实际上不存在任何建立在北方国家需要的基础上的技术去适应南方劳动力市场和生产成本的特殊需要的鼓励措施。⑦在这个时期,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很有限的。外国资本的注入可以增强拉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搞活拉美的资本市场,形成竞争机制,看不见的手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国内资本短缺的情况下,任何少量资本的流入,都会被看作是“上天的恩赐”,外国直接投资就成为缓解资本和外汇短缺的理想手段,私有化则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个“窗口”。

债权国提出债券转换机制、债务资本化,同时,宣布提供资金以支持削减外债计划。首次提出提供300亿美元的公共资金,其中,240亿美元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日本政府支持。墨西哥政府首先同债权国达成协议,根据《布雷迪计划》,墨西哥的外债减少了 200亿美元,有的银行也答应让墨西哥延期还债,有的则答应减少债务并且提供新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压力。在1989—1990年,墨西哥的外债支付分别减少了7.6%和15.2%。⑧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偿债额占出口额的比重都明显下降,墨西哥政府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本国经济建设,增加外汇储备以增强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由于外国资本注入和本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短期内对于国际收支的平衡有积极作用。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使资本回流,资金返回墨西哥,据统计,自1990年9月至1991年8月之间返回额达到53亿美元。没有资本流动,严重的竞争问题就不存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面临着被外国业主夺去资产的可能性,通过变卖资产,看不见的手可以为贸易赤字筹措资金。⑨这样,通过私有化改革,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改善了国内的经济环境。

私有化是债务国宏观经济调整的重要措施,也是债权国对债务国施加压力产生的结果。私有化改革为债权国进行投资创造了条件。从表面上看,当投入的资本和所获得的利润不汇向投资国,并且再次投入资本接受国时,国际收支不会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这些投资被看作外国直接投资而非短期资本流动;从长期来看,投资者享有收回资本和利润的权利始终有效。从长远的角度看,债权国的投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短期资本达1000亿美元,占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总额的30%。⑩在墨西哥的外国投资中短期资本流动占很大比重。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很大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流入墨西哥的外资中存在大量的短期资本。如果投资环境恶化,或者无利可图,投资者将通过某种途径抽回资本,形成资本外逃,威胁墨西哥的金融安全,加剧金融机构的不稳定性。

国营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后,尽管增加了外国的直接投资,而从投资到收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墨西哥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模仿性,特别是表现在消费领域里,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上层的消费方式模仿性很强,而外国投资往往抓住这一特点,将资本尽可能投入到进行消费品生产的“非必需性”生产上。实际上,外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反映在资本的流入能使“必需性”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⑪无论是贷款还是外国直接投资,若用于生产国内消费的奢侈品,增加“非必需性”投资,对于经济发展是没有积极作用可言的。在墨西哥的外资企业中,生产消费品的比重很大,他们用电视、广告等宣传方式传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方式,人为地刺激需求,结果形成了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消费结构。这种投资对墨西哥的外债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缓解作用,而是增加了墨西哥的外债负担。

墨西哥的外债是一个长期的、有历史积累的问题,它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墨西哥,私有化改革与其外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私有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私有化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竞争环境。在墨西哥萨利纳斯政府时期,私有化改革全面展开,许多金融机构落入那些与政府高官有密切关系的人的“腰包”,使经营活动无法得到行政部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决策者而言,保护民族工业的最佳方法,不是拒外来竞争于门外,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私有化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并未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为了加快出售速度,加速私有化的进程,往往也未考虑到新的经营者是否能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能力。⑫另一方面,由于对企业新的经营者的能力考虑得不够全面,也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国内资本积累,长期下去,对外债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外债犹如一匹野马,它能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要看驭手的能力,对拉美来说,它还是一匹未驯好的野马,在后期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作用是很大的。⑬如何驾驭外债这匹野马是摆在二战后墨西哥历届政府面前的重要而棘手的课题。

结论

举债发展虽然可以作为平衡国际收支的一种手段,但是,债务的还本付息又造成了国际收支赤字不断扩大,结果使墨西哥政府不得不举借更多的新债,来弥补扩大了的国际收支赤字,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美国是墨西哥的主要债主,私有化改革作为美国进出口银行以及国际复兴银行和泛美开发银行向其提供贷款的附加条件,短期内曾一度使墨西哥经济走出低谷,为墨西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创造了条件。通过出售国营企业,增加了国家的收入,经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后,改善了墨西哥的投资环境,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短期内激活国际贸易,进一步平衡国际收支,它的积极作用在短期内表现出来。从长期看,私有化改革后吸引的外资中投机性的短期资本是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的。私有化虽然使一些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它不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灵丹妙药”。⑭如果不能提高本国资本的积累率,就会造成“债务恶性循环”,使墨西哥不能从债务这个“泥潭”中挣脱出来,成为羁绊拉丁美洲国家发展的通病。不能以私有化作为缓解债务的根本手段,对私有化改革也要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在私有化改革以后,必须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在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规模的私有化也是不可取的。另外,一个国家也不能把贷款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出口收入增加,并能不断增加还本付息提供所需的外汇,那么,一切都好,如果债务偿还增长快于外汇收入,很快就会影响国际收支平衡。⑮拉丁美洲各国必须控制好自己的外债规模,并对外债进行必要的管理,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提高外债的利用率,实现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这应该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注释:

①赵乃斌、姜士林,《东欧中亚国家的私有化问题》,当代世界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④⑤⑧金计初、陆国俊,《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分别引自第第111页,第130页,第130页,第126页。

③黄苏,《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8页。

⑥美洲开发银行著,江时学译,《拉美改革得失——美洲开发银行论拉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⑦⑩〔巴西〕弗朗西斯科·塞格雷拉主编,《全球化与世界体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分别引自第448页,第157页。

⑨〔美〕戴维·施维卡著:《反对资本主义》,李志、陈志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⑪〔英〕爱普利姆·艾沙著:《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问题》,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30页

⑫ 《拉丁美洲研究》(英文版)(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2002年第2期,第94页。

⑬陈芝云编,《拉美对外经济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⑭ 江时学,《拉丁美洲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⑮ 〔美〕托马斯·克莱恩编,《外债管理》(External Debt Management:An Introduction),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The Game between Mexican Privatization Reform and its Foreign Loan

HU Yi-jian
(Dept.of history,Harbin University school of Humanities,Heilongjiang Harbin 150086)

The Foreign loan universal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especially in Latin America.Mexico walks in front on the privatization reform path in Latin American.Mexico's privatization reform movement occurs after the Latin American debt crisis and against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the privatization reform movement as a tide in Latin America,and hence,the movement becomes a key part in the Mexican economic reform.The foreign loan is holding up the Mexic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stumbling obstacle,so the role of the privatization reform,as an"effective medicinal treatment"prescribed by creditor nations for debtor nations,is worth in restoring the economics of Mexico.

Mexico;privatization;foreign loan;relation

K731

A

2095-3771(2014)03-0072-05

胡乙健(1980—),男,汉族,讲师,研究方向:世界史。

猜你喜欢

国营企业墨西哥政府外债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合规视角下的外债业务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墨西哥 救援
基于国营企业投资办学校企合作工作难点思考
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
关于国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墨西哥政府“自打脸”“头号公敌”再次越狱
国营企业改革的历史分析
风之彩 墨西哥残疾儿童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