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4-04-17张建鑫

剧作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群众人才文化

张建鑫

群众文化是指在人们职业之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根基所在。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更加重要的内涵和责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客观、细致地梳理群众文化工作中的矛盾和阻碍,转变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理念,实现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坚持群众文化公益性的主体追求,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从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属性来看,群众文化活动的本质在任何历史时期和阶段都是社会公益性的,肩负着无形地教育、教化人民思想意识健康发展的使命。通过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部门,组织群众自发地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用人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借助活泼向上、内涵深刻的文艺内容,传递积极进取、符合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文艺精神。寓教于乐,逐步提高全民整体素质,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民族的发展繁荣。从我国群众文化组织部门的事业身份以及其财政运转的全民所有制中也不难确定,群众文化的社会公益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群众文化活动就可以完全抛离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后,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已被认可和重视。这也要求群众文化工作在坚持社会公益性的大前提下,适当地追求其经济效益。

随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做大做强,作为第三产业的文化产业在GDP的贡献中逐渐提高了比重,对于群众文化事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和契机。但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就是群众文化工作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效益的失衡。我们注意到,在文化市场尚不规范,市场体系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些年轻的文化企业为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和社会功能,违背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在发展规律,致使消极负面的影响在社会上蔓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因此,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群众文化的社会公益性放在首位,政府要介入文化产业的宏观规划和方向把握中去,既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也不能事无巨细、束缚扼杀,要有计划、有尺度、有原则地去扶持帮助仍处在困境中的文化产业,并将经济效益的成果反哺于社会效益,减轻群众文化的财政压力,实现真正的双赢。

二、更新群众文化部门人员构成比例,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使用

胡锦涛同志说:“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群众文化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和工作内容的专业性特点出发,人才不仅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更是群众文化工作成败的关键。想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全民精神指导效能,实现提高全民素质的终极目标,必须依靠技术水平过硬、业务能力全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的积蓄、储备和更新是一个持续的战略性工程,近年来随着对人才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部门逐渐改变了从前的观念,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困境。

首先,专业技术人才的界定标准混淆不清。地方群众艺术馆等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单位长期以来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引发了人才需求的恶性循环:对人才的求贤若渴常常导致了引进人才时的低标准、宽环境、高待遇,引进的人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才,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和应有的艺术辅导组织工作并不能胜任,这不仅是群众文化工作资源的浪费,甚至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阻碍。当务之急,人才需求部门和人才引进的监督单位应制定出台一套合理的引进人才标准方案,切实有效地提高群众文化部门人员构成的素质。其次,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人才的流失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群众文化工作者面临着诸多的外在物质吸引和诱惑,而由于当前基层文化工作单位缺乏活力的奖励机制和相对较低的工资福利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不稳,群众文化工作难以持续顺利地开展。新的历史时期,人才战略应与时俱进,我们不仅要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搭建引进人才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引进人才后的人员的使用机制、评估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奖罚机制以及合理的流动机制。要人尽其才,引进后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尊重,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成长环境,令其找到职业归属感和荣耀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还要对引进的人才进行阶段性的评估考核,改变以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分配状态,制定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调动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最后,尽快解决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在群众文化工作部门所占比重过大,诚然,这也是工作属性的内在要求。但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和层出不穷的文化经营模式,适当地提高文化经营管理人员的比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如培养现有的、已具备一定艺术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文化产业管理知识成为复合型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也可以直接引进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有着先进的产业理念、已经较为成熟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型复合人才相得益彰,既保证了群众文化事业的效率和社会公益性,又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灵活的产业经营方式、积极的创新思维来保证群众文化的广泛性和持续性,使之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三、要结合地方特色和人文历史精神,形成群众文化的品牌效应

群众文化的根基在于群众的参与和创造,尽管群众文化形式上的亲民性和内容上的雅俗共赏决定了人民群众参与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群众文化就要沿着“草根性”的路线前行下去。尤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传播方式的无限延展和新媒体载体的不断冲击,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开创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效应,绽放出更具魅力的精神。打造群众文化的品牌效应,首先不容忽视的就是要积极开掘地方的区域特色。毕竟群众文化工作从实际的具体操作来看,仍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以及习惯性。一个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要符合当地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习惯和喜好,要深入人心,就有必要结合地方的特色,包括人文历史、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深挖有价值、有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拾有特点、易传承的艺术资源,创新有活力、有品位的艺术形式,在不断的宣传和活动组织中,慢慢形成品牌效应。另外,还可以举办标志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效应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贵在群众文化工作的持之以恒。对于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的活动要坚持办下去,形成地方的标志性文化活动。这种坚持绝非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注入新的元素和动能,以活动创品牌,以规模促发展。

群众文化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既存在风险与挑战,同时又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潜能,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正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断努力去开创群众文化工作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群众人才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