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2014-04-17胡云
胡 云
(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江苏常熟,215512)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有效的提问和追问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发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理论性强,知识较抽象。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认识不到位、不透彻。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要以问促思,多打几个问号,让学生在步步为营的追问中培养思维能力,发展学习智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精心设计,设疑难宜适度
教师在教学时对问题的设计要精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体现出重难点和关键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难易要适度。教师在提问时就要根据“最近发展区”,保证难易适度,也就是所说的摘桃子理论“跳一跳,摘得到”的意思。若问题过易,处于“现有的发展水平”,则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问题过难,超出了“可能达到的水平”或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则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可以起点低一些,然后随着不断的追问,将问题的难度提升到我们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上来,从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如在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时,笔者给学生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前中国分配的主形势是什么?”学生自然知道是按劳分配。但同时笔者又追问:“为什么处于劳作第一线的工人的工资还不如一般的管理工作者?”这就涉及知识技术这一层面。尊重知识、人才战略是实现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所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合理区分是正常的,这是学生已经能达成的共识,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起到关键的作用。笔者接着追问:“你怎么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生的回答也让我长了见识,说法如下:“收入分配就是要以价值的体现为根,以自己的价值实现为本,得自己所付出,收自己所应得;社会公平就是要为每一位公民提供就业的机会,让其展现自己的价值,在实现价值的同时才能解决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按劳分配只是当前的一种必需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一定会实现。”
二、适时发问,掌握发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时,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很重要,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过早,学生还没有经过思考,对知识的了解还不够,达不到提问的效果,会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提问过迟,学生对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这无疑就成了马后炮,失去了提问的价值。教师只有把握时机,在最关键的时候提出问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心灵,也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好关键点。最佳的提问和追问时机一般在这几个时候:新课导入时,教师给学生设置好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这样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及时追问又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出现疑惑时,教师给学生先设置一个小问题,然后再一步步追问下来,以此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从而达到疑难的最终解决。这样的提问和追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时,笔者先让学生对基本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可是好多学生感觉大而空,这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反腐案件?”笔者给学生留出了约8分钟的时间,学生在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思考、讨论,然后进行发言,有的提出权力需要监督,这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保证;有的提出监督不力,以权压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必然。
三、问法新颖,诱发学生思考
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于课堂的评价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在教学提问时教师如果因循守旧,落入俗套,则会给学生一种厌烦感,提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如果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取材新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趣味性,每次课都能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则学生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位教师,自然也就会逐渐喜欢上这一学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引用当前的最新资讯,可以是大家都喜欢的一首歌,可以是一个成语或寓言,也可以是班级发生的小故事,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诱发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问法的新颖体现在另一方面就是改变单一的提问方式,可以分组由学生来提出问题,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组间的角逐,在比赛结束后评出问题最佳小组、回答最优小组、表现最佳学生。这样既能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题时,教师要考虑怎样才能最新颖,并需预设对方可能追问的内容;回答时,教师需思考怎样才能最精练。这都要求在对所学知识有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由此,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如在对《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进行学习时,笔者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同学经常不完成数学作业,到后来连数学课都不想上了,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然知道这是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再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量变到质变的实例。学生将生活事例转化为知识学习,既提高了学习哲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有问有评,激发回答热情
没有评价的问答是没有效果的,及时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和补偿,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评价这一关键环节。教师如果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置与否,或者含糊其辞,学生就会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从而影响后面的答题,同时也会给学生一种感觉就是老师的素质一般,不知道学生回答的对错。因此,教师的点评要精练,要评到点子上,一针见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评价时教师还需要把握的是不能只说优点或缺点,要在鼓励的前提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如果教师只说缺点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也要从中找出可以肯定的地方;只说优点而没有指出不足则会让学生飘飘然,形成不了扎实稳定的学风。所以教师要从中找出不够精准或可以更加优秀的分析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精益求精,有利于学生更大程度上开拓思维,使学生有更高的学习激情。
如在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进行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总结一下民族精神,有的学生在按照课本上的条框总结之后,感觉已经很完美了。笔者给予了好评,但是又强调民族精神不仅是已有的,还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既是文化道德的传承,也是我们日常习惯的表现。
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跟上学生的思路,营造出一种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政治课的学习中。
[1] 胡国华.试论高中政治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方法[J].教育学,2013(10).
[2] 蓝莹.浅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3] 肖良.让课堂在有效提问中鲜活起来——例谈高中政治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09(12).